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348节
直到画舫靠岸,送走了这些人,苏子籍才轻轻呼了口气。
“周小姐也被周府的车接走了,我们现在回去?”叶不悔这时也送了人回来,见苏子籍还站在画舫里出神,轻声问了一句。
“回去吧。”
这场文会看似不成功,因来的人大多是无名之辈,可因圣旨与懿旨到来,帝后赏赐,莫说只来几十个无名之辈,便只来了几个人,也无人再敢笑话。
见叶不悔因得了玉如意,尤其是多子多福玉珠露出的羞色,到现在还没有消去,苏子籍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
“夫人既这么说了,那就回去吧。”
少女的脸颊白里透红,苏子籍带着一点调侃意味的目光,让叶不悔连耳朵尖都跟着红了。
等离开画舫,与简渠、岑如柏等人乘牛车回府,夜色已彻底深了。
第615章 再试一策
苏子籍让叶不悔先休息,去了书房,就见着简渠和岑如柏立刻行礼:“恭喜主上,恭喜主上。”
苏子籍目光一闪,说:“何喜之有?”
“虽这次没有名人前来,可帝后赏赐,就是最好的捧场,主公还是得了圣眷,毕竟主公是太子之子。”
两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苏子籍笑了,一副赞同的样子,而野道人却是知道些内情,心下掂掇着沉默了许久,还是不敢说破,只是转了话题,禀告着事。
试吃次日,苏子籍就做主,让梦缘楼正式开张营业。
随着野道人一同到京的海鲜不少,第一日试吃只消耗了一小半,剩下最多能拖上几日,过几日再开张,就浪费了第一次运来的海鱼。
而试吃的成功,也的确让梦缘楼才一开张,就一炮打响。
“主上,梦缘楼的收支不错,已趋于稳定,不过最近有不少人都盯上酒楼的生意,许多人听说是您的生意,倒也不敢招惹,可有地痞流氓居然敢来酒楼惹是生非,这实在是有些不寻常,不像是本地帮派做的事。”
“哦?说说看,他们到梦缘楼,都做了什么?”苏子籍微微挑眉,问。
野道人说这些人不像是本地帮派派出的地痞流氓,苏子籍信。
早在刚京城不久,野道人这条外地的蛇,就依附着他,渐渐将本地的地头蛇打得不敢来招惹。
现在他已是代侯,跟昔日比起来,更是不一样,本地的帮派虽是地头蛇,可也精明得很,到现在还有那些帮派,哪个不是极聪明,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
让他们跟代侯府过不去,怕是打死也不敢。
这些地痞流氓背后,怕是另有其人。
具体是谁,苏子籍已经隐隐有了一个猜测了。
野道人又说:“他们也不多做什么,就是来了,点一两样菜,就说不好吃,还在街头堵门,嚷嚷着店大欺客,赔银子。”
苏子籍想了想,嗤笑:“都是一些下作手段罢了,处理过分了,就说我没有仁心仁德,不处理就失了分数。”
“主上,请把这件事交给我吧。”这时,简渠开口说。
苏子籍看简渠一眼:“可以,这件事就交给简先生了。”
见着简渠和岑如柏各领了命退下,苏子籍喝了口茶,才真正放松的吐出一口气。
“总算计划顺利。”
“第一步就是释疑,从此后,太子党的嫌疑,我就没有了,要不,始终是一根刺在皇帝心中。”
“有了刺,任凭千种理由万种功勋,一旦对景就有祸,万难承当。”
拔刺比建功种福的作用多上十倍。
“拔了刺,才谈得上有竞争大位的资格,我却不能懈怠,必须步步紧逼。”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哈哈!”
苏子籍振作了精神,又问野道人:“刚才其实是小事,单文会这把火还不行,你们是否知道现在最炙手可热的武将是谁?”
“最炙手可热的武将?”野道人心中一凛,他掂掇良久,才说着。
“主上,现在最炙手可热的武将,出名大概有三位,分别是傅桑云、段衍行、周鹿。”
“傅桑云,这人是永昌侯世子,不过三十岁,就已被提拔成步兵统领,是正二品的武官,听说很得陛下信任。”
“段衍行,禁卫军统领,从三品武官,同样年轻有为,今年三十六岁,是从普通禁卫军做起,出身贫寒,因曾在七年前,意外在一场皇家狩猎中救驾有功,被陛下看重,后来七年不断提拔,有了从三品官身。”
“周鹿曾是地方武官,几年前因平贼有功,屡次升迁,今年被调回了京城,目前在刑部供职。”
苏子籍听着这三人名字跟简单资料:“你去调查,这三人谁桀骜难驯,多行不法,要是没有,你再去寻别人。”
简渠和岑如柏刚才以为帝后赏赐是侥幸,或福运,野道人却隐隐知道,全部是算计而得,现在听了这话,心中暗凛:“是,臣立刻去办。”
周府
“小姐,老爷请您去前面书房一趟。”丫鬟小心翼翼走到小姐的琴房外,轻声说着。
今日回来后,小姐就进了琴房,却没抚琴,不知道是在做什么,丫鬟仆妇也不敢问,只能小心翼翼在外候着,此时听了前面来的丫鬟传话,才过来一个向小姐传达这事。
片刻,周瑶就出来,面色略带着一丝疲惫,倒又换了一身衣裙。
“走吧。”说着,周瑶出去。
到了前院书房门外,与一个父亲的幕僚擦肩而过,周瑶也神色不动,等着询问过后,得到了父亲的允许,才推门进了这只剩下父亲一人在的书房。
“父亲,您找我?”见父亲面带一丝凝重,周瑶问。
“瑶儿,你刚从代侯文会回来,可累了?坐下说。”见女儿面色不算好,周父忙让她坐下说话。
周瑶在椅子上坐下:“因来回路程不近,的确是有些累了。”
“是啊,代侯这次举办文会的地点是画舫,而不是代侯府,的确来回奔波些。对了,听说在文会上,有陛下跟皇后娘娘的钦差过去宣旨?”
听到父亲询问,周瑶平静答:“是,皇后娘娘赏赐了代侯一个木匣子,里面的东西是什么,宾客不得而知。而陛下则赏赐了代侯夫妇各一柄玉如意,各一份多子多福玉珠。”
“玉如意?”听到皇帝竟赏赐了代侯玉如意,周父才暗舒了一口气,这说明皇帝的确对入籍的皇孙有着善意,起码是打算给撑腰。
而自己的女儿与叶不悔结交,看来这条路倒是走对了。
又问了一些文会上的细节,见女儿疲惫更甚,周父心疼女儿,不好多问,令其回去休息。
周瑶向着父亲告退,一路上沉默,府内走廊灯笼一盏接着一盏,在灯光下,她肤色雪白,螓首微低,奇怪的是,仅仅只这一举动,那一低首娇羞就突现在周围人的脑海里,压抑不能了。
见多了小姐的婆子,一刹那还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心想这小姐,原本仅仅是出色,现在却越来越漂亮了,一直忍不住打量她。
只是无人知道,沉默着的她脑海中,一个神秘声音,从她没出书房起,就一直在和她说话。
哪怕周瑶并不回应,这神秘声音也不介意。
“你父亲刚刚暗松了一口气,你应该也察觉到了吧?”
“说起来,我也觉得,苏子籍,现在或有几分把握成龙,你真不动心?”
周瑶没听见一般只安静往前走着,呼吸中,点点光入体,神秘声音停了下来,只隐隐注视着周瑶的这变化,暗暗羡慕。
“以琴入道,人族真得天之厚遇。”
第616章 拨乱反正
应国
深夜,月亮高高挂在空中,星辰点缀,交相辉映。
这座城池连同着大片荒原、山脉的边塞小国,其中一座距离大郑稍近的城池,在夜色下吊桥轻轻落下,十几骑几乎悄无声息进城。
因着只是一小队骑兵,还包着棉花,马蹄声甚至没有惊动城门附近的住户。
在一条大街上行了不到半柱香时间,这些人就进了一个高门大院,进去后,都翻身下马。
曹易颜正在回想着一路上见闻,就见迎面快步走来一个上了岁数的人,五短身材,黑红脸膛,穿着大魏的三品武官,虽已年过花甲,精神矍铄,与曹易颜对视下一刻,直接跪倒在地,口中:“臣曹平芳,拜见太子殿下——我们等了许多年,您终于来了!”
前朝大魏的应国,因不以大魏的名义来行事,过去三十年,并不曾被大郑察觉。
但这势力从不曾忘记过大魏,每年都会派人在现在大郑搜寻皇室后裔,但找到的人都不合适,到了近日,才与曹易颜接上了头。
“曹将军请起。”
得知现在盘踞在这边陲小国的武将,竟然是当年禁军提拔的曹平芳,曹易颜对这次过来,也是带着不小的期待。
这位曹将军,曾是低级军官出身,因一腔忠勇,被当时的大魏末帝破格提拔,赐姓,成了大将。
公允的说,大魏末帝谈不上昏庸,只是大厦已倾,回天无力,不过也作出了不少努力。
出身卑贱的曹平芳,被赐姓曹,连名字都是末帝所取,虽没有收义子,可也是厚恩,因此大魏覆灭,曹平芳宁死不降,哪怕当时护着一位小皇子,小皇子也在路上夭折,他带着的人更屡遭追杀,都没有投降大郑,而最终在蛰伏下来。
现在这位曹平芳将军,已七十多岁,白发苍苍,虽看着还算硬朗,可跪在面前这流泪叩拜的模样,也让曹易颜心里发酸。
“这已是硕果仅存的大魏残将之一,而像曹平芳这样忠心,一心想要为大魏复国,更少之又少。”
“上天庇佑,我大郑气数不绝。”
曹易颜暗暗庆幸,他是观察了许久,才敢回返应国,时间长达三十年,就没有任何部署和暗手能靠的住。
现在还有人忠心于大郑,只能说是天意。
“只是现在边陲小国,说是国,其实就是一些县城,荒原颇多,部落跟村子稀稀拉拉有一些,除了山脉,荒原之地这三十年来,开垦出不少田地,种一些粮食,因这些年的经营,也给大魏留下了火种。”
“面积有十个郡,人口有三个郡,也不算小了。”
曹易颜心中感动,脑海中快速闪过这些念头,身体已前倾,伸出手,扶起了面前的老将军。
“曹将军,你当年一力主张避开肥沃之地,来到荒野,这才保留了根基,真是我大魏之福啊。”
“你现在带着的这些人,一看就都是精兵强将,都是我大魏的精英!”
“这些年,辛苦您了。”
曹易颜的话,让老将军眼泪又差点流下来,忙擦了擦眼泪,哽咽:“太子殿下,您说的哪里话,当年没能保住大魏,已是臣的失职,现在不过是在边塞苟延残喘了三十年,哪里能称得上辛苦?”
曹易颜自然是不能认这话:“老将军过谦了,若非您此举,焉有今日重逢?您这不过是有先见之明,为大魏留下了根基。”
听到这里,曹平芳想到了一件事,脸色一沉,低声说:“太子殿下,现在却有人要坏了大魏的根基。”
“当年蒙陛下恩典,托付政事的李家,已有不臣之心,不仅仅是这样,还有池家、康家蠢蠢欲动,真是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