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顾敬终于止住了咳嗽,甚为感动的拍了拍她的手,道:“皇伯无事,再养养就好了。倒是你,刚刚在外面……咳咳……”
刚才外面发生的一切,顾敬听得一清二楚。
顾晨继续为他顺背,道:“皇伯千万莫要多思多虑了。一切都是侄女恣意妄为,都是侄女做的,他们就是口诛笔伐,也是对着侄女。侄女不怕,随他们去。”
顾敬很是欣慰,道:“你这份孝心,当世难寻。皇伯必不会让你受委屈。”
“这有什么委屈的。这些个官员吃着皇粮,拿着朝廷的俸禄,受着皇伯的恩泽,却做出此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举。这群只会在口上舍身就义的官员,妄图以清流之姿,言官口笔,胁迫皇伯,侄女真想宰了他们。皇伯是没看到他们那贪生怕死的模样,侄女觉得甚是解气。”
一番话让顾敬心里大为畅快,整个人瞬间舒爽了不少。他看向顾晨,眉眼带笑,道:“皇伯没有白疼你。”抬手指向小太监搬来的椅子,道:“快坐吧。”
顾晨坐下,很是歉疚的道:“侄女应该早些进宫,早些料理了那些官员,让皇伯少受他们的摧残。侄女……”
顾敬摆了摆手,道:“我知你有顾虑,不愿掺和朝堂之事。莫说你,涉及到朝堂,你皇婶也不好来。我传了口谕,不让她来。你皇婶担心我的身子,日日在宫中垂泪,只有在夜里才能过来。唉……”
“皇伯不怪侄女便好。皇婶也不用担心了,那些官员不敢再来了。若是真有头硬的敢来,哼,侄女就佩刀入宫。”
“你呀。刚刚要死谏的人,你当真……帮他了?”
顾晨抿嘴而笑,道:“是。不过侄女手上有数,没下狠手,就是吓吓他们。他们这些人最是惜命,吓一吓就老实了。侄女还说他们是‘朋党’,想来他们不敢再上折子在叶新的事上纠缠不休了。若是再上折子,那就是坐实了‘朋党’的罪名。”
顾敬很是满意,笑着颔首。
第206章
刘淮手上捧着一份奏折,躬身进来,道:“陛下,这是叶新叶大人上的折子。”
顾敬拿过折子看了起来,少顷,怒摔奏折。顾晨将奏折捡起,扫过一眼后交给了刘淮。
“朕为了保住他,不惜和朝臣……咳……他这个时候要辞官,回家种地,是要将朕置于何地?咳……刘淮,传朕口谕,告诉叶新,除非朕罢了他的官,否则他这辈子都别想辞官!”
刘淮应下,麻溜出去办。
顾晨心想,要是其他臣子得了皇上这话,做梦都能笑醒。但叶新得了这话,怕是要睡不着觉喽!
“皇伯莫要动怒了。叶大人有此请,应是怕皇伯因为他而为难,是想为皇伯解忧。”
顾敬不住的咳嗽,像是要把肺咳出来似的,面上通红,眼角湿润。
“为朕……咳……解忧?咳……他要是真想为朕解忧,就该像个汉子一样挺住!没骨气的东西!”
“皇伯……”
顾晨再要宽慰,皇后和安国公主来了。
皇后看了顾晨一眼,疾步赶到床前,心疼的为皇上顺背,急道:“这是怎么了?怎么咳的如此严重了?”
顾清滢瞥了顾晨一眼,拿过茶盏,摸了摸凉热,送到父皇身前。
顾晨退到一旁,向外唤道:“刘公公,太医还没到吗?”
“到了。到了。”
李太医喘着粗气,擦着汗进来了。见皇上不好,顾不上行礼,急忙上前搭脉。
顾敬渐渐止住了咳嗽,大口喘气。
顾清滢道:“父皇如何?”
李太医收回手,躬身而立,道:“回殿下,陛下应是一时动气才会急咳不止。陛下这些日子吃的药里放了杏林药墨,按理来说应会好转。但陛下一直不得好生歇息,收效甚微。微臣现在就去加一味安神的药材,让陛下得以好眠。”
顾清滢颔首。
李太医向众人行礼后退了出去。
“父皇,喝口茶吧。”
顾敬接过茶喝了两口,总算是缓了过来。
皇后擦了擦眼角,又气又急的道:“何事让你如此气急?无论发生何事,都不值得你如此动怒呀。”
顾敬握住她的手,道:“无事了。你莫要担忧了。”
皇后在床边坐下,不太自然的看了看顾晨,道:“得知那些大臣被赶走了,我便急忙赶了过来。原以为你会舒心不少,谁知……”
顾敬强打起精神,笑着道:“我确实舒心了不少,多亏了晨儿。刚刚只是一时气息不顺,等吃了药,好生睡一觉便好了。”
“晨儿又立了大功一件,可是又向陛下讨要赏赐了?”
顾晨摸了下眉上的疤,心知皇婶对自己不满……
顾清滢垂着眼眸,让人猜不透在想什么。
皇后的话有些阴阳怪气,顾敬自然清楚原因,拍了拍皇后的手,让她不要如此。
皇后想了下,看向顾晨,道:“你这孩子,真是让人不知该如何是好。”
顾晨掀袍跪地,乖顺的道:“万事都是侄女的错。皇婶要是有气,就让宫人打我一顿,给皇婶消消气。”
皇后稍微缓和了些,道:“罢了。起来吧。”
“皇婶没消气,侄女不敢起来。我去找根藤条,皇婶抽我一顿吧。”
“抽你一顿能让你回心转意?”
顾晨垂着头,沉默不语。
皇后长叹一声,道:“好了,起来吧。”
顾晨像做错事的孩子般看了一眼皇后,怯怯的站了起来。
“你呀,真是让你皇伯和我不省心。”
顾敬咳了两声,道:“晨儿很是孝顺,何时让咱们操心了。”捏了下皇后的手,看向女儿,道:“清滢何时进宫的?”
顾清滢正瞧着顾晨腰间的云纹玉佩,收回视线,轻声道:“儿臣早知父皇身子不好,想要进宫侍疾。但母后传了懿旨,不让儿臣进宫。儿臣在宫外听说大臣们一直不消停,实在是担心父皇的身子,顾不上母后的懿旨了,今早就去了母后的宫中。”
她眼圈发红,哽咽着道:“儿臣不孝,未能早些来侍疾。”
顾敬温和的道:“是朕让你母后给你传的懿旨,不让你进宫,免得你见了那些个官员,和他们争论起来。朕知道,你若是和他们辩,他们不是你的对手。之前,你没少将他们辩得哑口无言。但此事……你还是不要牵扯进来。朕无事,他们愿意跪就跪,还能跪死朕不成。”
皇后急忙掩住他的嘴,道:“说什么呢!”
顾敬拉下皇后的手,道:“说错了,说错了。正好还没用午膳,和晨儿一起用膳吧。”
顾晨知道皇婶还没消气,接受不了自己喜好女子的事,清滢应该也是如此。这个时候还是避开些,免得尴尬。
“皇伯,我刚刚教训完那些大臣,皇伯还留我用膳,他们怕是要气死了。为了脸面,说不得会乱咬一通。不若皇伯训斥我几句,将我赶出宫去,罚我回府闭门省过。这样也算是给他们找回点面子,会对皇伯感恩戴德。”
顾敬心中无限感概。
晨儿是想担下骂名,让自己收买人心呐。是啊,日后还要靠这些大臣为朝廷做事,一时半刻找不到人替代他们。晨儿如此忠孝,自己之前是怎么想的,竟会对晨儿生了忌惮和猜疑。古来帝王皆疑心,自己也变得如此了……
皇后和顾清滢看向顾晨,心中各有滋味。
顾敬笑了出来,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你先回府吧。后面的事,你就不要管了。”
“是。”
顾晨跪安。
宣德宫里一时安静了下来,皇后吩咐传膳,才打破了沉默。三人一同用了午膳,无人提起顾晨喜好女子之事。
晚些时候,“瑞王大闹宣德宫,皇上震怒”的事传开了。是的,是瑞王大闹宣德宫,不是群臣大闹宣德宫。
那些官员听后,一个个又能挺胸抬头了,私下对瑞王口诛笔伐,心里却怕瑞王怕得要死。头上悬着“朋党”、“文臣误国”、“亡国”的利刃,眼前浮现出瑞王帮人“死谏”的画面。他们不敢再上折子参叶新了,也怕将皇上真逼急了,会性命不保。一个个开始对皇上大加颂扬,直将当今圣上夸成了古往今来第一贤君。
顾晨早知道那些人是什么德性,懒得理,抱着宋雪笑嘻嘻。
长公主府里,顾漪澜也笑得欢喜,她又将阿笙逼到了墙角。
阿笙真生气了。
“你都要成亲了,为何还不放我回王府?”
顾漪澜向前半步,道:“谁说我要成亲了?再说,成亲了又如何?成亲了也不妨碍我缠着你。”
阿笙要气死了,道:“你……不知羞!无耻!”
顾漪澜呵呵而笑,柔声道:“不知羞?无耻?小阿笙,你都对我说过多少遍了?不过,这回怎的如此恼怒啊。难道……”身子前倾,贴近阿笙的脸,道:“你吃醋了?”
阿笙涨红了脸,一把推开了顾漪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