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赝太子> 赝太子 第872节

赝太子 第872节

  “这不是临时吃饱了饭,就有力气的——力气乃肌肉筋骨,你能几天几月长出来么?”
  就许多人吹捧的戚继光,却不明其义。
  戚继光其选兵者,义乌矿工也,根本不是农民,农民多半瘦弱,更不是所谓的纪律好——纪律有点,但是能有多少纪律?
  而根本就是矿工必体魄强健(不然干不了矿工),因此只要充入军中,加以纪律和武艺,就可成精兵。
  以此,纵横天下。
  说到这里,内阁哪怕不知兵事,但此刻听了犹如醍醐灌顶,立刻就明白了。
  “原来如此,就算贼军征发民间男人,没有经年累月补充粮肉,根本没有战斗力”罗裴本就知道些军事,现在更恍然大悟。
  “但是民间也总有些体魄过人者,能迅速成军,而陛下早知如此,借口民役,尽征之”崔兆全喃喃接口:“陛下圣心独照,早就未雨绸缪呐!”
  卢陵府就征了七万人,不是不可以继续征,没有必要了。
  能成为兵卒者,已经一网打尽,甚至可能真正能短时间成兵卒者,仅仅是其中十分之一,更是全数囊括——七万是连边角料都征了。
  “不谈战略时间,都是纸上谈兵”苏子籍颌首,目光一闪,浮现出些轻蔑不屑。
  “历代贼人裹挟农民起事,真细想起来,无一能成”
  苏子籍并不是虚言,他原本历史上,有很大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绿林赤眉起义(樊崇、王匡、王凤)、黄巾起义(张角)、瓦岗寨起义(翟让李密)、黄巢起义(黄巢)、红巾军起义(韩山童和刘福通)、太平天国(洪秀全)等,都全部失败了。
  这时代也一样,无人能成。
  “这有许多原因”
  “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百姓不经经练,不堪为战,就算经练,也没有粮草和时间”
  “特别是时间最是关键——培养军纪,增长体魄,习练武艺,都得耗费千万资粮,以及数年十数年时间,要朝廷给了反贼十年二十年,自然能成,并且再难拿下,这就是历代割据建国者”
  “可正常情况,朝廷会给么?”
  “军纪其实最低三月就可,可体魄武艺非三年难成,故朕可以断言,裹挟百姓者,无一能成矣”
  历代官兵,只要有基本纪律,几千官兵杀散数万起义军的例子,不计其数。
  苏子籍说完,突然一笑:“除非形式变到,不需要体魄,说不定捉鸡之力,就可作战,那时形式就大不同”
  这意味深长的话说完,内阁本还在专心致志沉思,听了这话,都笑了,这怎么可能,这必是皇帝开玩笑。
  赵旭蹙眉沉思,说:“臣在太祖时就任官,也算跟随太祖太宗二代皇帝,更参赞军事,但只是为臣子的尽忠尽职而已,却不能理解真意,皇上这番宏论,精辟到发聋振聩,顿时展望局面,就是一清,更能把握要局了。”
  这是奉承,也是真心实意。
  罗裴更是补充:“的确这样,得皇上圣学,朝廷就可疲之,乱之,不可使贼军有安稳练兵为上事,仅仅一言,庙算尽矣”
  “至于不需要体魄,捉鸡之力,就可作战,非强弩不可(民工厢兵预先上弩),连弓都不行,弓必臂力过人,并且射箭也要数年而成,可强弩之贵,朝廷能制几何?”
  “更不要说,临阵只有数发,不济于事”
  苏子籍再次喝茶,呷了一口茶又轻轻放下,含笑不语。
  18级政治,11级军事,使他明悟历史。
  枪械前夜无人民。
  简单的说,历代农民起义,都可以称得上人民战争,但是都失败了,固是组织力不行,认识不足够,但是根本原因,战争乃唯物之战。
  百姓体魄弱,并且没有粮草和时间,就是最大的原罪。
  许多人低估了黄巾起义,其实组织力已经抵达某种古典时代巅峰,但仍旧被官兵大破,数万精卒冲锋,就可伏尸百万。
  而一旦枪械发明,七岁小儿都能持之作战,射杀甲兵,人民大海的伟力,方能铸成。
  这就是战争乃唯物之战的真意。
  所以那些回到古代者,那所谓的人民战争,运动战,游击战,全部是自取死路,为天下笑柄矣!
  “原说到这里略解释一下,没来由又论起军略。”苏子籍一笑,问着:“水师自南而下,卿等以为,几时能绕海而击?”
  其实满清问题,有足够认识后,灭之如灭一贼耳,无它,趁其入侵,水师扑灭大本营。
  就算不入侵,有水师虎视环伺,顿时满人不能动弹,坐而困死矣
  简简单单,却无敌于天下
  今日应国亦如此,水师踏岸之时,就是应军崩塌之日。
  赵旭蹙眉默算,片刻展眉:“按军报,再多一月必可登陆击之”
  苏子籍啪合上折扇,笑着:“那应贼和蜀庶人,唯一机会,就是拼死行军,急袭京城了”
  “朕,其实,很期待城下见到曹易颜和王叔呢!”
  第1413章 为大魏奉献牺牲
  馀章府
  一束束浓烟笔直升向上空,城上敲响了鼓,接着是号炮响起,向全城传递信息。
  知府姜斗和指挥使马石都脸色凝重。
  卢陵府城破被屠,自然带来极大的压力,姜斗说着:“听闻朝廷廷报,贼军已折损不小。”
  如果虚夸其词,官员反不信,但廷报消息却非常客观,贼军损失不过一万,反使大部分人信了。
  马石皱着眉头:“就算如此,也是硬仗。”
  但是馀章府获得了更多时间,正规卫军由于赶来不算太多,没有增加,但是民役征发者,获得了大半个月时间训练,勉强有了队形,听的懂号令了。
  远远有号角声响起,两人看去。
  城外地平线,涌出人数,潮水一样延绵,一望无际,顿时使两人脸色煞白。
  “这样多?”
  但是略近些,两人神色古怪,先是放松,再是愤怒。
  更近些,甚至听见哭叫声,哭喊声本不能传很远,但数万百姓却声如涛涛,只见大队百姓被应兵驱赶着而来,先是妇女和老人,手上搬运着草木砖石,还有盛满土的布袋等物,被驱赶前来。
  后面是青壮,只发了长枪这类简单武器。
  稍近,百姓一片凄凉绝望的哭喊越发清晰,完全是熟悉的乡音,令人揪心发疼,城上人人脸色难看,鸦雀无声。
  “乱臣贼子!”姜斗看得清楚,先是愤怒,随后就是无边的愤怒,身体都微微颤抖。
  诸雄争霸,盗贼四起,乱军纷争,开国仅仅三十余年,他其实少年时,看过乱世这种景像。
  甚至家乡就受过浩劫,他本以为这些都已经过去,不想今日又看见这梦魇的一幕。
  要说刚才不畏惧,是假,甚至心中完全没有降的想法,也是假。
  可是目睹这一幕,突然之间,姜斗全身颤抖,却完全没有了心思,呸一声吐了唾沫。
  “乱臣贼子!”
  这或是姜斗最狠的诅咒了。
  历代成就真王者,无不安抚百姓,纪律秩序,据说应国乃大魏余根,托大魏484年之威德,亏自己还曾对他们有丝幻想,但如此倒行逆施,安能得天下?
  马石是武人,倒没有那样丰富的联想,对姜斗轻声:“大人?”
  姜斗断然喝着:“我为朝廷命官,守土为职,攻城便为敌人,我必须为府内数十万军民着想。”
  “弓手预备!”
  马石一凛,深深看了看这知府,一挥手,上千弓手搭箭,却没有立刻拉弓,等待时机。
  “城守意志很坚决啊!”应军大将看了上去,看城上郑军的坚决,驱赶百姓填壕也不会放弃射击。
  只是,你舍得,我更舍得。
  不说堆积土垒工事,就是消耗些士气和弓箭也是值得。
  “驱使,冲锋!”
  “敢不冲者,立刻杀之”
  应军大将狞笑着,只听长长一声号令,应军更不迟疑,号角中,大群百姓被驱赶前来,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个个衣衫褴褛,挑着土担,抗着泥袋等物,脚步踉跄前进。
  有个女人稍一迟疑,只听一声惨叫,带出一蓬血雨,重重扑倒在地,她身后一匹马,骑兵狞笑的收弓。
  姜斗痛苦闭上眼,他本存一丝幻想,希望自己表现坚决,贼军就放弃驱赶百姓,现在看来,尽是书生之见。
  眼见密密麻麻百姓被驱赶到越来越近,在百姓绝望哭喊中,姜斗猛一挥手,而马石声嘶力竭地叫:“放箭!”
  “咻咻咻”
  前队上千弓手一齐放箭,箭雨瞬间笼罩天空,宛如一场雨划过,狂风暴雨一样落下,激起密密匝匝的血花。
  被驱赶的数千妇孺,风吹麦穗一样倒下一大片,惨叫响彻一片。
  前队弓手射完,单膝跪下,腾出空间,后排弓手面无表情拉弓,只听惨叫声刚弱些,“咻咻咻”密集破空声又是响起。
  “啊啊啊!”
  百姓妇孺冒出一股股血雾,踉跄摔倒在地,余下的人崩溃了,抛弃手中的土块,抱头反逃。
  “杀!”
  铁骑奔驰,他们不靠近城墙百米内,却刀光如洗,直斩而下,随后惨叫声不断传来,无数百姓应声而倒。
  “进也是死,退也是死”虽然下达命令,姜斗全身颤抖,闭上眼睛,不敢看这地狱一幕,不敢听乡亲父老绝望的哭喊和惨叫。
  远处一个丘陵,几个人默默看着这一幕。
  “千户?”
  “回去,上面说了,贼军主力粮草人力都不足,所以掠夺百姓粮食,再驱赶百姓攻城。”
  “我等不能撼动贼军主力,却可以将下乡贼兵尽杀之!”
  “李家庄就有一支,走,去歼灭敌下乡团”
  入秋己颇有寒意,不过人人都沉默,转去,一直摸到李家庄树林,隐隐应军大声呼嚎欢叫声己传来,间中夹着女子的哭泣哀求声。
  众人举目看去,却见整个村子被驱赶着,一家家粮食被搜刮,几处门前倒着几具尸体,显是反抗了立刻被格杀。
  还有一个军将怒火上来,用鞭子狠狠抽一个书生打扮的人:“我大魏乃天下之主,现在是光复神州,你身为读书人,还敢抗拒,打死你这些乱臣贼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