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整个大秦如同一个转盘,快速飞旋,却不是大兴土木劳累百姓,而是落于实处,带给百姓们肉眼可见的生活好变化。
  天气晴朗日,一切进行时。
  巨大的沙盘两侧,李世民居左,韩信居右,尉迟敬德等武将在一旁围观。
  当地方军只据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时,地方军怎么样子才能取得胜利呢?
  此沙盘演练,韩信为朝廷军,李世民为地方军。
  韩信知道,当他手握重兵之时,需要的就是速战速决。这场战斗手持朝廷军的韩信率先出击,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十三万军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同时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1」
  不愧是多多益善的韩信,人数再多,他也统筹得很好。
  十几万军队,任任何人来看都是能轻而易举将李世民所代表的地方军队直接围歼于原地,灰都不剩。
  但李世民是会在此消极应对之人吗?
  自然不是。
  他李世民最擅长的,就是以少胜多。
  只见李世民采取内线作战,一部分的将士戍守地方,另外一部分人迅速攻取了地方以北的关卡与以东的州县,扫平了地方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使得他可以从容对付朝廷的十几万大军。「1」
  看得出对面之人不是能小看之辈,韩信很快就转换了新法,呈包围圈呈犄角之势。
  但无论他如何挑衅,李世民队伍都不是一般的能沉得住气。
  李世民他耐心等待,等到韩信拳头都攥紧之时,趁中秋夜敌军不备,偷袭对方的一角,成功后又利用伏击击败了另一边的援兵,攻克对方,收编剩余的部队。「1」
  韩信见形势大变,脸上的表情不变,继续增设人手。
  李世民笑了。
  略施小计,一则流言在韩信所率领的朝廷军中传开——朝廷大败,叛军神勇,将至。「1」
  士气被打击。
  看到李世民的操作,韩信面容肃穆,把兵合为一处,甚至为了能确保万无一失,把南岸的兵调过河,不再试探,拥有十几万大军里还是不要试探,准备一力降十会。
  但这正合李世民的心意,一举击溃正需要这些。
  地方军探知敌情,开始行动。
  李世民的地方军师至河北,乘朝廷军放松之际,李世民的军队突破朝廷军驻扎之地,尽克对方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河北岸大败朝廷军的主力部队,韩信只能率残部不到十万人在坚守不出。「1」
  但十几万人的粮草又是一个大问题。
  兵法五败,若犯则兵必败无疑:政令不修,上下离心;气候不适,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1」
  然后,李世民的大军就走了去支援其他地方,只留下一点人手在会稽中。
  做到了极致就是,甚至连关卡都不派人坚守了,守军撤退,看着里面空旷的人,主打的就是诱敌深入,会稽郡只留下少许人手。
  之后就是反向坚守。
  但实际上,李世民早已贿赂另一地的军官,占领另一地。
  之后,朝廷军主力在南方,但祸乱从东南西北兴起。郡守们闻风而动,全面动乱。
  由此可以看出,危害国家的这个祸害不仅仅包含那些蠢蠢欲动的六国余孽,还包含那些不遵法令的地方官吏,能够被利诱的守军。
  韩信深切知道大势已去。
  李世民见此,道:“会稽郡在南方,故而军队可以在外面养毒虫蛇蚁,加上天气湿热,让朝廷军疲于应对。”
  当初攻打百越难,不是没有道理的。
  韩信呢喃:“还有可能是东南西北一起乱。”
  这个周边围观的将守皆认同。
  李世民笑了:“对。”他望向远方的天际,“最有可能的就是一起叛乱,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他们的行动得再加快一些,暗线,得埋得深些,以求一举歼灭那些敌人。
  他们埋伏在匈奴和六国余孽那的探子给他们制造了充足的时间。
  他们现在要多多注意和准备的还是接下去的多雨季节。
  大秦拥有直道和水道,在救援上李世民他们其实基本上不需要怎么担心,更有甚者,那些在历史记载中有可能会遭受水灾的城市李世民他们也基本上做了措施,不仅仅疏通了河道,还联合众商建立储存粮仓。
  -
  秦二世元年春,开始下雨,春雨绵绵,滋润万物,百姓们看到雨自然开心,直接把新皇准备的新农具都用上,开始搞种植。
  百姓们开心了,自觉做好充足准备的项家人不开心了。
  秦二世最近这波准备都在告诉他们,大秦可能要做什么。
  而虞世南的话却很明确的告诉他们,大秦七月即将迎来暴雨,让他们多等等。
  这个虞世南,是他们最近六国人共用的谋士,是他让他们能在秦二世暗地围剿中更加轻松呼吸,也是他让他们联系上了匈奴的那个什么长孙大人,和匈奴建交,以求最后在水灾来时一举谋反,天下齐响应,推翻大秦。
  就是……,他们还是不安,项梁
  惶恐地问虞世南:“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
  项梁的惶恐并非惶恐假的,因为他这段日子真的联系了很多人,旧魏家的魏豹,旧赵国的赵耳,旧燕国……
  就是让他们惊讶的是,韩国的韩成彻底毁了,张良已经他们了,张亮甚至失去了踪影。
  乱七八糟的韩国,他们不敢去联系。
  田家更是震惊了他们,田广他们直接就被秦二世抓去做工了!
  至于原因,好吧,他们听了原因也理解为何秦二世能抓到他们。
  因为他们竟然蠢到在咸阳散播毒药也就罢了,还在咸阳搞了一场大火。
  实在嚣张。
  不知他们所了解到的讯息都有误的项梁对自己的行动突然充满了怀疑。
  秦二世的行动,好像早已开始了,铺展开来,甚至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他们所想的四方齐呼,一起用力掀翻大秦的措施真的有用吗?
  虞世南能说没用?自然不可能,他比任何人都肯定:“必然可以,你没有见现在已经数月不见星了?灾,会到的。”
  项家人还是不安,但是听了虞世南的话又甚觉有理,百姓们再喜欢秦二世又如何,终究不成气候,所以不用在意。
  他们只需要在意天是否真的在下雨,觉得大雨淹死多点的人就更好了,让秦二世更加焦头烂额。
  在他们缓解紧张的时候,虞世南却笑了。
  灾自然会到,就是这个灾不会是对陛下和大秦,而是对余孽和匈奴的。
  他已经和陛下联系上了,会稽的开山和远在匈奴的无忌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陛下那一声号令,一举歼灭反贼。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容易被虞世南的话术劝服安心等待,整个造反联盟有人很慌,并且不能忍。
  夜晚。
  魏豹带着一群造反联盟的人目光炯炯地望着身前的人道:“你真觉得这种可以?”虞世南那厮就是从他们魏家出去的,虽然好用,但并不妨碍魏豹因为一开始和虞世南的矛盾对对方充满了怀疑。
  在他们面前,身着卜者服的白发苍苍老者高深莫测地摸着自己的胡子道:“鬼神之威,无人能敌,尔等若想成大事,除了自身做好外,就是借鬼神威众。”「1」
  那老者看着魏豹他们还有些游移的脸色,眼眸一转,再次说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事只能在今年行动,若再晚些,可就错失良机了。”
  是的,魏豹他们对自己此次的行动并没有什么大的信心,就直接来卜问吉凶。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竟然是大吉。
  给老者付完钱,一群人忐忑地走了出去。
  魏咎问魏豹道:“弟,借鬼神威众之法你觉得可行?”
  魏豹脸上的忐忑之色不比陈胜少,甚至更甚魏咎,他目光游移,道:“此法甚好,百姓们信鬼神之说,若借鬼神之威,定然能深入人心,让他们随我们举旗造反。”「1」
  百姓深信鬼神之威仪,就如他们会来此处卜问吉凶是一个道理。
  如此……应该可以。
  魏咎就没有那么乐观了,他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看魏豹他问道:“可是我们真的要行动吗?”
  魏豹也有思考过这点。
  他道:“眼见着秦二世安抚好了关中内怎么能不行动!”
  魏咎认同,但还是有些担心。
  魏豹看出对方心中的不安去,拉过对方的手说道:“哥哥无需如此担忧。”
  他洒然一笑:“这世道如此艰难,不拼出条血路,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大不了就是废我这条烂命罢了!”
  魏咎被魏豹的豪气所震慑,一时间胸口好似被锤了一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