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6章 雁门关契丹人35
玄慈笑着回应:萧月施主直说便是, 老衲洗耳恭听。
月月也不废话,直接道:我的第一个要求,我想在藏经阁看一个月的书。
玄慈听到她这个要求后, 饶是历经世事的他脸上也颇有几分古怪,且不说藏经阁向来不允外人入内,要知他们与萧家四口二十五年前会起冲突, 便是因为他收到假消息称萧远山要带队前往少林寺抢夺藏经阁所藏的武功秘籍。
月月平静地看着玄慈,等着他回答。
玄慈久未出声,等得有几分不耐烦的月月便道:我这要求既没有违背江湖道义,也没有殃及宋国百姓和少林寺,大师为何不应?
玄慈道:萧月施主为何要提出这个要求?
他看向月月的目光中带着警惕,眼中的怀疑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累积。
他清楚月月提出这个要求就是故意的,但是他摸不准她最终的目的为何。
最坏的结局,莫过于她想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在藏金阁所藏诸多武功秘籍中选取适合辽国兵卒学习,能够增加他们战斗力的秘籍。然后将它们传入辽国军队,使得辽国能够更加轻易地入侵宋国。
这就是他当年从慕容博口中得到的讯息, 因为事权从急, 他没有核实讯息真假,就邀请了一批江湖高手前往雁门关外设伏阻截。
他最怕月月提出这个要求, 是为了让慕容博传来的这个讯息在二十五年后变成真的。
他能想到这一点,刚从萧峰口中得知这一切因由的玄苦也能想到。
玄苦自然也不愿意大宋山河因此破碎,默默收敛了原本含着笑的眼,看向月月的目光中带着冷光。
别担心, 月月似乎感觉到了空气的凝滞, 但是她的笑容却依旧轻松,你们的猜想是错的, 我可不想因为你们的错处徒增杀孽。
她张开双手,在玄慈和玄苦面前展示细白的十根手指:我这双手可没有沾过一条人命,干干净净地很。它们干净了近三十年,日后也会继续干净下去。
玄慈和玄苦一时无言,他们虽然是出家人,手上的人命虽然比其他江湖人少了许多,但也不是一条都没有。
佛门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佛有金刚怒目。
他们都深以为然,并且践行着这种说法。
金刚怒目,所以能降伏四魔1。践行佛法的方式多种多样,为的都是普渡众生。
但是世人听得更多是出家人慈悲为怀的论调。
此刻玄慈和玄苦两位出家人手染鲜血,站在他们对立面的月月手上却干干净净。
虽然他们自问所杀之人皆是该死之人,详细说来世人说不定还会赞扬他们一句。
可是他们需得承认,话一但说多,他们终归在月月面前落了下成。
因而玄慈全无解释的想法,只顺着月月的话说道:施主的要求完全符合老衲之前所说的前提,老衲本该直接应下,但是因为我一方是宋人,一方是契丹人,有些事还是说清为好。
他坦诚地说出自己想法的行为,令月月对他高看一分。
我就是好奇,你们少林寺的藏经阁中究竟藏了什么好书,才能让那个假消息一出,你就着急忙慌地对我们一家下手,月月歪了歪头道,我侥幸活下来,总得亲眼瞧瞧它们才甘心。
请放心,我进藏经阁的这一个月内绝不碰纸笔,看看它们便已足够。你们不用担心它们会从我这里传到外面去。月月承诺道。
老衲相信施主,那么你打算何时进入藏经阁阅书?玄慈听到月月的承诺,知道自己再不应下就有些不合适了,便干脆同意。
月月眨眨眼睛:左右我现在无事,方丈大师说什么时候可以,我便什么时候进去。当然,我希望我在的这一个月藏经阁的书能全一些,不要出现我看完了上册,却找不到下册的情况。
玄慈双手合十:这是自然,明日我便让负责藏经阁的僧人将阁中藏书清点一遍,萧月施主你进入藏经阁的一月内,不会有人打扰你阅读。
我在里面的一个月,还请方丈大师派两三人守在里面吧,月月主动提议道,省得万一藏经阁中缺了几本书,怪罪到我的头上。
瓜田李下,能避的嫌月月认为还是尽量避开得好。
说起来她提出这个要求并不是故意嘲讽玄慈当年行径,她纯粹是为了自己。
少林寺藏经阁的藏书诶!
想想就知道里面都是精华!
不管是藏于其中的佛经,还是武功秘籍,都是寻常人难以遇见的珍品!
系统作为新世界探索系统,对这些最是感兴趣不过,月月提出这个要求,就是为了给系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合情合理的机会将藏经阁所有的藏书扫描个遍。
这也是她主动提出不动用纸笔的原因,因为系统可以直接将书上的内容录入数据库。在这个世界抄录书籍必备的纸笔对于月月来说全无用处。
玄慈见她说得坦然,最终应下了她的这个要求,并道:还望萧月施主说到做到,千万不要将藏经阁中的武功秘籍传入辽国军队,以免造成生灵涂炭。
他的强调让月月忍不住将努力憋住没提的疑问脱口而出:方丈大师未必将少林武功看得太过强劲了吧?若你们的武功真有如此奇效,为何你们不努力训练少林弟子,领着他们将辽国人杀个一干二净?
阿弥陀佛,玄慈叹道,出家人怎能如此行事?
月月幽幽道:您可别这么说,我家倒在雁门关外的十九名家将可听不得这话。
说起来,萧家四口是雁门关一役的受害者,难道十九名家将不是?
就算他们并不是完全的好人,但是在这件事上,他们是全然无辜的。
为了避免麻烦,月月在玄慈面前现身的时候并没有带上他们,要知道牵扯的人越多,有些事情就越难讲清。
更何况她面对的还是擅长辩论的少林和尚,她可不想在这件事上自讨苦吃。
早在月月离开深谷之前,她、萧远山,以及萧峰便就这十九名家将进行了讨论。
这十九人虽然是萧远山的家将,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亲朋好友的人,萧家作为他们的主家,不应该将他们的死亡置之不理。
虽然他们已经置之不理二十五年了
萧家人对这件事打算这样处置:等月月和萧峰归来,萧远山便返回辽国,用月月名下群香斋这些年的盈利作为对这十九名家将的补偿,将抚恤金交给他们的亲友。
萧远山出身萧氏,当年又是辽国皇帝和太后的身边人,身家自然不菲。但是时间已过二十五年,辽国现在的情况他们一无所知,萧远山对自己的家产还剩多少也不报什么希望。
他这个人活的并不挑剔,富贵生活过得,贫苦生活亦过得。如今的他只要一家团聚便好,其他身外之物都不重要。
因为萧家人已经将那十九名家将的补偿自己承担下来,他们也就不打算在玄慈等人面前提起。
月月会提,纯粹是被玄慈的劝告念烦了。
很明显,他口中的慈悲是有针对性的,少林寺只对宋国人慈悲,其他的异族人不在他们慈悲的范围内。
佛教也不是宋国的本土教派,为什么你们要对契丹人区别对待呢?月月发出灵魂拷问,修佛这么多年,你们不会真以为其他种族的人就不算人了吧?
她的话说得过于直白,在场的修佛之人都不知该如何应答。
萧月施主不如说说第三个要求吧。玄慈主动道。
他如何不知月月的第三个要求定然不是什么易事,但他只想赶紧让月月将刚开始的话题翻篇。
他们修的是佛不错,但他们也是宋国人,如何能对侵略自己的同伴谈笑风生,只因众生平等的理念?
玄慈虽在少林寺方丈之位做了数十年,自问也做不到这一点。
方丈大师,我们的第三个要求不急着提,你先兑现第二个要求吧。可惜,月月并未答应他的提议。
月月侧头看看窗外,因为今夜并无月亮,一时之间也看不出来是什么时辰,但她已有了结束这里见面的打算。
夜深了,我们不便继续打扰,还请方丈大师好好休息,在与玄慈道别后,月月还专门提醒一句,望大师早日兑现承诺。
*
月月和萧峰并没有在少林寺留宿,也没有返回山脚下的乔家。
月月领着萧峰去了萧远山潜伏少林寺这些年偶尔歇脚的住处。
这住处位于少室山附近的一座山的背阴面,因为山路崎岖,寻常日子除了萧远山自己没有第二个人会在这里出没,不存在被人发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