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清晨雪> 第258章

第258章

  刘淮没有上前,躬身站在一旁,看向地面,心中酸涩不已。
  许久后,顾清滢站直了身子,道:“刘公公,父皇可好些了?可能见本宫?”
  刘淮走上前,轻声回道:“陛下已能开口说话,正等着见殿下呐。”
  “太医院可送来了汤药?本宫服侍父皇喝下。”
  “差不多应该要送过来了。”
  顾清滢微微颔首,神色如常的进了殿内。
  顾晨出了宫,路过长公主府时停了下来。钱进没有阻止,顾漪澜却没有见她。
  顾晨在长公主府前站了许久,心中明白,清滢和亲已成定局。失魂落魄的回到王府,大醉一场。
  五日后,庞、钱、徐三位将军一同到了王府。天元卫奉旨看守王府,皇上的口谕只说不准瑞王出府,没说不让人进,三人得以进了王府。
  书房内,三人见了王爷都暗暗吃惊。王爷竟是一副宿醉的模样,身上还带着酒气。他们哪里知道,这几日顾晨日日醉酒,宋雪都劝阻不了。
  宋雪想到顾晨与安国公主自小一同长大。想到秋狝时顾晨不顾自身安危,以命护下安国公主。还有顾晨曾对甄夫人说过的,若是护不住安国公主,死了算了。再看顾晨日日喝得酩酊大醉,这让她心中有了不安,甚至开始胡思乱想。她知道不应这样,应该理解顾晨借酒消愁,可她还是无法控制的想到一种可能……
  三位将军此次前来是为了安国公主和亲之事,他们同样无法接受此等大辱。可见到王爷这般模样,一时不知该如何说了。
  顾晨的眼中少了清明,颓然的道:“我知三位将军为何而来,都回去吧。”
  徐将军道:“王爷,安国公主和亲之事……”
  庞将军看向他,微微摇头。
  徐将军闭上了嘴。
  钱将军已经从钱进送来的书信中知道了所有,他们这次来是想和王爷商议商议,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但看着王爷这副模样,知道此事已成定局,王爷也无能为力。
  三人什么都没再说,告辞离去。回到军营,安抚住满心愤然的将士们。
  程柏和孙继善也来了王府,但顾晨没让他们进府。二人无言轻叹,默默离去。
  瑞王府甚是压抑,庞如意已经回了王府当差,气愤不已,恨不得带着女府兵去南疆。每次都在要去找顾晨的时候被钱淳拉住,渐渐冷静了下来,却是闷闷不乐。
  甄惠几次见到阿姐都是醉醺醺的,想说些宽慰的话,又想到母亲说的话,便没向阿姐开口,只能将满心的话与钱淳说一说。
  钱淳道:“甄夫人说的不错,此时谁去和你阿姐说都没用,反而会让你阿姐更加烦躁。晨姐姐和安国公主可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说到这,她意识到说的有些不妥,停顿了下,道:“她们二人虽是堂姐妹,却胜似亲姐妹。晨姐姐现在是满心烦忧,咱们就不要再去扰她了。”
  “可这都好多日了,阿姐这般整日醉酒,身子会受不住的。”
  “雪儿姐姐都没法子劝住,咱们就更办法了。咱们当好差,不要想其他的,晨姐姐总会好起来的。”
  甄惠愁眉不展,又想到为父守孝的雁姐姐,再没了说话的力气。
  又过了几日,顾晨总算是不再醉酒,但整个人都没了精神,郁郁寡欢。她的生辰到了,却下令不过,只是吃了一碗长寿面,草草了事。
  当夜,宋雪将自己当做礼物送给了顾晨,二人痴缠了一夜。顾晨似是要将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出来,精疲力竭的伏在宋雪的身上睡去。
  宋雪疲惫的抱着顾晨,却觉得抱不住……
  第224章
  安国公主生辰,皇上下旨在宫中大办。但因为身体不适,稍坐一会儿就走了。
  皇后维持着笑容,尽量让自己笑对清滢。可每每看到一切如常的女儿都险些落下泪来。她十分后悔,早知会这样,当初不如就让清滢下嫁给程柏,总好过让女儿去和亲,远嫁他国。想到正在为女儿远嫁置办的嫁妆,她这心呐……
  顾昀也舍不得皇姐远嫁,可舍不得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再想到将来,皇姐嫁给南魏国君,也算不上委屈皇姐,更是有利而无害。
  顾汐泠哭了好多次,不愿和皇姐分开,但她又能有什么办法?想到皇姐对自己的百般好,她恨不得替皇姐去和亲,可南魏要娶的是皇姐。再想到皇姐还反过来安慰她,顾汐泠忍住眼泪,强迫自己面带笑容,这可是皇姐的生辰宴,不能给皇姐添堵。
  顾晨没有去宫里为清滢庆贺,遣人送了亲手抄写的十二卷经书作为生辰礼。至于宋雪的生辰,顾晨忘记了……
  从宫里回到公主府,顾清滢翻开经书,指尖抚摸过上面的每一个字,一夜未眠。
  寒风凛冽,这一年的初雪比往年来的都要晚。随着雪花飘落,南魏的定国长公主在两千将士的护送下到了康京。
  皇上的身子很不好。李太医想尽了办法,甚至还去了趟瑞王府,冒着被治罪的风险与阿笙探讨医治的法子,总算是研究出一个合适的方子。皇上服下之后果然见好了些,但身子到底是大不如前了,需要时时小心,靠着汤药度日。
  定国长公主抵达康京,皇上以身感风寒,无法亲迎为由,下旨让瑞王率领百官代为迎接。刘淮去王府传的圣旨,还带去了皇上的话,“为了大周,勿要生乱。多想想大周的子民,还有国公府……”
  即便听了皇上的提醒和警告,顾晨却迟迟没有接旨。
  刘淮心中焦急,低声道:“殿下可千万不要犯糊涂呀。木已成舟,请殿下接旨。”
  “木已成舟”,短短四个字,让顾晨心如死灰。她缓缓抬起双臂,接过了沉甸甸的圣旨。
  顾晨换上御赐的玄袍,带领百官在城门外恭迎南魏定国长公主。
  定国长公主的车驾极为奢华,看那制式,可与帝王所乘的车驾相提并论。众人看得心惊,现在的南魏皇帝不过是个傀儡,真正掌握大权的是定国长公主,但用这样规格的座驾还是太过逾越了。
  顾晨眯了下眼睛,心中有了猜想,难道这定国长公主是想当女帝不成?旁人不敢如此想,或者说是根本就想不到如此。但顾晨可是熟知前世的历史,<a href=https:///tags_nan/ta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唐朝盛世,武周建国,开国国君乃女帝武则天。
  顾晨稳了一下,打起精神,微微躬身行礼,按照礼数表明身份。
  定国长公主端坐于马车内,听到外面那沉稳的声音,微微挑了下眉。轻声开口,宫女打开了马车门。
  众官员跟在瑞王身后,躬身行礼。视线瞥向马车,没能看到定国长公主的身影。他们看不到马车内,定国长公主却看得到外面。她看向站在最前方的高挑女子,上上下下反复打量。
  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
  “今日得见威震天下的瑞王殿下,实乃本宫之幸。免礼。”
  顾晨躬身道谢,然后直起身子,直视马车内。
  瑞王身姿挺拔如松,神色庄重,英气逼人,气势外露,单是站在那里就让人心中生敬。眉上不知何时添了一道疤痕,令人望而生畏。定国长公主不禁在心中赞叹,这孩子长大了,当真是不凡。她微微勾起嘴角,静静的和顾晨对视。
  定国长公主曾来过大周两次,第一次是随父皇来为周太祖庆生,那时,顾晨还没有出生。第二次是在顾光千里勤王,护着顾敬登基之后。时值南魏战败,她再次随父皇前来,与大周缔结停战盟约。当时,她住在宁国长公主的府邸,偶然见过年幼的顾晨,只觉这孩子眼中透着与年纪不符的老成。
  时隔多年,这是她第三次来大周,同样是为了缔结盟约,只是胜败逆转,一切皆已不同。
  顾晨记得在小时候曾见过定国长公主,对其印象极为深刻,倒不是因为容貌。若论容貌,定国长公主只能说是尚佳,算不得何等貌美,但她的那双眼睛却仿佛能看穿世事,让人不敢对视。
  定国长公主与姑母年纪相仿,顾晨到现在都记得,那次见面,定国长公主盯着她的双眼看了许久,充满探究。定国长公主给她的感觉和姑母很像,是那种即便她活了两世也难说可以匹敌的人。
  跟在瑞王身后的众官员见二人久久未言,心中疑惑,隐隐担心是不是定国长公主对皇上没有亲迎而心生不满。可瑞王已经说了,皇上染了风寒,龙体不适,给了对方一个交代。难道定国长公主是仗着赢了战事,故意刁难?若真是如此,可如何是好?
  顾晨很有耐心,泰然自若的等对方先开口。
  公孙仪陪同定国长公主再次来到大周,上一次,他没能见到名震天下的瑞王。这次总算是见着了,心道,难怪长公主殿下不愿趁势攻打大周,难怪……
  定国长公主的眼中充满玩味,轻笑一声,唤道:“公孙仪。”
  “臣在。”
  定国长公主看了他一眼,然后命人关上了车门。
  公孙仪走到瑞王近前,躬身行礼,道:“外臣公孙仪,拜见瑞王殿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