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其他几位将军都不记得这个事情了,听庞将军这么说都看向她。
顾晨摆了摆手,道:“我就不用了。我的生辰自己都快不记得了,行军之中也没什么好过的。再者,父王……”
众人皆沉默了,庞将军顿时后悔提起此事。
顾晨神情不变,拱手道:“那就拜托几位叔伯了。”
几人赶忙称是,见再无其他吩咐,便告退了。
无人知道顾晨那一番不准烧宫殿的话是谁传出去的,天下人听闻,心中不禁对这位旷古烁今的女王爷有了另一番认识。
顾晨回到书房,将皇上赐的金印和金册摆在桌子上。
金印整体近似正方,印面纵约三寸,横约三寸,高约四寸,台高约一寸,纽长约五寸。以金铸造。龙首、龙尾、龟身、四足四爪。金印印面“瑞王宝印”镌刻于印面左右,刻工细腻工整。这枚体积不大的金印竟比父王的金印还要重。
顾晨把金印放下,拿起了金册。金册也是以金铸造,呈长方薄片。书“御赐瑞王金册”以及册封之语,共四页,每页宽约两寸,长约五寸。上下各有三个椭圆形榫卯相连,页片之间可折叠。
这两样东西当贵重至极,比之父王的金印金册有过之而无不及。
顾晨明白皇上的用意,心中也很是感谢皇上的爱重。不过,对于她来说,这就是两个死物,看过后便让云逍把它们收好。其实,皇上大可不必如此,自己对皇伯有很深的亲情,不是这些东西能比拟的。
安生帮着云逍收拾,手上拿着如此贵重的东西,心里激动得很。这可是王爷的金印金册,一定要小心的收好。云逍倒很是镇定,面色不改的把东西归置好。
几位将军带人去抄宫,整整忙活了近十日还没忙活完。抄东西倒好办,六天就抄好了,难的是清点和登记入册。要把这么多的东西一一记录在册,可是花费了好一番功夫。等都弄好了,每位将军搬着两三个箱子给她送了过来。
顾晨看着院子里堆着的十多个大箱子,有点愣神。她要几件就成,怎么弄了这么多。再看几位将军,每个人都是一副“我的东西最好”的样子,几人看向彼此的时候,眼神里还带着那么点看不上的意思。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这可真是五个老小孩呀。但除了秦老将军,其他几位将军最大的不过刚过四十,也不算老呀。顾晨在心中直叹气,看来还得哄哄这几个老小孩。
“多谢几位叔伯帮我寻来这些东西。可是,这也太多了。”
钱将军憨厚的摆手,道:“不多不多,这些和抄宫得来的那些比,简直少的不能再少了。王爷你是没去看,那东西多的,比这一个安宁城的都多。”
徐将军道:“可不是嘛,这都是精挑细选了几遍,筛选出来的。筛掉的东西也是不错,不过想着王爷是要送给安国公主的,必是要最好的,才只剩下这些。”
庞将军不知道从哪弄了一把折扇,这会儿正拿在手里,端的是文人风流的样子。他把折扇一合,道:“王爷,字这一类的我们都没选。论字,王爷的字名满天下,北齐的字不值一提,想来安国公主也不稀罕。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认为顶好的。但我们都是粗人,选出来的不一定和你的心意。你就从这些东西里面挑吧。先看看我的。”
其他几位将军听这话,眼睛齐刷刷的看向他。王将军更是急了,道:“什么叫先看看你的?咱们几个都在这呐,怎么就要先看你的。”他看向顾晨,满脸笑容的道:“王爷,来,先看看我选的。我选的这些东西呀,可都……”
几位将军一开始听着王将军说,还在心里肯定,对对,怎么就能先看庞将军的呢。结果听到后面直接把王将军围了起来,说话间就要动手。
秦老将军扶着胡须,“你们怎能在王爷面前无礼?”
听秦老将军说这话,几人满脸不服气的看着彼此。
秦老将军严肃的道:“你们呀,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说着向顾晨躬身,道:“还望王爷严加惩戒。”
顾晨摆手,刚要说话,就听秦老将军继续道:“既然他们都犯错了,王爷就先看我的吧。”
包括顾晨在内的几人都没反应过来,还是云逍忍不住笑出了声,几人才回过神。
庞将军道:“秦老,你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呀。”
秦老将军老神在在,随他们怎么说就是不接茬。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才道:“王爷,听老夫的,这些东西就都留下吧。好与不好,合心不合心的都收下吧。不要觉得多,除了安国公主的生辰礼,也可以敬献给皇上皇后。”
几位将军闻言也不争了,劝着顾晨都收下。顾晨明白几位将军的用心,也不想辜负他们的心意便都收下了。几位将军看着彼此,乐呵呵的,一团和气。闹也闹了,乐也乐了,众人又忙去了。临走的时候提到在宫中发现了一个兵器库,里面的一些收藏很是不错,让顾晨有空的时候先去挑一挑。
庞将军找了个理由留了下来,他收起了折扇,从抬来的箱子中拿出了一个锦盒,这锦盒外面上着锁,还贴着封条。
顾晨观他的神色,明白这是有事要单独谈,便请他进了内厅。
第19章
庞将军把锦盒和钥匙放到案上,低声道:“王爷,末将依照上次定的章法,将奖赏按军功等级发给了众将士。留守在寒城等城池的将士们的赏赐,和给死去将士家里人的银子也都预留了出来。这里面是剩下的银票。还请王爷收下。”
“还剩下多少?”
庞将军声音更低,道:“还剩下一千多万两”。
顾晨吃惊,猜到会剩下一些,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这些请王爷务必收下,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闻言,顾晨一眼不错的盯着庞将军。
庞将军单膝跪地,道:“恳请王爷为怀朗军着想,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顾晨转着玉扳指,垂眸不语。
庞将军很是坦荡的道:“王爷,末将绝没有不臣之心。只图自保。”
厅里空气都凝住了,只有顾晨拇指上的玉扳指在转动。过了一会儿,玉扳指停了下来。
顾晨将庞将军扶起来,道:“本王明白将军的良苦用心。只是这些银票……”
“请王爷放心,此事只有末将清楚。当初抄没银两清点时,末将就是分人分批分开单独清点,彼此之间互不知晓,无从知晓具体数额。他们以为这就是王爷论功行赏的那些银子。兑换银票,是末将亲自去的,除了末将,无人知晓具体的内情。”
庞将军继续道:“怀朗军一生效忠于王爷,此次王爷更是为将士们着想,全军上下更加死心塌地的效忠王爷。就算他们知道什么,也绝不会做不利于王爷的事情。末将一向行事谨慎,王爷大可放心。”
顾晨沉默片刻,道:“既如此,本王便收下了。”
待庞将军离开,顾晨打开锦盒看了一下。唤来了云逍,让她重新封上,妥帖收好,切勿外露。云逍谨慎的应下。
第十日,北齐来人了,不出所料同意了降书上的全部内容,北齐的皇帝已经在降书上盖了国玺。北齐的官员恳求赔款可以宽限些日子,也让二皇子和周孚在北齐多待一段时日。
顾晨已经接到了朝廷官员的呈文,再有二十几日便可到达安宁城。她告诉北齐的官员,二十日后必须将赔款、二皇子和周孚一同送到安宁城。赔款不足,其中两成可用粮食补齐。送不来,便撕毁降书。另外,她还让北齐送来一样宝物。
北齐的官员是叫苦不迭,可面对强硬的顾晨和几位怒目而视的将军,他们连商量的话都不敢再说,只能快马加鞭的赶回安定城。
二十日后,装着赔款和粮食的车马浩浩荡荡的进了安宁城。其中一辆坐着二皇子,一辆坐着周孚。
顾晨将北齐的官员留下,等着与大周官员商定交割城池的具体事宜。
知道周孚到了,几位将军都有些坐不住,想立即去宰了他。顾晨命徐将军和钱将军去验明正身,他们之前在战场上见过周孚,知其模样。两人领命而去,确定是周孚本人。
顾晨下令,将周孚严加看管起来,等回到京城,父王下葬之时,要用他的鲜血为父王祭碑。
顾晨懒得去见北齐的二皇子,出于礼法的考虑,还是去见了一面。她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平庸。
按照自古以来的规矩,各国对待质子也要守礼法。按照礼法,大周要善待二皇子。如果北齐有违约定,大周可以杀了二皇子。如果北齐一直遵守约定,等到北齐老皇帝死了,若是传位给了二皇子,大周要送二皇子回北齐继承皇位。礼法是这么个礼法,但是二皇子会不会病死,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那就没人能保证了。
两日后,朝廷派的官员和换防的将士们到了。顾晨见了这二十多个文官武将,简单的交谈一番,把该交代的交代了,定下三日后定北军撤出安宁城,班师回朝。她对这些文官武将都不熟悉,十五岁离京的时候,这些官员的职位还不算高,甚至有的人可能还没有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