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小十一眨了眨大眼睛,看着眼前的模型和投影,好奇地说:“我睡不着,看到非遗社还亮着灯,就想过来看看。周叔叔,您在研究什么呀?”
周砚白指了指梁架模型和《营造法式》的投影,耐心地解释道:“我在研究古代建筑的营造技艺,你看这个明代的梁架,它的结构和工艺都非常讲究,这里面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嗡嗡”声传来,原来是一架无人机在屋内盘旋。
周砚白站起身来,想要操控无人机进行一些数据采集,却不小心,金丝眼镜链缠住了无人机的数据线。他手忙脚乱地想要解开,却越缠越紧,急得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小十一看着周砚白的窘态,忍不住笑出声来,“周叔叔,您别着急,我来帮您。”
说着,她便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帮周砚白解开缠绕的链子。在小十一的帮助下,不一会儿,链子和数据线就分开了。
周砚白松了一口气,摸了摸小十一的头,“还是小十一厉害,谢谢你啦。”
小十一看着三维模型,突然指着上面一个隐秘的凹槽问道:“周叔叔,为什么正房鸥吻要吞这个铜钱呀?”
周砚白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这啊,是你唐爸爸的馊主意。”
他一边说着,一边调出施工图,“当年为了防日本间谍,在这上面设置了毒胶机关,现在呢,我们把它改成了能发wifi信号的智能榫卯。”
小十一听得目瞪口呆,“哇,好厉害啊!原来古代的东西还能这么改造。”
就在他们交谈的时候,暗格里突然传来一阵消息提示音。周砚白和小十一都吓了一跳,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民国时期的老式电话竟然亮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段君彦的微信:【带小十一回家,玖拾煮了酒酿圆子】
周砚白无奈地笑了笑,“看来我们得回去了,你爸爸们都等急了。”
小十一却有些不舍,“可是周叔叔,我还想再玩一会儿嘛。”
周砚白蹲下身子,看着小十一的眼睛说:“下次再玩吧,今天已经很晚了,你要是不回去,你爸爸们该担心了。而且,等你长大了,有的是时间来研究这些。”
小十一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那周叔叔您也早点回去哦。”
周砚白收拾好东西,牵着小十一的手走出了非遗社。夜晚的街道格外安静,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荡。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
一路上,小十一像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周叔叔,您说古代的人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复杂的机关呀?”
“那个智能榫卯是怎么做到发wifi信号的呀?”周砚白耐心地一一解答着她的问题,不知不觉,就到了小十一的家。
推开门,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唐玖拾正端着一碗酒酿圆子从厨房走出来,看到小十一和周砚白,笑着说:“你们可算回来了,再晚一会儿,酒酿圆子都要凉了。”
段君彦也从客厅走出来,看着小十一,故作严肃地说:“小十一,这么晚了还不睡觉,跑到非遗社去干什么呀?”
小十一吐了吐舌头,“我看到非遗社亮着灯,就想去看看周叔叔在做什么。周叔叔在研究古代建筑,可有意思啦!”
唐玖拾把酒酿圆子放在桌上,拉着小十一坐下,“先吃点酒酿圆子吧,吃完赶紧去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
小十一乖巧地点点头,拿起勺子吃了一口酒酿圆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哇,唐爸爸做的酒酿圆子最好吃啦!”
周砚白也坐下来,端起一碗酒酿圆子,“玖拾的手艺还是这么好,每次吃都觉得特别温暖。”
大家一边吃着酒酿圆子,一边聊起了今晚在非遗社的事情。唐玖拾和段君彦听着小十一兴奋地讲述着那些新奇的发现,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吃完酒酿圆子,小十一和周叔叔道了晚安,便回房间睡觉去了。唐玖拾和段君彦把周砚白送到门口,“今天真是麻烦你照顾小十一了。”唐玖拾说道。
周砚白摆摆手,“不麻烦,小十一很乖,而且和她一起交流,我也觉得很有意思。”
段君彦看着周砚白,“最近非遗社的研究进展怎么样?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周砚白笑了笑,“进展还不错,就是还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攻克。有你们俩的支持,我相信一定能顺利解决的。”
送走周砚白后,唐玖拾和段君彦回到客厅。两人坐在沙发上,静静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今天小十一好像对非遗特别感兴趣。”唐玖拾打破了沉默。
段君彦点点头,“是啊,我觉得这是个好现象。非遗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参与,也许小十一以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呢。”
唐玖拾靠在段君彦的肩膀上,“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无论做什么,我们都支持她。”
第二天,小十一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餐后,背着书包准备去上学。出门前,她跑到非遗社,和周叔叔打了个招呼,“周叔叔,我上学去啦,等我放学了再来看您。”
周砚白看着小十一,笑着说:“好,路上注意安全,好好学习。”
小十一走后,周砚白又投入到了紧张的研究工作中。他深知,非遗传承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在学校里,小十一满脑子都是昨晚在非遗社看到的那些新奇的东西。
课间休息时,她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经历,“我跟你们说,昨晚我看到了明代的梁架模型,还有宋代的《营造法式》,可厉害了!”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对非遗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十一对非遗的热爱愈发浓厚。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非遗社找周叔叔,学习各种非遗知识和技艺。唐玖拾和段君彦也非常支持她,经常带她去参观各种非遗展览和活动。
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创意比赛。小十一想起了周叔叔改造的智能榫卯,灵机一动,决定和几个同学一起设计一个以古代建筑为灵感的智能环保装置。
在周叔叔的指导下,小十一和同学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终于完成了他们的作品。这个装置不仅外观设计精美,融合了古代建筑的元素,而且还具备智能感应和环保功能,能够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净化空气。
比赛当天,小十一和同学们带着他们的作品走上了舞台。他们详细地介绍了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功能,赢得了台下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最终,他们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
小十一拿着奖状,兴奋地跑回非遗社,“周叔叔,您看,我们获奖啦!”周砚白接过奖状,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小十一,你们真棒!这就是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魅力。”
唐玖拾和段君彦得知小十一获奖的消息后,也非常高兴。他们为小十一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庆祝派对,邀请了周叔叔和小十一的同学们。在派对上,大家欢声笑语,共同分享着这份喜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十一渐渐长大,她对非遗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考上了一所知名的大学,学习非遗保护与传承专业。
在大学里,小十一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研究非遗,探索传统文化的奥秘。小十一也经常回到家乡的非遗社,和周叔叔一起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多年后,小十一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非遗专家。她致力于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遗。在她的努力下,许多古老的非遗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而那间曾经在三更灯火中充满探索与欢笑的非遗社,也成为了小十一心中最珍贵的回忆。每当她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力量,激励着她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第40章 明日星辰
阳光倾洒在高校的校园里,为一年一度的非遗联展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校园主干道旁,各个展位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五彩斑斓的装饰与精美的非遗展品相互映衬,吸引着众多师生和校外嘉宾的目光。
这里汇聚了来自不同高校的非遗传承者和爱好者,他们带着自己的心血之作,共同展示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小十一的展位前人头攒动,闪光灯此起彼伏,将她的作品照得格外耀眼。
她站在展位中央,身着一袭改良版的汉服,精致的妆容下,眼神中透着自信与自豪。眼前,她设计的“智能缠花发冠”正以一种惊艳的姿态展示着,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顶发冠造型精美绝伦,每一朵缠花都像是从春天的花园里采撷而来,色彩鲜艳、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