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祝英民在小马耳边低语几句,成功哄着小马跟着他出了马厩。
六姐,谢谢你送我的特勒骠。我很喜欢它,它也很喜欢我!祝英民欢快地表达自己的感谢。
祝英齐打趣道:呦,这么短的时间,你连它的名字都起好了。
祝英民贴着小黄马,一脸高深莫测道:八哥你不懂,我和特勒骠这是一见钟情。
*
祝家并没有马场,尽管祝英民想试骑一下小黄马,也找不到机会。
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和小黄马培养感情,自从见了小黄马后,他走到哪里都牵着它。
午饭时分,一家五口齐聚一堂,滕氏便见到了祝英民新得的小黄马。
这匹马不便宜吧?滕氏瞧着被祝英民拴在院子里的小黄马,忍不住道,小十才多大,你就给他买这么贵重的礼物。
月月笑道:上次见面时我答应十弟,如果他射箭能十发十中,我便送他一匹小马。现在英民已然能够做到,这正是我这个做姐姐兑现承诺的时候。
因为滕氏谈到了小黄马的价格,月月特意解释道:这匹马是我托为寻香阁运送香料的突厥商人送来的突厥马,有熟人帮忙,花费的金额并不算多。
滕氏才不理会她的话术,白了她一眼道:并不算多,那也绝对少不了。
她认真地对祝英民道:小十,你六姐的对你的这番心意你得记在心上,记住要一直照顾她。
长女孀居别院,虽然滕氏清楚她吃穿用度皆不缺,但她毕竟没有丈夫依靠,亦无儿女傍身,待到晚年总有不便之处。到时候总不能指望并无什么接触的王家人吧?还是得娘家弟兄多想着她些才行。
月月受不了原本欢乐的家庭聚餐因为滕氏的三两句话弄得伤感,立刻打断他道:呵,他这个小身板能干什么?我指望他不如自己现在多赚些银钱傍身。
滕氏伸手轻打月月:你就是年纪轻想得少,这世道对女子什么时候容易过?连你去尼山书院教个书,还得让你兄弟陪着。
祝英台要扮作男子去尼山书院求学,滕氏担心的是她的安全,但对她愿意求学一事还是非常支持的。
滕氏虽然是女子,却从未觉得女子就必须待在家中相夫教子,数着檐下的瓦片度过余生。
如果她当年能有选择的权利,她又怎么会愿意当祝公远的继室呢?谁不想当原配!
她自己没得选,所以她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选择权。
祝英月被王家选中时,祝英台生着大病,正怀着祝英民的滕氏强忍身体不适日夜照顾女儿,等她稍微缓过神来,长女和王与之的亲事都已没了转圜的余地。
滕氏一遍遍向祝英月确认可有人强迫她答应这场婚事,心疼母亲、从一开始就对这次议亲十分配合的祝英月自然回答没有。
这世道对女子的限制远多于男子,滕氏对此虽然不满,但以她从小到大都待在后院的见识,她也不知道能为女儿提供怎样的帮助。
她能做的不过是在祝英台一心想要去尼山书院求学时,努力劝说祝公远答应。
因为月月当初是自己选择为王与之守寡的,尊重她决定的滕氏现在自然也不会去劝说她改变心意。但这并不影响她努力为女儿和两个弟弟加强感情联系,让他们多念着点月月这个姐姐,待她年老后能成为她的依靠。
正在喝汤的祝英民听到滕氏这般说,忙忙下碗问道:六姐要去尼山书院教书?谁陪她去?
因为他才十四岁,是祝家最小的一个,根本就没人特意想起要和他说月月要去尼山书院授课一事。更没人告诉他,祝英齐准备送月月前去。
六姐、八哥、九姐都去尼山书院,我也要去!祝英民立刻争取外出的机会。
他刚得了小黄马,满心满眼都惦记着要骑着它跑一跑。正瞅着没有外出跑马的机会,机会就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是万万不肯错过的。
胡闹!祝公远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该读的书你都读完了吗,就想着往外跑。
祝英民眼睛一转,忙跑到祝公远身后为他捶背:爹,四书五经我跟着先生念得差不多了,他都说没什么可教我的了。我本想着请您帮忙为我请一位水平更高的先生,现在一想,不如我直接跟着六姐、八哥他们一起去尼山书院,和九姐一样在那里跟着周士章老先生读书。
祝公远听了直吹胡子:你哪里是想去读书,我看你就是想跟着你哥哥姐姐出去玩!你怎么不想想你也跟着出去,我和你娘两个人在家里多凄凉!
那你给我请一位学问更高的先生,我就不去了。祝英民捶背的手一停,向祝公远提出要求。
祝公远心里一阵恼怒,他若是能请到学问更高的西席先生,祝英台也不至于非要去尼山书院求学。
可他现在毕竟不是祝家家主,祝家原本的资源他卖出一张老脸或许有人理会,但是王家倾斜过来的资源却是只会给到流着王家血液的祝英和身上。
他暗中扯了扯滕氏的衣袖,并道:夫人,你看这该如何是好?
英民既然想去尼山书院读书,那就去吧,滕氏不理会祝公远的小动作,反正有你哥哥姐姐看着,我也放心。
尼山书院要求学子得到十六岁之后才能去,英民才十四岁。祝公远轻咳一声提醒。
滕氏却道:我怎么听英台说,和她一同上课的同学就有个年纪只有十五岁的?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祝英台信中提到的人名:就是那个谢家的谢玄!
滕氏看向月月道:他是你的妯娌谢道韫的亲弟弟,他是陪着他姐姐同去的。
祝英民听到谢玄两个字,立刻双眼发光:娘,你说的谢玄,就是那个谢玄吗?
滕氏不懂小儿子在打什么哑谜,只道:什么这个那个谢玄,谢家不是只有一个谢玄吗?就是那个被称作谢家宝树的谢玄。1
--------------------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谢家宝树: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唐·王勃·《滕王阁序》
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别的子侄都不能回答。只有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有出息的后代像馥郁的芝兰和亭亭的玉树一样,既高洁又辉煌,长在自己家中能使门楣光辉。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3章 祝家女化蝶飞5
祝英民一听谢玄也在尼山书院求学, 登时坚定了要去尼山书院的决心。
祝公远连祝英台为了求学女扮男装住在尼山书院都能答应,又岂能做到坚决不允正儿八经的男儿郎祝英民前去?
四对一的结果,自然是祝公远败退。
祝英民心愿达成, 脸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直说要骑着他的特勒骠一起去尼山书院。
祝公远见他这副模样,登时绷着脸行使父亲的权利, 好好教育他一番,说了一番诸如:提醒他在外求学不可贪玩,要勤加学习之类的话。
*
待滕氏为两个儿子收拾好行囊,月月便领着两个弟弟一同前往尼山书院。
到了会稽附近,祝家的队伍正好与同样刚到此地的谢家队伍汇合。
谢家队伍中有两个主子,一个自然是邀月月一同前往尼山书院授课的谢道韫,另一个正是祝英民心心念念的谢家宝树谢玄。
谢玄今年十六岁,身姿挺拔、容颜清俊,尽显世家风骨。
祝英民一见到他,哪里还关心兄姐在做什么,只顾粘在他周围。
谢玄作为谢家这一代最出众的小辈, 从小到大身边就没有少过围着他讨好的人。
对于这些人, 他向来应对得宜,既不会惹人不快, 也不会让人轻易占了便宜,觉得可以借谢家的势行自己的私利。
谢玄一早便知祝英民是姐姐谢道韫的妯娌祝英月的弟弟。
谢道韫对月月的评价极高,谢玄心中自然有数。何况他自己也用寻香阁出的香,清楚月月这位香道大家是有真本事的。
一个有真本事的人, 走到哪里都值得别人认真对待。
既然祝英民是月月的弟弟, 谢玄对这位小自己两岁,一直用亮晶晶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少年自然多了许多耐心。
玄哥, 我的武功已经达到四品了,你呢?祝英民落落大方地问道。
他的这份坦然直率,让谢玄对他的好感又增添一分。这份好感与他的家庭无关,与他的姐姐是谁无关,只是因为他本人。
刚到六品。谢玄的嘴唇微微翘起,他对自己在这个年龄达到这个武功水平,已是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