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不少人跟着激动了起来,激动之中带着喜悦。吴志和班屏则是神色复杂,让人辨不清到底是个什么情绪。
三当家木央问道:“这‘通威将军’是?”
吴志道:“三弟,你不是咱们这的人,所以不知道‘通威将军’。这……”
那拄杖的老者抢过话,道:“‘通威将军’可是咱们这的大恩人呀。当年,前朝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苛捐杂税无数,律法严苛,刑法残忍,民不聊生。后来,战乱起,咱们这的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幸好‘通威将军’来了,打跑了那些狗官,还给咱们带来了粮食。”
旁边一个年纪相当的老者道:“吴老,是镇国公打跑的那些狗官,不是通威将军。”
吴老动了下手杖,道:“都一样,都一样,你别打岔。老夫说到哪了?对,通威将军搭棚施粥,让咱们吃上了饭,不至于饿死。后来,前朝又想将咱们这夺回去,他们也不顾咱们的死活,要将咱们都围死。老夫记得清楚,那时候大伙都担心通威将军会抢了咱们的吃食,却没想到通威将军将自己的马都宰了,也没动咱们一粒米。大伙那个感激呀,也不想再过回前朝的日子,就将吃的都给通威将军送去了。苦撑了一段日子,前朝的那些人都被打跑了。前朝多行不义,天都要亡他!再后来,咱们过了一段从未有过的好日子,通威将军待咱们这些百姓极好,还会亲自带着将士帮咱们种地。”
吴老说到这里,苍老的眼中闪着光亮,道:“后来通威将军离开了,咱们都很是不舍。有人起了头,要为通威将军建生祠,大伙都愿意。这生祠就在通城内,香火兴旺,四时不绝。”
吴老讲的有些不清不楚,但吴老是吴氏一族的族长,就是大当家吴志也不敢顶撞,便也没人去纠正。
木央明白了个大概,但是这“通威将军”到底姓甚名谁,还是不知道。他不得不再次问道:“这‘通威将军’到底是……”
刚刚打断吴老说话的老者是刘氏一族的族长,他主动答道:“‘通威将军’就是镇国公的夫人。‘通威将军’是咱们出于敬意而叫的。通城的通,威武的威。”
木央听后眸光闪动,没想到“通威将军”竟会是镇国公夫人。
刘老喃喃地道:“通威将军如今应该有六十多了,来的真的是通威将军?”
班屏道:“刘叔公说的不错。通威将军已经年迈,又怎会率军来咱们这。这事恐怕有假。”
吴老重重的砸了下手杖,生气的道:“那竖的旗,还能有假?”
班屏赶紧起身赔礼,道:“吴老莫气。晚辈只是觉得此事不对。刚刚刘叔公也说了,‘通威将军’是咱们的叫法,不是朝廷封的,又怎会有朝廷的将军旗?”
第111章
吴老听了这话总算是冷静了些,满脸的褶子都挤到了一起。
木央道:“二哥说的不错!这就是朝廷使的计谋!利用咱们对‘通威将军’怀有的恩情来迷惑咱们,趁着咱们放松警惕的时候将咱们一网打击。各位族老,诸位兄弟,上次来的贾勇可是要屠了咱们的村子啊。这次来的人会比他好?这些朝廷官员都是蛇鼠一窝,没一个好东西!”
提到屠村,在场的人一个个脸色铁青,瞬间怒火上头。
“三当家说的对!这些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
“对!在他们眼里,咱们的命都不是命!”
“对!对!”
吴志大声道:“三弟说的有理,咱们不能被他们骗了!现在就出去和他们干!”
班屏急忙道:“大哥,诸位兄弟,稍安勿躁。咱们现在要冷静,万不可贸然出去,中了他们的圈套。咱们应该先看看他们的动作,然后商议出个对策,再行动。”
吴志道:“二弟,你总是如此婆妈。有三弟在,何须担心。贾勇那厮不就是被三弟打跑的!”
班屏道:“大哥,此事不可鲁莽呀。”
木央道:“二哥不必担心,我这就带人出去查探……”
吴老用力砸了几下手杖,众人都看了过去。
吴老颤巍巍的站起身,道:“只是胜了一次,你们就真以为能打赢朝廷?朝廷有多少兵马,咱们又有多少?吴志,你当真要和朝廷一直作对下去,让这些亲友乡邻去送死吗?”
吴志噌的一下站了起来,道:“老祖,你怎可如此看我呀?我怎会让乡亲们去送死?”
吴老双手叠握在手杖上,缓缓的道:“当初你为什么去灵山当了匪,咱们都知道,无人怪你。你为了咱们这些乡亲抢了朝廷的粮食,咱们不是没有良心,都感激你。贾勇要屠村,咱们也是被逼得没了办法,不得不反抗。可是,咱们若是再这么下去,螳臂当车,必是死路一条。你难道真不明白?”
吴志握紧拳头,涨红了脸,沉声道:“老祖,我怎会不明白?可朝廷不给咱们活路呀!”
账内一时安静,又有人冲了进来。
“来人了。那面派人来了!”
班屏问道:“派了多少人?”
“十个人。”
班屏惊诧,“十个人?”
还未细问,就听帐外有人喊着“二牛”、“虎子”……
账内的人坐不住了,纷纷起身出去。三位当家也疾步出了帐。乡亲都围了过来,将十个人围在了中间。
这时,旁边跑来一个妇人,扒开众人,高喊道:“我儿!”
王虎急忙回身,前冲几步扶住妇人,嘶哑开口:“娘!”
妇人抱着儿子,呜呜痛哭。
一个中年男人着急的问道:“小开子,大壮呢?我儿大壮呢?”
吴开看清人,道:“叔,大壮也来了,但是没跟咱们几个过来。”
男人转过身,眼巴巴的望着外面,抹着眼泪,只盼能看到自己的儿子。
帐外这般认亲的景象,看得人红了眼。
吴志和班屏呆站在原地。
吴开看到了吴志,急忙拨开人群,唤道:“大哥!”
吴志愣了下,疾步过去,握住吴开的双臂,道:“兄弟!”
二人看着彼此,流下热泪。
木央不是当地人,但看着这场景也是久久无言。
班屏稳了稳心神,想让众人进帐说话。但这么多人,帐内装不下。亲人久别重逢,此时想分开太难。他想了想,让人搬了椅子出来,道:“大哥,小开子,各位族老,咱们坐下说吧。”
怀朗军的十人,三位当家和各位族老坐了下来,其他乡民围站在他们的外面。
众人擦干脸上的泪,冷静了些。
班屏道:“小开子,你们此次回来是”
吴开道:“我们是奉了王爷的令,前来了解情况。王爷说通城之事,必有隐情。”
众人听了先是一愣,然后是一阵骚动。
“王爷?”
“王爷真是这么说的?”
“真的假的?”
……
吴老将手杖重重砸向地面,咚咚咚,众人安静了下来。
苍老的声音响起,“都不要说了,听小开子说。小开子,你说的王爷是?”
吴开恭敬的回道:“老祖,王爷就是当朝的瑞王殿下。”
吴老问道:“就是打赢了北齐的瑞王?”
“是。老祖,咱们大周只有一个王爷,就是我们的瑞王殿下。殿下是镇国公和通威将军的外孙女呀。”
乡亲们不敢再大声说话,只小声的相互嘀咕着。
吴老道:“是镇国公和通威将军的外孙女?”
吴开点头,“千真万确。王爷派我们来时说,国公夫人一直记挂着通关的百姓,感念百姓当年的恩情。只是国公夫人年迈,腿脚不便,再不能来咱们这看看了。”
上了岁数的人听了这话,又想起了当年守通关时的艰难和通威将军对他们的好,心中无限感慨。
吴开继续道:“王爷还与我们说,国公夫人说了,通关的百姓绝不是刁民,而是大周的恩人。所以,这次王爷虽是奉旨来剿匪,但王爷相信老夫人的话,不愿对百姓刀剑相向。王爷让我们几人脱甲卸刀,前来问明真相。若是有冤屈,王爷承诺必会还咱们清白。”
吴老激动的道:“此话当真?”
“是,王爷从无虚言。”
刘老也激动的问道:“王爷真能还咱们清白?不会伤咱们?”
刘二牛道:“叔公,我们几人跟着王爷一路攻入北齐,王爷即便是对敌国的百姓都不曾苛待,更何况是咱们?叔公,各位族老乡亲,你们都是我们的亲人,若是信不过王爷,我们怎会前来?我们还能害乡亲们不成?”
王虎道:“是啊,这天底下,别人说的我们可能不会信。但只要是王爷说的,我们都信。我们十人这次来就是希望能帮到乡亲们。我们也不相信各位叔伯婶子会想要反朝廷。”他看向娘亲,道:“娘,儿从不骗人。”
王虎的娘眼圈还红着,忙应道:“我儿从不骗人!”
乡亲们听了这么些话,已经信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