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清晨雪> 第195章

第195章

  皇后摇了摇头,道:“你呀,在战场久了,成日舞刀弄枪的。好好的姑娘家,以后可不能如此鲁莽。”
  “皇婶教训的是,我会谨记在心。”
  皇后颔首,道:“清滢就要搬出宫了,公主府与你的王府离得近,我在宫里离得远,以后呀,你多去去清滢那。”
  “皇婶这是怕清滢少了照应,会被人欺负?谁敢欺负皇婶和皇伯的掌上明珠呀。我去了公主府,怕是会被清滢欺负呐。到时,皇婶可要为我做主呀。”
  顾清滢佯装愠怒的道:“母后,你听听,孩儿这还没搬出宫呢,就被人欺了,你可要为孩儿做主。”
  皇后被逗得轻笑出声,道:“你们两个呀。”
  又说了会儿逗趣的话,顾晨看了看时辰,道:“皇婶,早朝已经许久了,我还要去向皇伯请安。”
  “快去吧。你皇伯要是知道你进宫了,定会急着见你。去吧。”
  顾晨告退。
  皇后屏退众人,道:“你说晨儿是什么意思?甄衡真如她说的那般,是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
  顾清滢想了想,回道:“划伤甄衡这事应是真的,王姐从不会无中生有。”
  “确实。那这甄衡……女儿啊,你父皇是什么意思,你是知道的。恩科就要到了,难道你真要在‘三鼎甲’中选驸马?这可怎么行呀?”
  “母后,父皇之意不可违逆。”
  “这……唉……在那什么都不是的‘三鼎甲’中选,还不如选那李光。我瞧着,你父皇也很中意这个李光。”
  李光确实在她的考量之内。李光已是兵部尚书,还是本朝最年经的尚书。他的兄长李牧是父皇亲自任命的三品将军,兄弟二人很得父皇器重。他们二人与德善侯有些浅薄的亲缘关系,如今德善侯府已降为了德善伯爵府,袭爵的齐诚攀上了三皇子,但他没什么能耐,无须担心。除此之外,李家兄弟与朝中其他权贵并无过多牵扯,倒是不错。她若嫁与李光,便可为弟弟谋划一番。
  “你是如何想的?”
  “母后,容孩儿再好好想想。孩儿先回宫了。”
  皇后知她心事重,也不好问得紧了。
  顾清滢想着事,走得慢。有小太监跑来悄声禀告,瑞王去了婉妃宫中。她脚步一顿,心中的那份不安愈发加重。冷声问道:“瑞王已经进了婉妃宫中?”
  小太监战战兢兢的回道:“瑞王殿下前脚刚进去,奴才就赶忙跑来禀告。”
  回宫正好要路过婉妃的宫殿,她更不急了,一步三顿的慢慢走着。
  顾晨出了婉妃的宫殿,正见清滢走来。
  顾清滢看了眼婉妃的宫殿,笑着问道:“你怎走得如此慢?这会儿,该是散朝了。”
  顾晨颇为坦然的道:“哦,路过婉妃娘娘的宫殿,我正好去与她说了宋雪的事,好让她放心。”
  “原来如此。宋姑娘还在你的府上?一切可好?”
  “雪儿很好。我得快些去见皇伯了。阿笙那,你派个人送她出宫,让她在宫外等我。”
  “好。你快些去吧。”
  等人走了,顾清滢的眼中再无半分笑意。
  雪儿……
  她又看眼婉妃的宫殿,缓步离开。
  婉妃在宫殿内很是不安,她是感激瑞王的,可刚刚瑞王说到雪儿时眼中不自觉流露出的情谊,让她的心狠狠的提到了嗓子眼。
  许是自己看错了……可若是没有看错,那雪儿岂不是成了瑞王的玩物……
  不会的,瑞王为了救雪儿,能做出那般骇人听闻的事,甚至不惜惹得皇上大怒,必不会害了雪儿。不对,瑞王为了雪儿,何至于做到此等地步?
  婉妃展开手中的信,上面写着:姑母,我一切安好。勿念。
  雪儿,你可是真的安好?
  第171章
  早朝已经散了,皇上移驾至御书房。
  刘淮给皇上奉上正合适的茶,道:“陛下,瑞王殿下早早的进宫了,和大公主去给皇后娘娘请了安。这会儿,瑞王殿下正往这赶来呐。”
  顾敬端起茶盏,顿了一下,拂了拂茶面,饮了一口,道:“那孩子自小就怕热。”
  刘淮立即会意,道:“奴才这就让人多搬些冰来。”
  顾敬放下茶盏,看起了奏折。
  顾晨赶到御书房时额头带着汗珠,鬓角也濡湿了。她抬袖擦了擦额上的汗,得了准许,进了御书房。掀袍跪地,道:“臣,参加陛下。”
  顾敬搁下御笔,见她跪得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竟觉出了份疏远,道:“晨儿来了,快起来吧。”
  “臣有罪。臣不该做事鲁莽,损了皇家颜面,更不该忤逆陛下,触怒圣上。臣……”
  “好了好了,提这些做什么。起来吧。”
  顾晨以头触地,道:“臣无颜见陛下。请陛下责罚。”
  顾敬沉默片刻,道:“刚还说不该忤逆朕,朕命你起来,你却不起。你这是又要忤逆?”
  闻言,顾晨孩子似的偷偷瞧了眼皇上,很是心虚的抿了抿嘴。然后慢慢吞吞,扭扭捏捏的站了起来。
  这般模样,与她小时候在宫里闯了祸时一模一样,惹得顾敬嘴角微翘,那份疏离一扫而光。
  顾敬语带笑意的道:“还垂着头做什么?抬头让朕瞧瞧。”
  顾晨犹犹豫豫的抬起了头。
  只一眼就看到了那条伤疤,两寸长,截断了眉毛,将那清秀的脸庞生生给毁了。
  顾敬目露自责,道:“这伤……”
  “多亏了皇伯送的疗伤圣药,这伤才会好的这般快。如今已全好了,都看不太出来了。”
  这话让顾敬的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又见顾晨笑得纯善,眼中满是孺慕之情,让他更是自责。可身为帝王,如何会有错。有错,也是臣子的错。
  顾敬掩下自责,道:“坐吧。”
  顾晨刚坐下,刘淮就带宫人搬来了两大盆冰。
  “刘公公,皇伯素有头疾,不可受凉。虽是炎炎夏日,也不可放这么些冰,恐会伤了龙体。”
  刘淮脸上堆着笑,道:“殿下有所不知,皇上知道殿下怕热,特意命奴才备上的。”
  “皇伯……”
  听了顾晨与刘淮说的话,顾敬心里很是熨帖。
  “不妨事。你自小就怕热,将那些冰放得离你近些就是了。”
  顾晨很是感动,站起身,道:“皇伯,我……”
  顾敬笑着道:“站起来做什么。坐。”
  “谢皇伯。”
  几个小太监将冰盆放好,退了下去。
  顾敬抽出一份奏折,道:“这是杨将军送来的战报,你看看。”
  刘淮接过奏折,交到了顾晨的手上。
  顾晨展开奏折,一字不漏的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南疆战事有胜有负,但胜多负少,总体是好的。如今大军分为两路,一路由杨将军统领,一路由康家父子统领,进一步攻入南魏的腹地,战胜南魏指日可待。顾晨却觉出了不对,南魏战力虽不及北齐,却也不是弱军,我军怎么会战得如此轻松?而且,为何要分兵两路?以她的判断,此时兵合一处方为上策。
  “晨儿,你如何看?”
  顾晨合上奏折,道:“几位将军骁勇善战,虽有小败,却与大局无碍。其中不乏故意败之,用以诱敌。战局形势一片大好。”
  顾敬心情愉悦,“嗯,不错。朝中大臣都未曾想到战事会进展的如此顺利。朕,也未曾想到。”
  “杨将军和康将军父子都是身经百战,对南魏又很熟悉。皇伯知人善用,让他们得以施展,方才会取得如此好的战果。”
  “哈哈,你呀,惯会讨朕欢心。”
  “我哪里是要讨皇伯欢心,我说的都是实话。”
  龙心大悦,刘淮也跟着露出笑容。
  顾晨想了下,问道:“皇伯,我观奏折上的内容,大军现在分为了两路,这是兵部做的决策?”
  “不是兵部的决策。杨将军和康将军各自上了折子,一致认为此时应分兵两路。战事瞬息变化,将军们在战场,他们有此判断,朕便准了。可是有不妥?”
  这事本身就不对。如果一致认为应该分兵,为何不联名上折,而是要分开上折子?怕是杨将军和康将军有了分歧。若真是这样,将帅不和,此乃战时大忌呀。再一想,自己毕竟不在南疆前线,知道的有限,无法做出精准的判断,不好妄下结论。
  “皇伯是知道的,我爱在府里躲清闲,什么都不知道,看了奏折就好奇的问一下。”
  “你也知道你成天的躲清闲?正好,再过些日子就是秋狝了,到时你可要好好露一手,拔得头筹,给那些大臣们开开眼。”
  “我这些日子疏于练武,整日赏花弄草,皇伯可是难为我了。”
  顾敬看向刘淮,道:“瞧瞧,朕整日忙得无暇歇息,她倒好,整日偷懒。”
  刘淮笑着道:“皇上是心疼瑞王殿下常年征战,想让殿下好好歇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