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清晨雪> 第173章

第173章

  顾晨不用刘淮再多说,已能猜到了大致的经过。
  “刘公公放心,本王会好生将皇上和婉妃娘娘的赏赐转交给宋姑娘。本王想向刘公公打听个事。”
  “王爷请讲。”
  “从此次圣旨来看,通城之事已有结论,不知通城的那些官员和贾勇剩下的那些将士……”
  原以为瑞王会问些宫内之事,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刘淮很是清楚。他心中警醒着,虽对瑞王满是欣赏和敬佩,但还是做好了敷衍过去的准备。没想到问的却是这满朝皆知的事,立即放松了下来。
  “王爷还不知吗?朝廷已经有了定论。”
  顾晨挠了下发痒的眉骨处,道:“我喜清静,不怎么出府。王府也少有人登门。”
  刘淮明白,瑞王这是在说她没有私下走动,与朝臣串联,结党营私。
  作者有话说:
  靖江是不是出毛病了?昨天是根本就登不上来,这会儿也是老出错,更新都困难。什么玩意儿,不好用还出问题,太落后了!
  第152章
  “王爷喜清静,修身养性,必会身体康健,平安顺遂。通城的官员,王爷应是知晓的,刑部的孙大人和户部的程大人早于王爷几日回京复命。朝廷依据两位大人递上来的证据,已有了初步的结论。皇上对此事甚是看重,待王爷将那些官员押送至京后,三司抓紧会审,已经结案。那些官员和贾勇一样,被判斩立决,其中罪大恶极者还牵连了家人。至于那些跟着贾勇去屠村的将士,身居要职者判斩立决,其余士卒被判充军北境。”
  顾晨双手抱拳,向上执礼,道:“皇上圣明,为民除害,实乃百姓之福。”
  刘淮连连附和,提了一嘴:“贾勇之案中,望西城的郝观上了奏折,历数贾勇在望西城时犯下的罪行,得到了皇上的赏识。皇上已经下旨,诏其入京为官。”
  “皇上英明,识人善用 。”
  顾晨没再问其他的,唤来了云逍,拿过一个鼓鼓的钱袋子,道:“刘公公,劳烦你来王府一趟。不好多留你在王府,耽搁你回宫复命。现在外面日头毒了,这些银子还请收下,让公公们吃些茶水瓜果,解解暑气。本王的一番心意,刘公公就不要推辞了。”
  “既是王爷的美意,老奴便收下了。老奴替奴才们谢过王爷。”
  刘淮笑得眼角都出了褶子,收下银子后,顺口道:“朝中因为通城之事忙得紧,皇上也不得闲,老奴确实不便在王府久留,这便告辞了。”
  顾晨心中一动,通城之案既然已结,朝中还在忙什么?她面上不显,也没有问,亲自送刘淮出了前厅,命周叔好生送出府。
  顾晨坐回位子,将那宅子的地契扔在了桌上,手指一下一下的点在上面,眉头紧锁。刚才故意转了话题,就是不想让刘淮将皇上的意思点破,这样还可以装傻糊弄过去。可这事却让她心中烦躁,眼中甚至带上了一丝戾气。
  管他是谁,之前就是顾虑太多才让雪儿受了许多苦,遭了那番罪。这次,绝不会妥协,今后都不会妥协。
  她将地契放进袖内,让安生唤靳忠去书房。
  安生转身而去,走了一段路突然停了下来。书房?哪个书房?是王爷的书房还是宋姑娘的书房?脑中转了转,应是王爷的书房吧。
  靳忠进到书房,见王爷正将一封信封好。
  “你派个人,将这封信送去北境王将军那里。”
  靳忠双手接过信,道:“王爷,可要避人耳目?”
  顾晨摆了摆手,道:“在通城之时,本王曾当众答应吴志尽力一试,让降众入怀朗军。可他们毕竟是罪人,怎能入怀朗军。王将军出身怀朗军,北境的兵力也不算充足,多些人手总是好的。皇上已经准了本王所请,让他们充军北境。这封信只是向王将军讲明原委而已。”她长叹一声,道:“如此,本王也算是没有食言吧。”
  “诚如王爷所说,王将军是怀朗军出身,此番灵山众人能充军北境,由王将军统领,也算是入了怀朗军。王爷为他们考虑良多,甚至亲自向皇上请旨,如此尽心尽力,已是足够。”靳忠顿了下,道:“王爷,旁人不知此信的内容,若不避人耳目,属下担心会有人拿此事做文章,说王爷私下与王将军来往过密,心思不纯。”
  “所以,你要让人大张旗鼓的去送。”
  “属下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嗯。这次前去通城的将士都有功,朝廷的封赏很快就会下来。”
  靳忠憨厚的道:“刚在来的路上,属下已经听安生说了。弟兄们能得到赏赐,自然高兴。只是,此次能够没有折损一名弟兄就大获全胜,全是靠王爷的智计,可王爷得到的赏赐未免……”
  顾晨阻了他的话,道:“皇上对本王已是厚赏。退下吧。”
  靳忠自知失言了,行礼后退了出去。
  顾晨明白靳忠的忠心为主,却更明白自己的处境。自己如今已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这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万幸皇上念着父王,对自己很是信重,又有姑母相护,加之自己是女子,否则,好日子早就到头了。此次上书请求皇上施恩,换取灵山众人充军北境,既是兑现对吴志等人的承诺,也是为了自己考虑。
  顾晨望着靳忠的背影,回想着刘淮临走时的话,看来,要去一趟国公府了。
  芜悠和芜綠察觉出自王爷走后,主子就心神不宁,再不能专心。芜綠思索了下,主动提出要不要出去打听下。
  宋雪有心让她去,话到嘴边却摇了摇头。埋首书写,视线不时的扫向书房外,终是见到了人,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顾晨进了书房,给了芜悠和芜綠一个手势,二人退了出去。
  宋雪坐不住了,起身过去,急道:“圣旨可是对你有所责罚?”
  顾晨拉着她坐到旁边,柔声道:“你呀,想差了。那圣旨是对我通城大捷的嘉奖,未有责罚。”
  “真的?”
  “自然是真的,这圣旨可做不得假。”
  宋雪不信,“皇上没有因为我的事而责罚你?”
  “圣旨上只字未提含春阁的事。皇上还赏了疗伤祛疤的药,这意思很是明了了。”
  “那便是过去了?”
  “对,已经揭过去了。”
  宋雪心有余悸的道:“我还以为……”
  顾晨拍了拍她的手,道:“无事了。”
  宋雪长长的松了口气,见顾晨似有心事,道:“可还有其他的事?”
  顾晨定定的看了她一会儿,然后从袖中拿出地契,道:“这是皇上代婉娘娘赏给你的宅子。”
  宋雪很是惊讶,接过地契后仔细的看了看,而后默然无语。良久,道:“皇上的意思是让我搬出王府。既然如此,那我……”
  顾晨打断了她的话,道:“雪儿,皇上赏你宅子,并未说让你离开王府。你收下这份赏赐就好,旁的,不用多想。”
  “皇上如此明显的用意,我怎能故作不解。就算我是傻的,可你有一颗七窍玲珑心,皇上知你必是明白的。你万不能忤逆圣意。”
  顾晨攥紧了她的手,道:“什么七窍玲珑心,只要话没说明白,我就是不明白。你放心,皇上那里我自有应对之法。答应我,不要想着离开王府。”见她不应,顾晨的手又紧了几分,道:“之前我已与你说过,你若离了这王府,对我来说才是最大的隐患。你信我,我有办法,皇上绝不会因为你没有离开王府而不悦。”
  宋雪手上吃力,疼得厉害。
  顾晨松开了手,紧张的道:“我不是有意的。都怪我,手上没个轻重,弄疼你了。”
  见顾晨面露懊悔,用长着茧子的手小心翼翼的揉着自己的手,宋雪心中是又酸又软,再无法坚持己见。
  “你没用多大的力气,不疼的。我听你的,不会离开王府。”
  顾晨抬起头,欣喜的看着她,握住她的另一只手,道:“你在王府,我心里才能踏实。我还有一件事要与你说,明日,我要去一趟国公府。”
  宋雪的手瑟缩了下。
  顾晨知她担心什么,安抚道:“外祖和外祖母不是迂腐之人,舅父和舅母也不是迂腐之人,而且他们都很疼我。我去国公府,一是此番回京,理应前去向长辈请安。二是因为朝中之事。”
  “朝中之事?”
  “通城之事看似只是一场匪患,却对朝中牵扯颇多,掀起了诸多变化。我要去国公府向舅父详细了解一番。”
  宋雪有些疑惑的问道:“我不懂朝廷大事,但也知道朝中关系复杂,多有联系。”压低声音道:“你不上朝,难道朝中也没有亲信之人?”
  顾晨笑眯眯的道:“雪儿,你懂得真多。”
  宋雪白了她一眼,看在顾晨的眼中,那双桃花眼是风情无限。
  “呵呵。我没有在朝中安插人手,离京的时候我还是郡主,上面有父王,哪里需要我去安排这些。而且,就算是父王,也没有如此做。对父王来说,作为臣子,只需忠君之道。若是做了多余之事,会踏入旁门左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