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穿越之两世> 穿越之两世 第527节

穿越之两世 第527节

  第416章
  三弄六
  既然大家都愿意,那第一步就是要取原材料,竹子附近山里多的是。
  范温雅跟着一起去,因为有些竹子是没用的,只有她看过的才能用,凡是她做了记号的竹子就能砍下来,去掉枝丫,然后带回去做预处理。
  从选竹子开始,范温雅就在教村民,李大柱学的最认真。
  二丫也在东张西望,她现在是范温雅的丫头,自然要跟着范温雅。
  原材料多点无妨,李家村的人弄回了很多竹子。
  然后就是晾晒,晾完还要煮。
  晾晒的时候谷子熟了,大家忙了起来,李老实听了范温雅的话给管事送了一匹绢,果然租子少了一成。
  收了谷子种了麦子,地里的活才算干完,接下来就能处理晒好的竹子了,要煮,要削,要烤,还要打磨。
  每一道工序都是范温雅指导,村民操作。
  这里条件有限,想要染色是不成的,那就手工挑一下颜色,处理过程种,竹子的颜色也不会统一,深浅挑一下,做出来的成品才好看。
  范温雅教村民做的第一件竹器是婴儿小推车,装木轮子就行。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孩子,这玩意几乎谁家都用得到。
  范温雅教做的婴儿推车非常轻巧方便,还有小竹架子,储物柜,小花篮等物,她不做那些大路货,就算是竹椅和竹凳,也是有机巧在的,椅子放平可以当床,凳子也简洁雅致。
  她还让做了一些猫狗窝,人们都不知道这是啥玩意,范温雅也没解释。
  每一样成品,都有相应的小模型。
  做这些东西,都是全村人一起学,然后分工序制作。
  模型出来后,范温雅让李大柱带着模型去县城推销,她给定了价钱,绝对不能低于她定的价钱,要不就不卖。
  范温雅让他去城里的铺子,家具铺子,布料铺子都可以,酒楼什么的也可以,若是有人喜欢,就让下定,定了才算。
  李大柱听的极为认真,范温雅还向李大柱解释了村民搞不懂的玩意是什么,到时候他是需要给人介绍的。
  一共去了三个村民加老秀才,村民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是村里算灵活的人,带的是模型,也不累。
  让老秀才去,是登记用的,若是有人想预定,就要写下订单,李大柱倒是认得几个字,但他不会写,还有一些契约什么的,若是没个懂行的跟了去,是很容易受骗的。
  范温雅为什么不去?
  她傻了才去,如今出行,有车也不是什么舒服的事,何况是步行,而且这又不是她的事,她只拿一小部分提成,干什么事事亲力亲为?
  他们一去就去了十多天,其中四天是在路上的时间,他们是步行去的,别想什么马车驴车了,农人出门基本都是步行。
  回来后李大柱很兴奋,老秀才掏出了预定单。
  其实预定的东西不多,而且搞笑的是,模型倒是卖了不少。
  李大柱主要是兴奋的,第一次办了这么大的事,对他来讲非常激动。
  生产是范温雅安排的,定的东西很快就完成了,她让李大柱去找一辆驴车,这回做好的东西不能人背了,得用车。
  而且范温雅还让多做了一些,到时候拉去城里看看能不能卖掉。
  除了城里,十里八乡也有集市,拉到集市上也能试着卖一卖。
  不过配货就不一样了,集市上的就得是老百姓用的东西,竹篮,竹凳,竹碗竹筷这些,城里的是精致玩意多。
  范温雅安排任何事都会带几个媳妇子一起,目的就是教她们,男的想学也行,女孩子就只能打下手了。
  这都是村民们的安排。
  因为媳妇娶进门就是自家人,闺女将来要嫁出去,可不能把手艺给带出去了。
  至于为什么不全让男人学,傻了吧,让范家千金小姐整日对着你们这些臭泥腿子,像话吗?
  而且,这玩意只有前期处理工作有些辛苦,得男人干,后面的,女人干一点问题都没有。
  女人还更细心,能把竹篾竹片打磨的一根刺都没有。
  制作工序也是能流水线加工就流水线加工,这样质量更稳定,小东西才是一个人从头制作到尾。
  等第一批卖货的钱回来,村里人都轰动了。
  李大柱几人眉飞色舞,形容这些东西在城里怎么好卖,“……这个小婴儿推车,还定了不少!那些柜子,也有人要,哦哦哦,还有那什么猫狗睡的窝,我的天,以为没人要的,居然都卖光了,还有人说,便是人都没睡这么好的窝呢!”
  范温雅在一边听着,默默加了一个婴儿学步车进去。
  第一笔货款没有分下去,以为要添东西,煮竹子的器具,还有各种刀具,之前都是各家凑的,现在就得买专门的,刀具还得去铁匠铺定。
  竹器在集市上卖的也不错,竹碗竹筷是添头,买了竹凳竹椅等大件就会送这些小东西。
  范温雅还特别设计了一款婴儿篮子,有盖子的那种,现在人家孩子都多,小婴儿因为各种意外夭折的也不少。
  大人们没时间看护孩子,带去地里也是扒拉一些稻草什么的一放就是,孩子被咬,被什么野兽叼走,或是一不小心跌伤了都有。
  那个婴儿篮子多好,往地头一搁,盖子一盖,也不怕蛇虫鼠蚁,还透气,就是孩子拉了尿了,篮子往水里洗一下就行了。
  便是孩子长大了不用了,这篮子也能当别的用处,一点不浪费。
  等到了年根下,李家村终于分红了,账务是范温雅和老秀才做的,没一点猫腻,最少的人家也分了两吊钱。
  按了手印,高高兴兴把两吊钱捧进篮子里,笑的嘴也合不拢。
  李老实家是组织者,出力也多,一共拿到了八吊钱,其他人家也是五吊左右,人人都是拿着新篮子过来装钱的,钱放进篮子了,拿布盖上,还不时摸一摸。
  范温雅独居榜首,一共拿了十吊,她全给了李家,算是二丫一半的身价银子。
  李七娘晚上睡觉都得笑醒,儿子能娶媳妇啦。
  这小半年,李家村人确实很辛苦,以往农闲还能休息,如今是一点都没停过,但这都是值得的,这些钱,是一家子美好生活的希望啊。
  范温雅乘机提出每家出一个人来扫盲,“自己家的名字总得认识吧?账都得自己看得懂吧,以后我要是走了,做账的一糊弄,每家少个白来文都不稀奇。”
  做工的给你少记,卖出去的钱少记,分钱少给,不认字只能吃哑巴亏。
  关系到切身利益,李家村扫盲的积极性大多了,范温雅让老秀才教的也是这些,各家的名字,工序,做竹器怎么计算工时,自家应该得多少,反正就是百以内加减乘除。
  你还别说,这些玩意家家都学得很快。
  年底,范家也送了东西过来,比以往要丰富,肉蛋都有,还有一些料子和丝絮,给范温雅做袄子穿的。
  范温雅看过后道,“这些絮能做两件衣裳,我要一件就行,剩下的你们做去。”
  李七娘喜笑颜开忙忙道了谢,“你放心,你的衣裳我一定做得厚厚的!”
  范温雅微笑不语。
  她也不怕李七娘贪墨,只要她要的东西不少就行。
  李家村的竹器作坊已经不用她事事看着了,范温雅又能悠闲度日,她估算着这个竹器作坊每年能给李家村创收七八十两左右,还得拓宽销路,否者只会越来越少。
  毕竟没有人会一个劲买篮子椅子凳子的。
  消费市场决定了生产力度。
  范温雅给李大柱出过主意,就是让他联系那些商队和货郎,小件竹器也是能外带销售的。
  大件竹器可接受预定,婚嫁用到一些座椅板凳箱子之类也是可以的。
  竹器肯定不如木器好,好的木器可以传百年,竹器不行,用上十年左右不错了,还得缝缝补补,但竹器便宜啊,对小老百姓来讲,便宜就是最好的。
  以后若是稳定下来,竹器收入可能会在每年四五十两左右,真的只是贴补全村的一份钱,但那也是好的,可以让李家村的人多吃一口干饭。
  如果范温雅拿出空间里的东西,可以让李家村更加富裕,但这是不行的。
  她教村民做竹器还能用自己看过书人聪明解释,空间里的东西怎么解释?
  范温雅不会做让自己折进去的事。
  老秀才年纪大了,不爱管闲事,凡是范温雅出格的地方,他都是默默看一眼就不管了,偶尔也会帮着掩饰,比如人家问他,范家千金是不是真的很聪明,过目不忘,看过很多书。
  老秀才就摇头晃脑,“可惜了是个女娃子,若是男孩,不要说状元,三甲里总能占个名!”
  人家就对范温雅越发敬畏,实际上范温雅学这里的儒家典籍,学的七零八落,前教后忘,也就三百千给学完了,毛笔字也是勉强能写。
  老秀才一句话,换来范温雅送他肥鸡一只,鸡蛋十个,酒一坛,老秀才就美滋滋吃喝起来。
  他自然知道范温雅不同寻常,但那又如何,与他无关啊。
  若范温雅不知道好歹闹的太大,又没能力保护自己,倒霉的也是范温雅自己。
  李家村的竹器作坊即便招人眼红,也不会引来太大的麻烦,应为利润薄,若范温雅搞出更赚钱的来,比如玻璃,李家村是守不住的。
  这里的人是村民,不是战士,而且范家也不会无动于衷。
  在没有自保之力的时候透露自己能赚大钱的能力,简直就是自找麻烦,除非范温雅想给别人做嫁衣。
  她到现在连牙刷都没敢拿出来用,她是守着空间里的一堆东西,然后过着苦哈哈的日子。
  她顶多就是偷偷摸摸吃一颗奶糖,还得赶紧把糖纸给毁尸灭迹掉。
  范温雅刚来的时候还是雄心万丈的,觉得靠自己带来的东西,不能当个女帝吧,也能当个割据一方的女诸侯,现在她早就不做这个白日梦了。
  她在李家村生活了十年,她连去县城都不敢。
  年纪小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范温雅终于明白如今的人有多野蛮。
  杀人偿命大家都知道,但是只要你找到杀人的理由,那杀人就完全没关系。
  奸夫淫妇沉塘就是正当的,衙门都不会管,丈夫打死了妻子,只要给娘家人一些赔偿就算了,父母打死或是卖了孩子那也是人家的权利。
  无人保护,且携带财物的客商和旅人,被人杀了扔了埋了,衙门想管也无从管起。
  女人不让出门不单单是因为女性地位低,主要原因是保护女人不被劫掠。
  李家村是佃户村,条件相对好一点,货郎来了还能让年轻媳妇在丈夫和家人陪同下出来挑东西,别的村子,只要来了陌生人,女人家是一律不许出门的。
  范温雅就只远远见过货郎,没有自己去接触过,李七娘再对范温雅无奈,这些事上是不会退一步的。
  好在范温雅不是叛逆孩子,她知道李七娘阻拦她的用意何在,这点上也从未任性过。
  如果范温雅被掠走,就算她依靠自己带的武器杀了人贩子,范温雅作为范家小姐的名声也就全毁了。
  要么姑子庙里度过余生,要么范家为了自家名声,把她给噶了。
  就算她能逃,以后也不过是颠沛流离,还得时刻注意武器是不是消耗光了,总之,她是日子不会很好 。
  比较讽刺的是,范温雅发现,其实这里对女子贞操的看法,各个阶层都是不一样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