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孤不想当皇帝> 第199章

第199章

  南青斜眼压下语气,陈述现实:“长痛不如短痛,现在活着也未必过得好。”
  “何况京城那么远的地方,岭南那么远的地方,我暂时还管不到。”
  “不如尽快让我和我的人介入这些地方。”
  冷静的口吻让广怀郡主有点慢半拍。
  最后广怀郡主没有犹豫:“我会好好配合你,到时你告诉我该怎么行动便可。”
  南青露出满意的笑容:“可以,那就将先帝死亡的前因后果都宣告天下吧!”
  说着她看向屋内,里面还传来严公公凄厉的哭声。
  主仆间到底还是有一份感情在的。
  否则严公公不会哭得那么真切。
  很快严州沦陷,大梁两万军队势如破竹地冲进柳州,柳州与京城只有一千里之隔,一旦突破,北上之战就分出胜负。
  而与此同时,高家兄妹的存在的消息,还有白凌迟的尸体被脱下面具,悬挂在镇北府城门口示众时,整个天下都知道大梁筹划了一场多么险恶的计划。
  因此大梁境内,去过镇北府的商人,还有密探无一例外都确定掉在城门口的就是大家眼中已故的白凌迟。
  大梁清流党因此震撼无比,连赫连兄弟,都开始质疑太微对功臣的态度。
  尤其是四十年前摘星楼大祭司高家的案子重新被翻了出来。由大梁断案名臣再度审查,发现诸多蹊跷,甚至还有不知名的和尚提供四十年前的线索和物证,还有幸存的人证,几乎是等同于破案。
  得知此案的清流,和断案名臣立即联合三院上禀太微请求重审。
  此案毕竟牵连大梁的上上任先皇的名节,大梁各臣原以为贤明著称的太微陛下会答应翻案。
  结果得到的却是太微的果断拒绝,其态度遭到文人士子的口伐笔诛。
  之后,太微不知是病倒还是无脸见人,竟然破天荒休朝一天。
  第76章
  南青可不会让太微装死推卸责任, 她甚至把高屈途的尸体送到大梁,还将高贵妃的骨灰完整还给大梁。
  甚至是白凌迟,悬挂示众几天, 再归还大梁。
  让大梁的人亲自来镇北府取走“大梁英雄”的尸骨。
  南青的举动反倒引起不少人的称赞。
  一方面认为她将差点害死她的凶手示众, 属于情理当中, 施以惩诫,以儆效尤很正常。
  另一方面认为她宽宏大量, 惩罚过后,自愿揭过一段恩怨, 将尸骨完整还给大梁。
  此等胸怀,磊落不羁,赢得大梁清流的好感。
  同样清流期盼自己国家的皇帝,能够与南青一样宽豁大度, 表现作为一国之君的品行高洁。
  然而这次太微的态度,终究惹得一些人失望。
  就算他闭门不见,故作思考, 仍旧解决不了眼下晋王打出的一张叫阳谋的牌。
  邓世子在带着嫂子与妹妹回宫后,他心情非常烦躁,几乎陷入了矛盾。
  一方面晋王没死,迟早会变成大梁的强敌, 一方面自己的哥哥在晋王的衬托下,光芒竟然也要微弱三分。
  尽管他知道这是晋王的阴谋, 可连他都逃不过在良心上,对晋王的称赞。
  她的做法正大光明,坦坦荡荡, 已具明君之姿。
  也许曾经晋王女子的身份成为阻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还有她政策下发挥的人性光辉与功绩。假以时日,任何争议都将物极必反。
  经过上次的刺杀,所有人都会认为她是凤凰涅槃,星河倒悬,天命所归!
  她女子的身份迟早会成为天下人眼中的一代天骄。
  “嫂嫂,妹妹,请随我去劝皇兄。”邓世子选择站在清流这一边,做自己认为对的一切。
  才能挽回太微的贤名!
  逃避是下下之策。
  邓薇却抱有消极的态度:“对于祖上出的错被人捅出来,别说皇兄,我也很难受。”
  “你就别继续添乱了。”
  蓝铃只是沉默摇摇头。
  邓世子顿时脾气上来,大义凛然地喝斥道:“启光帝都敢下罪己书背下赵国公攻陷南梁都的过错,皇兄为何不可?难道他连大姚最没出息的皇帝都不如?”
  “皇嫂,你如何认为?”
  蓝铃道:“我赞成你的主意,罪己书能挽回他的声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何况高家兄妹行动虽然失败,但毕竟是有功之臣,没有他们大梁军队不会那么快打进严州。”
  “连您都支持,那我们一起去说服他。”邓世子立即高兴道。
  可蓝铃却眼神复杂地盯着邓世子,突然问道:“你在镇北府呆多久了?”
  “有半年吧。”邓世子不解地看向她。
  蓝铃叹口气:“难怪,总觉得你变得有点天真,果然是镇北府的政治风气导致的。”
  邓世子闻言有点不可思议道:“什么叫做天真?是理想中的风气,晋王领导下镇北府可以这样,我大梁为何不可?”
  他嘀嘀咕咕,让邓薇忍不下去了。
  “无论你怎么想,别拉上皇嫂就行。”说着太和公主邓薇牵着蓝铃就要离开。
  邓世子连忙拦了过去:“你们都是皇兄身边最亲近的人,不跟着我一起劝他,谁还能够劝动。”
  说着他急忙把目光投向蓝铃。
  蓝铃终究是心软,告诉他:“你皇兄逼不得,逼急了,会走极端。”
  到底是夫妻,她非常了解太微的性格。
  “如果你不信自己去御书房外看看。”
  邓世子还真不信邪,皇兄一世英名,只有那晋王可以与之媲美,难道在肚量上还会逊晋王一节?
  他果真去了。
  然而看见的是清流跪在地上声讨皇爷爷时,他的心情先是复杂,后来断案的名臣,更是跪在殿前,希望皇帝早日断案,因为此事已经传遍大梁每个角落。
  其中不妨有南青的功劳,现在荒北做什么事都容易传到大梁那边作为一个典范。
  比如香香馆,大梁也搞了一个报馆,天天报道乡里乡外的事,可大梁的读书人们总觉得隔靴搔痒,报馆不如香香馆那样批评尖锐,敢播报时事。
  还敢于刊登报纸批评一些官僚做派的官员。
  而且那些官员屁都不敢放,纷纷夹起尾巴做人,不敢像以前那样偷闲。
  还有晋王对手下官员与管事的考察制度也非常巧妙,不但不养闲人,一旦被抓到,该官员后面有的是人顶替他上位。
  让不少官员忙里忙外,为了每个月每年的绩效,到处奔波。办理了许多为民的好事。
  正所谓近臭远香的道理。
  大梁的报馆无论如何都不敢报道朝廷的事,甚至有人敢刊登,第二天就有人敢上门抓人封馆。
  对比之下,让大梁的读书人十分失望。
  邓世子眼睁睁看着清流声讨他爷爷,太微并没有想象中大度去倾听,反而不管不问,直到清流在太阳底下晒晕。
  都没有人敢抬去太医院。
  邓世子到底是皇宫出身的人知道,如果没有皇兄的授意,这些肱骨大臣是不会有个好歹的。
  现在大臣以劝诫的名义,希望太微站出来,顶天立地,有错改错,无错加勉。
  尤其是踢到高家的案子。
  几位大臣情绪似乎都非常激动。
  “陛下,高家世代为忠臣烈士,求还他们一个清白!”
  “高家老太君曾为太皇太后有过救命之恩。”
  “您作为后代子孙,要知恩图报!”
  “太皇亲手犯下的冤案,需要您去矫罪,以正朝风!”
  “陛下!请您三思!还高家后人一个体面。”
  邓世子眼看殿门紧闭,他想不通为什么皇兄不站出来?这可是扬名的好机会!
  他当即要过去,就被一位公公拦住,显然早就有备而来,将他请到一边,提醒道:“世子爷,陛下最近犯了头疾,请您这几天少进宫为妙。”
  “公公,您告诉我,陛下真不打算替高家翻案?”
  公公上下看了一圈才小心翼翼道:“世子,您也是皇家血脉,应该知道不是翻不翻案的问题。”
  “是死者为大的问题,若陛下承认高家是冤假错案,那老太上皇的晚节不保不说,陛下也会背个不孝的罪名。”
  邓世子道:“错就是错,对就是对,皇兄真顾念孝道,就应该主动承认,然后下罪己诏,相信天下人会体谅他的。”
  公公摇头道:“您错了。陛下可以为了顾全面子下罪己诏,可之后呢?宗室以后还敢有人支持他吗?”
  “说他为了名,竟然将自己的爷爷推到众人面前,口诛笔伐,说他是造成冤案的凶手。日后保不准也会对宗室动手。”
  “那老太上皇在天之灵恐怕...”
  邓世子闻言后退一步,难以置信望着公公。
  他万万没想到皇室为了面子,竟然可以公然违背大义。
  公公也盯着世子感到莫名其妙,总觉得世子好像变得越发单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