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庶女毒心> 第62章

第62章

  谁知道这些人里面会不会混着一些危险。
  别看他们来的一路上都很安全,其实盛时鸢有时还是会听见一些异常的响动的,但很快就会被掩盖过去,想来应该是宗政玦暗地里解决了,还不让他们知道。
  “头疼……”
  盛时鸢无意识地学着宗政玦的模样揉眉心,看能不能想个办法把那些下人全换了,不然留着也不安全,也真的棘手。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一旁整理衣服的绯月闻言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准备去给盛时鸢烧热水喝。
  “小姐,奴婢已经将床都铺好了,您要不上去睡会儿,等姑爷回来了再说。”
  绯云还在外面把控着整个府邸的大局,毕竟宅子里迎来了新主人不是小事,需要有自己人去和管家对接安排。
  “行,我先睡会儿,绯月你记得叫我。”
  今日起得有点早了,而且前几天劳累照顾小太子,盛时鸢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这下子放松下来,身体肯定会遭不住。
  盛时鸢再次感谢宗政玦给她吃的保命的那颗药丸,不然以她以前的风一吹就倒的破烂身体,只怕路还没走一半,她就已经倒下了。
  更不用说,她现在不仅能撑起来照顾小太子,还一路完好没有生病地走到了陇南,真是幸运啊。
  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盛时鸢精神恢复了一些,但身体还是有些乏力。
  “小姐,奴婢正要叫您呢。”
  看着绯云和绯月一起走进来,想到自己身边的两个大丫鬟舟车劳顿后还忙了一整天,根本没时间休息,盛时鸢心里顿时有些感动,决定多给两人涨些月钱。
  “小姐,先吃点点心垫垫肚子,厨房那边还在做晚膳。”
  绯月给盛时鸢倒了杯热水,绯云则是趁机给盛时鸢汇报起这个府邸里大致的情况。
  “……目前知府府中的丫鬟有三十六人,小厮三十一人,至于那些粗使婆子和马夫花匠之类的差不多有十八个,加上卢管家,我们每个月光给下人发月钱都要将近一百两,更不用说还有下人们的每年的衣服火耗之类的……”
  这账越算越心惊,绯云自己拿不了主意,只能先记下等盛时鸢醒了再定夺。
  “唉……”
  盛时鸢听完绯云的总结忍不住扶额长叹。
  她好穷啊。
  不行,必须裁人,他们一家三口根本要不了那么多人来服侍,只留几个必须要的下人就行了,何必打肿脸充胖子,浪费钱呢。
  也不知道上任知府是怎么养活这么多人的,难道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
  真是难为他在陇南这么穷的地方,还想尽办法搜刮出了这么多钱,真是抓得好啊。
  也不知道朝廷知不知道这事,有没有让他将银子吐出来,不过这不是盛时鸢需要关心的事情。
  她和绯云细细的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下人自己决定去留,不愿意留下的就结清工钱离开,若是奴籍的,就转卖给人牙子。
  那些愿意留下的人,可以让他们继续服侍,就是月钱要大减,毕竟盛时鸢用不着那么多人,那些人留着就是吃白饭的,她能给月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同时盛时鸢还嘱咐绯云,要仔细盯着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人里,有没有不安分的,要是有就及时告诉她。
  第58章
  陇南3
  绯云一一领命, 保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异常的下人。
  这次他们来陇南,除了之前签死契的丫鬟小草和粗使婆子,其他签活契的下人都没要, 给了他们一些银子辞退了, 而且人家也不可能会跟他们远离家乡来这么远的地方。
  所以能用的就只有这么两个人, 如今丫鬟小草已经被王氏改名叫翠芝了, 至于那个粗使婆子姓孙, 叫孙婆婆。
  还好这两个人算是比较忠心的,放在王氏身边照顾着她, 可以让盛时鸢稍微放心一点, 不然她也不会同意让王氏一个人住在偏远的后花园附近。
  经过两天的忙碌, 绯云终于将想要离开的人员名单给整理了出来, 盛时鸢简单过目一下, 发现想走的人还不少。
  不过也是,她给的工钱比之前的知府可低了不少,只要在外面努力一点, 不愁赚不到比这高的, 若非是一心好吃懒做, 想占便宜的人, 是不会愿意留下来的。
  “那行,给他们结了这个月的钱就放出去吧, 剩下的你和孙婆婆给我盯紧了,要是有往外面传消息或者鬼鬼祟祟不怀好意的,都给我直接抓起来。”
  “要是有你和孙婆婆都搞不定的人,就快去找姜护卫长,夫君把他留在这里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
  “奴婢明白,小姐。”
  绯云点头应下。
  “对了, 府衙那边是个什么情况?青川可有交代你什么?”
  自从前天宗政玦被当地官员拉到府衙里办公后,就一直没有回来,就连换洗的衣物都是青川帮忙送去的。
  “没有,青川说姑爷只让小姐放心,帮他照顾好家里就行。”
  盛时鸢眨眨眼,咬文嚼字一番,试图找出里面是否蕴含了什么深意,可她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正在做的应该就算是帮宗政玦照顾好家里了。
  算了,他爱咋样咋样吧。
  话虽这么说,盛时鸢还是担心某人在府衙里吃不好休息不好,专门让厨房做了点滋补的鸡汤让青川给宗政玦送去。
  等宗政玦回家,之前热闹的府邸里静悄悄的,下人们从原来的散漫无序也变得规矩严肃起来,看来盛时鸢还是费了不少功夫的。
  他在府衙忙到连口水有时候都来不及喝,才终于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事情差不多都理顺了,其他的不怎么重要的事情,他就交给了当时领头的洪向荣负责。
  作为府衙里的二把手,洪向荣在这里已经干了五六年了,原本以为上个知府走了,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升上去,结果没想到朝廷居然派来了一个京官过来。
  而且看起来还十分年轻,要不是打听到了宗政玦的背景,洪向荣还以为是哪家世家公子下来镀金的。
  说实话,洪向荣没等宗政玦休息好就拉他去府衙处理事情,其实有点给他下马威的意思,毕竟像宗政玦这样的年轻人,虽然精力旺盛,但在处理政事上就没有他们这么有经验了。
  等宗政玦依靠他越多,他的权利也就越大,以后想随便糊弄还不是轻而易举。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宗政玦居然手腕过硬,提前摸清楚了陇南的各种情况,让洪向荣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没有打压到宗政玦,还给了他立威的机会。
  所以他现在十分老实,不敢弄什么小动作,宗政玦手中的五百护卫可不是吃素的。
  在这个混乱的陇南地区,手下能搜罗到五百名精壮男子,并支撑他们的开销,就已经算是挺不错的势力了。
  但洪向荣不会知道,宗政玦手中不止这五百精兵,甚至这些人的饷粮都不是他提供的,而是直接由皇上的私库出的。
  如今宗政玦到陇南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官府的军队去剿匪,但整个陇南知府满打满算能调动的兵力只有一个营,不超过一千人。
  而且里面的兵大多都是没怎么经过训练的老弱病残,宗政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一郡知府居然能混得那么差。
  洪向荣敏锐地察觉到了宗政玦难看的脸色,赶忙解释起来,原来陇南的兵并不是所有都归朝廷管,土司他们那些势力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有练兵的权利。
  人家开出的条件比他们好,那些儿郎们自然愿意加入他们,为他们卖命。
  所以留给知府的就只剩下这些良莠不齐的兵了。
  上任知府不怎么管事,只要那些土司不企图造反,他就睁一眼闭一眼算了,反正他被派到偏远的陇南来,就已经算是被半放弃了。
  所以这次他闯了这么大个篓子,没有人帮忙在朝廷上周旋,结果自然是从重审判了。
  宗政玦语塞,他虽然可以将自己带来的精兵派出去剿匪,但是这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用,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和那些土司达成协议,让他们派兵去剿匪。
  至于如何让那些土司心甘情愿地出兵,这就是宗政玦目前头疼的问题。
  他到家的时候,盛时鸢她们已经吃完晚饭了,此时正和王氏在后花园里说着话,似乎在商量怎么整理这块地方比较好。
  后花园太大,要是全部打理妥当,一年四季都有花草盛开的话,肯定需要雇不少的花匠和下人,这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