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327节
第575章 春秋
钦差船·客厅·冬
钦差官船待遇一等,红松镶板铺地,窗雕镂得玲珑剔透,天色有点暗,在幽幽闪动的烛光里,显的格外安谧恬静。
苏子籍正在与钦差罗裴交谈。
半月来,苏子籍是这里常客,经常来向罗裴讨教,罗裴虽心中烦闷,但每每与苏子籍交流一番,也能暂时忘却烦恼,倒也尽心。
此时,罗裴凝视着面前少年,不到十八岁,出京时尚有点稚气,此刻都已消失不见了,眉眼间从容淡定,带着一种贵人特有气质,让罗裴不止一次心中感慨,这大概就是血脉的力量。
“要是臣子,就算是一二品,也难有这气度。”
“学识上更是不可思议。”
不说别的,只看苏子籍的学习,就不是常人能比,只半个月,罗裴就已有一种自己掏空的感觉。
今天他们谈到的内容,是关于四书五经中的《春秋》。
罗裴读书时,就曾对《春秋》格外偏爱些,但到官场上,忙于政务,许久不曾再谈及与春秋了。
回首二十年,他此时谈到,才恍然,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忽略当年读《春秋》时的警醒,抬眼望望窗外,轻轻叹息一声,罗裴只是问着:“这段,你可明白了么?”
苏子籍颌首沉思。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
“但《春秋》该如何理解,的确是因人而异,我先前在太学,曾在几位大儒的课上学过《春秋》,但每一个大儒讲的都有着不同,又听罗裴讲《春秋》,不得不说,不同的际遇与心境,对待同一件史事,观点也会发生变化。”
“我悟到了,就算是已经盖棺定论的一件事,记录者心境,以及不同身份地位,去看这事时的观点,都必然有不同。”
“上位者不可人云亦云,要有着自己的判断,但同时也该吸取别人的意见。”
“史事虽可为鉴,也要从自身的处境以及心境去出发。”
“就像对待祁弘新,一年前的我,与几个月前的我,心境就截然不同,但这二者,又焉能说,哪一种就是绝对正确,哪一种就是绝对错误?”
“不过是心境不同,当时所处环境不同罢了。”
“可要是进一步,论之大数,又有着相对清晰的结论——绕了千转,还得符合这个大数。”
想到这里,苏子籍冲着罗裴点首:“已明白了。”
就看到光芒一闪,苏子籍垂眸,看见半片紫檀木钿。
“经验+10”
“【四书五经】20级(0/200000),智力+1,智力19→20(10),至诚之道+2,你洞察了儒家的真意,你自动获得贤人的称号。”
“没想到竟然在这节骨眼,一下子升了级。”
感慨着自己还曾为考童生考秀才而担心过,何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看到【四书五经】升到了20级。
“我有一种预感,我现在对【四书五经】已掌握了,哪怕任何题目,只要是在【四书五经】范围内,都难不倒我,甚至有了真正讲经的资格。”
“智力+1更是永久性,我能感觉到,它似乎已经到了某种上限。”
突然之间有游刃有余之感的苏子籍,自然心中大快。
“【为政之道】9级(6725/9000)”
“可惜的是为政之道之前升到了9级,再向罗裴请教时,经验增长缓慢,这说明,他这方面已被我榨干了,再也没有可以继续汲取经验的可能。”
虽罗裴这一路就像有了水的海绵一样,每天都能被挤一挤,但容量就这么大,又是这么频繁薅羊毛,罗裴现在被薅光了,也是早可以预料到的事。
反正已达成了预期目标,苏子籍也觉得没有遗憾,而且早上听人禀报,距离靠近京城附近的运河,已经只有最多半日路程,就要分道扬镳了。
想到这里,苏子籍真心朝着罗裴深深一躬:“这半月来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我谢过大人!”
“公子何必客气?不过是你我交流一二罢了,教导可是谈不上。”罗裴侧身让开了,勉强受了半礼。
罗裴意识到,他们的交流已经算是彻底结束,自然也就想到了即将抵达的京城,心中的那股烦闷再次袭上了心头。
他原本还因跟苏子籍谈论《春秋》而有些容光的脸,也一下子带上了丧气,露出了一丝疲惫。
“我这半月来,也不知道为什么,竟还真跟苏子籍相谈甚欢,究竟是此人魅力真这么大,还是我因京城的事,情绪失落,有人讨教,就愿意暂时放松心情?”
再看苏子籍时,却发现他不知道在想什么,竟望着外面微微出神。
“也许是因为苏子籍的确好学,我好为人师的性情起了作用吧。”没办法解释这半个月来对苏子籍的亲善有加,罗裴自己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却不知,此时的苏子籍正在惊愕中。
原来,他向着罗裴诚心诚意的深躬道谢,结果才一行礼,眼前就突然之间闪过了一个画面。
画面里,被甲兵赫然拿住的人就是面前的这位钦差罗裴,形容狼狈,看样子,是获罪了。
虽然这画面一闪而过,再没有了,可苏子籍却仍惊讶不已,勉强才控制自己没露出异样。
在现实中,突然遇到这样的事,难免感到惊疑。
这时,就听到外面有人高喊了一声:“龙门码头到了!”
龙门码头就是运河的终点,直达京城城外二十里,是在本朝承寿五年国力渐渐充裕时开始重修,历经四年才重修完毕,河道很开阔,夹岸兴隆,连绵的旅店商店形成几条街,此时还没有靠近龙门码头,就已经能听到一些喧闹声。
罗裴自然也听到了这喧闹声,只能叹一口气,吩咐下去:“准备靠岸。”
随后就朝着甲板上走去,打算看一看还有多久能靠岸。
才一上甲板,就发觉码头氛围不对,虽然码头仍有着喧闹,但声音却是从远处的几条街传来,靠近抵达船只这一片区域,安静无比。
朝着还有几十米的岸上看去,竟只看到了上百人站在那里。
第576章 问罪
上百名甲兵在列,为首站着则是一个官员,随着船越来越近,能看出他穿着四品官服,看着不像是来迎接的礼部官员,更像是大理寺来的官员,脸色,虽称不上是凛冽严酷,起码也是不苟言笑,看着就面色不好,像别人欠了许多钱。
但这人却又的的确确是来迎接的礼部官员,罗裴甚至都认识,这是刘光启,多次照多面,神态一向恭顺,现在却一副冷面孔。
见码头上是这种阵势,罗裴的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从来接的官员的面色,其实很多时就能看出端倪来了。
这里是京城,不是西南,当初钦差要拿西南大帅时,因那是大帅的一亩三分地,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哄骗大帅落单,才好下手。
而这里是京城码头,在这里,别说是罗裴这样文官,就是领兵数十万的武将到了这里,是条龙也要盘起来,自然不需要再使用计策,担心犯官逃脱了。
“大人,您……”罗裴的亲信看到了这一幕,也是脸色难看,小心翼翼凑过来,询问着。
“上岸吧。”因着这场景,罗裴脸色就有点煞白,不是那么好看,但是三品大员,又是钦差,虽心中已感到了不妙,还是能勉强撑着表情。
逃?自然是不可能逃。
拖?更是不必想了。
他乃是大郑官员,大郑的皇帝想要治罪,就算拖得一时一刻,又能如何?还不是要面对现实?
逃无可逃,躲无可躲,只能面对。
苏子籍这时也从船舱里走出来,此刻也看到了这一幕,同样就心里一沉。
“眼前的情形,竟和我刚才看到的画面有些类似,难道我看到的,竟然是未来的场景?”
罗裴准备上岸,突脚步踉跄了一下,见苏子籍跟着,突然之间说着:“你我相交数月,以后有机会,我的妻儿,还请照顾下。”
说着,就不语上岸,苏子籍也不出声跟上,至于官船上的行李以及狐狸,自有岑如柏及张睢帮忙运回,哪怕他立刻就要被召进宫里去,也不必犯愁,这就是有人在身侧的好处。
才一下了船,就看见带着甲兵等候多时的刘光启,脸色铁青,对罗裴说:“罗裴,我奉皇上的命问话。”
罗裴见刘光启拉下了脸,脸色变得苍白,无可奈何咽一口唾沫,跪了下去,而周围的人,都跟着就俯伏在地:“臣等恭请圣安!”
“圣躬安!”
刘光启才干巴巴问:“皇上问你,派你去传旨,为什么半年不归?”
罗裴听了,在这事上自觉没有私意,立刻叩首回答:“因除了去龙宫传旨,尚有巡查三省水利的旨意,故臣巡查三省,不想耗费三月,这是臣疏于思虑,这就是罪。”
按照规矩,刘光启只管问,不管回答:“有人弹劾你过程游悠,狎妓好色,所以才迟迟不能成行,可有此事?”
这一问,罗裴心一凉,却答:“臣是知法度,从不去青楼之地,更无狎妓之举,沿途巡查,府城、县城、水坝,尽是有行程。”
“总督、知府、沿途接待的驿站都知道,求皇上明察!”
刘光启奉旨问完,还是阴了脸:“罗裴接旨!”
“臣罗裴接旨!”罗裴心里轰一声,虽早有心理准备,但事到临头,还是浑身一震,变得冷彻骨髓,机械面朝刘光启跪下,周围变得一片死寂,颤声说:“恭聆圣谕!”
“皇上口谕:罗裴身负钦差重任,乃代天巡查,本该勤恳做事,方能不负皇恩,却拖延敷衍,办事不利,着削去官职,即刻押入天牢,等候发落,钦此!”
“来人,打落犯官罗裴头上乌纱帽,脱去罗裴身上官袍,即刻押入囚车,送往天牢!”随着口谕念完,刘光启冷着脸,立刻就下了命令。
甲兵就是为了这件事而存在的,立刻就上来四个,不由分说,一绘手就打落了罗裴的乌纱帽,又将其身上外袍直接撕去,罗裴当下就头发蓬乱,身上只着白色里衣。
转眼之间,一个三品大员,就跌落尘埃,变成霜打的草一样,苏子籍见了,心里一寒,嘴唇动了动,没说什么。
能说什么呢?
虽然罗裴此番劫难是真冤枉,甚至还可能受到了自己一丝牵连,毕竟双星中,苏子籍也怀疑有一颗是代表着自己。
可迁怒罗裴的是龙椅上的那一位,自己尚要在他的掌心里博得一线机会,救下罗裴?
暂时没这个可能!
垂眸站在那里,苏子籍唯一能做,就是不去看罗裴从威严钦差,瞬间变为阶下囚的狼狈场面。
“罗大人!”刘光启亲自上前双手搀起罗裴:“办砸了差使革职审查论千论万,沉浮乃平常事,料想朝廷必还有恩旨。”
罗裴听着这些虚情假义的慰劝,也不言声,等人被送上了早就准备好的囚车,被甲兵押送走了。
传达口谕的刘光启没有跟着离开,而又来到了苏子籍面前,到了这时,他仿佛别人欠了许多钱的脸上,才露出笑脸。
原来不是不会笑,而是笑容只给该给的人。
“苏大人,皇上已赐宅,请随下官过去吧。”刘光启客气说着。
皇帝赐宅给自己了?
苏子籍听到自己被赐宅并不意外,郑继魏制,嫡子封王、庶子封郡王。
但并非一步到位,按照旨意:“前朝皇子出合即封王,上(魏世祖)以德昭未冠,特杀其礼,皇子始命以侯,继而公,终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