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赝太子> 赝太子 第591节

赝太子 第591节

  雨泽神?
  苏子籍朝着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神像看去,倒因着这神的名字,对这小神稍微有了一点颌首。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说白了,就是有功于民,有功与国,方可祀之,不管是不是真的有功,至少名义上有功,也可教化于民。
  “此神可有敕封?”苏子籍问。
  一个小吏展开卷轴:“此神此神并无敕封,但得以赐额。”
  官方分成三种。
  首先是纳入国家祀典,这一般都有王侯封爵。
  其次是纳入地方祀典,也有敕封。
  最后是不纳祀典,也没有敕封,但是有赐额(匾),就是官方虽不支持,但认可正当性。
  “命此祠自我修整,乃可开祠。”苏子籍淡淡的说着。
  祠祝是老京城人了,听的懂,知道自己逃过一劫,不由大喜过望,连连叩拜:“小人代雨泽神叩谢大王大恩,必效死大王。”
  听了这话,礼部侍郎田禟不由脸皮一抽。
  俞府
  天已放亮,整个府邸的人都醒来,烧水煮粥,喂牛洗车,显出了繁忙的气象,但正院书房里的人,却眉头紧锁,倏地起身推门出去。
  书房外,晨辉洒下。
  今日明明是很不错的天气,可俞谦之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心烦意乱,一种不安在窜动。
  这种心神不宁若放在普通人身上,或不会引起太大警惕,但俞谦之可是修道之人!
  虽醉心富贵,可天赋才情却不讲道理,是真的修行有成,不然岂有受封真人之事,真当朝廷是假?
  这种突如其来的心神不宁,代表着的就是一种心神示警!
  俞谦之垂眸,掐动手指,试图算出引起自己心神不宁的缘由,可蓦地就是一个惊颤。
  自己根本就算不出什么,只觉得眼前一片迷雾,情况不对!
  情况很不对!
  俞谦之感觉到,这次的情况似乎很有些凶险,京城要出大事了,并且与自己很有妨碍,怎么回事,莫非又是与代王有关?
  想到之前曾遇到过的事,俞谦之抿唇,直接弯腰,从墙拔起了一根草,将这根草拈住,随后一丢,这草顿时就成了卦象!
  一瞬间,却凶转了吉!
  死死盯着地上的草,片刻,俞谦之吐出一口浊气,心底的沉重压力这才被去了一些,不再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但就算是如此,方才的感觉,依旧让俞谦之翕动了一下唇。
  “今日,应是代王继续清理神祠的时候?之前代王清理神祠,也不曾有过这样的阵势,莫非这次是真要出大事了?”
  哪怕之前隐隐有所猜测,此刻真切感受到皇权对所有修道人带来的冲击感,仍让俞谦之心有余悸。
  他直接去了阁楼,站在高处眺望着周围,目光扫下,只见京城处处灵光,有的闪烁,有的悬凝,有的晦暗,有的灼耀,有的凛然,有的深沉。
  “嘶!”俞谦之微微吸一口气。
  “看来这京城之内,所有神灵都已苏醒。”
  之前代王清理神祠时,还有部分神灵在沉睡中,而现在几乎所有神灵都已在复苏了。
  现在清理神祠,可就要比之前更难上许多了。
  俞谦之的目光落在远处,发现,这京城处处闪着的灵光中,一半以上并不受打扰,这是正神。
  便是代王要清理神祠,这部分正神也丝毫不必担忧,绝大多数不但有前朝的册封,并且在本朝又有着新号。
  “特别是天系之神。”
  和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样,天系神灵就是“天地——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名山大川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寿星——城隍”
  “天地——太庙社稷——天子——历代帝王先师——诸神功臣”
  再简单的说:圜丘、方泽、宗庙、社稷是大祀
  朝日、夕月、先农、太岁、星辰、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历代帝王、先师、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寿星是中祀
  诸神为小祀
  大中祀,祭祀的不是人,其实是自然,很少变动,历朝沿袭,最多稍有点地位差别,这也是官方和民间区别——官方祀自然,民间信神灵
  就连城隍,民间传说是人有功德而化之,其实是城池的象征,并不是人。
  这部分正神,每年都有朝廷祭祀,甚至皇帝都无法贬黜,只要朝廷还在,它们就能一直存在。
  不过这些神也基本上没有多少信众。
  而小祀的诸神,才拥有九成以上信众,这部分神灵却有着很大变化,普通人看不到,而在俞谦之看去,这些神灵所代表的灵气形成了一股股的旋涡!
  大大小小,颜色深浅各不同的旋涡,在整个京城内盘旋,忽高忽低!
  在他的注视下,很多灵气冲天而起,竟在京城上空形成了一张颜色诡异的大网!
  这部分鬼神,虽是有着变化,但因颜色不同,怨气不同,竟让俞谦之看出了其中的区别!
  这其中竟有一半,渐渐向代王府靠拢。
  第1036章 倒也
  “代王假借清理神祠,竟然获得半数人神之降服?”俞谦之不但是真人,也精通儒学,深知生民生业四个字的分量。
  天系神灵乃祭祀自然,地位难以撼动,可人之神灵,却有兴衰,真要拆祠毁祀,真的会死。
  代王代表朝廷行使皇权,这些自然要降服。
  可神灵降服,代表的本身力量其实还是小事,关键它们牵动着京城上百万信众的倾向。
  “虽有些磨擦,可大大补充了代王的根基,代王,已获得民众矣。”
  这些气息已与代王府缠绕在了一起,虽缠绕得不深,可还让人看了心惊!
  而被清除的鬼神则灰黑色冲天!
  这一股鬼神之气,在大网中与前一部分降服代王的鬼神相互撕咬,时不时露出狰狞而巨大的人脸,这形成了巨大的怨气!
  相比之下,代王灵光则如徐徐升起的朝阳,璀璨明亮!
  灵光日盛!
  俞谦之不由变色,转眼恨恨出声。
  “皇上是疯了么?就算要授给权柄,也不能给予民众,代王一旦得了民众,日后难制矣!”
  就算早有预料,可俞谦之还是愤恨难言。
  自己与代王敌对,代王每一步壮大,都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哼!真当这些鬼神是好对付?”
  “根据道录记载,前代一鬼神,被朝廷打击,几无香火,历经二百余年尚而不死,在新朝又获得平反,而继续享有香火。”
  “人鬼断绝香火,不过数年,十数年就灰灰,可这等鬼神,哪怕吃老本,也必须百许年才能消磨。”
  “拆祠之仇,大于杀父,不能立刻消磨,就必有反噬。”
  “再说,就算代王你一时得势,可皇帝之心已定,活不了多少时间!”
  周围并没有人,俞谦之自语声音也不大,与此同时,阁楼下角落处,一个仆人正低头扫地,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耳朵动了动,脸色微变。
  一炷香之后,一只信鸽扑棱着翅膀,从俞府飞了出去。
  京城偏僻之地,有一座清冷的道观,门虚掩着,里面没有说话声,只有哗啦哗啦扫地之声。
  一个带着面具的青衣人由远及近,来到道观门口,轻轻一推,门就开了,步入后,果然看到一个老者正在低着头扫地。
  青衣人直接从老者身侧走过,这老者似乎根本没看到一般,对他经过,熟视无睹。
  青衣人也没有给这老者一点眼神,径直走进正殿。
  正殿很干净,窗纸都没有破,楹柱上的朱红漆皮也没有剥落,擦的干净,上供三尊神像,中间是一个少年神像,大小与人差不多,坐在高处,垂眸看着进入的青衣人。
  在这尊神像的左侧,则站着两个少女,其中一个少女长着一对龙角,都是很简单的冕服,对人来说自然尊贵,对神来说中下罢了。
  炉子里没有香火,很是冷清,青衣人默默看了片刻,就走到香案上,拿起了三支香。
  拿在手里,退回到原本站着的位置,也不用火来点,轻轻一抖,这三支香就已自燃了。
  青衣人上了香,三拜之后,将香插在了香炉里。
  他又退回到位置,抬眸看向中间的少年。
  香炉里的香徐徐燃烧,他也只是静静等着,等到香都烧到了尾声,才开口说:“谁能知道,这供的神,是当年魏世祖呢?”
  话音方落,三支香就已烧到了尽头,香炉也发出啪一响。
  青衣人再不迟疑,就朝着地面运了一道灵气,跪拜的地方,就骤然出现了一个黑压压的入口,向下延伸,仿佛没有尽头!
  这是一个地道!
  青衣人丝毫不惊讶,直接步入了这个地道。
  最初有光时,还能看到下面的景象,几十阶台阶之下,是一大片地,随着地道门猛地关上,眼前一黑,一下子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在黑了一下之后,大概也就是三息的时间,眼前骤然就是一亮!
  竟是烛光亮起!
  四面的墙上都有着火烛,不知道是用什么点燃的,有着琉璃罩子罩着,竟是自燃了!
  而出现在青衣人眼前的则是一个殿堂!
  这座宏伟的殿堂,环绕着层层的神像,有人,有神,有鬼,有妖,都以着一种万鸟朝凤的姿态,簇拥着最核心的一尊神像!
  不过,被簇拥在中间的那一尊神像,不再是少年,而是一个身着冕服的中年皇帝。
  这尊神像被雕刻得同样活灵活现,仔细看,依稀与少年相似,却老了不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