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仿佛她身处于花丛之中,在同人吟诗作对,谈天说地,高雅着呢。
  而阿雅则选了焦糖红茶,入口是浓郁的甜味儿,但在甜味儿中又有一丝发焦的味道。
  不是那种焦糊的苦涩味儿,而是能把甜到人发腻的味道压下去的焦香味。
  再加上红茶那馥郁芬芳的味道,混在一起真是独特又让人欲罢不能的茶饮。
  她们二人又分别把剩下两种茶都品尝了一遍,最终抱着碗,靠在椅子上,双眼远远眺望,都有些“微醺”了。
  “不得了不得了,我从没喝过口感如此独特的茶饮。”一想到她们三人有可能做出,让所有人都拍手称赞,流芳千古的茶饮,陈厨子就忍不住激动道:“好好好!真不错真不错!我定要让整个成都府,不!是整个大安国都尝到如此好喝的茶饮!”
  阿雅双眼亮得不行,眼中也有些小激动,“好喝!浔姐姐,我们一定会赚大钱的!”
  江浔:嘿嘿。
  第78章
  奶茶的好喝让人出乎意料, 这下三人信心暴涨,干劲十足,都想赶紧把这件事定下来。
  吃完午食,她们又仔细商与了一番, 陈厨子才离开。
  第二日天还未亮, 三人就驾着马车一同前往成都府。
  成都府距离她们很远, 驾马车都要一个时辰左右才能到达。
  到达后,天色大亮。
  成都府很大,外城门有八个,内城门有四个,其间各种商铺和往来之人数不胜数。
  光是在外城门处,就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准备进城。
  好不容易进入后, 江浔和陈厨子被成都府的繁华与庞大震惊到。
  路边楼阁皆是雕梁画栋、碧瓦珠甍, 香花珠帘点缀,路过行人即便是普通老百姓, 衣物也比清水镇好上不少, 体面无比。
  两人没见识的四处张望, 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想多看几眼。
  第一次来成都府, 直接被成都府迷了眼, 只有阿雅一人还记得她们来的目的是什么。
  在仔细观察着一条街中有多少铺子是卖吃食的, 都卖的是什么吃食,卖得好不好,什么样的人吃什么。不卖吃食的其他铺子又是做什么的, 大家喜欢与否。
  她们像是游玩般, 进了很多食铺,尝了很多不同的东西, 还和老板们也聊了几句。
  慢慢的,也算是对成都府有了初步了解。
  但成都府太大,想要真正了解透彻,只一日是不够的。
  接下来好几日,江浔开始只开半日的门,有时是上午,有时是下午,剩下的时间三人就一起去成都府切身观察着。
  约莫过了七日左右,终于被她们碰见一家铺子要转让,地理位置合适在外城,往来的人不算太多,但附近有一个私塾和一个绣楼,想来等私塾的人下课,绣楼的人下工,这里应当是很热闹的。
  租金也不算贵,每月三十两。
  只是老板要收的转让费有些高,要八十两。
  要知道江浔和阿雅二人攒的银子,总共才两百两,这一下要支出一百一十两,负担挺大的。
  江浔:“等一等吧,再等一等,肯定会有更合适的。”
  话是这么说,但所有人心中都没有底,不知这样等下去,等来的会是遇见更好的铺子,还是直接错过了这次机会。
  三人热情有些被浇灭,往成都府跑的次数也少了起来,一周里基本只跑一次。
  陈厨子没了厨子这份工,也不能就这样一直闲着,所以他去帮徐娇娘卖东西去了。
  正好徐浆娘差人,陈厨子又是个熟手,两人配合的倒是很好。
  而江浔和阿雅二人,在开打铁铺前或关打铁铺后,都会驾着马车去江家村查看自己地里的菜长得怎么样。
  终于,又是半月过去,第一批番柿成熟,她们种的菜可以跟上消耗量了。
  番柿量多,全都运去给徐浆娘做番柿酱,让徐浆娘不用再限量出售炸土豆条了。
  等番柿酱差不多用完,开荒出来的土地上种的土豆也基本成熟,等这些土豆用完,开荒土地上种的番柿又熟了。
  如此循环,总有一样菜是她们种出来的,可以微妙的保持炸土豆条的口感。
  这样下来,江浔阿雅每月能赚的钱最终稳定在九十两,勉强可以承受在成都府开铺子带来的负担。
  即便那铺子开不下去,她们也不至于直接脱富到贫。
  江浔和阿雅二人立马找到陈厨子,对她道:“走!我们去租那个铺子!”
  陈厨子:!!?
  离上次成都府那个铺子要转让,已经过去一月有余,虽三人时不时有去看那家铺子,但是真不知道那家铺子现下是否还要转让。
  “我们真的能租到吗?”陈厨子怀着忐忑的心情坐上马车,同江浔阿雅二人赶往成都府。
  江浔和阿雅心里也是紧张的,她们也不知道这个铺子是不是被转让给别人了,而接手的人是不是生意很好。
  要真是这样,她们可就没什么希望了。
  急匆匆赶到成都府后,她们来到那个铺子前,没有立即进去,而是在外面朝里张望。
  奇怪的是,那铺子的状态看起来和一月前,她们初次见到的状态没什么不同。
  依旧是没什么人,也看不见老板和小二。
  这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月都没有人来租?
  她们一月前看的时候,还以为是老板要转让了,不做生意了,才没有人的。
  可这都一月了,还这个样子,不太对劲吧?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都没有选择去铺子中询问,而是直接走进街对面一家糕点铺,进去边挑糕点,边问店小二的话。
  江浔:“小二啊,那对面铺子是怎么回事?能吃到东西吗?我们三人饿了,正愁找不到去处。”
  说着还挑了好几种糕点,放入店小二端着的托盘上。
  那么明显的打听,店小二当然听得出来,但是看着这人要买东西,他也乐得多说几句。
  “嗐,那家店啊可以吃,东西都好着呢!只是不知那家店是倒了什么霉,换好几个老板都做不走呢。”
  按照店小二的说法,这一个月内那家店不是没人租,相反还换了好几个老板了。
  每个老板刚开店时都是雄心壮志,表示自己一定做的走,结果最多开店七日,每个老板都被打击到了。
  根本没有人去吃。
  不论他们想出什么吸引人的法子,都是没人去吃。
  除非直接免费。
  免费也只有晚食之时才会有人去。
  这就奇了怪了,三人眼中露出疑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
  江浔:“是不好吃?”
  陈厨子:“是得罪人了?”
  阿雅:“卖的东西不对?”
  店小二站在柜台后,打包江浔挑选好的糕点,“没有得罪人,味道不说好吃,但也绝对不难吃,是寻常味道。”
  江浔:“那就奇了怪了,又有私塾又有绣楼的地方,居然没生意?”
  “你是不知道,那私塾里的读书人不会出来吃东西的,除非是傍晚归家之时。”
  “可他们已经要归家了,何必又在外面花钱吃东西?”
  店小二把东西打包好,收了钱,又继续说道:“那绣楼的姑娘们就更不可能出来吃了,她们又没多少银子。”
  “要我说,就不应该开吃食铺子,像我们老板这样,开个糕点铺多好呀?买一两块来尝尝,又能解馋又花不了几个钱……”
  说到这里,店小二猛觉自己说多了、失言了,懊恼地打了下自己的嘴,找补道:“我们店生意也不行,可千万别学我们。”
  见问不出什么了,三人一同走出糕点铺,站在街边商与着。
  陈厨子:“这……之前不知有这种事啊,我们要不还是再看看?”
  这里的铺子好是好,但万一她们租了也是没人来吃,那不纯亏钱吗?
  江浔同阿雅十指相扣,低头抿唇思索,好一会儿才说道:“我好像有办法了。”
  私塾里的读书人为什么不出来,她暂且不知。
  但听店小二的意思是,绣楼的姑娘们是因为没多少银钱才不出来吃的。
  如果像糕点这种,好吃解馋,只买一两块才几文钱的东西,她们也是会买来吃的。
  也就是说,只要价钱便宜,东西少点她们也能接受。
  主要是得好吃。
  而且估计她们也不是每日都吃,最多一月吃个一次两次就很好了。
  这样算下来,确实是出来吃饭会贵一点。
  出来吃一顿饭,少说也要花掉十多文钱,姑娘们确实负担不起。
  “我们可以这样,把炸土豆条、拌土豆、牛乳茶都分成小份的。每份几文钱,总会吸引到客人的。”
  这种降价、减量的办法,估计其他老板都想到过。
  区别是,包括现在这位老板,卖的都是正餐,只降价不减量姑娘们估计会很喜欢,但出来吃花费时间长,会耽误做绣活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