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744节
“可是单纯办差,不算是投靠太孙罢?”姜深明白了,不自禁打了个冷颤,倒抽了一口冷气,半晌才说。
二人已经上了指定的船,曹治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可别人会这样想么?”
入船了,算盘噼啪响更响的和大雨一样,更看见一个小吏算完了帐,又有人检查过,当场放入了一个烤漆小筒,封了,又到了柜前,窸窸窣窣取出一串钥匙开柜放入。
“政出两门啊!”两人沉默,钦差队伍隐隐分成了三拨,一拨当然是自己等人,一拨就是张岱,还有一拨是太孙。
当然,硬是要说,还有一拨是期门卫,但那是监督和保护的警卫,在这公事上不会插手,可又实际上疏突不得。
本来相对于副钦差张岱,太孙就要显得低调不少。
虽该见的人都见,该收公文也收,可在气势上,总觉得远不及张岱。
只是,一旦张岱封锁了粮仓,太孙这里的节奏看起来没有大变,可感觉是立刻变了。
两人对张岱的印象并不好,觉得张岱还真是不会做人,不仅脾气又臭又硬,还这么不讲究,喧宾夺主了。
可现在这一变,感觉就太微妙了,使人心都颤,还不如原来呢,才想着,两人已抵达大厅,站定行礼:“臣曹治(姜深)拜见太孙。”
“进来罢!”
船舱昏暗,哪怕是白天,都点了蜡烛,定神一看,就见太孙坐在主案,旁侧书案侧,文寻鹏则提笔写着什么。
两个人再次躬身。
“不必多礼。”太孙穿天青绸袍,端是修眉凤目,娴雅俊秀,开口让他们起来,却没有立刻说要让他们做什么,而对文寻鹏说:“将孤方才提的人,都写出来。”
“是。”文寻鹏应声,提笔就写,边写还边回忆,一看就是已与太孙通过气了。
太孙这才又转过脸:“孤奉旨查案,皇上寄以厚望,张岱不管办的怎么样,态度很是勤勉,孤也不能不用心。”
“百事见问第一,孤一会交给你们一份名单,孤要召见他们,你们来统筹安排此事。”
姜深和曹治一听,就是一惊。
召见人?
太孙之前不已陆续在召见人了么?
难道这次要召见的不是之前见过的人?
又或者已经见过的人,要再见一次?
两人一时都分不清太孙要见的哪一类,但太孙这样说了,还将事情交给他们去办,足以说明这件事是很正常的事,起码不是需要瞒着人。
“是!”两人恭敬等着名单。
虽然两人觉得太孙不至于让自己去安排见什么不能见的人,但其实本质上,无论见谁,他们都没有置喙余地。
不一会,文寻鹏是疾笔写完了交代的名字,将笔一放,双手递上了这张纸。
苏子籍接过去看了看,略一颌首。
姜深上前一步,先将名单接了过来,这一看,提着心顿时就放下大半了。
就见这张纸上的名字,都是郡县的主官,以及粮仓官,也许,太孙只是想要见一见这些人,问一问这些人对粮仓的情况?
这也是很正常的流程,就算是普通人办事,也会先问有关的人事。
姜深觉得正常,而曹治只看了一眼,心就格了一下,只是太孙当面,却不动声色,只抬眼嘌了一眼姜深。
姜深还是太年轻,这名单上的名字本身问题不大,可召见的顺序以及规模,就问题很大了。
第1257章 可以行龙了
曹治不敢多说,而姜深还在细看。
除了郡县主官以及粮官外,还有几个是军中的将领,这就让姜深稍微有点迟疑了。
姜深就说着:“太孙,这差事交给我二人,自是没问题,只是……”
“只是?”
“只是,这名单上有几个是卫所千户,这……”
苏子籍扯了扯嘴角,脸上的神情带出了一丝冷意来:“他们几人也和粮仓有关,难道孤不能召见?”
“这……”
无论是姜深还是曹治,都沉默了下。
这个问题,按理说是不成,毕竟,太孙是储君,储君联系地方军将,这就给人一种有些微妙的感觉。
而姜深跟曹治作随行的官员,是辅佐太孙办差,实际上,他们心知肚明,自己身上还有监督太孙的这一层责任在。
太孙做事不超出钦差的范畴,自然就是辅佐钦差的官员。
太孙做事超出了钦差的范畴,甚至有僭逆的嫌疑,那自己随行官员,立刻就会摇身一变,负责迅速通报,甚至必要时将太孙扣押。
所谓的随行人员,特别是期门卫,其实就是悬在太孙顶上的一把尖刀。
可话又说回来了,太孙现在要见名单上的人,超过了钦差的范畴么?
太孙的确是要见军中的将领,可这几人都是与粮仓交接的人,太孙过问粮仓的事,所以要着召见这几人,这有问题么?
又不是偷偷召见,又不是只召见这几人,太孙是光明正大召见,还是召见一群人,这几人只是其中之一,这有什么问题么?
没问题!
一点问题都没有!
“太孙召见,自然可以。”曹治忽然开口说着,他的回答,立刻引来了姜深转脸,满是疑惑。
曹治一瞥,递了眼神,仿佛是在说,我有数,我们千万别僭越本分。
太孙是君,有了命令,要见这些人,合情合理,他们便不答应,也不可能阻止。
既是如此,为何不答应?
只要太孙别做类似谋反之类的事,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他们听太孙有什么问题?
姜深与曹治目光一对,也明白了过来。
“请太孙放心,我二人这就去安排他们过来觐见。”两人向上首太孙行礼。
“你们且去办此事吧。”苏子籍吩咐着。
二人应声,退下,跳过了一条船,姜深舒了一口气,侧脸问着:“你神色不对,是召见这些千户有问题么?”
“召见千户反没有问题,召见的顺序和名单,才有些问题。”曹治神情变得阴郁,许久才答着。
见姜深似懂非懂,曹治也不继续说了,看了看天:“云多了……怕又要下雨了!”
他脸上闪过一丝无可奈何,“唉,听天由命罢!”
船舱
等到两人退了出去,本躲着的小狐狸,又跳了出来,直接奔到了书案上去,文寻鹏目光在这只雪白小狐狸身上扫了一圈,又收敛了起来,只是躬身:“主公有没有吩咐,没有,臣也出去办事了。”
“去办事吧,孤一会就出来。”
“是!”
等文寻鹏出去,小狐狸就冲着苏子籍唧唧叫了两声,意思就是自己还有情报要汇报。
苏子籍立刻反应了过来,它之前汇报的是最近的情报,现在要汇报应该是紧急情报了。
“曾念真有了消息?”苏子籍只一思索,就问着。
曾念真被自己留下,没有带过来,也不能带过来,期门卫的船队是个大囚室,进来了,就只能干光明正大的事。
按照苏子籍计划,曾念真会在恰当的时间进入京城,看情况,应该是已经有了消息?
“唧唧!”
小狐狸扒拉着字典,一一指出了字。
“曾念真已带分批入城?总数竟然有一千五千人?”
“好好。”
苏子籍起步徘徊,思索着这事,觉得挺满意。
“很好。”
总有人总觉得,粮仓的事,按照计划,已经破除,可以风光回去,这实在太蠢了。
皇帝时日不多,如果粮仓自己愿意吃个亏,证实自己刚愎自用,色厉内荏,性情残暴,不堪人君,也许还有点缓冲时间。
可自己,本是靠人望才能当储君,一旦没有人望,无非几时死。
不肯自杀,那皇帝只能强杀,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因此,只有大家都认为自己尽心办粮仓的事,无暇分心,才是最好的时间。
无论是姜深曹治,还是别的暗里监督的人,都会看出自己尽心办差——这就是故意让他们管理名单的原因。
谁能想到,自己殚精竭虑,步步为营,作得好大文章的粮仓案,只是自己的幌子?
苏子籍算了下时间,觉得这时间点很恰当,吩咐小狐狸:“你这就回一趟京城,亲自去看看曾念真的情况。”
小狐狸要走,又被叫住,不解的回头看:“唧唧?”
苏子籍欲出口,又止住,这一步踩出去,就不可能再回头了,就算是杀伐果断从不犹豫的苏子籍,临着这句话时,心中也不由一阵恐慌,神色恍惚,两腿发软。
“唧唧?”小狐狸又叫着。
苏子籍一下从恍惚里醒来,自失一笑:“想不到,你苏子籍,也没有想象里的坚强。”
可口中已经毫不迟疑:“你去通知一下周瑶,就说幼龙可以行龙了。”
说到这里,苏子籍神色凛然。
天下争龙,非成就死。
京城兵变,篡夺神器,鬼神所嫉,本来就是凭命,但有幼龙行龙,路过京城,就可合法兴风作雨,雷霆闪电,一切鬼神都不能感应,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胜数。
古时一刻,就是半小时,关键时也可用了,余下就看命了。
“……唧唧!”小狐狸听见苏子籍提到周瑶,哪怕只听到周瑶这名字,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就有点不高兴。
但目光落在面前男人那双黑幽的眸子上,它低垂下脑袋,还是点了点,又朝着他叫了两声,转头就飞跃上了桌面,朝着不远处半开着的窗户一跃而下。
噗通一声,极细微的入水声音传来,小狐狸已离开大船,潜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