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赝太子> 赝太子 第747节

赝太子 第747节

  妖将扑出,就将和尚拿下,接着就是雷声,雷声并不大,一声闷,又一声闷。
  “龙君何故如此待我?”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我入无余涅槃,谁能诛之?”
  梵号渐消,有彩虹带着舍利子欲飞出,彩虹上,满是梵神以及其眷属,十分神圣,而龙女丝毫不所为动,只是同样怅然。
  “轰!”雷声落下
  “不……”
  一切境界尽消,所谓无余涅槃,真变成了空趣,神形尽灭。
  龙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知者敬畏万分,知道者不值一文。
  杀区区一罗汉而已,何足道哉?
  “我所知晓。”
  “世上无有轮回,鬼神终有消亡,连梵神也不例外。”
  “所谓的六道轮回,其实根本无法抵达阳世,只是梵土内院游戏罢了,恍然如梦如幻。”
  “真要转世者,无有凭借,无非强渡。”
  一切幻境消去,周瑶看时,只见尚有寒星满天,星光下花园藤墙密密丛丛,镶了一层淡雾,再远些,已经有了人声,有人点灯,昏昏暗暗照亮了一个窗口。
  “青丘姬君,你强渡回来了么?”
  “还是,空留遗恨?”
  皇城·内阁
  所在的平房,在凌晨时分亮起了灯。
  一个个身影从宫门口匆匆走过,在一盏盏宫灯的照亮下,汇聚到这里。
  崔兆全不是第一个到的,他从宫门口的牛车上下来,就匆匆向里去。
  要不是小太监举着宫灯照亮,他甚至差点摔了一跤。
  这样狼狈的模样过去可不曾出现在崔兆全身上,但眼下他是真的顾不得了,提着衣摆,走路带风。
  眼前的平房快到了,他正要进去,突然右胳膊被人扯了下。
  一回头,不知何时到的谢智就站在身后。
  朝着旁看,他又看见了钱圩,正瞟着自己。
  虽然没说话,但崔兆全却一下就明白了。
  他深口气,继续往前去,推门进去,就看见内阁所在,其实这仅仅是五间房,中间二间打通了,进去只见四周都是书柜书架,堆得都是一份份宗卷,满屋墨香,似乎非常平常,可这就是朝廷中枢。
  中间大厅,小吏就一个,何钰端正站在座位旁低头整理书案,一看就是刚到,且没用文吏帮忙。
  等到崔兆全、钱圩、谢智先后进去,文吏立刻站起身,朝三人行礼。
  谢智目光一扫,就很自然开口:“这里的好墨快用完了,你去取些好墨来吧。”
  待在这里的文吏,就是今日值岗,本以为今夜不会有事,却不想老大人们今日来得比往日要早一盏茶,按说这不是大事,却还是让他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毕竟,最近城里可不太平。
  谢智的吩咐倒让他找到了自己能做的事,他区区一个文吏,待在这里也帮不上忙,倒不如跑腿。
  “是。”文吏应了一声,立刻匆匆出去。
  第1261章 臣有奏
  “人都到齐了。”
  文吏离开没多久,赵旭几人都到了,这一下内阁的成员基本到齐。
  屋内没旁人,略一交换眼神,谢智就第一个开口说:“谣言已经传遍了京城。”
  谢智说的简捷明,单刀直入,大家心里明白,就这样聚会,这样能没有外人的时间非常宝贵。
  他的话音才落,何钰褍就接着说:“不仅仅京城,附近十几个郡县,甚至外省都传了,一下覆盖半个天下。”
  这样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就算是爆炸性的谣言,也传得不该有这么快。
  只能说,这背后必定有着一股势力,还是很强势力在推动谣言传播。
  钱圩冷声:“这事,我很疑太孙……”
  迎着众人的目光,顿了下,他又说着:“但传播得这样快,这反证明不是。”
  崔兆全听了,立刻明白过来。
  以现在的速度传播整个京城,也许根基浅的太孙可以办到。
  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到半个天下,以太孙的实力,是办不到这一点。
  太孙才回来多久?
  再有着名分,根基也太浅了。
  可不是太孙,又会是谁?
  又能是谁?
  崔兆全只要一想,就忍不住冷汗直冒。
  钱圩神色冷沉,却还是简单说了一下:“为今之计,必须要尽快下决定,采取措施来扼制这种传播。”
  “首先,就是发动我们的人去查,看看到底是谁在传播,这个幕后黑手,必须要揪出来!”
  说完,又对赵旭说:“赵大人,现在是什么章程,还请立刻示下!”
  听到这话,赵旭沉默了下来。
  只略一沉吟,他直接将放在一侧的乌纱帽戴上,对着众人说:“我是宰相,我当请皇上查明此案。”
  这个霉头,必须要自己来触。
  当然,他也有着别的意思。
  赵旭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图,只要是现在坐在这里的人,也不可能看不出他的真实意图。
  崔兆全坐在那里,望着赵旭,更明白了过来,忍不住哆嗦了下。
  这是试探!
  甚至是皇上都能意识到的试探!
  如果皇上愿意查,就证明皇上的清白,如果不愿意……
  想到会有的这种可能,再想想谣言内容,崔兆全的心都颤了。
  内阁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更低沉了。
  本来大家过来就是低气压十足,现在都沉默下来,一个个铁青着脸,若是胆子小一点的大臣,在这屋子里都待不住。
  方才说完话就沉默下来的何珏端再次开了口:“那就由我来看着太孙,看他是不是涉及,也看看太孙的雅量。”
  无需再说,大家都明白,这是假如皇帝不行,就得看太孙是不是有君临天下的器量了。
  “老大人们,墨来了。”
  仅仅说了几句话,文吏已将好墨拿了过来。
  众人都不再讨论,转而去看拿过来的墨。
  “这墨倒是不错。”谢智看了看,说。
  文吏笑着回话:“这是刚进上来的青竹墨,据说写出来的字格外有风骨,一条要50两银子!”
  谢智盛了些清水,在砚台上倒了点,拿着墨锭一下下研磨起来。
  待墨水渐浓,在几案上铺开宣纸,拈起柔毫,舔墨,蘸得笔饱,就写了下去。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
  这九个字一写,崔兆全欣赏的说:“的确是好墨!”
  文吏赔着笑:“墨虽好,不过等闲,我不是奉承,这字才见风骨呢!”
  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只听“铛铛铛”悠扬的钟声,上朝的时候到了。
  “请,请!”列位大臣不在说话,略一谦让,就鱼贯而出。
  朝乾宫
  此时寒星满天,晓月如钩,通道两侧是侍卫亲军,一个个腰悬佩刀,十步一岗,钉子一样站着。
  梁余荫进了去,虽看过多次了,还是觉得一凛,连脚步都放轻了,顺路而去,只见灰褐微明的晨光中,丹墀前空场已站满了。
  “没想到今日都来得这么早。”梁余荫也是早到了一会,可离近了就发现,比他来得早的人大有人在!
  要按照以前,有的寒暄,有的悄悄话,有的说起公事,有的甚至开着玩笑,可今天,虽然还是有窃窃私语,可气氛大是不同。
  看来众官心里都不是那么平静,早到,大概也是想打探一下情况?
  梁余荫是最低的排位,才进入大殿,就走到自己往日会站的位置。
  挨着他的人也都是官位差不多,其中一个还是同年的御史,与往日一样,一走过去,就打了声招呼:“刘大人,你今日来得早。”
  结果这话落下,却连一声回应都没有。
  梁余荫顿时就察觉到了不对,他与刘大人是同年,关系还是不错,他性格也不是沉默寡言的类型,往日说话,都会立刻回应,今日这是怎么了?
  结果目光一扫,梁余荫就发现,不对的何止是刘大人!
  前面的大人看不见表情,但附近的这些人,一个个都脸色不对。
  被他打招呼的刘御史脸色明显紧张,甚至带着铁青色,这是怎么了?
  再看宋大人,往日最是沉稳的一个人,现在竟然也身体微颤,虽然不像刘御史明显,可仔细一看,也能看出不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