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庶女毒心> 第60章

第60章

  “那好吧,我就跟你们去吧。”
  将婆婆说通之后,盛时鸢便去吩咐下人去收拾宅子,至于那些带不走的大件,一些明天再收拾带走,一些则是留在屋子里送给房东好了。
  第二天一早盛时鸢便起来安排家里的事情,宗政玦还要去翰林院交接各项事宜,虽然圣旨还没有下来,但他可以提前做准备。
  盛时鸢不仅要忙着家里的事情,还要去茶楼那边安排她离开之后的种种。
  消息太突然,她来不及找合适的人将茶楼交付出去,只能先这么开着,不过还好窦掌柜这大半年已经对茶楼的生意得心应手了,盛时鸢也稍微放点心。
  某天清晨,三辆马车排成一队从京城悄悄离去,走至京郊,车队后面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多了一辆马车,里面赫然坐着原本身在东宫的小太子。
  至于皇帝给的一千暗部精兵则是变成两部分,五百留在车队周围保护他们一路的安全,另外五百则是快马加鞭前往陇南,收集情报,摸清当地的情况,好为之后收拢陇南的势力做准备。
  当然京城这边宗政玦也没有放松警惕,埋下了一些暗线和后手,让他能第一时间了解京城的动向。
  待到他们终于远离了京城地界后,宗政玦才将小太子介绍给盛时鸢和王氏认识。
  “这是儿子上司的孩子,他老家在陇南那边,这次我刚好去陇南上任,就把这孩子顺路一起带着过去。”
  第56章
  陇南1
  盛时鸢和王氏都没见过小太子长什么样, 宗政玦这么介绍,一般人都不会起疑心,只不过盛时鸢事先听过宗政玦的心声, 自然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 当然也不会去当面拆穿宗政玦的谎言。
  “哎呦, 这孩子这么小, 家里人放心让他一个人出门吗?”
  王氏从马车上下来, 活动活动筋骨,才发现后面突然多了辆马车, 下来一个八九岁的孩子。
  “这也是没办法了, 这孩子娘亲早逝, 父亲又很忙不得空, 只能派心腹手下送回老家, 准备参加明年的科考。”
  宗政玦将小太子牵到妻子与母亲面前。
  “沧儿,这位是我的妻子,你可以叫她婶婶, 这位是我的母亲, 你叫她王奶奶就好。”
  “王奶奶好, 婶婶好, 我叫秦沧,你们可以跟玦叔一起叫我沧儿。”
  随着宗政玦话音落下, 东方秦沧落落大方地向前朝盛时鸢和王氏两人抱手行了个晚辈礼。
  明明只是八九岁的小少年,眉眼都还未张开,但周身气质却十分矜贵淡然,看起来就是顶级世家贵族培养出来的翩翩公子。
  “好孩子,不用多礼,既然你是玦儿上司的孩子, 又有缘分一起去陇南,那以后就当是一家人相处,以后要是缺什么就和你婶婶说,不要害怕麻烦我们。”
  王氏上前亲热地拉住小太子的手,语气温柔地嘱咐起来,毕竟对方只是个小孩子,不如成年人抗造,这一路上肯定要多多照看一点。
  “多谢王奶奶关心,我知道了,以后一路上可能就要麻烦婶婶了。”
  “没事,我和娘都是好相处的人,不要太拘谨,想要什么就和我说,出门在外可要好好照顾自己。”
  在得知对方的真实身份是小太子后,就算宗政玦不交代,她也会将人妥帖照顾好,毕竟小太子要是出了事,他们一家子都讨不了好。
  休息过后,马车再度启程,他们虽然出京很匆忙,但一路上都行程都已经规划好了,至少每晚都能保证有客栈住,不至于在外面风餐露宿。
  一晃大半个月过去,路程还没走到一半,盛时鸢感觉自己的屁股都要坐硬了,整日不是对着宗政玦那张没有表情的脸,就是望着外面荒凉的景色发呆。
  倒是宗政玦每日拿着书坐得十分稳当,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外出赶路。
  “唉,好无聊啊。”
  盛时鸢伸了个懒腰,仰头倒在男人肩膀上,丝毫不顾及自身形象。
  “又累了?要不我让青川停车,下去休息一会儿?”
  宗政玦只感觉肩膀一沉,柔软的发髻戳到他的脸颊,让他不由得移开落在书本上的视线,转而看向似乎在朝他撒娇的盛时鸢。
  “不要。”
  “那你想干什么?”
  “不知道。”
  “要吃东西吗?”
  “不吃。”
  “喝水?”
  “不喝。”
  宗政玦:“……”
  他抬手再次拿起书,换了个让盛时鸢靠得舒服的姿势准备接着看,却不想盛时鸢起身一把将书合上。
  “你也不许看书。”
  从她的语气中,宗政玦好像能感受到一股咬牙切齿的意味。
  这就是自己不好过也不想让别人好过是吧。
  宗政玦将好似没骨头的某人拦腰抱起放在自己腿上,他有时感觉自己不是娶了个妻子而是养了个孩子。
  “这样舒服点吗?”
  “还好叭……”
  盛时鸢假装扭捏了一下,就开开心心在男人温热又柔韧的怀抱中趴窝了。
  之前两人每天都早出晚归,忙着各自的事情,就算有交流也是每晚床上那点事儿,有时候几天说不了几句话,要不是宗政玦每天都回家,盛时鸢感觉自己是嫁给了婆婆。
  倒是这大半个月两个人形影不离,早晚吃饭都在一起,互相都对彼此了解了不少,感情上也变得深厚了许多。
  盛时鸢都敢没大没小的找宗政玦胡闹了,要是放在刚认识的时候,盛时鸢绝对不敢这么对宗政玦。
  反而觉得对方满腹黑水,自己肯定斗不过他,一定要离他远远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盛时鸢也不知道,反正自然而然就这样了。
  没有感天动地的互表心意,没有海誓山盟的承诺,没有珍贵的首饰珠宝,只有平平淡淡的过好每一天。
  盛时鸢也思考过,自己是不是喜欢上了宗政玦,但她的确没有那种看见对方就害羞的感觉,最多就是偶尔被男人的帅脸给蛊惑了一下下。
  越往南走天气越暖和,要是在京城只怕已经进入深秋换上厚衣服了,但南边却十分温暖,即使穿着秋装也还能承受住。
  不知道是不是小孩子身体弱,一路上车马劳顿撑不住,没想到刚进入陇南地界,小太子就病倒了,浑身发着烧,咳嗽个不停。
  眼看着宗政玦的任期就快要到了,盛时鸢决定,让宗政玦先带着王氏去赴任,她留在原地照顾小太子,等他病好了再赶过去。
  “那不行,我不能留你们两个在这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一个半大生病的孩子,我不放心。”
  宗政玦想也没想就否决了,说实话,任期根本没有小太子和盛时鸢重要,即使被发现告上了京城,皇帝自会为他想办法解决。
  更何况陇南那边情况复杂,势力交错盘踞,而他一个从京城来的,毫无根基的外人,压根不会被他们放在眼里。
  连带着他的家人也都会陷入危险之中,虽然还没有完全进入陇南的府城,但前来打探情况的眼线,宗政玦都已经清理出来了几批。
  可见陇南那边的势力绝对不欢迎他过去上任。
  几十年前,陇南还不是东齐国的领地,但随着东齐国越发强盛,上任皇帝便派人出兵陇南想要扩大地盘。
  可惜陇南里大多是绵延不断的大山,居民也多是少数民族,往往东齐国派军队过去,还没开打,那些人得到消息直接往大山里一躲,简直连神仙来了都找不到。
  而且那些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东齐国就算想拿捏他们都没办法。
  这样耗了两年,东齐国都想退兵了,毕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军饷,却连根毛都没捞到,真是让当时的皇帝十分生气。
  就在皇上准备下令退兵时,突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盛时鸢的祖父,时任东齐国丞相的盛世平,他提出来一个建议。
  既然陇南那边派兵靠武力碾压不行,那不如试试文治,让朝廷派愿意的名士大儒过去教化当地的百姓,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慢慢让陇南那边的百姓了解东齐国,向东齐国靠拢。
  他们也可以趁此机会摸清楚陇南那边的情况,不管成不成功,至少能给后人留下一点经验。
  若这个方法有用,待十年百年过后,那些陇南地区的人就会变得与东齐国的百姓别无二样后,以后不管朝廷是想派兵征服,还是想收拢百姓都可以。
  这个提议一出,顿时得到了朝廷上下一片赞同,他们已经可以预见东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陇南的情景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