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9章 祝家女化蝶飞21
祝英丰来得可比我们早, 月月并没有回头去看祝英丰,神色平静道,论起先来后到, 人家才是先来的。
祝英台皱着眉头,心思仍在祝英丰身上:他来这里做什么,可是祝英和又有了新的打算
祝英丰按照齿序是祝英台的五哥, 他们虽为兄妹,其实并没有打过什么交道。祝英台的记忆里,祝英丰就是祝英和的跟屁虫,祝英和五步之内,必有祝英和的存在。
祝英丰离开祝家没有引起任何的风浪,当时沉迷读书的祝英台也是过了好久才意识到祝英和身边少了祝英丰这么个人。
月月不欲与祝英台在大街上多谈祝英丰,拉着祝英台进了屹立在边荒集东门附近的六层酒楼。
她们刚一进门,就有一小二上前相迎,问她们一共几位。
两位,六楼,月月抛了锭银子给他, 找你们老板。
小二张手捧住银子, 为难道:我们老板不在。
月月斜睨了他一眼:你告诉他有个姓铁的找他,他会来的。
小二这公式化的拒绝说辞可瞒不了月月, 这第一楼老板庞义敷衍别人地说辞,可敷衍不了她。
祝英台疑惑地看了一眼月月,不明白自家六姐何时姓了铁。
不过她虽然未曾闯荡过江湖,心思却极为灵巧, 自然清楚现在不是多言的时候。
待两人在少有人能登上的第一楼六楼单间包厢坐定, 点上若干佳肴,以及一壶名扬九州的绝世佳酿雪涧香后不久, 一手将第一楼盖起,并发展到如此规模的第一楼老板庞义提着一只白瓷酒壶踏入包厢。
铁铁姑娘,两年未见,近来可好?庞义一推开门,就见到了他永生难忘的铁制面具。
他心中对来人早有猜测,猛一见到,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他对外虽号称第一楼的老板,其实他就只是一个替人出力的掌柜而已,幕后的老板是他眼前这位时隔两年再次在边荒集现身,面戴铁制面具的神秘女子。
庞义除了知道她面戴铁面具、武功高强外,对她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
他只记得她两年前离开时说过的话,如果自己在十年内经营得令她满意,十年后这间酒楼便是他的了。
能得到一间彻头彻尾属于自己的酒楼是庞义的梦想,有这么一句承诺,足以让他亲力亲为、不辞劳苦地将第一楼经营成边荒集第一酒楼。
还算不错,月月笑道,看到你把第一楼经营得这般好,我的心情更是不错。
庞义嘿嘿一笑:有你这句话,我这两年的辛苦就没白累!
那我今天不请你吃一顿,可就真说不过去了。月月手一抬,请庞义入座。
庞义搁下酒壶,忙道:你难得来一趟,我不露一手怎能说得过去?待菜都出锅了我再过来。
他的面上满是殷切,显然早已打定主意要将月月服务到位。
月月思及今日是祝英台第一次来边荒集,不让她尝尝边荒集的顶级美味实在说不过去,便点头应允:那就有劳庞老板大显身手了。
*
待庞义离去,一直不曾作声的祝英台才道:姐,这位庞老板对你好像过于客气了些。
月月本就没打算瞒着祝英台,直接道:因为我才是第一楼的老板,他见了我自然得客气。
月月打开庞义带来的雪涧香,为祝英台倒了半杯:你尝尝,这是第一楼能吸引如此多客人的主因。
祝英台扮作男子在尼山书院求学三年,自是避免不了与同窗共饮的情况。
更何况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这八大雅事尼山书院同样邀请了客座教席讲学,祝英台自是不会错过名师授课的机会。
她的酒量称不上海量,却比梁山伯高上那么一线,同窗三年也不曾被他瞧见过醉态。
祝英台在尼山书院求学的后两年时间,月月亦在尼山书院授课。
她每每饮酒后,都是被吟心送到月月的院中梳洗,月月对她的酒量,以及她喝醉后的反应比她自己还要了解。
这半杯雪涧香下肚,对祝英台来说刚刚好,既不会喝醉,同时也能品尝到雪涧香的至妙之处。
来第一楼不喝雪涧香,岂不是白来一遭?
酒自然是要饮的,却也不能误事。
雪涧香是庞义敢只身闯荡边荒集的秘密武器,他酿造雪涧香不仅需要他的秘密制法,用于酿酒的水亦是关键所在。
酿造雪涧香的水每年由庞义亲自取得,这水取自白云山双驼峰的白云香涧,还得是大雪后的那波寒而未凝的冰水。
如此酿造的雪涧香,还得在酿成后窖藏一年时间,方能达到出售的水平。
这般酿成的雪涧香,即便在第一楼售价五两黄金,依然是供不应求。
庞义建造第一楼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现在拿出来售卖的雪涧香,正是他刚到边荒集酿造的那批。
祝英月举起白玉制成的酒杯,闭上眼睛小啜一口,任雪涧香流过她的唇齿,滑入她的喉咙。
好酒!祝英台睁开双眼,雪涧香醇美酒液余韵在她体内流淌,她的脸颊微微泛红,眼睛晶亮,显然是对这佳酿十分满意。
她端上酒杯还要再饮一口,却被月月一把拦住:雪涧香虽好,此刻却不是你贪杯的时候。
月月抬起下巴点点包厢的木门:庞老板还没到呢。
她没瞒着祝英台第一楼是她的产业,正是为了能让她代自己接管边荒集诸事。今日来此,便是让她从庞义口中获取边荒集的第一手资料。
这种时刻,祝英台岂能喝醉?
待庞义归来,日已西斜,正是第一楼晚间上座的高峰。
为了避免让月月和祝英台闻到自己身上的烟火气,庞义简单收拾了一番,换了件新衣才上了六楼。
与他同来的还有他的拿手汤品火踵神仙鸭。
*
一顿主客尽欢的宴席结束,祝英台不仅填饱了肚子,也对边荒集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没想到祝英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势力发展得这么大!住进庞义特意安排的小院后,祝英台忍不住感慨道。
比起于她而言仍然陌生的边荒集,还是祝英丰这个与她同样流淌着祝家血脉的异母哥哥更吸引她的关注。
和祝英台比起来,月月就要淡定得多:祝英丰是个有勇有谋、敢打敢拼的狠人,他能夺得边荒集汉人之首的位置,建立汉帮一点都不奇怪。
边荒集汇聚着各族势力,月月上次来这里是在两年前,短短两年时间,这些人就将边荒集的范围往外延伸了许多,彻底修缮了原先废弃的项城城墙,并将整个项城占满。
占据边荒集的势力仍然有六,本是因为血统汇聚于此的各族人均初步建立了帮派。
汉帮、氐帮、鲜卑帮、匈奴帮、羌帮、羯帮六大势力已然瓜分整个边荒集,其中以汉人建立的汉帮最为强大。
这是一个令边荒集,乃至边荒集之外的人都十分疑惑的事,毕竟东晋如今在整个中原大地的能量都排不到第二,按理说汉人不具备如此之能。
然而边荒集的形势却不因为其他人的想法而改变。
在这里,汉人的声音就是最强的声音!
而担任汉帮首领的祝英丰,正是整个边荒集最有话语权的人。
我还是想不明白,祝英台手托着腮,苦思道,祝英丰若是有如此能力,为何还要任祝英和使唤?
月月夺过她手里的酒壶,将一杯热茶放到她面前:祝英丰有能力不假,但是想将汉帮发展到如此规模,有能力却是不够的。你觉得还需要什么?
她并不直接告诉祝英台答案,而是让祝英台自己去想。
半醉的祝英台皱着眉头,努力转动瘫痪一半的大脑,不确定道:还需要钱和人
月月一边点头,一点问:还有呢?
还有?祝英台埋头苦想,只觉得大脑已是空白一片。
她用混沌的双眼看向月月,老老实实道:我想不到了。
还需要旁人的指点,月月点着祝英台的饱满的脑门道,你都怀疑他为何与在家时不同了,为何没想到背后拿大主意的不是他呢?
祝英台挠挠头道:是哦,第一楼的幕后老板都是你,他的背后为什么就不能有人呢?
想到汉帮如此势大,不知此事是好是坏的祝英台一边啜着热茶滋润干渴的喉咙,一边道:就是不知这背后之人是敌是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