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445节
“都是些胡扯,我还觉得,上次夜里路过,就被正巧出恭的人谣传成夜游神,真是一群愚民!”
不过,心里这样想着,他可没打算与这些人辩论,对听的入神青年说:“卢五,我们过去报名罢!”
青年在家里排行在五,因是穷苦人出身,小时一直都没有个名字,一直都是卢五卢五的叫,长大后,因跟着江湖人学了功夫,喜欢被人叫做五爷,所以也就没有改名字。
卢五还是有点相信,但也觉得有些议论过于夸张了,点了下头:“你说的对,早点报名方是正事,到我们了。”
魏海等人才靠近,门口有人看守着,就听吆喝:“入门观赛,一人三文!”
前面是个无盖的箱子,里面已经丢了不少铜钱。
“看赛还要钱。”魏海不满,还是掏了六个铜板丢过去,带卢五入了内。
进了里面,就是宽大的校场,可容五千人练兵,眼下到了五月,可最近几天特别冷,不过却有数个擂台。
擂台此时没有人,周围却到处是摊位,多半是看相算命,卖汤饼小吃,还有些棚子,里面有仆人看守,一看就知道是贵人的地点。
朝着远处张望,就看到不远处似乎围着更多人,魏海眺望一下,说:“那似是报名处,已围了不少人,我们快去!”
嘴里喊着“借过,借过”,从人群中挤过,终于到了报名地点。
两张桌子一字排开,每个长条桌案后都坐着两人,一人提笔,闻讯就会记录,一人则派发东西。
排在魏海前面的人陆续拿了条子走了,终于轮到了魏海。
“这位先生,我来报名参加比试。”魏海挺了挺胸,说着。
排着这一列的前面桌后,一个先生抬眸看了一眼,问:“你可识字?”
魏海回话:“识一些字。”
他这样在江湖上稍微有些名声的人,多半都认识一些字,起码往返各地不会有困难,真大字不识连路引都不认识,有时也是很麻烦。
先生哦了一声:“既是识字,就可以自己看,不必我读给你了。”
说着,就拿了一张写着字的纸递给他。
魏海忙接过来,后面卢五也是这样,也拿了一张,因二人认识,他是与魏海一起凑在一起看纸上的内容。
“魏兄,这是一张比武状啊!”看清了上面内容,卢五毫不意外说。
“不过,虽是死活不论,但也不得故意下杀手,这样的话,同时有误伤也自己承担,倒也合情合理。”
这已经算是比较仁慈武状了,许是因在京城举办,又是王爷选教头,要顾忌一下影响。
在远离京城之地举办的比武,往往都是生死不论,且故意下杀手也没人会管,上了台,死了就是白死,这一看,这次比试倒危险不大。
本就有心参加,见了这武状,二人都更心动了。
魏海却注意到了最下面一条:“别的都是平常,但这一条却有些奇怪。”
条款的最后一条,白纸黑字注明,比武是代王府招人当教头,故签了武状,就等于同意传授毕生所学给代王。
第785章 签武状
卢五看了也点头:“是有些奇怪,居然还特意注明,看来做教头竟是真的?魏兄,你怎么看?”
魏海暗想:“这条有点奇怪,不过,我毕生所学,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不说,谁知道?”
“别说是代王,就是卢五,怕也不知道我究竟有多少压箱底的绝活。”
“哼,师门密传,哪可能倾囊传授,就算我当了代王府的教头,同意这一条,我说传多少就是多少,难道还能识破我藏着不成?”
想到这里,魏海就对卢五说:“这不过小事,与当王府教头比起来,算不得什么。”
“再说,王府招教头,肯定要我们传授真才,要不,要我们何用?”
“乡下请东席,也要有尽心教导,不得故意隐瞒的条款呢!”
卢五一想,也是,魏海虽在江湖上混出了一些名声,可也并不是顶尖高手,所学的功夫就算是有些压箱底,与成代王府教头比起来,拿出来去换富贵前程,自然是后者更划算了。
他也是这么想:“能做王府教头最好,不能,只要能展露一下本事,或也能被别的贵人看见,获得出路,这样的京城比武机会,可遇不可求。”
不说别的,只要能打赢几场,有点名头,借这个名头去镖局都能做个镖师了,甚至比王府稍微差些的公侯伯府,又或京官的府邸,难道会不缺人?肯定有缺人的,到时做个管事,不也美滋滋?
二人这么想着,就回到报名处,打算签了比武状。
“且慢!”录笔先生伸出脑袋,说:“要签武状,出银一钱!”
“什么?”魏海还没有说话,卢五就跳出来:“比武还要出钱?”
“这是比赛的规矩,要不,阿狗阿猫都要上台比赛了。”先生冷冷的说着:“穷文富武,连一钱银子都拿不出来,谁信你们还有功夫在身?不签就不许参与比赛。”
“再说,比赛分初赛、二赛、三赛、终赛。”
“只要初赛通过,就证明你们的确有些本事,银子就还你,入了三十六名,就有赏银。”
“入终赛,无论胜负,一概赏银百两。”
“你们到底签,还是不签?”
魏海和卢五面面相觑,目光往周围扫去,眼眸中闪着光可不止自己一个,这么看,如自己所想的人怕是不少。
当下一咬牙:“签了。”
卢五没有钱,魏海就借了一钱,心疼的丢过,才想走,卢五忽然愣住了。
“咦?”卢五盯着不远处一个人,眨了眨眼,就忙推了下魏海,低声:“看,郑怀也来了。”
郑怀,在江湖上甚至能排上名号,这样的人其实如果愿意在一般权贵家中谋事,未必谋不到,但郑怀野心有些大,不愿意鸡头,宁愿做凤尾。
可这凤尾的机会哪里是那么好寻?
之前似乎听说郑怀似乎有了个好去处,后来就没再见着,此刻竟来了这里,莫非也是来参加比试?
“看来之前的传闻是假啊,郑怀并没有谋到什么好去处。”魏海签了比武状,顺着卢五暗示去看,果然看到不远处有一人,不由叹一声。
而在这时,不远处大帐里,毕信正垂首而立,恭敬等着主公问话。
苏子籍虽人在大帐中,但外面的人声鼎沸,他能听得清清楚楚,就知道这次来了不少人,甚至人数超过了自己的预期。
苏子籍呷一口茶,问毕信:“都准备好了么?”
毕信觑了一眼,观看苏子籍神色就知道,这问的并不是外面江湖人是否准备好了,回话:“大王放心,末将都按主公所说部署,这次在军中比赛,主要是在士卒内进行。”
“通过军中比试,名正言顺提拔什长、队正。”
“都是暗里通过审核,效忠大王的人。”
苏子籍吩咐:“百户千户不动,而且什长队正的规模也不必太大,控制五分之一就行。”
“是!”毕信忙应着,心里佩服,他明白为什么百户千户不动,这些人可是皇帝都盯着,轻易动不得,无论往好了还是往坏了动,都可能在挑战皇帝的神经。
基层改变,虽说不是很起眼,规模也不宜太大。
苏子籍没有言声,微微点点头,对毕信的能力还算信任,忠心也觉得满意,想了会才问:“那外面的人呢?”
这就是指江湖人了。
“外面的江湖人,已有三百零七人报名,都签了比武状。”
这一画押按上了指印,签了比武状,就是肯定会参加比试,要是反悔,不仅仅是一钱银子没有了,也不仅仅违反了契约,更可以上升到藐视代王的高度,就可以按律治罪了。
三百零七人!
哪怕没有顶尖高手,三百人总能有一些压箱底绝招,每人都有着多年经验,这吸收了,可以让他经验值又得到一大批。
签了比武状的人比苏子籍想的要多一些,让他很满意,心中兴奋,表情变化不大,耳朵却略涨红了。
毕信恰抬眸看到了,忙低下头,诧异寻思:“主公为什么对江湖客这样重视?便是有三百多人,从中就算能挑出一些高手,也不过是江湖人而已,无根基,命如浮萍草芥,论起上阵杀敌,跟军阵没法比。”
“更有着心性难测,养不熟的致命弊端,再以恩义笼络,也可能反咬一口,别说前朝,开国三十年就出过几次这个案子。”
“不过代王府现在的确太空虚,世袭府兵不多,调军中士兵又不可,临时用些江湖客也是可以应急。”
想到这里,毕信倒没有反对,只是想到刚才看到的一道身影,觉得自己必须要提醒一下代王。
他又抬眸,试探说:“大王,似乎有九门提督的人,暗里监视,趁机抄录江湖客的名单,以备清算。”
“侠以武犯禁么,平时散在各处,难以统计,现在九门提督自然要细细记录了。”苏子籍一眼看穿,摆手不以为意:“无妨,随它去,毕竟这是它的本职!”
这样的姿态,让毕信更不解了。
代王看着像重视这些江湖客,可说重视,为什么又对这个无动于衷?
第786章 买注
一辆牛车抵达羽林卫营地,隔着挺远,掀开车帘一角望去,只见排队的人连绵百米,男人点了点头:“来了不少人,总算能向代王交差。”
他双腿不良于行,牛车一停下,车夫跟仆人就跳下来,将一把能推着走椅子搬到下面,又将男子小心翼翼放到椅上,慢吞吞推向入口。
附近有人好奇看来,主要看的不是人,而这把可以坐着走的椅子,它上面与普通椅子无异,底下有比牛车轱辘小上几圈两个轱辘,与椅子固定,仆人在后面推着走,方便得很。
这一物被唤作轮椅,是半年前一个入京的商队传出的东西,虽有些奇思妙想,一般人想不到,但出现了一个,仿照却并不难,半年时间过去,京城中的杂货铺子里售卖这轮椅也有几家,京城木匠基本人人都会制造,方便不良于行的老人病人伤者。
现在有人坐着轮椅被推着来看热闹,也不算奇怪的事。
“大人,小的已按您的吩咐,在江湖中宣传了此事,不过看来的人数,怕就算小的不帮忙,来人也不少。”推着轮椅往前的仆人身材修伟,一双眼似乎有异光闪烁,隐隐之间带着煞气,却淡淡的说着。
代王封王就一跃成为了争嫡热门之一,之前只是耳闻,现在亲眼见这场面,就知道这亲王份量有多重。
简直是江湖人蜂拥而来。
江湖人也不是真的就想远离庙堂,谁人没有一点野望?
可与读书人不同,江湖人能晋身的机会本就少且危险,无数人钻营,想要投靠个真权贵而不得,这次代王府招教头,的确是好机会。
就算不想投靠权贵,想扬名立万的江湖客、无名小卒,参加这次比试也是大好的机会。
坐在轮椅上的不是别人,正是方真,听着仆人的话,任由轻轻推着轮椅,径直走到一处排队稀少的通道。
“收钱?”
“是的,您走那个通道,一人三文,您走这个通道,一人三十文。”
听着门房的声音,看着前面无盖箱子,方真沉默一下,不禁为代王敛财的本事叹服,竟然还分出了贵贱,有点身份的人,自然不会与贱民同行,三十文也是不得不出了。
“大人?”仆人也不由抽下嘴角,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