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459节
“占师叔,请进,殿内发生了异事。”刘湛请着依次鱼贯而入,几句就把事情说清楚了。
两人都变了色,仔细看去,这殿规格并不大,中门是一座香鼎,鼎内香灰囤了半尺,供着一尊神像,披甲执鞭,被烟熏得发暗,看上去并无多少特殊。
占师叔蹙眉:“这是蔡灵将?为什么别的祖师都未有灵显,而它显灵?难道是受了朝廷册封真君?”
石灵秀一哂:“受封真君,是我们道门私封,只是托之于朝廷罢了,怎么可能是这个原因。”
刘湛也不作声,这蔡灵将,是尹观派推出的第一护法神将,镇守山门。
相传名字是蔡不善,前朝曾在祖师内受符法,武功极高,杀孽也重,为尹观派立下赫赫战功。
这等人,自然不受朝廷待见,就算后来掌教真人借机会讨封,也只得了一个八品之衔。
不过有着这个,就可以公开受祀,尹观派道观镇守山门的都是这位。
数十年中,由“灵将”晋升“天将”,由“天将”再晋“真君”,不过这些都是伪号,但不要紧,只要传的时间长了,后世朝廷说不定信以为真,给予敕封而弄假成真。
道门封号,全部是这样骗来。
可现在却奇了,诸位祖师都没有显灵,为什么此神显灵?
刘湛沉思良久,看向石灵秀:“师叔,现在外面大地震,还出现雷霆以及蘑菇黑云,似是不祥之兆。”
“您是我师门长老,还请不要保留。”
石灵秀的目光幽幽跳动,许久才说着:“掌教,刚才我仔细看了,神像上是有灵光痕迹,显是这个蔡灵将显圣,但这事不但不能深张扬,还得立刻调查,要知道,神灵反噬,可从来不是危言耸听。”
石灵秀说着,口气已经变得严峻:“护法神怎么来,你我都清楚,有好有坏,但哪怕是生前忠心耿耿,死过一次,也未必能保持本色,毕竟死了,许多事就看破了,看清了,也骗不住了。”
“唯一的就依靠大法力控制。”
“你我都知道,要在世间显灵,需要的第一就是力量,现在别的祖师都未有灵显,而它显灵,这实不是好事,必须立刻调查下它的状态。”
刘湛似乎早想到这点,脸冷峻得象挂了一层霜,听了立刻说:“石师叔所言极是,我立刻发掌教法令,命洞天调查蔡灵将有无异常,有之,可用禁法立刻囚禁甚至打落。”
“还有,代王一来,我观连连异兆,太一钟自鸣,祖师预言,还有这地震、雷霆、蘑菇黑云,以及神将显灵,更是很不寻常。”
“这是非常之变,旋涡非常大,一有不测,可能我尹观派基业就毁于一旦,我想召见全部长老,共商此事。”
“特别是关于代王,我们现在已经和他牵连不小,是壮士断腕,还是鼎立支持,或不远不近,都得拿出个章程——你们说呢?”
“掌教英明。”对这话,两个道人并无异义,应声说着。
第810章 万家灯火
苏子籍乘了牛车,就向城中进发,此时道路上人群惊魂未定,或者关门,或集在一起议论,自然一片空空,不少是丢的乱七八糟摊位。
苏子籍也无心细看,只怔怔想心事,缓解着头疼,这次似乎没有上次那样糟糕,完全可以不昏迷而渡过。
只是这纷乱如麻的局面,怎么才能理出头绪?就算把可能泄露消息的人隔离了,不悔能不能安全的渡过这一年?
……胡思乱想间,牛车已入了京城,渐渐人愈来愈多,车速越来越慢,一摇一摆,不知不觉中,苏子籍突然之间,觉得身一空,就漂浮在上空,周围是一群黑点飞过,是春暖后就飞回的鸟。
“咦,我这是怎么了?”似乎浮空,还拍打着翅膀,周围是跟着的鸟群,突然之间,这群鸟炸毛了,发出“唧,唧唧”声。
“这是什么?”
是下面动静让这些没什么灵智的鸟都受了惊,发出惊恐叫声。
苏子籍一怔,从上空俯瞰下去,也不由变色。
只见星罗棋盘一样的京城,点缀着一间间庙宇神祠,本来极是普通,突然之间,“轰”一处,炸起了一簇明亮火焰。
“咦,是刚才刘湛的道观。”才认出,接着,又是“轰”一声,靠着道观的最近一处神祠,也炸起了一簇明亮火焰。
接着,再远处一个庙,同样炸起了灵光,这些灵光就像彼此传染一样,不断亮起又熄灭,向着外围飞快传播、扩散。
领头鸟个头比同类大了两圈,似有点要开灵智,它低头恍惚间就看清这现象,发出更尖锐的大叫。
“嘎!嘎!”更远处,天空的鸟群也跟着大叫。
这种异象,大概真只有它们这种空中飞翔的鸟才能看到。
“唧?唧唧!”正这时,一只巨鹰从对面飞来,吓得为首鸟忙招呼鸟众朝两方面散去,给巨鹰让开了一条路。
“……这是周瑶?”苏子籍已经发觉,自己就是附在这头鸟身上,但别人似乎不觉,巨鹰傲然而过,连眼角余光都没给它们一个。
巨鹰已点化了灵智,成为了妖,就和人不把猴子当同类一样,妖也不会把动物当成同类。
“这是神灵苏醒的灵光?”不仅仅是巨鹰,连巨鹰上的周瑶也没有看一眼这只头鸟,只是低首看去。
只见下面灵光虽此起彼伏,往往只存在几分钟,但在她的眼中,比阳光更璀璨夺目,比鲜血更明艳动人,似乎的波浪一样推进,所到之处,无数庙祠响应,爆出璀璨的光彩。
这种奇景百年难遇,甚至千年难遇了,尽收眼底,她忍不住喃喃自语。
脑海里一个声音淡漠说着:“早在灵气复苏,你就该想到会有这一日了。”
“神灵归来,会有很大影响吧?”周瑶问,但这话问出来,就知道自己问得愚蠢了。
神灵归来并且出现,这影响,怕足以动摇整个世界,动摇现有一切。
数百年来,百姓已经习惯了虽求神拜神,实际不过四分之一相信,多数人并不相信真有神,一旦神迹真实出现,且举头三尺有神灵,怕获得的不会是惊喜,而是恐慌不安。
所谓叶公好龙,放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也是一样的道理。
周瑶并不知道“叶公好龙”的典故,但在这一刻,浮现出同样的淡淡担忧。
“这等事,非人力能阻拦,更非人力能催促,与我们又只有好处,你现在看也看了,看完回去吧。”
“千种道法,万种术数,还等你一一拾起。”
“你再也不是凡女了。”
周瑶闻言,沉默望着下方仍在扩散的亮光,由于在白天,这灵光扩散又非常短暂,也许许多人不知道,但她能看清楚,只仅仅片刻,就扩散出了京城范畴,向整个直隶扩散。
“唉,天意难测。”周瑶叹一口气,驾巨鹰朝着京城返回,苏子籍才想操纵这头鸟,突然之间,向下一沉。
贺家湾·神祠
这个小镇,距离京城一百多里,与别的小镇没有不同,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天灾也只能祈求上天垂怜,所以在贺家湾镇尾也有一处神祠。
“这是神祠?”苏子籍一恍惚,发觉自己身在一处祠堂,这祠堂明显不大,左右是烟熏得乌黑的神像,因年头久了,虽打理的很好,可也显出了一些颓败,看不出是谁。
目光远望,大体上能看出附近有几间屋,外面围着土墙。
“还是民间的神祠!”苏子籍也是贫苦出身,知道这剩下房屋或是庙祝的住处,或收留过往路人。
才想着,就听着咔一声,似乎是有人恰路过神祠,是个农家汉子,将手在裤腿上抹干净,走了进来。
庙祝并不会时刻在前面守着,这汉子进去时,空空大屋里就只有他一个活人。
神像静静观察着,只见汉子大约三十余岁,脸上已有了皱纹,风霜满面,小心翼翼从神像前桌案上取了三根香,点燃了,对着神像念叨两句,将香插在香炉里,又后退,跪下磕了几个响头。
“请神一定保佑今年庄稼丰收!”汉子再次念叨了一遍。
才起身,准备离开,突然之间就听到屋子里响起声音。
“谁说话?”男子顿时一怔,茫然四顾,直到惊愕发现声音不像从别处传来,竟是从面前神像传来时,布满风霜的脸上才猛浮现出惊恐,想移脚而逃,脚却似乎瘫软在了地上,一动不能动。
声音并不理会这汉子,最初只是轻轻咳嗽以及吸气,似意识到它们终于能借由神像发出声音,下一刻就有了对话。
“终于……我们又回来了……多少年了……”
“自魏世祖绝地天通,我们就越来越难显灵,香火也不断消退……”
“嘘,不得说那个名字。”
七嘴八舌的声音,细的粗的都有,大多含着复杂感慨,似乎非常畏惧这个叫“魏世祖”的人。
“咦,樊李,你还没有苏醒么?为什么不说话?”
苏子籍不知道这樊李是谁,没有应答,这个农家汉子同样不知道“魏世祖”是谁,哪怕这不是深夜,外面太阳还高挂,也吓得浑身发抖,片刻,突然之间似乎全身有了力气,“啊”的一声大叫,就冲了出去。
迈过门槛时直接绊了一下,连滚带爬,整个人都滚了出去。
“啊啊啊啊,来人啊,快来人啊!”
“有妖怪……”
第811章 彩虹垂落
大屋后面,庙祝姓姜,是个四十多岁男子,接父亲的班在这里继续做庙祝,因几代人都做庙祝,这就像是家族产业一样,所以到了他这一代,就懒散了许多。
说来好笑,姜庙祝反不信世上真有神灵,真有,怎么可能自己几代人都没见过?可见这神灵一说,就是骗那些蠢人。
当然,这些蠢人越多越好,这可是白白给自己供吃供喝。
今日姜庙祝在自己的房间里,已打来一壶小酒,案上是一碟花生米,自斟了一杯饮了,不禁赞:“好!”
又用手拈捏了一粒花生放进嘴里,焦香崩脆,满口浓香,顿时摇头唱:“我愿世人都糊涂,只我一个聪明人。”
喝着酒,半眯着眼,准备中午睡一觉。
就在这时,突然就听到了前面有人大叫,声音极其恐怖,吓的庙祝身体一颤,把半杯酒都泼了,不由皱眉:“谁在闹?不怕惹得神怒?”
一边嚷着,一边就披着衣服出去,走到前面,发现自己认识一个男人正满脸惊慌的叫嚷,见他过来,立刻扑上前,抓着衣服,说:“显灵了,显灵了!里面有人说话!好多人在说话!”
什么鬼?
庙祝被他这顿嚷嚷,嚷得脑仁都有点痛,忙将其从自己身上“撕”下来,无语:“停,张三郎,胡说什么?难道你家婆娘,难得大发慈悲,给了喝了诨酒,看你熊样!”
张三郎急急说:“不是,是真的,真的有人在说话!不信你进去看看!”
姜庙祝半信半疑,走了进去,结果进去,正面供着的几尊神像还跟往常一样,一动不动,既没有像张三郎说的说话,也没有看到异象,顿时无语转身,瞪向后面哆哆嗦嗦不敢跟进来的人。
“大惊小怪!”庙祝呵斥着张三郎:“哪有什么显圣?”
“不可能啊!我明明听到……”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神像,张三郎有点神经质地说着。
下一刻,就看到其中一尊樊李神像冲他一笑,吓得张三郎啊一声大叫,再次跌倒在地。
灵光几乎毫无停顿,一直在扩散,很快就扩到了蟠龙湖,苏子籍几乎是一头就扎了进去。
蟠龙湖这段日子一直风平浪静,前段时间被各种“神迹”吓到的百姓,也都渐渐恢复过来,该游湖的游湖,该打渔的打渔,别管里面是不是住着龙神,日子还要继续过。
苏子籍向水面往下迅速沉去,肉眼看不到的一座闪亮的宫殿就在湖底,已比前段时间变得更大,更完整。
“咦,是青丘狐狸,她们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