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武侠仙侠>神女与青狮> 神女与青狮 第1节

神女与青狮 第1节

  《神女与青狮》作者: 如观
  【文案】
  彤华神女有一心愿未解,隐瞒众人私自下世,到人间走了一趟。
  人间苍洲时逢乱世,她在乱世里认识了段玉楼。
  两人半生相伴,半生相守,半生离心,半生怨怼,同行二十余年,未得善果。
  彤华一贯睚眦必报,人间这点恩怨,待回到天界之后,仍旧不肯轻放。
  执著三百余年后,终于得见当年故人。
  有人做了孤魂野鬼,有人隐姓埋名不敢露面,有人落入尘泥傲骨碎尽,有人功成名就不提旧事。
  最后,段玉楼站到了她的面前。
  段玉楼死后归位,看到自己当年在人间招惹的小姑娘,原来是定世洲赫赫有名的彤华神女。
  这位神女热衷权柄,又情史风流,名声实在不算太好。
  段玉楼思前想后,觉得还是莫要和她再议前生,免得她纠缠不休,难以收场。
  他后来才发现,自己还是大意了。
  在他成为段玉楼的日子之前,在彤华那些莫名其妙的执拗背后,是他们忘记了从前也算山盟海誓的半生。
  故事的开始,神女与青狮对面而立。
  青狮发誓会永远守她,神女许诺会永远爱他。
  故事的最后,青狮亮出了口中的獠牙,神女掣出了手里的长剑。
  他们都为自己的谎言付出了代价。
  ==高亮==
  1、本文慢热,结局oe,主角非完美人设
  2、不排雷,因为很难排(雷点多多的宝宝请谨慎)
  3、建议不要开自动订阅,谨慎购买
  内容标签: 强强 灵异神怪前世今生 青梅竹马 美强惨
  主角视角彤华/白沫涵步孚尹/段玉楼
  一句话简介:窃得小兰山,欣然待佳时。
  立意:既要今朝醉,也要万年长。
  第1章
  前缘·悲逝 彤华主这一出关,人间就又……
  于世间三界交汇之处,有一广大浮洲,灵气氤氲,名唤定世。
  此处神地正中心的灵脉之源,由群玉山环环相围,有宫殿数座,唤作中枢。
  此刻天色方明,残月未尽,中枢内廷司才熄了彻夜不灭的明珠灯火。
  仙官紫毫抱着两本医书自屋舍中走出,沿宫道往医官署去。
  他熟门熟路地和外间换值的医官打招呼,官署内有一鹤发老者,正带着药童,在高大的药架前挑挑拣拣。
  医老一回头就瞥见了他,瞅着他怀里那两本几日前才借走的医书,道:“司记署日日忙碌,你是从哪儿抽的时间看书?”
  紫毫没提自己昨日休沐,熬了一个通宵,而是满脸得意道:“兴许是跟着我先主,耳濡目染的呢?”
  医老不接话,冷哼一声扭过头去,让身边小童带他去取本新书。
  医书架子在官署另一边,紫毫一边翻看架子上的医书,一边与小童说话。
  他一贯性情外向开朗,与人很说得来,再加上于医道聪慧,常能反过来教教这些小童,小童们因此极喜爱他。
  这小童兴致勃勃地问:“紫毫仙君,前几日你说段郎在薛国打了胜仗,这几日如何了?”
  凡人几十年,生老又病死,在神仙眼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人间惊才绝艳者却十分难得,不知多久才能遇到一个。
  而如今,人间就有这么一个。
  紫毫在司记署负责抄录人间事记,常喜将一些趣事说与人听。人间这位无双段郎,是他近来关注的目标。
  紫毫一边翻书,一边答道:“他先行一步回了王都,此刻还在路上。待过些日子有了其他动静,我再来告诉你。”
  小童有些无趣地瘪嘴:“哦。”
  他闷闷不乐地问紫毫道:“苍洲的仗都打完了,段郎回去以后,要做什么呢?”
  紫毫想了想,道:“圣主名臣,当治数十年河清海晏罢。”
  他这话说得太过理想。小童惆怅地望他一眼,正要开口,却听见院子里有人齐声敬道:“见过使君。”
  二人抬头望去,院中行来那年轻武神,穿一身明蓝色的劲装,绣带束发,腰畔袖口都扎得紧俏。
  他修长的双腿迈开大步,足下踏云,步履奇快,转眼就走进了医官署,十分干脆利落。
  这是中枢璇玑宫的使君陵游,已许久没来过内廷,今日神色匆匆,必然有事发生。
  紫毫思及此,放下书往这边走过来,只见陵游低声说了句什么,拉住了医老的胳膊,便急匆匆往外拖。
  医老挣脱不得,外袍扯得歪歪斜斜,但他自己仿佛也顾不上,只是对着官署内喊道:“带上我的法器药箱来!”
  仙侍和药童忙不迭地去收拾东西,紫毫闻言,也浑水摸鱼抱了个药箱,跟着当值的医官一起跑出去。
  司记署换值点名的仙官见紫毫不来,正要出门去寻,恰在门口将路上的紫毫逮了个正着,揪着他就往屋舍内走。
  他指指紫毫书案上小山高的文书道:“这都是今日新来的苍洲草记,你快些誊抄,那厢还等着归档。”
  紫毫恋恋不舍地看看外面,拿起笔来,与旁边的同僚道:“你猜我在医官署看见什么了?”
  同僚很是忙碌,但还是客气应付道:“什么?”
  紫毫绘声绘色地将方才的情形说了一遍,丝毫没注意背后引来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主事仙官听得陵游的话,心立时拔高三尺。
  他想起中枢那位难以对付的少神主,语气都变得惊恐。
  “彤华主出关了?”
  他口中这位神女彤华,性格要强,喜声势,好权柄,凡事都要同人争个高下。若有一日不生事,次日必生大事。
  自打她开始掌权,内廷未有一日安生。
  主事仙官也顾不得教训紫毫了,直接背过身去,开始催促各仙官完成手中文档,并将这些年里所有大事记整理成篇。
  紫毫瞧他一副要去禀报公务的架势,嘟囔道:“我瞧方才情形,恐怕璇玑宫一时半刻,顾不上咱们。”
  同僚在旁见他不动,开口劝他道:“你快动笔罢。彤华主若真在此时出关,不出半刻,使官必到内廷司。”
  果不其然,未过多时,便有年轻仙官上门。
  主事仙官不必看他腰牌,便知这威风凛凛的使官来自何处,匆匆上前行礼。
  这使官道:“彤华主今已出关,要看这三十年人间所有详尽记录。你命人先将苍洲卷宗理清送来,阳洲与云洲的尽快。”
  主事仙官无奈地看着这跋扈的使官,颇觉自己先前的吩咐着实有先见之明,又恨自己先见太迟。
  司记署一时忙碌起来,负责编纂总记的仙官一边点着文书,一边催紫毫:“你桌子上没记完的苍洲草记,速速抄完给我!”
  紫毫不免加快了笔底功夫,翻开最后一页草记,正记的是人间今早的事情。
  他瞥了一眼,愣在当场。
  最后四字:段玉楼殁。
  --
  人间九洲,最大一处名苍洲。苍洲时逢乱世,九国并立,世家权贵、军阀草寇,彼此间争得不可开交。
  几年之前,卫国内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侯爵子卫旸突露锋芒,一举拿下卫国的大权。
  他野心勃勃,又素有手段,不满于仅仅做一个国君,即位当年便谋划着争夺天下。
  短短几年时间,中原土地,尽数臣服于他脚下。
  不久前,卫旸收到快马来信,他部下最得力的谋臣段玉楼,已经大破联军,攻下了薛国王都,经过修整和安排后,即将先行回国复命。
  随着九国最强悍的赵薛联军溃败,卫旸成为这天下首位一统山河的帝王。
  时年君臣,好不圣明,万世缭乱,终得太平。
  卫旸心满意足,下令犒赏全军。
  同时,他决定迎娶自己最心爱的女子。
  卫旸勤于政事,大婚次日,仍旧不误早朝。
  朝臣山呼万岁,恭贺卫旸之喜,贺他江山万里,贺他美眷相伴,贺他得享万年。
  却有一个传信的小兵,一身风尘,狼狈地冲进富丽雄伟的皇宫大殿。
  传信兵重重喘着气,跪在地上,甫一开口,便痛哭出声:“段郎君殁了——”
  一片静寂里,满殿臣工顿时发出惊讶之声。
  卫旸坐在高高的龙首金椅,默了半晌才接受自己猝失良臣的现实,于殿上恸哭失声,险些就要昏厥过去。
  新卫五年,十月初六,青云道山石崩塌。段玉楼单骑归国,横死于此,尸骨遍寻无迹。
  大好山河,如日初升,举目白丧。
  --
  负责编纂的司记仙官已是炉火纯青的笔底功夫,将字句变得精简干练,饶是如此,寥寥三十年总记,却仍旧粗粗写了四五十页。
  紫毫自告奋勇去璇玑宫送文书。
  主事仙官看他一眼,提醒道:“彤华主刚出关,你莫要在那边耽搁。”
  紫毫称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