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所谓限制,是这个时代的限制,是对祝英月的限制,而不是对月月的限制。
月月自己是自由的,她会选择十年如一日地就留在这座宅院,除了因为祝英月的愿望,还有就是她在江湖上漂泊许久,想找个不费心神的地方好好歇歇。
只有待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才能体会到坐在窗前发一天的呆,也不会对自己的懈怠产生愧疚情绪是一种怎样快乐的体验。
说白了,她的话都是借口,主要是她自己不想去。
带学生?
不巧上个世界月月为了尽移花宫宫主传承移花宫武学的义务,不得不收下一名学生。
这名学生的母亲说起来月月也认识,她就是当年月月从江玉郎手中救下的慕容山庄九姑娘慕容九。
后来慕容九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恢复了神智,并嫁给她在外流浪期间结识的一位江湖侠士,继承了慕容山庄庄主之位。
由于修习明玉功条件苛刻,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修习,月月费了许多时光才找到这么一个符合条件的徒弟。
诚然这孩子天赋异禀、天资聪颖,但是月月在教她习武期间仍由衷地感到痛苦。
她是真心实意地佩服所有愿意以教师作为终生职业的人,并且坦然承认自己不在此列。
你是去教人知识,行正正经经的事,旁人有什么资格乱嚼舌根?谢道韫听月月此言,柳眉一竖,并不赞同。
我还是觉得不可。月月拒绝。
有我在你前面,你怕什么?谢道韫傲然道。
她于一年前接受尼山书院邀请担任客座教席,教授学子诗文,是真真正正地女夫子。
月月推辞道:我毕竟是王家妇
上虞祝氏虽然勉强列入世家之名,但和陈郡谢氏之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听到王家妇三个字,谢道韫自然想起丈夫王凝之,她的脸色瞬间黑沉了许多,但她还是在认真劝说月月,想给自己在尼山书院找个伴:我去做客座教席,王氏家主也是极为认可的,这对于王谢两家的名声亦是好事。你不用担心王家阻拦,我今日来此之前,已提前问过你的婆母。
月月其实没怎么见过她的婆母,自她来到这个世界后,她就搬入了这座宅院,还日日为王与之抄经祈福(顺便练字),王与之的母亲自然对月月这个幼子的儿媳十分满意。
而且月月三拒尼山书院,足以证明她的心性,她这个做婆母的还有什么要求呢?
谢道韫三两句话就将王家这层阻碍消弭于无形,令月月无法以此为借口。
我没教过别人,也不知道能教给他们什么。月月开始从自身找问题。
谢道韫笑道: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当老师的,都是一点一点摸索的。英月的制香之能远在他们之上,指甲缝漏出来一些,都能令他们受用不尽了。
时人热衷香道,不论是谈玄、念佛、讲经、习字、品茶有爱燃香助兴,甚至还会举办专门的香席,用以品香。
月月名下的寻香阁就在这种环境下拔擢而出,成为最受追捧的香药铺子。
世家大族举办宴会,若是没有点上寻香阁的香,是会遭到参会众人笑话的。
寻香阁是月月的私人铺面,王家对她这些年来具体赚了多少钱并不知晓,但是粗粗计算也能猜到她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王家作为世家大族,自然不会贪图她一个孀居女子的银钱。
更何况所有人都知道月月虽然赚了不少银子但她并不在外面抛头露面,是因为她的制香的技术和品味远超众人,每出一种香都收到无数人的追捧,才有了如今具有盛名的寻香阁。
可以说没有月月这个顶尖的技术人才,寻香阁和其他香药铺子并没有什么差别。
以谢道韫之灵慧,她如何不能看出月月的拒绝皆来自她本人对前往尼山书院教学没有什么兴趣?
英月,我在尼山书院见到了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他天资聪颖、一点就透,我很欣赏这个学生,谢道韫挽着月月的手臂,将她这一年在尼山书院的经历婉婉道来,他说他叫祝英台,我听着这名字就像你的家人。
在这个时代女子的闺名一般不会令旁人知晓,所以谢道韫并不知道祝英月妹妹的名字。
月月听她提起幼妹,不由露出今天第一个真切的笑容:我的九弟英台因为仰慕周士章老先生的才学,正好于一年前前往尼山书院求学。道韫姐姐你遇上的应该就是她。
这个时代的书院只允许男子求学,亦没有专门建造女子书院,供渴求读书的女子入学。
在祝家排行第九的祝英台从小喜爱读书,一点点大就和八哥祝英齐一起跟着请在家中的西席先生读书识字。
后来西席先生年老请辞,祝家一直没有寻到比他学问更好的西席先生,祝英台的求学之路便耽搁下来。
去年祝英台偷偷打探到名师周士章开办的尼山书院再次开馆收徒,便在家歪缠了父母兄姐许久,闹了一出绝食明志,又作出了各种承诺,终于得父母应允,扮作男子前往尼山书院求学。
月月也是没有想到,祝英台刚进入尼山书院,就和前往那里教书的谢道韫遇个正着。
--------------------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出自王羲之百度百科
第171章 祝家女化蝶飞3
这不正好巧了吗?谢道韫拍手道, 你若去尼山书院教学,正好可以见见你这弟兄。
她拉着月月的手正色道:我去尼山书院也不是为名,只是念着时人只允许男子求学做官, 女子便是读了再多的书,有些泼天的才华也只有嫁人一条路。我走出去,教一批学生, 这样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女子的才华本不弱于男子,只是受困于后宅无法施展,这并不是女子之错。只有我们的声势足够大、名声足够响,这样才能让天下人都知道女子之能。
谢道韫诉说着自己的理念,声音逐渐高亢,她目光真诚地看着月月:英月,你在香道一途早已走在众人之前,又无家庭挂碍,是我能找到最适合的同盟,答应我,和我一起去尼山书院好吗?
唯有真诚最动人, 没有谁能在谢道韫那双深若瀚海的水润明眸下保持淡然, 月月轻轻应道:好,我答应你。
谢道韫都已为她扫平了所有可能存在的阻碍, 她只要轻轻推开宅院的门,就能感受到属于外面世界的风。
*
虽然谢道韫已提前和王与之的母亲,也就是月月的婆母说好,但是月月作为儿媳在决定前往尼山书院授课前还是需要自己去说明此事。
月月乘着牛车, 一点一点朝着婆家走去, 她没有掀开帘子观察外界,只是和系统吐槽:古代女子成亲之后出行还得得夫家应允, 真是麻烦。下次别给我安排这种身份的原主了。
[好吧,]系统应道,顺便提醒她,[但是祝英月确实符合你之前的要求,不用带弟弟妹妹。]
是的呢,我来的时候她本是准备嫁人呢。月月回道。
是照顾弟弟妹妹麻烦,还是嫁人麻烦?
没真正嫁过人,却已深刻感受到成亲后夫家对女子限制的月月觉得,还是嫁人比较麻烦。
经过一系列高门大户的入门流程,月月成功见到了她的婆母和几个妯娌。
作为孀居之人,月月除了重大场合会走出她的宅院,其他时间都待在那里哪儿也不去。
眼前的婆母和妯娌,月月只能在特定的场合见到她们才能想起她们和自己的关系,若是换一处陌生场景,她可能遇见她们都想不起来她们的身份,直直地从她们面前走过去。
她们在月月来之前就已经从谢道韫口中得知此事,所以对月月说自己要去尼山书院授课一事并不觉得意外,都是王家的媳妇,谁不知道才女谢道韫的口才?若是月月没有被她说动,她们才会惊奇一番。
有谢道韫与月月同行,月月前往尼山书院授课一事自然没有什么令人担心的地方。
庶族如果有女子跑去全是男子的尼山书院授课,必将得人诟病。
但是作为世家妇,月月以香道之名闻名于世,又因此得名满天下的尼山书院再三邀请才前往授课,这便成了世族底蕴深厚、风流洒脱的体现。
离开婆家时,月月手上还多了一大笔银钱,这是她的婆母为她此次出行赞助的花销。
塞钱的时候,她还专门提醒月月,在外面要注意王家风骨,切不可失了王家的颜面。
*
收拾好行装之后,月月捏着大把的银钱去了上虞祝家拜访父亲祝公远和母亲滕氏。
滕氏上次见到月月还是几个月前她的八弟祝英齐加冠之日。
祝英月是滕氏的第一个孩子,可以说是她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