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现代生活,老祖宗们破防啦 第53节
[狗金:我曾经去雍和宫许愿,希望谈恋爱可以找到一个良人,然后就给了我一个姓梁的已婚人士向我表白,而且只谈恋爱不结婚。]
“渣男!”女子们义愤填膺。
[画上一朵花:雍和宫不愧是老四的行宫,性格和老四真像。]
[花里胡哨的大蟑螂:没错,就感觉很严谨。我可以帮你实现愿望,但是要等价替换哈哈哈]
“老四?又叫雍和宫,该不是是胤禛吧?”康熙觉得自己真相了。
但是——雍正?
怎么最后是老四上位?
朕的太子呢?
仿佛是听到了康熙的心声,云玉瑶下一个就刷到了——
【九龙夺嫡——大清皇位的巅峰赛】
康熙:……不好的预感!
雍正:该来的还是要来了e=('o`*)))唉
其他皇帝:九龙?这大清的皇子都这么厉害吗?
那为什么大清后期这么弱?
始皇觉得自己有点子破防了。
为什么别的皇帝有九个皇子能争皇位,自己一个胡亥就祭天了
第49章 九龙夺嫡上
【九龙夺嫡——大清皇位的巅峰赛】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唠一唠康熙时期的皇位争夺战——九龙夺嫡。}
康熙目光扫视殿下的几个跪着的儿子,声音晦暗不明:“九龙夺嫡,只有一个皇位倒是亏待了你们几个啊!”
九龙:低头,沉默。
康熙冷哼一声。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九龙,他们分别是——}
{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
胤礽:白眼jpg.
{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
胤禔:冷哼一声作为回应。
{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
胤祉:默默抹了把汗。
{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
其他八龙听到“爱新觉罗·胤禛”六个字,看向胤禛。
好你个老四,平日里瞧着老实本分的,不争不抢,一副贤臣的样子。
没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的还暗地里肖想皇位!
{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
大阿哥:(ΩДΩ)
好你个老八,瞧着低眉顺眼的,没想到竟然有这幅心思!
{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
除了老八、老九和老十外的阿哥们:你们俩来凑什么热闹?
老九、老十:我们怎么就不能来闹一闹了!
其余六龙:有点蠢,没眼看。
{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
“老十三?”这康熙就有点生气了。
这可是自己留给保成的臣子,怎么就争上皇位去了呢?
{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
胤禵:哈哈哈哈,我可是后世认证的哈哈哈哈
{这九个人老有意思了。在皇位战争之初,只有两个阵营——以胤礽为首的太子党和以胤禔为首的大阿哥党。两人从小斗到大,太子以正统取胜,大阿哥就以军功起家,两人身后又分别站着当时的权臣——索额图和纳兰明珠。}
被提及到的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相互对视,冷哼一声以示藐视。
{胤禔是康熙死了好几个孩子后活下来的第一个孩子,康熙还给他取了个乳名保清,他还生怕这个孩子也像之前那几个孩子一样活不了,于是送去宫去找个忠心的大臣养了几年。}
胤禔听了,心里有所触动。
{胤礽是嫡子,发妻生下胤礽不久后就去世了,康熙很疼惜这个没了娘的儿子,给他取乳名保成,还封他为太子。}
胤禔:冷却了!
胤礽:皇阿玛!
康熙:保成!
其余八龙:白眼jpg.
{而其他孩子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七龙:这种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你不要说出来!
{康熙一直都很疼爱太子,给太子的用度都超出了自己,即使自己用不了也要给自己的宝贝儿子麻宝用。}
其他朝代的太子:羡慕()
胤礽:麻宝是什么鬼?
[哈哈哈哈哈哈麻宝哈哈哈哈]
[热知识:康熙因为得过天花,脸上留了麻子,所以我们叫他康麻子,相对于的,太子作为他的宝贝就叫麻宝。]
康熙:……
胤礽:……
“哈哈哈哈哈哈麻宝哦~太子你的外号还真别致哈哈哈哈。”
其余阿哥都低头,默默地笑,唯独大阿哥是别样的风采。
他狂笑、嘲笑、哈哈大笑。
“好了,你闭嘴吧!就你会说话!”康熙出声呵斥。
没看到后世人为什么叫太子麻宝吗?
都是因为朕啊!
后世人真没礼貌!
有麻子怎么了?
这可是朕熬过天花的勋章!
大阿哥:
胤礽看着还一脸受伤的胤禔,傻子一个!
{康熙对孩子的感情如果分成十份的话,麻宝,啊不是,太子就占据了六份,大阿哥占据两份,剩下的两份差不多就平均地分给其他孩子。}
[哈哈哈哈哈哈啊噗主你又叫麻宝哈哈哈哈]
胤礽:想嘻嘻,但又没这么嘻嘻。
不要再叫自己这个外号啦![○`Д' ○]
胤禔:╭(╯^╰)╮
七龙:呵呵!
各朝代太子:羡慕这个词我要再说一遍!
{但是就是这样亲密的父子,却在死前不复相见。}
康熙:(ΩДΩ)
胤礽:皇阿玛┭┮﹏┭┮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我们今天的主题——九龙夺嫡!}
老祖宗:前摇有点长,下次短一点谢谢!
{胤礽在2岁时被立为太子,且他本人十分聪颖好学,康熙不止一次当众夸过胤礽,即使有大阿哥这个搅屎棍在作乱,太子的地位基本上也是十分巩固。}
胤禔:你说谁搅屎棍呢!啊![○`Д' ○]
{但是!}
老祖宗:来了来了!
{康熙活得太久了!康熙活了69年,在位61年。}
康熙:朕活得久不好吗?
难不成还想朕早死不成!╭(╯^╰)╮
其余八龙互相对视。
不是,皇阿玛能活这么久啊?
那自己还要不要争这皇位了?
“这还是个少年天子。”刘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