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清晨雪> 第257章

第257章

  顾敬沉默几息,吩咐人拿来玉玺,微微颤抖着盖在了国书上。
  公孙仪从刘淮手上接过国书,确认无误后合上。
  “陛下圣明。微臣此次前来,恰逢陛下万寿,未曾携带寿礼,是我南魏疏忽,礼数不周,万望陛下不要怪罪。微臣在此恭祝陛下万寿无疆,大周国运昌盛。微臣要立即赶回南魏复命。微臣告退。”
  公孙仪行了一礼,儒雅的离开了文和殿。
  顾敬再忍不住,呕出一口鲜血。
  当日,公孙仪带着国书离开了康京。
  第223章
  顾晨那日出宫回府,歇息了一夜。起来后,从书房中找出杨志交给她的那封书信。得知庞如意和甄惠都去了钱府陪杨雁,她也去了钱府。
  从得知杨志战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些日子,杨雁的眼睛依然红肿,可见是何等的悲痛。
  顾晨明白,安慰的话说得再多也是无用,将信交给了杨雁,讲述了那日杨志是如何嘱咐她的。
  杨雁当即拆开信,看过后哭的不能自已。
  无人去探究信里写了什么,但大体都猜得到。此时众人还不知道南魏会送回杨志,杨府已经办了丧事。因为没有尸身,丧事从简,下葬了一副空棺。
  顾晨陪了杨雁许久,离开时叮嘱钱淳照顾好杨雁,这段日子都不必来王府。让庞如意和甄惠也多陪陪杨雁。杨雁要为父守孝,若是想来王府,也等到年节后再说吧。
  自顾晨回府后,皇上未曾再召见。
  顾晨很是担心皇上的身体,更担心南魏的国书,主动入宫求见。刘淮回了话,皇上正与大臣们议政,不便见她。顾晨觉出不对,探了探刘淮的话。刘淮面露为难,似有难言之隐,终是没有透露。
  顾晨想自己在皇伯昏迷的时候主事,皇伯虽然没有表露出一丝不满,但可能还是因为此事而生了不悦。她不好再开口求见,只能离开了皇宫,转而去了长公主府。
  顾漪澜也没有再进宫,不知宫中情况。
  “姑母,南魏送来了国书,说是议和,其实就是让我大周受降。姑母……”
  顾漪澜叹了口气,道:“秋狝之时,我已经与你说过此事。议和,是为了能留下生路。此时也只有议和这一条路可选,你难道不清楚?”
  “清楚归清楚,可……”
  顾漪澜眉头紧蹙,扶着额头,道:“你既然清楚,就不要再掺和进去了。此事有皇上和众大臣商议,没有召见你就不是你该过问的。你先回府吧。”
  顾晨见姑母身子不适,不好再言。回了王府,忧思不减。
  公孙仪离开康京后,没多久,皇上签下国书之事就传开了,震动京城。有人觉得屈辱,但更多的人是松了口气,只是赔款和亲就能度过此劫,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众人对安国公主要去和亲一事心生怜惜,却又感叹安国公主大义,对其大加赞扬。
  皇上躺在床上养病,皇后也病了。这一下,宫里的太医们是如履薄冰,时刻担心会脑袋不保。
  顾晨得知皇上要让清滢去和亲,震惊之后气血上头,立即要进宫。
  宋雪忙拦住她,道:“你先冷静下来。”
  顾晨怒道:“冷静?你让我如何冷静?我绝不能眼看着清滢去和亲!”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宋雪满眼的不可置信,顾晨从没有用这样的态度对她说过话……
  顾晨一路进到宣德宫,求见皇上。刘淮回话,皇上身子不适,请她回去。
  顾晨哪里肯,直接跪在门外,高声道:“陛下,臣愿领兵前往南疆,不胜不归!”
  刘淮耐心劝说,希望她能回去。
  顾晨不理,继续道:“陛下,怀朗军个个都是铮铮儿郎,不惧生死,愿为国战死沙场!请陛下俯允!”
  刘淮见劝不动,无奈的回了里面,候在龙床旁,担忧的看着皇上。
  顾晨见迟迟没有回应,狠了心,道:“陛下,朝廷战败,怎可让安国公主承担所有,前去和亲!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劝阻,是何居心?我大周怎可用和亲这样屈辱的方式议和!大周的儿郎都丢了脊骨,死绝了吗!”
  钱进等天元卫听了瑞王的话,胸中燃起烈火,握紧了腰间的佩刀。他们愿意跟随瑞王去南疆,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眼看着公主去和亲。这是何等的屈辱呀!
  顾敬睁着眼睛,心痛难忍,却没有开口。
  “臣,恳请陛下准臣出征。恳请陛下收回和亲的旨意!陛下!”
  顾敬闭上了眼睛,却没办法闭上耳朵,听着顾晨的声声请求,心如刀绞。他就是料到顾晨绝不会让清滢去和亲,才一直没有召见她,甚至是避着她。他又何尝愿意让清滢去和亲呀!可身为国君,要顾全的是整个大周,是祖宗的江山社稷。
  顾晨不断的请旨,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声音沙哑也没有停下来。天色渐晚,暗了下来,顾晨还在请旨。
  钱进等天元卫已不忍再看,低下了头。
  顾晨喊到力竭,快要说不出话了。她已经想好了,只要皇上同意,她会用从北齐那里私藏下来的银子购置粮草,可保大军无忧。如何购置到粮草会是个难题,但总能想到法子。可她没法把这事说出来,把几个将军都给牵连进去。私藏如此多的银子可是欺君大罪,甚至会被扣上有不臣之心的罪名。
  “陛下,不能让安国公主去和亲呐!陛下!”
  顾晨一直在高呼,没有注意到有人走了过来。直到那人停在了她的身旁,侧头看去,是清滢。
  二人对视,静默无言。
  顾晨嘶哑开口,道:“清滢……”
  顾清滢面色如常的看着她,轻声道:“王姐回府吧,莫要再让父皇为难了。”
  顾晨神情一变,颤声问道:“那你呢?”
  “父皇已经与我商议过,和亲是为了大周,是为了……”
  “我问的是你!”
  冷风起,穿过门墙,响起阵阵呜声。
  顾清滢沉默几息,道:“身为公主,我愿意前去和亲。”
  顾晨站了起来,但因为跪了太久,身子摇摇晃晃。
  顾清滢下意识的想要伸手去扶,却在要抬起手的瞬间克制住了。
  顾晨强撑着双腿,直视着清滢的双眼,道:“我问的是你!不是安国公主!”
  顾清滢垂下眼眸,复又抬起,道:“我就是安国公主。”
  顾晨抓住她的手腕,道:“清滢,你不能去和亲。我不会让你去和亲!”
  顾清滢看着顾晨,视线描绘着她的脸庞,狠心的抽回了手,颇为冷漠的道:“王姐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本宫是安国公主,你是臣子,如此拉扯,成何体统。”
  “清滢,我知道你说的并非发自真心。我……”
  顾清滢面无表情的道:“瑞王,这里是皇宫,大周的规矩之地。就算是在宫外,你我也是身份有别。”
  顾晨心里一空,怔然的看着她。
  顾清滢继续道:“国书已盖玉玺,尘埃落定,我大周断没有收回的道理。瑞王如此纠缠于圣上,是要将圣上置于何地?要将我大周置于何地?难道瑞王是想让天下认为我大周是无信之国,让天下人唾弃吗?”
  顾晨质问:“让天下人唾弃?我大周要靠着和亲来维系国运,难道就不让天下人唾弃了?”
  “古往今来,和亲之事数不胜数,有何可令人唾弃的?”
  “你……”
  顾清滢打断她,高声唤道:“钱进!”
  钱进立即上前,道:“臣在。”
  “送瑞王出宫。”
  “清滢!”
  刘淮推开了门,道:“传陛下口谕,瑞王殿下言辞不敬,惊扰圣上,罚闭门省过。命钱统领即刻送瑞王回府,由天元卫看守王府。瑞王无召可不出府。”
  钱进单膝跪地,道:“臣领旨。”站起身,面向瑞王,道:“请王爷奉旨回府。”
  顾晨定定的看着眼前人,道:“清滢,你当真要去和亲……”
  “是。”
  钱进僵硬的重复着,“请王爷奉旨回府。”
  顾晨和顾清滢对视,一人眼中满是痛苦,一人眼中平静无波。
  顾晨咬着牙,愤然转身。身后响起清滢清冷的声音:“请瑞王记着身为臣子的身份,不要做出忤逆君上之举。”
  顾晨脚步一顿,缓缓转身。她要为了清滢动用怀朗军,清滢猜出了她的想法,竟当众警告她。她不可置信的看着清滢。
  顾清滢转身背对着她,一步一步,缓缓走向殿内。
  这一刻,顾晨觉得清滢离她很远,越来越远,远到看不清……
  钱进心中轻叹,道:“请殿下随卑职出宫。”
  顾晨看着清滢那纤弱却透着决然的背影,仰起头,颤抖着呼出一口气。无力的转身,脚步虚浮的与清滢背向而去。
  顾清滢走的很慢,每一步看似很稳,岂不知她浑身颤抖。走到门口,确定身后没有了动静,再支持不住。身形摇晃,一手抓着门框,强撑着没有滑下去。垂下头,闭上眼,泪水顺着眼角滑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