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他不知道,如果让月月在嫁给王与之与他共同生活,和以未嫁之身为他守寡之间进行选择,月月选择的一定是后者。
拿着一大笔供她自由支取的银子过单身的日子不开心吗?为什么非要找个男人伺候?
月月从来不觉得自己的生命中缺个男人,她一个人就已经过得足够精彩。
六姐也一定希望九姐能嫁给自己想嫁的人吧?等我登临帝位,九姐就是皇帝的姐姐,这天下的男人都能供她自由挑选,谁都不能阻拦。祝英民承诺道。
如果到那时,祝英台心中仍旧只有梁山伯,那他就为他们两人赐婚,帝王的玉玺盖在圣旨之上,是谁都不能越过去的存在。
月月却道:那时你都已经当上皇帝了,一道赐婚就能将我打发了?
六姐想要什么?祝英民问道。
我要这世间女子亦可如男子一般走入官场,为官做宰,月月凝注着祝英民的眼睛,透过少年的外表看进其中的那个属于帝王的灵魂,祝英民,你敢答应我吗?若你答应,我便全力支持你。
既然要让这个世界改天换地,那不如就玩个大的。换个朝代,依旧是男子坐垂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她费这么大的心力掺和进这种麻烦事干嘛?
六姐你是认真的吗?祝英民忍不住问道,自古以来
停,月月出言打断祝英民的话,自古以来当皇帝的还没有姓祝的,你为什么要做第一个呢?什么事情都是从无至有的,你想去做皇帝,我也可以想让女子为官。我们是在桌上谈生意,不是姐弟闲谈。
她加入祝英民的起事计划,于她而言就是一项投资。既然有投资,那她自然就需要回报。
现在她提出了要求,就看祝英民敢不敢应下了。
祝英民深深地看着在这世界对他最好的长姐,吐出一口气:好,我答应你。
既然都打算改变历史,那他玩大一点又何妨?
这一切都发生在祝英台不知情的角落,所以她至今还在为自己的小小心事烦恼,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家人在暗地里筹谋什么大事。
那你觉得我和梁兄他祝英台踯躅道。
月月意有所指道:只要你拥有真本事,就能自己做决定。
只要祝英台能向祝英民证明自己的能力,祝英民自然不会在婚姻这种小事上给她出难题。
女子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在嫁人这一件事上体现价值,是无奈。
但是已经有人给了女子无数种可能,她依旧只能在嫁人这件事上存在价值,那就是她的问题了。
现在压力给到祝英台,未来如何发展,端看她自己如何选择了。
可是不论六姐你,还是谢夫子,你们现在做的这些事都是在嫁人后才开始的,难道我也得如此吗?祝英台皱眉道,就没有不嫁人也可以做的事吗?
如今她已不是养在闺中不谙世事的闺阁小姐,她自是十分清楚她嫁人梁山伯这件事的难度。
但是有难度就踌躇不前
那就不是她祝英台了!
你不如去问问小弟,月月给祝英台提供了一条思路,说不定他会给你你想要的答案。
--------------------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0章 祝家女化蝶飞12
祝英台那日离开后与祝英民交谈了什么, 月月不得而知。她只知道祝英台陡然开始变得忙碌,梁山伯勤工俭学的路上再也没有那道纤细的身影相随。
梁山伯,你知道祝英台最近在忙什么吗?知道梁山伯在勤工俭学, 手里有个勤工俭学名额的月月就把这个名额给了他。
刚把明日上课所需香料搬到教室旁边库房的梁山伯用袖子擦了一下脸,就听见月月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
祝夫子。梁山伯忙转身敛袖行礼。
明明他是整个尼山书院和祝英台关系最好的人,但他并没有因此认为自己和祝英台的家人们已然十分亲近, 而是将他们之间的关系保持在最合适的距离。
他的进退有度,使得祝英台的三位家人对他有了极好的印象。
除了早就看出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男女之情的月月和祝英民,匆匆往返祝英齐只觉得梁山伯是个好同学,还劝性子跳脱的祝英台见贤思齐,而梁山伯多学学。
禀夫子,英台不让学生透露她的行踪。梁山伯回道。
我既是你们的夫子,亦是她的姐姐,她有什么事是不能让我知道的?月月问他。
这梁山伯沉吟片刻,才道,请祝夫子见谅,学生答应英台不说。
好吧, 月月对此也不勉强, 转而将话头引向梁山伯,她有她的事情要忙, 你呢?
学生在赚取银钱,以便继续求学。梁山伯坦然道。
你离开书院后又准备做什么呢?月月问道。
梁山伯回答:学生准备考取功名,为一方百姓做些实事。
这志向说起来并无什么问题,梁山伯性格沉稳, 做事细致周到、井然有条, 虽然以他的出身在东晋一朝注定当不了大官,但是做一个小关亦可以使一方百姓受益。
如无意外, 他本应可以在东晋一朝做个十几二十年的官,但是因为祝英民这个意外,很可能在不久之后,他的命运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改朝换代这件事,从来影响的都不止一人,是千千万万人。
你这志向很好,在你治下百姓过得不会差。虽知他这志向一时半会实现不了,但月月还是认真夸赞了他。
为官之时亦有可能遇到许多纷争,虽然武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你还是应该要具备一些防身的本事,月月提点他道,不知你的武功现在如何?
梁山伯羞赧道:刚至二品,远不如英台的五品。
是的,祝英台的武功前不久突破了五品,在尼山书院也能称得上小高手一名。
她自月月来此授课后,就减少了与马文才的碰撞,无奈马文才得知她的武功进入五品,一直苦于缺少同品级对手的他,没事就找祝英台对打。
祝英台虽然是刚刚进阶,但是她师从理论和实战经验同样丰富的月月,即便马文才比她早进入五品水平,她依旧能和他打得有来有往,还常常胜过对方。
祝英台的性子倔强,她明知自己故意示弱,多输给马文才几次,马文才便会对她失了兴趣,不再找她比武。但她又不甘心故意输给马文才,助长他的威风,因此不得不与他经常接触。
我听英台说,你是在来到书院后才开始习武的,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已十分不错。梁山伯的情况,月月早就从祝英台口中听了一千八百遍。
出身寒门,使得这个少年的优秀不能发挥到极致,但他依旧在属于自己的位置散发着光芒。
这种光芒并不抢眼,但也无法被人忽略,默默地吸引着过往者的注意,总有如祝英台一般的人,朝着他的方向靠近。
不知你可介意?月月伸出手,用食指指向梁山伯的手腕。
梁山伯呆呆地回望月月,并没有立刻领悟她的意思。
介意让我探一下你的根骨经脉吗?月月道明自己的意图。
不、不介意。梁山伯连忙后退一步,恭敬地将自己的右手送到月月面前。
男女大防由来已久,月月又是孀居女子,书院中的一干男子与她接触时都是慎之又慎,不敢逾矩分毫。
不过她今日为梁山伯探查根骨经脉,行的却是师者之责,需要另当别论。
两人周围虽然没有他人,但身处教室之外,亦是光大化日,君子端方如梁山伯,也不觉得他们这一点接触有何问题。
这个世界有的习武之人探查他人根骨筋脉总把动静弄得极大。
梁山伯幼时也曾遇到过一位为他们整个镇子的孩童探查根骨筋脉的武者,此人一番造势,把这件事弄得惊天动地。
他一天只能为一个孩子探查根骨筋脉,并且需要每个孩子的家长送上不菲的银钱,半天探查、半天休养,在这镇子待了一个多月才离开。
梁山伯的根骨筋脉,用那个武者的话来说,就是普普通通,没什么发展的前景。
梁家人并不清楚他口中的前景究竟为何,但是穷文富武这句老话从有习武这件事开始就一直适用。
于是梁山伯的父母就断了让梁山伯习武的念头,让他专心读书。
人体根骨筋脉的分布月月早已了然于胸,只消片刻她就将梁山伯的情况探查完毕。她怕自己的速度太快,异于他人,还特地放慢了速度,和系统闲聊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