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同样的,她也和之前一样,事后“吾日三省吾身”。
方才话赶着话不觉得,此刻稍作反思,叶雪尽便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些不妥。
云池是她的驸马,与旁人不同。
她们已决意携手余生,不该防备,也不该过多追究。
想到这些,叶雪尽眼底划过一抹笑意:“本宫亦然。”
她相信云池,也希望云池信任她。
两人相视而笑,各自若有所思,感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相处更是细水长流。
她们有耐心磨合,也会慢慢默契。
不多时,门外传来漱石的声音。
“殿下,军师与贵妃娘娘到了。”
叶雪尽闻言,吩咐一句:“请贵妃娘娘进来,明烟此番劳顿,先回房歇息半晌,晚些再来。”
外面,漱石与齐明烟异口同声地应了声“是”。”
房门打开,一个身穿月白色长袍的少年郎走了进来。
“和安,别来无恙。”少年很是清瘦,五官尤为精致,含笑望着叶雪尽,眉眼间透着娇柔。
云池略一挑眉,这女扮男装的少年,想来就是女主陶铅华了。
叶雪尽浅浅笑了,回以同样的话:“铅华,别来无恙,快坐。”
陶铅华俏皮地眨眨眼,故作古板地撩起衣袍,“臣女还没向殿下见礼呢。”
话虽这么说,她的动作却很慢,似是在试探叶雪尽的反应。
叶雪尽眸光微顿,及时起身。
陶铅华跪了下去:“臣女拜见长公主殿下。”
这一跪很不合规矩,说话也没有章法。
叶雪尽佯装未觉,大步走到她面前,亲自把人扶起来:“快快起来,不说你如今贵为四妃之一,便是从前,也无须对本宫多礼。”
更不该仍自称“臣女。”
一旁,云池暗自咋舌,这画面看着可不像是叶雪尽说的那样,什么面子功夫,什么情义不深。
她怎么觉得这俩人演得挺情深义重的。
陶铅华面色不变,从容站了起来,坐下后刚张口想要说什么,就朝云池看了过去,似是才发现屋子里还有个人。
叶雪尽见状,适时介绍道:“云池,本宫的驸马。”话音一顿,又开口,“铅华,贵妃娘娘。”
陶铅华大大方方地打量着云池,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原来这位就是殿下的驸马,久仰久仰。”
云池颔首:“贵妃娘娘。”
见她们相互打了招呼,叶雪尽看向陶铅华:“铅华为何作此打扮?”
陶铅华收回视线,声音又柔了些:“殿下不好奇我为何出现在南疆吗?”
她所了解的和安长公主可不是这么粗枝大叶的人,只留意表面,而不看问题根本。
多日不见,到底是生分了。
叶雪尽轻笑一下:“本宫当然好奇,不过是想着来日方长,铅华定然会为本宫解惑,不是吗?”
她若直接问了,显得刻意。
避重就轻,才是始料未及下该有的表现。
陶铅华含笑点点头:“是该为殿下解惑,行走在外,多有不便,这才如此装扮。”
解释的问题,同样避重就轻。
云池听她们你来我往,声音一个比一个温和,可这话却跟放箭似的,稍有不慎,就会被击中。
忒累人!
她听得都费劲,古代女子的说话方式可真委婉。
就不能开门见山吗。
似是听到了她的心声一般,叶雪尽与陶铅华寒暄几句,终于言归正传:“听十娘说,你已入宫,按理不该来南疆才是,可是那位惹你不快了?”
陶铅华幽幽一叹:“你该知晓我并不想入宫,当时实属被逼无奈,难得有了出宫的机会,自该来寻你,方可安心。”
十娘应该把话带到了,她当时便明示十娘,入宫是为了帮叶雪尽平反。
叶雪尽眼下却当作不知,显然是没信十娘的说辞。
也对,和安长公主何等聪慧,哪会轻易相信外人。
见她顾左右而言他,一通话什么都没解释,叶雪尽也不着急追问,顺着话茬道:“铅华有心了,本宫理应道谢,委实不该拖着你闲话家常,你一路舟车劳顿,快好生歇着,在刺史府也不必见外,自行安排便是。”
陶铅华点头应了,没再说什么。
待她出门,叶雪尽嘴角笑意淡了去:“驸马觉得,铅华其人如何?”
如何?云池直言道:“贵妃娘娘看着弱质纤纤,说话也文文弱弱的,很谨慎。”
戒备心也重。
叶雪尽凝眉:“的确谨慎,心思也比从前深了。”
彼时,她们一个是当朝长公主,深受先皇宠爱。
一个是相府千金,贵为百官之首的陶丞相独女。
平时只言诗词爱好,不问朝野政事,无忧无虑,往来也简单,
而今,叶雪尽被贬南疆,陶铅华入宫为妃。
身份已然天差地别,彼此的态度也都变了。
变复杂了。
“那你方才可有试探出什么?”云池是一点有用的消息都没听出来,虚心问道。
第124章
叶雪尽若有所思:“交浅不必言深,铅华对我亦心存考量,本宫方才并没有试探出什么,只一点可以确定,她野心极大。”
自称臣女,言行皆摆低姿态。
可对答间却滴水不漏,这一番唇枪舌剑,在五五之数。
云池微微讶异,忍不住心生感叹,不愧是女主,也是个智多近妖的。
跟叶雪尽和齐明烟的脑子一样,难应付。
“不过,本宫与铅华多日未见,难得重逢,今夜就劳烦驸马备几瓶果酒了。”叶雪尽说着从书桌后走出来,“走吧,我们也该去听明烟说说陌州那边的情况了。”
有道是先礼后兵,有些事,今夜自会见分晓。
云池闻言跟上,出门后,就见十娘直直地朝着陶铅华跪了下去。
而陶铅华一脸愕然,看到叶雪尽出来,忙歉然道:“让殿下见笑了,我方才想与十娘说会话,哪知她话都不说一句,就跪了下来。”
十娘一脸为难,默默垂首。
叶雪尽了然,新主与旧主,事难两全。
陶铅华只说起因,却不言自身态度,这是把问题抛给她了。
虽说贵妃与长公主身份相当,可陶铅华既然千里迢迢来到南疆,若有心归顺,聪明人就不该把球踢给叶雪尽。
陶铅华不聪明吗,当然不是。
果真是野心昭昭,胆量也大。
叶雪尽没有让她失望,并不着急撕开这一层假象,“十娘,往后你就陪着铅华吧,她本来就是你的主子。”
十娘愣愣地抬起头,欲言又止:“殿下…”
陶铅华登时泫然欲泣,“十娘,我往日待你如亲姐妹,这才想与你说几句体己话,你何故如此拒我于千里之外,殿下都首肯了,你还不肯吗?”
十娘恍然醒悟过来,忙起身解释:“十娘愚钝,让娘娘伤心了,还请娘娘责罚。”
是她傻了,殿下既然发话,那就是准许了。
再说,陶铅华本就与叶雪尽交情颇深,就连她来保护叶雪尽,都是陶铅华吩咐的。
她真是糊涂了,效忠殿下与对贵妃娘娘坦诚并不冲突。
因为殿下也准了的。
陶铅华这才笑开:“十娘还和以往一样,唤我大小姐便可,莫要如此见外,快随我回房吧,别耽搁殿下的时间。”
“是。”
陶铅华扫视一周,自觉朝着角落的厢房走去。
云池见状,压低声音问道:“她若是向十娘问起朱厌…”
那她们今日特意提前把朱厌支开的举动,就没什么意义了。
叶雪尽轻笑一声:“无妨,本宫只怕她不问。”
那试探对没有野心的陶铅华有用,对现在的陶铅华来说,无甚差别。
有心人,瞒不住。
问了才好,问清楚了,才知道该怎么取舍。
齐明烟见到她们,言简意赅地回禀道:“吴刺史对吴蝴的话将信将疑,但对殿下起事早就心知肚明,听我说完曹州的宜郡主也受殿下差遣后,他便表了忠心,这是陌州的驻军细册,这是陌州的粮草……”
她拿出几本账簿,一一交给叶雪尽。
叶雪尽看罢,心里也有数了,吴刺史准备得很周全,可见是真心归顺。
“朝廷昨日已封镇国公周川为平南大将军,率中州五万精锐来南疆,明烟以为该如何排兵布阵。”
南疆这边,曹州因朝廷插手过多,连同曹州卫只有一万精锐,陌州地小,也只有一万精锐,羊州因朱厌所图甚大,有两万精锐。
朝廷那边,周川是武将,素有用兵如神之名。
四万对五万,若寻常来讲,胜算不大。
但……
齐明烟稍作思考,确认道:“凡有战事,必劳民伤财,殿下可是不想大动干戈。”
叶雪尽点头,“财,三州府库都不用动,本宫自有安排,至于民,若非必要,本宫确实不想大动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