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孤不想当皇帝> 第137章

第137章

  “还有大梁商人聚团来访一事,依据奴婢的打探,似乎是大梁太子在上个月成立的商团,与商务府有点类似。”
  她都差点直接说大梁太子在抄袭南青。
  南青闻言找了一圈税务院的公文折子,还没打开看,听见陶金委婉的描述。
  她笑道:“说明大梁太子是个聪明人。”
  陶金就好奇道:“这样的人才可怕,以后怕不是您做什么,他就跟着效仿!如此您不生气?”
  “脑子是长得别人头上,本王生气又有什么用,反而让人笃定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南青道。
  不过她倒是越来越好奇大梁太子这个人。
  显然对方是聪明睿智的主,否则只是模仿一个皮囊根本不可能学到真谛。
  而且南青看了情报那边传达的消息,打探清楚,大梁太子上个月创立商团时是被满朝文武反对的。
  不仅如此还有保守的御史撞柱自杀,都没能影响大梁太子开商务的决定。
  说明大梁尽管夺下南梁都,但治理成本也随之增高。
  大梁太子即便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和未来驯服南梁人归化大梁,都要割肉卖好彰显上主的圣恩。
  一旦割肉就需要钱。
  现在大梁内部矛盾那么多,哪个不要钱,他现在都能力扛大梁,盯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创建外派商团来荒北,足以证明大梁不仅缺钱,还急需新的改革。
  改革更需要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
  那么南青与荒北就是最好的学习榜样!
  “真是不容小觑。”南青打听道:“大梁与草原那边的情况如何?”
  陶金道:“前段时间似乎发生过摩擦,大梁斩杀了突族一名勇士,现在双方都在僵持不下。”
  “而且大梁那边似乎也有铁炮。”
  此话一出。
  南青追问道:“有具体消息吗?”
  陶金惋惜地摇摇头。
  南青暂时放下西北的公文,她起身在书房走来走去思考,随后便料定大梁肯定已经从哪里知道制作大炮的图纸,但因为没有成型,暂时只在试验阶段。
  她的铁木兰已经在内部战场试用出来了。
  还是徐胜男亲自上战场,面临生死收集回来的数据。
  如果大梁那边有人也效仿徐胜男,说不定明年,大梁就可以推出类似于铁木兰的火炮。
  “哎,突然发现有个对手,都把本王整焦虑了。”南青倒不怕大梁研发出大炮。
  而是感叹历史对原定轨迹的修复。
  她刚送了两门大炮给朝廷,补充一下战力,就是希望他们多撑两年。
  结果大梁这边立马就出现研发的大炮,又拉进两国距离了。
  显然该规定大姚什么时候灭亡就绝不会早一天,或者晚一天。
  南青感觉自己摸到历史变化的某些规律,她立即道:“安排一下让阿塞北王子多留意一下草原的动静,以免扰乱贸易。”
  “諾!”陶金很快离开书房。
  荒北边境,城关大门早早被打开,突族商人很快将积攒许久的货物运了出去。
  关外负责接待草原突人,高兴地帮忙推车,将货物运到阿塞北部落范围,现在阿塞北地区渐渐出现类似中原建筑的水泥楼。
  总共三层,作为贵族居住的府邸。
  其余都是居住在草皮子做的蒙古包,四处漏风,住得并不舒适。
  可即便是这样的蒙古包,一年前,普通牧民还用不起,现在至少有瓦遮头,不必担心风吹雨打。
  何况对许多牧民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幸福。
  货车一来,帮忙卸货的牧民越来越多,大多数煤炭运往水泥楼,还有砂糖冰糖。
  很快牧民每家每户的牛奶罐子,都摆在楼前,等待突族商人和荒北商人量定价格接收。
  最后突族商人为了保障利润,甚至已经发明出一种叫奶粉的东西,可冲泡出来,方便简单,还曾收到过荒北王的赞美。
  草原上对南青的称呼,不是雁南王和晋王,而是荒北王。
  尤其是对阿塞北部落的牧民来说,他们与六县的突族同胞有一致的认知,那就是荒北王是天神下凡。
  当初荒北王生病要位列仙班时,他们和荒北人都在祈祷上天不要那么早将天神召回去。
  还好老天爷宽限了时间,让荒北王活了下来。
  让现在的荒北,成为西域人梦寐以求的黄金乡。
  大量的商人都迁徙或者过来做生意。
  很快水泥楼房里临时居住的荒北商人起了床,大摇大摆过来确认奶源,然后让人将大秤拿出来,按例,先称人,确定大秤没有缺斤少两,就开始交易。
  荒北商人点了罐子,确定了卫生状况,扭头就对他们道:“最近去荒北定居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粮价都涨了。你们这里也涨了一点点。”
  “以后三文钱一斤麦子,今天要四文钱一斤。”
  话出牧民们都慌了,他们的日子本就过得紧巴巴,现在又突然涨了一文钱,原本六文钱两斤,现在得八文钱,使得很多人家最后只敢买一两斤麦子。甚至突族负责讲价的老族人出来询问能不能明天再涨?或者是不是打听错了?
  荒北商人见他们抠抠搜搜,立即甩脸色道:“别不知好歹,阿塞北的价格与荒北市场价一样,这是荒北王规定的。”
  “你们敢质疑荒北王?”
  此话一出,牧民们老实巴交面面相窥,都怯怯望着荒北商人,不再敢有异议。
  荒北商人见此满意点头:“你们部落才涨一文,而别的部落要涨一倍,如果大草原那边还继续跟大梁打仗,怕是粮价还要上一番。”
  “要买,今天就多囤点,省得以后吃不起。”
  第57章
  牧民们不敢不从, 因为荒北商人透露的信息基本不会出错。
  尽管这位商人十分傲慢,可对他们来说比起饿肚子,看脸色只是件小事。
  牧民赶忙秤小麦, 五十斤一百斤地囤粮。
  买回去的时候牧民不忘提醒邻居涨价的事, 邻居得知消息立即去通知亲朋好友,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靠近阿塞北部落的几个部落, 纷纷去水泥楼将小麦抢购一空。
  荒北商人赚得盆满钵满,拿了钱, 美滋滋回了关。
  有些牧民瞅着不对劲,开始质疑道:“不会是骗我们的?”
  “多买点粮食总没错,他就算骗顶多骗你两文钱。”有人持有不同的意见。
  但基本都默认多囤粮食准没错。
  直到下午突族的商人回部落,听说荒北麦子涨价到四文钱一斤, 商人气得破口大骂:“你们遭中原人骗了。”
  “我刚从荒北回来,别说涨价,大米价格都跌到五文钱一斤, 麦子就更别说了,两文钱都能称三斤。”
  牧民们听说荒北那边两文钱能买三斤麦子,顿时目瞪口呆,比起他们被骗的事实, 显然荒北的低价粮更令人心生向往。
  大家议论纷纷:“荒北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乡。”
  “要不我们也进关做生意吧?”
  “与其放牧不如替中原人修路。听说他们那边还要人。”
  突族商人没想到他们都解释大家被骗了。结果根本没人在意,反而对荒北更加心生向往。
  不过突族商人能理解族人的心情, 如果他不是突人,他都想搬进荒北以后再也不出来。
  而造成大麦低价的原因,正好与荒北大粮仓计划有关。
  七月份正是收获的季节。
  南青让司农们重点关注的玉米红薯土豆, 土豆已经初步达到收获季节,玉米和红薯下个月基本也要开挖了。
  如今比起修路马工, 现在镇北府都在请收土豆的暑假工,规定一天工钱十文,一个月三百文。尽管是短暂的临时工,仍旧不少人趋之若鹜。
  很多临时工都是荒北乡下来的佃农,他们没有像六县镇北府的居民一样,有王府的补贴,连低价粮都吃不起。
  岐南岐北尽管已经归王府管辖,可土地却没有归还王府,当地百姓全靠那么一丁点公田栽种,五五分勉强果腹。
  每每太阳下山都能听见村里人说镇北府多么发达,比京城还好。
  村民都会调侃几句,你去过京城吗?拿镇北府跟京城比。
  尽管大家不当回事,可有人听了进去,于是翻身越岭都要去镇北府看看。
  没想到一来就凑巧赶上马路工招募,和暑假工招募。
  正好从山里走出来的村民赶上好时候,工作了一个月就在当地租房,又赶上挖土豆的季节。
  不仅一年的房租有了。低价粮也吃上了。
  因为他们租的是王府公营的房子,一个月八十文,租的人不仅享受低价粮待遇,以后上工也会排在前面。
  于是这些幸运的村民再落户住满一年,还可以得到镇北府的户籍。
  得到户籍后,就可以回乡下将老婆和孩子双亲接到县城。尽管镇北府很多肉菜都比较贵,但粮食出奇的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