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马东现在心中满是后悔,哪知道这东家说换就换,前东家还没有将事情交代清楚,这锅不就背在了他身上了么。
一旁站着的盛时鸢见时机差不多了,将话头接过。
“大人,这前东家尹氏是我的嫡母,在一个多月前,她便将这间铺子送给我做嫁妆了,之前嫡母让掌柜做假账的事情我的确不知情。
之所以发现不对,是因为我察觉到这个月的收益没有按时送到我府上,虽然这钱虽然不多,但也属于我的嫁妆,还望大人明鉴。”
一开始见到马掌柜的时候,盛时鸢怀疑过他中饱私囊,但是很快便打消了这个怀疑,因为从他简朴的衣着和做事来看,的确不像坏人。
后来趁马掌柜去拿账本的时候,盛时鸢让绯云下去找小二以及周围的店家了解了一下马掌柜的为人,发现马掌柜根本没有发过财,就连肉都很少吃。
于是盛时鸢便产生了怀疑,竟然马掌柜没有贪钱,那钱去哪儿了?
所以想来想去,只怕是尹氏做的了,整个尚书府都是尹氏管的,仅仅只是做个假账而已,还不是轻而易举。
不知道她那个好父亲清不清楚这件事,若是知道却还要包庇尹氏,那他盛府清白的名声可就要蒙上一层灰了。
第48章
回门1
盛时鸢的这些思绪皆在转念间, 脸上没有透露出半分不妥的情绪,自己虽已为出嫁女,也不能让人发现自己其实在等着看娘家笑话。
“哦?你的意思是说, 你的嫡母在你出嫁后依旧管着你的嫁妆铺子?还中饱私囊?”
“大人, 民女不敢对嫡母有什么不满, 民女自幼便在嫡母身边教养长大, 嫡母将民女当做亲生女儿一般疼爱, 民女一向敬重嫡母。”
盛时鸢不愿担上一个状告嫡母的罪名,到时候就算她没错也会被众人说闲话, 所以她装作无辜, 大声说着嫡母的好。
“民女本以为是掌柜犯错, 还拒不承认, 才不得已选择报官的, 可没想到……”
盛时鸢的话没说完,但在场的人都明白她的意思。
就是抓老鼠没抓到,反而牵连出了自家嫡母。
话音落下, 衙门外面围观的百姓们开始议论纷纷, 有的认为这是家务事, 不如让盛时鸢回去找嫡母说清楚, 有人却觉得盛时鸢有点小题大做,这点小事还要报官, 不过还有些经历过婆媳矛盾的妇人看懂了盛时鸢的用意。
不管众人怎么想,盛府嫡母一介高门贵妇居然插手出嫁女嫁妆的消息,还是在外面悄悄传开了。
其中绯云绯月在里面出了多少力自不必多说。
“请大人恕罪,民女未查清事情始末便匆忙报了官,结果没想到最后涉及民女嫡母,变成了家务事, 还望大人海涵。”
盛时鸢清楚,若自己不是尚书府小姐,嫁的夫君还是新科状元,只怕京城府尹压根不会搭理她的报官。
现如今她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会让对方难做,再说,追查到底吃亏的可能还是她。
尹氏只要端出一副慈母作态,说是见她出嫁后一直不在京城,便出面帮她管理的就可以化解危机。
若是回过头来,尹氏大张旗鼓地将钱悉数还给她,甚至还能赚得一波好名声。
盛时鸢知道见好就收,似是而非的消息才会让更多的人去好奇,去扩散。
“既然是你们的家务事,并且你已然知错,那之后的问题便由你们自己协商解决吧,本官就不插手了。”
说完,将惊堂木一拍,宣布退堂。
盛时鸢跪下感谢,然后让青川将马掌柜送回去。
去盛府讨回公道不急在这一时,她一个人面对尹氏势单力薄,还不如等宗政玦休沐带她回门,然后当面解决问题。
现在她要去联系工匠,早日将茶楼改造好。
就这样忙忙碌碌过了三四天,盛时鸢终于找到了一队靠谱的工匠,只等图纸商量好后就可以开工了。
日子也终于到了月中休沐放假,宗政玦他们上值的翰林院,每旬最后一天都有假期,一个月差不多可以放三天。
前一天盛时鸢就往盛府递了帖子,那边应该已经早就做好准备了,今日一早他们套上马车拿着礼盒来到了盛府门口。
门口的小厮见到是盛时鸢他们,连忙出来迎接。
“三小姐,三姑爷,快快请进,老爷和夫人已经在前院正厅里等着二位了。”
小厮在前面带路,青川将礼物盒子递给周边的下人后跟了上去。
“哟,看看是谁来了,盛时鸢你架子可真大啊,居然敢让父亲母亲等这么长时间。”
盛时鸢刚和宗政玦走进大门,就听见盛锦心那阴阳怪气的嗓音格外刺耳。
“姐姐说笑了,妹妹昨日可是递了请帖,上面写明了拜访的时间,妹妹可不敢让父亲母亲多等。”
盛时鸢诧异今日盛锦心居然从皇子府回来了,不知道是专门等自己回门来找茬的,还是碰巧遇上她回来探亲的。
听说三皇子这段时间格外宠爱盛侧妃,就连正妃都要诸多忍让,看来盛锦心肚子里的肉还真是金贵。
想起前段时候骠骑大将军的嫡女,被圣上亲自赐婚给皇室宗亲的楚王为妃,让三皇子沾染兵权的计划彻底落空,盛时鸢便明白三皇子为何将这一胎看得格外重了。
三皇子阵营急需一件喜事冲冲晦气。
盛时鸢不愿与春风得意的盛锦心起冲突,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快步上前对尹氏行礼问安。
“女儿见过母亲,听说母亲近来病了,如今身子可还好?都怨女儿不孝无法侍奉母亲左右,还愿母亲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说着,她低头假装抹泪,将一副柔弱多病却想要孝顺父母的姿态演得足足的,落在一旁的盛父眼中,便觉得自家三女儿果然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让鸢儿担心了,母亲已经好多了。”
尹氏这段时间心里一直憋着气,好不容易在盛锦心出嫁前帮她忙前忙后,费尽心思准备好了一切。
正想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却又听说外面在传她为母不慈,插手外嫁女的嫁妆铺子,还被人发现告到了衙门。
虽然后面她那庶女不再追究她的责任了,但她在外面苦心经营的贤良淑德名声全毁了。
这如何不让她气恼。
更何况她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一天了,谣言早已发酵到所有人都在传了,就算她出面解释或者补救,只会让人觉得她真的插手了外嫁女的嫁妆。
本来之前尹氏忙着准备自己亲生女儿的婚事就没休息好,这下子她直接气病,倒在床上起不来了。
看着面前原本病弱愁苦的盛时鸢出嫁后,眉眼间全是压不住的轻松幸福之色,尹氏嘴里有些发苦。
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后,盛时鸢明显比以前过得更好了,若是知道宗政玦能考上状元,她说什么都不会让盛时鸢嫁出去的。
倒是一旁的盛父十分满意地看着眼前的一对璧人,果然他的眼光就是好,早早地将宗政玦给绑在了盛府这条船上。
他可是听说皇上十分看重宗政玦,想要把他指给小太子讲学。
虽然大家都心照不宣,默认小太子以后的下场可能不会太好,但那要等圣上百年之后了,现在的小太子依然是圣上的心头肉。
宗政玦能搭上小太子,在皇上面前挂上名,以后的仕途不说一帆风顺,肯定比在翰林院坐冷板凳修书来得好。
要是他做得好,得圣心,以后可能就是内阁大臣的苗子。
内阁啊,盛父心中感叹,比他这个礼部尚书的位置可重要太多了。
虽然皇上如今年纪大了,但身体依旧十分硬朗,谁也不知道还能在位多少年,但在三皇子上位前,宗政玦绝不能放弃拉拢。
“那就好,女儿便可以放心了。”
盛时鸢这话落在盛锦心耳朵里,觉得对方就是在惺惺作态。
盛锦心翻了个白眼,辛苦将想要怼出口的话忍回去,她今天可是被三皇子委托了重任的,可不能将时间浪费在与盛时鸢拌嘴上面。
早前她听说母亲病了,专门去找三皇子讨来了回家探亲的机会,没想到今日临出门前,三皇子居然特地对她交代,说要让她想办法拉拢她的三妹夫,宗政玦。
那个让她看不上眼的穷书生,就算考上了状元又怎么样,难道有皇亲国戚尊贵吗?
而且东齐国每三年就有一个状元出现,宗政玦这个状元顶多新鲜一阵,之后肯定只会在翰林院碌碌一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