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172节
野道人跟简渠也都面色不好了起来,实在这味道太窜鼻,让刚从外面呼吸着新鲜大海气息的人有些接受不了。
看守面露为难之色,解释:“这其实也不能怪我们,里面囚犯力气极大,就算是被链子锁着,也轻易近身不得,有些污物,就难免没法经常收拾了。”
托词!
苏子籍瞥了一眼,哪里会不知道这只是托词?
里面关着的人又不傻,在茫茫大海上,难道还能跳海逃走不成?
既然不想就这么死,也不能跳海逃脱,亲兵也不在身侧,整艘船上都是看押的人,如何会蠢到去激烈反抗?
分明是看里面的人失了势,所以懒得收拾罢了。
他没有立刻说什么,而看了野道人跟简渠一眼:“进去看看。”
说着,就顶着难闻的臭味,先一步走进了这船舱,也没有走进多少,只站在入口附近,朝里面看着。
“是你?”阴暗角落里,被长长锁链锁着的男子,这时勉强睁开了眼睛,朝着门口看了一眼,看清是谁时,顿时面色阴沉:“你也来看我笑话?”
仅仅十天,钱之栋就消瘦了不少,胡子也长了,看着极憔悴。
但坐在船舱一角的他,那双眸子却和野火一样,阴森狠戾,让人看了就悚然一惊。
苏子籍就这么看着他,没答复,转身对那个看守说:“你去把每日的单子拿来。”
看守应声离开,片刻将每日的饮食需用等物品的单子取来,递给了苏子籍。
苏子籍略看了一下,就还给看守,淡淡说着:“食物比照七品,不管怎么样,钱大帅曾是二品大帅,虽有旨意革除,但罪名尚未敲定,基本待遇必须有,你们不可再这般欺辱他,不然被钦差知道了,他们也会怪罪。”
“是,小的一会就让人清理船舱,午饭再添一道肉菜一碗羹汤。”看守立刻应着。
苏子籍点首,就不再废话,直接出去了。
看着他就这么离开,钱之栋立刻就要站起来,在后面喊:“你们别走!”
“简渠,你这狼心狗肺的东西,白眼狼,果然投靠了别人!”
“苏子籍,你休要得意!木桑归降的条件,你知道什么?是让你去死!哈哈!你猜钦差当时是怎么想,你跟我一样,都是可牺牲的棋子,哈哈哈……”
苏子籍对后面的嘶吼声状若无闻,见简渠神情难看,带着怒容,摇头:“何必动怒?不过是一囚徒的胡言乱语罢了。”
是啊,钱之栋现在已是囚徒,落到了这样地步,何必再与他置气?
不值得!
简渠原本升腾而起的怒气,瞬间就消散了大半。
因着这里到处都是巡逻的士兵,不是说话的地方,之后没再交谈,苏子籍带着二人又继续巡查别的船只。
关押着秦凤良的船只,也被走了上去。
与钱之栋所在的船舱不同,当他们跟人来到门前,看守拉开了船舱门时,本已是下意识屏住呼吸的简渠,看到了一处还算整洁的船舱。
这时才发现,苏子籍跟野道人,这二人对此并不意外。
“也是,秦凤良不过是顺带押去京城,罪名并不严重,将来未必不能翻身,就冲着这一点,这船上看守不敢对他欺辱太甚。”
简渠暗想:“这就是所谓的看人下菜碟了。”
同样是被关着的两个大将,待遇相差可不是一点半点。
他这样想着的时候,苏子籍已是走进船舱,与之前一样,也只是站在进了门两三步,就那么打量船舱里坐着的人。
这个船舱居然有着一张软榻,还有一把椅子,此刻秦凤良并无锁链,就坐在榻上闭目养神。
也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不想与人说话,直到苏子籍离开,他都没有睁开眸子看一眼。
“还是秦凤良更聪明一些。”苏子籍走时心中想着。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会有死罪,没那么惶恐,自然就能有这样平静模样。”
对二人,从立场上来讲,苏子籍自然都不待见。
但因着与钱之栋结了死仇,衬托得秦凤良没那么让他讨厌了。苏子籍当然也不否认,这其中或也有着秦茂是秦凤良儿子的缘故。
那样一个老狐狸,为何就能生出秦茂那样儿子?啧!
“终于回来了,没想到巡船使看着威风,也不容易,也只有苏贤弟你能临危受命,还不被人刁难了。”
终于回到了住船只上,直到双脚都踏在甲板上,简渠才松了口气,忍不住感慨着。
他们一路巡查,也不是一直都能遇到好说话的人,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利害关系,完全不给面子,让人哭笑不得,苏子籍却能三言两语就能压住气焰,让简渠看了,深感不凡。
第300章 何以报德
这样的本事,或能成一个儒将也说不定。
又一想,本朝在承寿年,对军将就有着压制,当武将,哪怕当到了大帅,钱之栋那样,不也是一道圣旨就成为阶下囚?
可没有文臣来得舒服。
文臣虽没有兵权,但地位清贵,得罪了,杀人不见血,毕竟将在外,而枢纽文臣可守在皇上身侧,随时进言。
不过,简渠转又叹着:“唉,如果不去这一趟,我实在想不到,钱帅的变化竟这样大。”
“之前还高高在上,数万大军无不俯首听令,是何等八面威风,可现在连个九品官都敢欺辱……”
说着,简渠心情复杂的苦涩一笑。
他说这些,不是为了求得别人回应,更是自己发泄,说完,就转身望着远处的大海,发起呆。
“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欺辱原本高位的人,现在还算好了,不说前朝,本朝牧德泽听说过么?”
“内阁大学士,宰相之一,下狱后,狱卒竟然敢按着逼他学狗叫。”
“当然,后来大家都知道,牧德泽起复了。”
“有人劝,宰相肚里能撑船,何不一笑泯恩仇,让皇上也知道大度。”
“牧德泽却说,以恩抱怨,何以报德?”
“不能直接诛杀,先寻错革职流放,再吩咐接收的人好好伺候,硬是逼的这狱卒家破人亡,当事人上吊才罢休。”
“以后,本朝狱卒,手段为之一松,不知多少犯官受其恩惠。”
苏子籍淡淡说着这让人毛骨悚然的话,朝远而去,稍远一些,野道人跟过去,突然低声说:“钱之栋死定了。”
苏子籍看他一眼,野道人继续说:“我刚才观其面相,原本贵气已消失不见,反死气弥漫,这次回京死定了。”
苏子籍垂眸,却想到了刚才自己身上的变化:“我的天命增长,难道真跟钱之栋有关?”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从船舱里出来,一眼看到了甲板上的苏子籍,就急匆匆走来。
“苏公子,邵公子快不行了。”走到苏子籍跟前,士兵压低声音说。
苏子籍骤然一惊:“这样快?”
虽然邵思森的身体明显撑不住了,可随着前几日钦差知道吩咐大夫给用好药,病情稍稍得到了控制,苏子籍一度认为邵思森起码能撑到回京。
没想到,才行船十日,就不成了?
因着之前的情谊,苏子籍立刻就快步朝邵思森住的船舱而去。
抵达时,舱门开着,一股刺鼻的药味,正从里面传出,一个四十余岁的大夫正在里面指挥着熬药,榻上躺着一动不动的人,正是邵思森。
自从上了船,初时还能跟苏子籍说说话,到了后来,昏睡时间就比清醒的时间多了。
而现在,一看那青白的脸色,苏子籍就心下一沉。
虽找知道邵思森生机渐去,死气弥漫,可真到了这时,还是有些难过。
明明行船十日,再过十日,甚至用不了十日就能抵达京城回家,邵思森却连亲人都见不了一面,就要命丧船上?
大夫见着来人,也不说话,接着又在药箱里取出一截人参,让跟班加入药中慢慢熬着。
见苏子籍进来,他起身出去,擦身而过时,低声:“等着过会醒了,抓紧时间说些话吧。”
苏子籍转身时,看大夫远去的背影,想问什么,又止住了。
“大夫既说了那番话,再问病情,也没必要了。”
这已提醒着,里面的人就算用人参吊命,也只能吊着片刻时间了。
“他昏睡了多久?之前可曾醒过?”走近榻前,看着躺着无知无觉的邵思森,苏子籍沉默了片刻,轻声问正看药的少年。
这十四五岁的少年是大夫的学徒,长相普通,看着有点腼腆,此刻听了苏子籍的问话,才抬起头,小心翼翼回答:“从您早上看了邵公子后,邵公子就再没醒过。”
事实上,苏子籍过来时,邵思森也只能勉强起身,喝了一小碗羹汤,喝完就又躺下了。
与苏子籍也没说上几句,但就算是这样,也比现在看着好很多。
谁能想到,这么快,邵思森的身体就撑不住了。
“你忙你的吧,不必管我。”
苏子籍没心情闲聊,就让少年自己看药,自己则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不远处的角落,看着枯瘦昏迷的邵思森。
人命旦夕不保,谁能想到当时一时之勇,要上阵杀敌,结果就因中了一箭在肩上,就无药可救呢?
见旁放着一本书,恰是邵思森前几日曾经借阅给他,又再次怅然一叹。
空气中,人参味已是稍稍出来一些了,为了平静心情,苏子籍强迫自己拿起书,轻声读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随着朗诵一篇完成,【经验+3】一行字在书上飘起来,转瞬消失,苏子籍不动声色,继续朗读。
不断闪过的经验值提醒,让浮躁的心情也跟着慢慢平静下来。
换做别人,这样经验提醒,可能会影响了读书,但苏子籍从苏醒,就在这样的提醒下不断进步,看着它,反觉得亲切。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人参味已渐渐浓了,只轻轻一闻,就能闻到药中掺杂的这股味道。
苏子籍对医术并不是很在行,但也因阅读过一些书籍,略有涉猎,此时提鼻子一闻,就能闻出七七八八的草药是什么,而这些,无一不是没有多少效果的药物。
反是后加入人参,起着作用。
可见,这次熬的并不是药,是参汤,就是为了吊命,而不是为了治病。
苏子籍又读了一会,这时耳尖听到一直安静着的床榻上,有了轻微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