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清晨雪> 第49章

第49章

  其他奴才也是怕的要死,都选了同样的路。
  顾晟很是气恼的回到府中,将事情的经过和几个谋士说了,几个谋士不约而同的愁眉不展。在场的人都明白,三皇子要娶瑞王,怕是没可能了。他们很清楚,想要两人事成,只能从瑞王这面下手。若是让三皇子主动向皇上请求赐婚,相当于直接告诉皇上,三皇子想要皇位。皇上不仅不会同意,还会让三皇子遭到皇上的忌惮,甚至是厌恶。所以,只有让瑞王主动求嫁才行。但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其中一位姓李的谋士意图讨好三皇子,道:“殿下不必灰心,至少安排过去的那些奴才她已经收了。俗话说的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这个先机,之后再加以谋划,也不是全无可能。”
  顾晟听了此话,心情稍好。对,谁说就一定不行了,只要再做筹谋,里应外合,总会有机会的。
  几人还在思量着下一步如何行事,有人来报,刚刚送出去的二十个奴才回来了。几人惊疑不解,忙将人叫进来细细禀明。等那些奴才将在王府的事情说了,一个个谋士都低着头,不敢言语。
  瑞王这是明晃晃的打了三皇子的脸,拒绝的不留一丝余地。
  三皇子脸色灰败,这些个奴才拿着籍契和身契就立刻返回自己的府里,相当于直接告诉顾晨,这些人是自己派过去的内应。他将心中的痛恨都发泄在奴才身上,下令将这些奴才杖责五十,然后全都发买了。任凭这些奴才如何痛哭求饶都没有用,最后是死的死,残的残,卖的卖……
  顾晨正在想午饭吃点什么,周平禀报,那些奴才果然都回了三皇子的府邸。顾晨不禁嗤笑,三皇子调教出来的奴才和他一样,又蠢又胆小。经过这次,三皇子要是还想保有点脸面就该知道要离她远一些。否则,她下次出手可就不会这么轻巧了。
  顾晨心情好了,决定吃碗鸡汤面。难得王爷主动提出要吃什么,厨娘立马让人抓了老母鸡,使出浑身解数,一定要将这碗面做出滋味。
  后院厨房忙着杀鸡放血,前面周平开始跟王爷商量搬院子的事。周平提起这事也不好受,可王爷必是要住到主院,否则有失体统,他不能不为王爷考虑。
  顾晨和周叔商定,将父王和母妃的东西都好生收好,不能有任何闪失。至于主院,不需要大肆铺张的布置,一切如旧。明日办吧,明日她刚好要入宫赴庆功宴,避免触景伤情。
  周平表示一定会办好,又向王爷禀告了详查府中奴才的事,还要再过些日子才能查完。
  此事费时费力,周平很是不易。其实,想简单快速的解决此事,一刀切即可。但瑞王府对下人素来宽厚,这些人在王府里当了多年的差,若是如此粗暴的对待,太过无情。顾晨想了下,不好再拖久了,让海遥也一起去查,有她这个小机灵鬼,进展会更快。
  顾晨吃了面,很是满足,赏了厨房众人。这是她回府后第一次打赏下人,厨房的厨娘等人得了赏赐,一个个开心不已,满口说着王爷的好话。府中其他的奴才得知后,一个个都盼着把差事办好,也能得到主子的赏赐。
  说好要懒散一天,就要懒散一天。吃也吃饱了,顾晨准备把被三皇子打断的觉给补回来,又窝回了书房的长榻,拿着那本看了两页就想睡的书继续看了起来。这书果然有效,没一会儿,上下眼皮就开始打架。把书搭在肚子上就要睡着的时候,云逍又来了。
  “主子,主子……”
  连续两次好眠被扰,脾气再好的人也忍不了。顾晨一把掀开羊毛毯子,直挺挺的坐起来,皱着眉头,满是烦躁。
  “又怎么了?”
  云逍也很无奈,主子每次睡醒总是要缓一小会儿,要不然就会有点小脾气。睡觉的时候更是不能搅扰。行军打仗的时候那是顾不得,一切以战事为先。现在回府了,她每次都格外注意。今日也真是巧了,两次都赶在这时候。前面来人传话的时候她本不想叫醒主子,可听了来人的身份,她还是进来了。
  “文昌侯府的程二公子和户部尚书之子孙公子来了。”
  顾晨闭着眼睛,烦躁的揉着额头,一听是这两个人,立即睁开了眼睛。
  第46章
  “快给我收拾收拾,别让那两个混小子等着急了。”
  “主子别急,这些年过去,两位公子的性子应会稳重了不少。”
  顾晨撇嘴,“稳重?得了吧。小时候在宫里爬树掏鸟蛋的事你忘了?我可没少被他们两个连累,被罚抄书。”
  云逍抿着嘴笑,道:“奴婢怎么会忘呢。奴婢还点灯熬油的帮主子抄了许多呐。”
  “可不是嘛。抄了几宿都没抄完,你怕我挨赵太师的板子,急得直抹眼泪。边哭边帮我抄。哈哈哈。”
  “主子还笑话奴婢!”
  “好好,不笑了。就他们两个来了,李谦没一起来吗?”
  云逍摇头,道:“没听前面的人提到李公子。”
  顾晨沉默了下,道:“你去将我从北齐带回来的那个……那个什么茶来的?”
  “主子说的可是寒白茶?”
  “对,去把那个茶拿来。将茶先煮一下,再用雪水冷泡。还有我给他们准备的礼品,也拿过来。”
  “是,奴婢这就去办。”
  程柏和孙继善正喝着茶,见顾晨进来了,赶紧放下茶盏,一脸肃然的起身行礼。程柏更是掀袍,作势就要下跪,被顾晨抬手制止。
  “我胆小,程二公子可别吓到我了。孙公子也是,可别一边行礼,一边想着怎么使坏呢吧。”
  闻言,二人脸上装出来的严肃维持不住了。三人相视,久别重逢的喜悦涌上心头,不禁哈哈大笑。
  程柏乃是文昌侯次子,年二十,长得眉清目秀,风度翩翩,是京中有名的纨绔。他的祖父也是追随先帝的功臣,获封侯爵,世袭罔替。
  孙继善是礼部尚书孙言庆的独子,年十九,长得不算俊俏,但是面容白净。看起来文质彬彬,其实一肚子的坏水。京中的人都不敢真的招惹他,就怕被他神不知鬼不觉的使坏。
  顾晨看着儿时一起念书的同窗,从小玩到大的挚友,满心喜悦。往事一幕幕,浮现于眼前。
  顾晨四岁开蒙,七岁的时候皇上让她给清滢做个伴儿,到宫中与公主一同念书。同时特下恩旨,允许几个权贵家的公子小姐一同进宫念书,其中便有程柏、孙继善和李谦。
  大周没有七岁男女不同席的说法,十二岁之后才会避着些。宫中规矩森严,皇子公主们读书的文崖殿也是规矩甚多。但孩子就是孩子,哪能像大人似的总是端端正正。孩子一多,就更不好管束了。顾晨不是孩子的心智,但她不想表现出太大的不同,尽量融入其中,在和他们的玩闹中有了一些有趣的经历。
  除了清滢之外,她还挺喜欢和程柏、孙继善、李谦玩的。这三人性格很是不同,凑在一起甚是有趣。程柏聪颖,学什么都不认真,但若考他,却可对答如流,赵太师都觉得惊奇。孙继善就是个闲不住的主,到处调皮捣蛋,跟个猴崽子似的。他可没少惹事,但却没闯过大祸,当真是个鬼机灵。
  至于李谦,他是礼部尚书李礼的次子,长得周正,性子随了他的父亲,总是一本正经,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张嘴就来,礼不离口。按理说,哪有孩子愿意和他这样的玩,但他心性纯良,很有担当,程柏和孙继善还是愿意和他待在一处,一旦犯了错,可以推到他的身上……
  他们四个人经常玩在一处,没少闯祸。记得有一次孙继善见文崖殿旁的一棵树上有一个鸟窝,便想上去掏鸟蛋。顾晨上辈子也没干过什么爬树掏鸟窝之类的事,跟着他们一起去了。
  那棵树很高,孙继善害怕摔下来,有些犹豫。程柏自己不去爬树,却在旁边暗暗撺掇着孙继善上去,说会在下面保护他,肯定接得住。李谦没留意到程柏,见孙继善要上去,赶紧去拦,一口一个不可、胡闹、危险、会被先生责罚。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激得孙继善非爬不可了。顾晨想拦的时候,孙继善已经不听劝了,撸着袖子就爬了上去。她赶紧让云逍悄悄去找宫中的侍卫来,别惊动其他人,免得大家受责备。
  后来,孙继善成功的掏到了鸟蛋,却下不来了。还是几个侍卫又是上树,又是在下面接的,好不容易才把人给平安的弄下来。这事自然没能瞒住,几个人被拎到了赵太师那里,有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在,也不用旁人来处理了。
  孙继善蔫蔫的,心里一阵后怕。
  程柏将自己撇的一干二净,说他什么也没干呀,就在树下看着,还一直担心着孙继善,时刻准备接住他。
  李谦倒是主动向赵太师认错,表示自己最为年长,应当尽力劝止,但却没能够阻止,将孙继善置于危险之境,这都是他的责任,甘愿受罚。郡主出言劝阻了,阻止不及还命人找来侍卫,这才及时救下了孙继善,请太师不要责罚郡主。至于孙继善,他已经受到惊吓,也算是得到了惩罚。程柏确实未曾参与,还请不要牵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