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384节
丫鬟应声:“洛小姐,我是老爷封侯后进府。”
“那倒没来多久。”
但一想,代国公本就根基浅,来京城也才一年多。
丫鬟笑着:“虽我来得晚,但这些日子,是我过得最开心时,在这里,吃得饱穿得暖,老爷夫人都仁慈,只要好好做事,就能过上好日子。”
“是吗?”洛姜随便听着,也没在意。
她进了屋,发现正房三间,无论厅堂,还是卧室,还有一个可当茶房或书房的房间,都布置的妥帖。
入住的第一天,还有附近住着的有点脸面的仆妇来帮着整理下榻被衣物,这几个女人都是看起来很热情,但说话时几乎句句不离代国公夫妻怎么怎么好,洛姜左耳朵听了,右耳朵就出去了,只是寻思。
“代国公寻的都是当年太子旧人,情分不说,还有些底涵,不是完全粗鄙村人村妇,更提拔于淤泥中,忠诚不小。”
等送走这几个女人,院子里住的丫鬟也睡了,她吹熄自己屋内的灯,房间顿时陷入了黑暗之中。
在外人看来,这就代表着洛姜已睡了。
良久,窗一开,她一身暗色衣裳,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穿了出去,潜入到了正院,倒挂在窗外,捅破窗户纸,看着里面的人。
“奇怪,夫君怎么还没回来?”
灯光下,一个秀丽少女正翻阅棋谱,看着看着,等得有些急了,抬起头朝着外面看了一眼。
“秋茗,你去前面,看看老爷是不是被什么事绊住了。”喊了一声,有个穿藕色衣裙的丫鬟进来,少女吩咐。
丫鬟应声出去,完全没察觉到,身后有一道人影悄无声息的落地,缀在了自己身后。
秋茗一路上还遇到了几个仆人,与询问过,就七拐八拐的走到了一个院落,看布局,像是幕僚的住处。
跟在后面的洛姜,隐藏住身形,她此时已看到了院子里正与人说话的代国公。
耳朵动了一下,就听站着代国公,正与一个背对着她的男子说话,声音不大,不是她是高手,此时又刻意内力运用在听力,大概也听不清楚。
“主公,农庄五百亩,是有规矩,每亩收租半石,因此可得二百五十石。”
“这换不了钱,直接就是府内粮食不用买了。”
“酒楼情况还算稳定,不过没有想的那样好,成本很高,综合来说,每月可赚一千二百两银子,一年有一万五千两净收入,府内的开支还不算……”
“开支大头在哪?”代国公有些迟疑问:“不是预测有二万五千两么?”
少女来前,也是知道些底细,皇城司估计的数字也是这个,这时也倾耳听。
“主公,运输活的海鲜耗费不小,而且就算我们是国公府,可根基尚浅,许多关节还没有打通,并不完全买帐,这里开销也不小……”
丫鬟过去说了话,代国公说了句“以后再商量”,就跟着出去回正院。
“一万五千两?”少女听了,将这数字记在了心里,也跟着退了出去,悄无声息的重新回到自己的房间。
黑暗中,草丛中,二双狐狸眼将她的行踪同样看在了眼里,得意的唧唧一声,一切都在狐狸掌握中。
大小狐狸窜到了书房,又是一阵唧唧声,加上爪子所指的字,苏子籍很快弄懂了过程。
“原来是这样。”
苏子籍沉思了片刻,上一波的事基本上过了,就得下一批。
对皇帝来说,丢三个县只是小事,而勾结禁军大将就是要紧的事,但未必算是致命的事。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现在最要紧的是长生,就是大还丹。”
“我倒要看看,大还丹要不要紧。”
苏子籍笑了笑,取出三个元宝,这大概是最小的格式,五两一个,还有几个纸条,这些纸条非常简单,仅仅是写着几个字,最上面一个是“血桂”。
当日在霍无用处获得知识,虽大还丹配方没有获得,还是获得几个支离破碎的药名,这炼丹是不可能,但陷害却绰绰有余了。
“来,再给你们一个任务,把这买命钱和纸条都送给指定的人。”
李记绸缎庄
它是京城最大的几个布庄之一,迎客的布庄伙计都是一色的能说会道、相貌清秀,让人看着就觉得亲切,掌柜更是长得白白净净,微胖身材,仿佛天生就只会笑,说话也动听,不仅达官贵人的管事觉得他会做人,就连经常会到宫外来的有头有脸的太监,也有几个跟这掌柜的相熟。
夜色笼罩京城,因为已是饭点的时间,街上行人不少,或三五成群去找酒肆,或是行色匆匆,刚刚下了工归家。
“哎哟!这不是张公公?快往里请!”迎客布庄伙计眼尖,一下子认出了从一辆停下的牛车里下来的人,点头哈腰将其让进去,并迎到里面的屋子,倒茶端点心,客气的不成。
“行了,咱家就是过来看看新到的丝绸,既你们老板刚刚出去了,咱家就等一等,你先下去吧。”年轻太监声音尖细,似乎不愿意有人在自己跟前服侍着,挥手让人先退下。
等屋内只剩下了他自己,太监拿出刚刚到手的文件,就看了起来。
第679章 狐狸买命钱
明面上,这个太监是出来替宫里的娘娘们采买丝绸,实际上,却是为了巡视一番城内干爹置办的产业经营。
那些铺子虽是干爹的产业,但他跟不少相熟的太监都在里面入了股,月月都能拿钱,自然十分上心。
刚刚拿出来的这份文件,就是他替干爹盘下的一家新铺的契约,只等着回去干爹同意了,就可以正式买下了。
这是一家当铺,不仅仅可以经营铺子获利,一些没有标记、不显眼的宫里的普通物件,报了折损,也可以通过当铺渠道卖出去。
“只用了一百两不到,就能将铺子拿到手,怎么看,都是功劳。”觉得没有错漏,他感觉满意,就要将文件揣入怀里。
“吱——”突然之间从门传来的一声,让太监一惊。
“谁?”惊起的太监将文件随后放到一侧,谨慎推门走出去,房间前面是一条走廊,左右看看,并无人影,倒是尽头似乎有小小的白影一闪而过。
“原来是一只猫。”太监恍然,嗤笑一声,就要回去拿仓促丢下的文件。
结果一低头,看到银光一闪,脚步顿时顿住了。
“谁掉的银子?”弯腰将地上的银子捡起来,掂量了一下,份量还不轻,这一块银锭,之前都没人发现?
“我进来时,门口好像没有这块银子,难道是刚才有人过去掉下?”
虽心里这样想着,银子却被太监毫不犹豫的塞到了袖子里。
既被他看到了,那就是他了。
看来,这次出宫自己倒挺有财运的,这是吉兆啊!
回到房间,将刚才扔下文件拿起来卷了卷,揣进怀里,太监突然有些心烦意乱,想不出啥原因,索性就出去,看看布庄老板有没有回来。
才一出去,正看到布庄老板进来,见到他,立刻上前笑着见礼问好。
“李老板,你倒回来的巧。”太监皮笑肉不笑的说着。
太监脾气很怪,容易迁怒,布庄老板深知内情,忙解释:“小的刚去别的铺子处理了点事,要是知道您会来,小的今日就绝不会出去,您可是咱们店里的贵客,怎么也得先忙完您的事不是?”
“行了,带咱家去看看你新进的丝绸。”太监不耐烦听这些,直接说。
布庄老板带着他往存放着丝绸库房去看,说:“都是好丝绸,这次还进了大小云绸,大绸长五丈,宽二尺五寸,小绸长三丈,宽一尺七寸。”
“加上原本就有的织锦,共有六十匹。”
“您看,这十二匹织锦,这颜色,这花纹,乃上等丝绸,宫里娘娘见了,必会喜欢。”
“剩下的这四十八匹,除了大小云绸,还有流云纱,轻柔细软,再过两个月,也该换上轻薄的衣裳,现在恰是采买流云纱的好时候。”
莫看上等丝绸只是六十匹,这数量已经不算少了。
这一批丝绸定下了,都是要送去宫里给娘娘们选用,可不是给寻常宫人用。
织锦织造工艺复杂,华丽非常,价格也昂贵,其实一般也只有后宫中得宠一些妃嫔才有身份去享用。
这个太监的干爹,就负责着一些后宫采购事宜,一年四季,诸位妃嫔都会有符合品级的丝绸配额,这些都不是皇帝赏赐,而只要是主子就有,对质地价格都有着规定,太监们若想作践不得宠又得罪了自己的嫔妃,也最多就是将一些颜色老气的绸缎送过去,但因质量和类别没有问题,这些妃嫔往往也有苦说不出。
干这个油水不少,里外里价钱上的赚头且不说,郑朝建立以来,对皇商门槛也提高了,除长期大宗货物的进贡才拥有皇商资格,这种随时会换人的小宗货物的采购,并不会有皇商的身份,为了保住生意,打点外出的品级不算很高的太监,就是常事了。
为的就是一个口碑,就是一个宣传,同样也为了能拓展人脉。
与宫里的人认识了,没准什么时就能用上。
当然,也不乏别有目的的人。
在介绍完这些上等丝绸,老板又介绍了次一等的丝绸,说着时,还从袖子里取出一个红包塞进了这太监的手里,低声问:“宫内还好吧?”
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大事,太监随口答:“还好。”
才说完,不知道怎么,嘴就像突然间变成不是自己,又低声说了五个字:“血桂,大还丹。”
这五个字的声音很低,却仿佛一个轰雷,吓了李老板一跳。
这事也的确吓人,自己没问,太监却突然冒出这五个字,难道是在向自己表达什么隐晦的意思?
心里将这五个字牢牢记住,面上却透着好奇,问:“您说什么?”
太监在开口,其实也是一惊,而且这惊比布庄老板只多不少。
任谁发现自己突然说出连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话,在这世界,第一反应大概就是惊疑自己是不是中邪了。
在老板询问后,太监连开口都不愿,就怕一张嘴,又说出什么可怕的话,索性闭口不说,扭头就走。
这一走,就更让布庄老板心里忐忑了。
“看来是真在暗示我了。”觉得这是太监在给自己透露不得了的消息,布庄老板在太监走后,很快也离开了布庄。
坐上牛车,就让车夫快些赶路,此时月亮高悬,等到了齐王府,跟守门的人耳语了几句,就直接被放了进去。
“你突然过来,是有什么消息要禀报?”
齐王得知算是自己人的李记布庄老板来找自己,他呷了一口茶问着,并没有任何寒暄。
布庄老板能京城开铺子,并且还在京城及各地都有分店,做着上等丝绸生意,背后没人可不成,后台就是齐王。
“小人没有要事,怎敢给王爷添麻烦,是宫里的张公公来了。”李记布庄老板面见齐王,赔着笑,立刻就将太监说的五个字与齐王禀报了。
“什么?”齐王原本漫不经心,张太监品级不高,并且不算自己暗里的核心人,只是外围,传些无关紧要的消息。
但上了船,以后说不定关键时有用,布个闲棋罢了,现在听到这五个字,开始时还没有转过神来,接着就赫然站了起来:“血桂,大还丹?”
第680章 蜀王要炼丹
蜀王府
“什么?”几乎同时,蜀王府书房内,蜀王也猛站起来,盯着面前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