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119节
因此苏子籍就得“哗众”。
而且,苏子籍急着回宿舍,虽知道野道人不可能立刻找到相关的情报,可既有了怀疑,还真不想夜居宿舍,被人抓了小辫子。
早上入学还罢了,既入了学,晚上考勤,可是名正言顺。
看着苏子籍飘然出场,别人也都似乎受到了影响,有的人冥思苦想,才思枯竭,有的人写完检查过了,也跟着交卷,只有少数几个,不动声色,按部就班的进行。
监考的博士、助教也不干涉,只是到了时间,宣布考试结束,把学生全部赶了出去。
后苏子籍一步交卷的几人,都脸色不好。
这几人都算是内舍生中的佼佼者,基本上是可以在考试合格后进入上舍的太学生。
之所以现在没入,不过是入学晚了,按照规矩,大多数人都需两年后才能有资格升舍。
苏子籍是个例外,也因此就成了他们看不顺眼的原因。
“这苏子籍,交卷这么早,莫不是才思过人,一气呵成写完了文章?”因着不好恶语伤人,反被人看轻,哪怕心里对苏子籍很轻视,说话这人还是比较委婉。
一人摇头:“这苏子籍或有着才学,但也要看与谁比,他这次被非议,除非考了第一或第二,否则,怕是难以服众。可这第一第二,又岂是那么好拿?论才学,不是我看轻,一定比不过白兄。”
这说的就是与走在中间的太学生了。
白墨阳,礼部尚书之三子,从小就极会读书,十四岁时中了秀才,虽因着家里长辈去世服丧,十七岁还没有去考举人,但很多人都觉得,以他的才学,考举人也是手到擒来。
他的年龄与苏子籍相仿,在得知苏子籍不仅考取举人,还是一省解元,一些人就忍不住拿他跟苏子籍做着比较。
而这自然让白墨阳心中有点不舒服。
第208章 清园寺
对着几个熟悉的同窗,白墨阳还要谦虚一把,摇头:“苏子籍既然是一省解元,肯定学识不会差。”
话音一转,又说着:“但太学藏龙卧虎,又岂是地方能及?”
“说的在理!”别人听了,连连点头。
这其实也是他们的真实想法,一省的解元又如何?这几年,哪一届的进士,不是太学拔得头筹,人数占去了多数?
“两科进士,魁选恒在太学,得士大率三分之一。”
这就是说,全国进士录取,太学生占三分之一,而状元榜眼探花至少有一个是太学生所得,自己这些人能进太学习读,才是真正有才,苏子籍得了一省解元,不过是占了地方没那么多才子的便宜。
解元这名头,能唬得住别人,不能让太学生服气。
一人眼珠一转,突然之间说着:“白兄,你是斋长,还有记录太学生言行的簿册,不如给这个狂生一个下马威,谅他也不能处处符合规矩……”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就不自禁点了点头:“说的是,我们从外舍到内舍,就算小时都培养过规矩,还是吃了不少尺子,谅这个苏子籍再怎么牛,也不可能逃过。”
“先杀杀他的威风再说。”
太学除了读书,其实就是培养礼仪,处处符合规矩,因此中可进士后还有个好处,就是野生的进士,还需要有一年左右的培训期——就是学规矩。
而太学生中了进士,就可直接授官。
听了众人这样说,白墨阳心中一动,还是摇首说:“这胜之不武。”
任凭几人再说,也没有答应。
有人就露出失望之色,又有人咕嘟:“又不止你一个斋长。”
不知道有这样一群人,苏子籍若有所思回到临时宿舍,就带笑说着。
“不悔,我出去一趟,这里的学丞给你我安排了别的宿舍,我要先去看一看,安顿好了,再来接你。”
出太学,门楼不远处就有出租的牛车,苏子籍过去叫了一辆。
“公子您要去哪里?”车夫问。
“清园寺。”
说出周明达给的地址,苏子籍坐在牛车内,继续消化刚刚吸收的经验。
牛车车轮碾过路上积雪,虽雪停了,但这天气仍不好,天色阴沉,经常有寒风吹来,路上行人不多,看着更多是普通百姓。
为了生计,在这等天气也要出门。
路过一家不算大的酒肆时,里面有不少人或站或坐,喝着兑了水的酒,高谈阔论。
“听说京郊被雪压塌了一些民房,这种天气里无家可归,可怜!”
“谁说不是呢?只盼着朝廷能妥善安排,不然这天气,没有亲戚投靠的话,不冻死几个,怕是不能了。”
“幸这雪只下了一夜并半日,连着下才叫糟糕。”
“少乌鸦嘴了,往年这时不也会下一两场雪?断不会出事!”
“但愿如此!”
苏子籍听了,轻叹一口气。
其实大郑开国,百姓还算安居乐业,比大魏末年要强上许多,但就算所谓盛世,遇到天灾,对普通百姓来说,也是祸事。
这基本无解,是农业经济的脆弱性。
挑开车帘看了看外面的天,苏子籍心里只盼着,风雪不要再连着下了。
雨下久了成灾,雪亦是。
又行了大约一刻钟,前面车夫说:“公子,清园寺外厢的居士房到了。”
看来距离太学不远,苏子籍对这距离还算满意。
下了牛车,望着面前堪称园子的这片建筑,苏子籍不得不暗自感慨:“不愧是敕封寺院,连居士房都建得和园林一样。”
反是距离居士房不远处的清园寺,看着虽建筑宏伟,却有一种历史厚重感,更朴素一些。
“路上问了车夫几句,就连走卒百姓都知,这清园寺在京城里算是数一数二的寺院,前朝时就有宗室在此出家,本朝也有宗室子弟出家于此。”
“不过从时间上推断,那位与皇帝算是堂兄弟的郡王,怕是被皇帝灭杀太子一家的凶残手段吓破了胆,所以才直接躲了进去。”
“不久又被家人赎回去了,但也说明清园寺的确在上层有一些地位。”
苏子籍这样想着,就进了居士房所在的园子,门口一片平房,就是义工所在之处。
他过去后敲了下正中门,门虚掩着,里面很快就传来清朗声音:“请进。”
苏子籍一进门,这间朴素的房间内说话的三人都怔住了。
就是这么巧,苏子籍一抬头就看青衫男子,清俊挺拔,一脸书卷气,不是曹易颜又是谁?
“他怎么在这里?”曹易颜站在不远处,看着朝自己走来的少年,心情大概比苏子籍还要复杂,脸上的笑容也有点勉强。
“我给他留的地址可并不是这里,苏子籍有着推荐令,也不需要额外找住处,难道是知道公主要来?”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心里就更不舒服了。
苏子籍这人现在就是烫手山芋,随时可能爆炸的炮仗,若这人别有用心,想利用公主上位……这是自取灭亡啊!
公主年纪虽小,辈分上是他的姑姑!
这样一想,曹易颜就主动迎了上去,微笑询问:“苏贤弟怎会在此?莫非是来这里赏梅?”
苏子籍扫过他笑脸,回答:“并非如此,是太学周大人推荐我来这里住。”
“有推荐令,难道不是直接入上舍,还要出来住?”
“太学生不服我直入上舍,为了免生事端,周大人令我另择处居住。”苏子籍简单解释了一下。
曹易颜有些无语,但既苏子籍这样说了,大概就是真的。
这时,对面的二十余岁青年脸色有点阴沉,一是源于近处看,苏子籍姿容出众,真有翩翩君子之感。
其次是这人怎么在这里?
虽听了原因,项修平万万没想到,交卷离开太学就直奔这里的自己,会很快见到这个自己不愿见到的人。
苏子籍诧异看他一眼,略一回忆,认出项修平似乎就是对自己有着敌意的几人中的一员。
说实在的,在这里见到项修平,也让苏子籍有些惊讶。
对方是内舍生,总不至于也住在这里?
脑海中无数念头闪过,苏子籍面上不显,露出困惑神情:“你是?”
项修平怔了下,随后有些懊恼。
第209章 梵内论法
项修平这才想明白,自己认识苏子籍,而苏子籍未必认识自己,对着中间的青年说:“张兄,我突然有点急事,今日就不陪你下棋,改日咱们再约?”
青年仿佛没察觉到项修平跟进来少年之间的气氛不对,点头微笑:“好,那就改日再约。”
等项修平出去了,就看向苏子籍:“你是太学新入学的外舍生?”
苏子籍眸光一转:“看来这居士房有着不少外舍生来借住,项修平会出现在这里也就不奇怪了,可能以前在这里住过。”
“不是。”苏子籍没去具体解释,只拿出了周大人写的条子递了过去:“是周大人介绍我过来住。”
“带着女眷?”青年看了一眼,上面的字迹他认得,的确是太学的周大人所写,点头:“正好有着一处院落刚空出来,甚至不必收拾,可直接入住,这是钥匙,顺着入门的路一直往里走,能看到房舍编号,梅字号一排往里走第六个院落就是。”
“来,你在这里登记一下。”青年又翻出一本册子,请苏子籍登记。
不过是简单的姓名、籍贯以及推荐人内容,苏子籍写完,青年拿回来看了一眼,忍不住赞叹:“好字!”
“这里常有太学生过来,你既是周大人推荐来,想必也是同道中人,闲来无事,也可来这里小坐。”
“哦,忘了介绍我自己,我姓张名斐,在这里做事的其实还有几位,都是与我一般,从外地过来参加会试却落第的举人,你愿意的话,到时也可过来与我们一同读书谈诗。”
苏子籍见他挺热情,微笑应下了,又向曹易颜告辞。
去了梅子号六舍小院,开门里外转了一圈,正张斐所说,这里可直接入住,甚至连柴木、米粮都还剩着一些,将将做一两顿。
眼见着天色也不早了,苏子籍出这园,坐牛车回了太学,将叶不悔与小狐狸接出来。
早就料到了要搬家的叶不悔,一点都没意外,小狐狸似乎对太学这地方也有着不舍,忍不住几次回头唧唧叫着。
“怎么,舍不得?”苏子籍看向它,目光带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