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琼玖> 第88章

第88章

  “自然好。”
  次日夜,殷四娘送完货物路过郡主府,带回了一车美酒佳酿。长顺执意留四娘多住几日,并着人搬下来十坛,先送到西苑松香阁去。
  路上长顺拉着殷四娘,笑嘻嘻道:“今日你可逃不掉了!”四娘直嚷“慢点”,说:“不逃,不逃。”
  松香阁地处僻静,景色优美,几座松石雕,一片紫竹林,一泓清泉于竹石之间涌出,散发出淡淡的醉人香气。如同洌酒。
  长顺坐于案前,细细品着殷四娘带来的新酒,入口香醇,清甘细腻,不自觉夸赞:“整个燕国的酒都没你酿的好喝。”
  “哎哟!郡主真是抬举我了,就几坛解渴消遣的,有什么好喝不好喝。”殷四娘悠闲坐在一旁,摇着团扇打趣,忽瞥见一旁斑儿来倒酒,想到许久不见宋琼和薛阿玖,便左右一看,问:“怎么不见我二位东家?”
  长顺连应“差点忘了她们”,迫不及待道:“你这两位东家可与我投缘极了——斑儿,你快去叫琼妹她们来。”
  殷四娘挑眉:“琼妹?”长顺继续说:“我刚与琼妹说好要义结金兰,今天的演武大会你没看见,险些我同栀郡的面子不保!不过琼妹一身武艺当真叫人钦佩。”
  殷四娘虽面上无太大波动,却也听出她们对借兵一事势在必得,心想:“看来不需我帮什么忙了,正好,我也乐得清闲。”
  片刻,琼玖二人赶到。
  月色下,长顺发现宋琼换下了白日演武大会时干练的劲装,另穿一身墨青衣衫,高束的辫发有些松乱,面容微透,宛若一枝酒泉边生长的紫竹。她身旁的阿玖与白日打扮无甚差异,只是换了一件里衫,许是夜色朦胧,长顺觉得她唇上胭脂有些洇出。
  “来来来,坐。”长顺热情招呼二人,给她们酒杯满上,中途不见四娘动作,扭头一看,殷四娘正掩面偷笑。长顺没多想,用手肘杵了一下她,道:“笑什么呢,喝酒呀。”
  “我笑你呢,也不问问人家喝得喝不得,就把人家拉来,真是一点眼力见也没有!”长顺听不懂四娘的话,以为她是怕宋琼和阿玖不胜酒力,便呆呆问俩人:“你们能喝吗?”
  宋琼举杯笑道:“我可是号称‘千杯不醉’的。”阿玖也笑:“我就是喝这个长大的,可以说‘万杯不醉’。”
  长顺见二人一唱一和,也来了精神:“口说无凭,喝!”
  酒过三巡,又三巡,已至更深露重之时。殷四娘扶着额头,直打哈欠:“我困得不行了,先回去睡了,你们继续。”
  阿玖起身:“我送你。”殷四娘含笑不语,摇着团扇指了下酩酊大醉的二人,自己离开了。
  阿玖回到酒桌,长顺正自觉与宋琼相见恨晚,执意要许诺宋琼一个心愿。如此大好机会,宋琼正揣摩要不要趁她醉意求诺借兵之事。阿玖却让宋琼待她清醒后再行此事。宋琼觉得这个良机可遇不可求,犹豫不决。
  阿玖思索片刻,仍摇头:“酒后所言,不过一时兴起,还是等郡主心甘情愿,我们正大光明地提。很晚了,我们也回去罢。”
  宋琼只得作罢。
  这之后,长顺常带宋琼去军营,讲述练兵之道,以及治理郡城的心得。或切磋武艺,或对酒当歌,过了半月清闲日子。与长顺亦师亦友的关系,更让宋琼受益匪浅。同栀郡的男女老少无不对长顺郡主恭敬有礼,但这种礼数并非出于尊卑,而是内心钦佩。宋琼还发现长顺门客中女子众多,皆是足智多谋、爱民细心之人。
  到了花灯节庆之日,上下一心,与民同乐。长顺邀请琼玖一同参加花灯节。漫天烟火,更甚银河。宋琼提着一只红豆花灯:“玖玖,你喜欢这个吗?”阿玖前日听闻四娘说宋国动荡,已出现叛乱,心中正自担忧要不要告诉宋琼,如今对上巧笑嫣颜,不想扫她兴,只得撑着笑容:“你喜欢就好。”
  待烟花燃尽,黑夜重侵,宋琼与阿玖携手踱步街头。街上已冷清了许多,河渠还飘着许多花灯,一眼望去,宛若一条孤独的萤河。阿玖酝酿了许久才斟酌着开口:“阿琼,你想好怎么说了吗?”
  宋琼沉默不语。阿玖继续道:“若你不便开口,我说也未尝不可,只是你肩负着多少人的期望,此事由你来说自然最好。”
  宋琼想了想:“我会说的。”
  此夜过后,宋琼便满心想着这事,只是仍旧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提。直到某日长顺忽然问她:“琼妹你是否愿意留下来?我赐你兵土,我们一起管理郡城。”
  宋琼见郡主待人真诚,为人热忱,而自己却有利图之,心中纠结本就不知如何开口,如今得她如此信任,更受宠若惊,不好作答,打哈哈过去了。长顺看出她心有顾虑,便暂按下不提,但仍给了宋琼军营令牌。回到东苑,阿玖看见宋琼日日端详令牌,总不提借兵之事,担心她乐不思蜀,宋琼只叹气说自己心里有数。阿玖怎会不知她所想,直言不讳:“你是不是不想回去了?”
  “我没有。”
  见她嘴硬不肯对自己说实话,阿玖有些愠意,轻嗔:“宋琼。”宋琼心烦意乱,转头走到院子里,折一树枝当剑,挥舞起来,誓要用树枝把烦闷都劈散在空气里。只是愁绪如抽刀断水,宋琼不堪重负,大喝一声。
  树枝应声而断,腰间绢袋跟着掉落,撒出一撮土,宋琼痴痴蹲下,捻着混杂草籽的泥土,自言自语:“抔土为诺,故国之思。”
  宋琼心里泛起些悔意,又想到了青青和白竹,想到了母后,父皇,想到了黄婆婆和香穗,对这些天感到的安逸愧疚不已。宋国的百姓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她焉能享乐?
  宋琼把泥土装好系在腰间,起身见阿玖站在阶上注视自己,便过去认错:“对不起,玖玖。”阿玖温柔抹去她眼角泪水,她本不忍逼迫她做什么,哽咽道:“即便你决定留下来,我依然会陪着你。”
  宋琼已下定决心:“不,我要回去,我们回宋国。”
  “好。”
  却说此时不远处殷四娘路过东苑,路上看见长顺独自坐在亭子里发呆,便偷偷过去拍了一下她背,吓得长顺一个激灵:“是你呀,吓我做什么。”
  “你一个练武的人,背后不防备,还怪我吓你。”
  长顺叹口气,托腮道:“我在想事情。”
  “什么事?”
  “宋琼和薛夷,我怎么觉得她们两个怪怪的?平时人前只若挚友,人后却亲密非常,今晨我本想邀琼妹去武馆,到东苑发现两人抱在一起哭,一个给另一个擦眼泪,过一会儿另一个又反过来安慰这个……四娘,你老实说,这次你们是不是赔了很多钱?”
  殷四娘一愣,突然笑得前仰后合,捂着肚子说:“亏得你见多识广,连自己怎么长大的都忘了!我告诉你,她们是……”
  长顺听完惊得合不拢嘴:“真的?是我眼拙了,若是这样,那我们缘分也太深了!怪不得有时候看她们相处的样子,总觉得眼熟呢!”
  二人话音刚落,忽见宋琼阿玖挽着手朝这边来了。阿玖一见长顺和四娘,立马松开了和宋琼挽着的手。长顺装作没看见,上前笑道:“你们来得正好,今日瑶妹归来,我们一起去迎她。”
  第65章 燕国郡主·下
  众人等得焦急,忽见远处一马车驶来,长顺对宋琼道:“来了来了。”几人一起走出去。
  宋琼正在和阿玖打赌这位姑娘是何模样性格,一个猜豪放不羁,一个猜温柔可亲。争论之时,车前出来一绿衣女子,穿着素雅,气质如兰。阿玖见自己猜中,正要笑宋琼,转头一瞧,身边竟无她的半点影子。
  不待众人反应,宋琼早已向那绿衣女子冲了过去,口中喊:“二姐!”绿衣女子见状,双眸一亮,不可思议唤:“幼卿?”
  留下门前几人面面相觑。长顺郡主见宋琼一点也不怕生,第一次见面就喊上“二姐”了,欲说又止:“琼妹还真是……自来熟啊。”阿玖点头,脸上扯着笑,心中暗道奇怪:这个人为什么知道阿琼的名号?话说数年前宋国派公主宋瑶前往燕国和亲,却于路途遇险,尸骨无存……莫非宋瑶并没死,而是被长顺郡主留下了?
  再度望去,只见两人执手相看泪眼,宋瑶摸着宋琼的脸颊,神情怅然。
  “幼卿,你怎会在此,莫不是你也被……”她不敢相信,连父皇最疼爱的女儿也会被送来和亲吗?帝王家当真如此无情?
  宋琼这才从长姐还活着的惊喜中回转过来,原来姐姐还不知父母已故,可她又一时不知如何说起宋国形势,只强忍泪水:“父皇和母后……已经过世了。”宋瑶瞳孔一缩:“什么?”
  可怜她久在燕土,难闻故国消息,竟然连双亲故去也不知。她虽不是皇后亲生,却也蒙受多年照拂,况且皇后从未将她视作外人,除了……嫡女和亲这一件事外,父皇母后待她也算极好。如今偶遇亲妹,却得知双亲已故,心神戚戚,又勾起故国之思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