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伸手拿走摆放在桌上的茶壶,添满自己手中的茶杯,祝英台忍不住嘀咕:怎么我去尼山书院读个书回来,六姐你变得不一样了,小弟也变得不一样了,连祝英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已打定主意,等不知道跑到哪里的八哥归来,定要好好和他说道一番。
  然而她却不知,她那仁善宽厚的八哥祝英齐,现在已成了几万人马的头领,等着给他一个大惊喜呢。
  --------------------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90章 祝家女化蝶飞22
  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地, 有变化是件理所应当的事。面对祝英台的困惑,月月这般回答。
  可是祝英台犹豫着道,我看爹娘就没什么变化。
  月月淡然道:可能是他们处于巨变的那些时间你不在。
  人生十五岁到四十岁这个时间段, 变化应该是最多的。过了这个时间,该功成名就的,早已功成名就;该回归平淡的, 早已回归平淡;该陷入尘埃的,早已陷入尘埃。
  当然,若是遇上八王之乱、永嘉之祸这等重大历史事件,人的命运亦有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像祝公远和滕氏这种并不需要劳作,孩子都生一群,早已到了含饴弄孙年纪的人,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很少突生变化。
  所以在祝英台眼中,对父母的印象都停留在幼年,并不觉得他们有过改变。
  如果让她亲眼见见十几岁的滕氏,她大概就能意识到,她的母亲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女子。
  只是时间并不会回溯, 年轻的滕姑娘祝英台永远不可能看见。
  别说我们, 你这几年也有很大变化呀,只是你没有觉察到而已。月月对祝英台说道。
  祝英台摸着自己泛红发烫的脸颊, 嘀咕道:我有吗?
  有的,月月随手将拿在手中的茶杯捏成湮粉,你的武功不是已至六品了吗?
  祝英台赧然道:我才刚突破不久
  而且还是被祝英民刺激之后,她才开始把全用到读书上的心神放了一些在习武上。
  若是祝英民没有一到尼山书院就讽刺她武功不曾精进, 祝英台觉得自己的武功有可能时至今日还是四品
  在你这里年纪武功能到六品的已是少有, 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月月拉着祝英台有些凉的手, 牵着她走到床边,好了,贪了这么多杯雪涧香,你还好好睡一觉解酒啦。
  月月起身欲走,却发现衣袖坠着重物,她疑惑回头,才发现是躺在床上的祝英台拉住了她的衣袖。
  怎么了?月月把自己的衣袖从祝英台手中拽出来。
  姐,你说祝英丰背后之人究竟是谁啊?祝英台嗄声问道。
  月月沉默地望着她,并没有说话。
  祝英台不死心地又向月月的衣袖伸手,撒娇道:六姐~你肯定知道!你不说我今晚肯定睡不着!
  她全然不知,她这因为醉酒而沙哑的嗓子撒起娇来,根本答不到预期的效果,只会让人无语。
  月月躲过祝英台伸过来的爪子,叹道:我觉得我说出来,你可能更睡不着。
  为什么?祝英台大大的眼睛透露出大大的疑惑。
  是祝英民。月月见她执意想知道答案,也不和她啰嗦,直接报出答案。
  祝英民三个字一出,祝英台的瞳孔不出月月意料地在地震。
  月月叹了口气,抬手点了祝英台的昏睡穴,让这个今日接受过多信息的姑娘能好好休息一下。
  打了个呵欠,月月关上祝英台的房门,进了她隔壁的房间。
  奔波一路,她也该休息了。
  *
  一夜好眠,祝英台醒来后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懒腰伸到一半,一些被遗忘的记忆瞬间回笼,令祝英台僵在原地。
  她很快回过神,胡乱地穿好衣服,直接冲到隔壁啪啪啪地拍月月的门。
  大清早地敲什么门?屋里的月月猛地拉开门,阴沉着脸道,你最好有事。
  我当然有事,祝英台语速极快道,昨天晚上你说的话都是真的?祝、祝英民他、他
  没等祝英台把话说完,已经清楚她打算说什么的月月干脆点头:是真的,我骗你干嘛?
  小时候骗你能从你手里骗块糖,现在能骗到什么?月月懒懒地在桌旁坐下,拎着装满水的茶壶倒了杯冷茶,推到祝英台手边,认真建议,清醒清醒。
  祝英台拿起杯子一饮而尽,冰冷的茶水刺激得她混沌的大脑顷刻间醒来。
  真是世事难料。祝英台吐出四个字来。
  她飞快地又给自己倒了杯冷茶,一口饮尽,抹了抹嘴角的水渍,一系列动作跟久居闺阁的世家小姐没有一文钱关系。
  都是一个爹、一个娘生的,祝英民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和我的完全不一样!祝英台就是再迟钝,在被月月告知了这么多隐秘事后,也知道祝家如今所图甚大。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尚未成年的祝家小十祝英民。
  这个问题月月没法回答,她总不能告诉祝英台,因为你们两个一个是言情文女主角,一个是权谋文男主角,注定不在一个频道吧?
  要不你和他换换?月月随口出了个主意,你去角逐天下,他去和梁山伯你侬我侬?
  哪有什么你侬我侬!祝英台涨红脸道,梁兄他、他到现在还不知道我是女子呢!
  呀,月月忍不住摇摇头,真不知是该夸你扮男子扮得太成功,还是吐槽梁山伯太迟钝。
  我有易容技术天下一流的姐姐,扮男子当然成功喽。祝英台勾住月月的肩膀,眉飞色舞道。
  月月拨开搭在自己肩上的爪子,催促她道:别皮了,快去洗漱,瞧瞧你身上的衣服。
  祝英台当着月月的面转了个圈,朝月月眨眨眼:我现在难道不像建康城的风流少年?
  月月冷笑道:风流少年还服食五石散呢,你要不要来一包?
  不了不了。祝英台飞快跑路。
  *
  祝英台在月月的带领下逐步熟悉祝英民在边荒集的布局。
  在不知不觉中,祝英民早已将自己的势力渗透进边荒集的每个角落,依附于他的荒人远不止汉人一种。
  而后祝英台正式接下和第一楼对接的工作,她这才知道边荒集之所以能够汇聚这么多汉人,原来都是她的八哥祝英齐一直默不吱声地从南边把晋庭看不上的庶民、游侠输送到这里,使得汉人势力成为边荒集的第一大势力。
  祝英丰率领的汉帮虽然势大,但不是所有边荒集的汉人都入了汉帮,汉人势力又细分为以祝英丰首的汉帮、以庞义为首的商户,以及独来独往谁都不愿意依靠的散人。
  虽然跟随庞义的商户和散人们并没有加入汉帮,但是遇到需要面对其他五大势力时,所有的汉人都一致对外。
  不过祝英丰和庞义并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主子其实关系极好的亲姐弟,他们日常的隐隐对立,本就是这姐弟两人的布局。
  就当祝英台在边荒集混得风生水起之时,燕国攻破淮阳城的消息突然传来。
  淮阳城怎么突然被攻破了?祝英台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淮阳城刚刚陷落,最新的消息无法从来,失守的原因暂时还是个谜。
  我的铁大爷,你别考虑淮阳城怎么陷落的了,快想想我们怎么办吧!庞义没想到祝英台的关注点到了此时还在淮阳。
  要知道攻破淮阳的燕国大将慕容恪、慕容垂已带着兵马朝边荒集这个三不管地带冲过来了!
  听说是有人给他们提的建议,说是边荒集现在汉人势大,为了避免边荒集的汉帮背刺,不如先把里面的汉人屠尽。
  淮阳和边荒集距离极近,急行军不到两日便可到达。
  他们虽然提前得了消息,却根本来不及逃亡。
  你在我这里着急有什么用?依旧隐藏在幕后的祝英台的目光仍在地图上,我要是你,早就去找祝老大,告诉他你将全力配合他的安排,不顾一切守住东门。
  边荒集的东门是唯一一扇由汉人完全把控的城门,数万燕国军队要想屠尽边荒集的所有汉人,必得从此门进。
  倒不是其他三个门不能进,只不过以鲜卑帮如今的能量,还不够资格占据边荒集的一扇城门。
  不出她所料,其他四帮虽然希望汉帮失势,却也不会希望鲜卑帮凭着燕国的大军,拔得边荒集的头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