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月月凝注着徐子陵的眼睛,问道:小陵,你会选谁呢?
  一个是从小一同长大的好兄弟寇仲,一个是心上人师妃暄选择的天下真主李世民。
  这两个人虽然性格、家世、经历各不相同,到他们同时具备争夺天下的才智与能力,重新统一因隋朝覆灭而四分五裂的中原大地都不是问题。
  当然是仲少,徐子陵没有丝毫犹豫给出自己的答案,一世人两兄弟,我不选他又应该选谁呢?
  当月月给出寇仲这一个选项时,在徐子陵这里就只剩下了寇仲这一个选项,其他备选再多,也都做忽略不计。
  徐子陵和寇仲的想法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都发生了诸多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彼此情比金坚的情谊。
  你最好能记住师妃暄说的话,以及你自己的回答。月月提醒徐子陵道。
  慈航静斋正是这么一个专于自己的理念,无时无刻不在研究如何择取能令天下安定的人选的门派。
  人选一旦确定,慈航静斋就会想尽办法帮助目标扫清障碍,实现最终的胜利。
  上一个慈航静斋选中的天下真主,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正是借助了慈航静斋的力量,解决了因江湖事而相对的众多对手,实现大一统。
  现在师妃暄又想效仿她的师父梵清惠,为李世民扫清登临帝位的障碍。
  既是江湖中人,又是一方势力之主的寇仲便成了她不得不解决的目标。
  而徐子陵正是师妃暄解决寇仲这一李世民劲敌的良方。
  谁都知道他们两个对彼此的在意,谁都知道不论什么事,只要牵扯到对方,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将选择让步。
  师妃暄敢向徐子陵发誓,她与他相交,从不曾过他分毫吗?
  真诚的誓言很难出口,因为无意间的利用最为致命。
  如今已取得洛阳,距离仲少的愿望又近了一步。徐子陵盯着桥下涟漪,僵硬地转移话题。
  月月瞥了他一眼,回道:李渊当初在长安称帝,为的就是借助此城悠长的底蕴增添李阀声势。
  将洛阳城收入囊中,对少帅军来说不仅是一场前所未有艰难胜利,亦是彻底向以往井水不犯河水的李阀表明自己入局的态度。
  借着帮王世充守城的机会取得洛阳城,这样的事能碰上一次已是难得,无人敢奢求第二次。
  然而洛阳与李阀盘踞的长安甚近,只要李渊同意李世民领军攻打洛阳,那么洛阳城必将经年累月地处于战事之中,无法进行休养生息。
  攻打长安虽难,却也比攻打太原周边本就在李阀覆盖范围内的城池容易。
  那里的人长年在李阀的统治下,早已形成了不知有隋,只知有唐的牢不可破的观念。
  论起来还真的不如刚被李阀占据的长安容易。
  --------------------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86章 一世人两兄弟61
  如今少帅军进驻洛阳, 待后续物资运到位,城防设施重新修缮,兵卒、武器、粮草配齐, 东都洛阳就算真的归寇仲所有。月月双手搭在天津桥的栏杆上,眺望远处的忙碌景象。
  月姐真的觉得仲少比李世民适合当皇帝吗?站在月月身边的徐子陵闷声问道。
  月月不知徐子陵为何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她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道:小仲和你说他其实不想当皇帝啦?
  没有, 徐子陵垂下头,平心而论,仲少的武功和韬略都在李世民之上,但要论起治国之能,他怕是不能与李世民相较。1
  月月抿抿唇,问道:小陵是觉得小仲只有达到事事比人强的程度,才可以做皇帝吗?为什么李世民可以有不如小仲的地方,而小仲就非要比他强吗?
  就算小仲的治国之能不如李世民,但他也可以学着如何治理一个国家。何况他手下人才济济,多听良臣的谏言,同样可以弥补差距。
  她转头看向徐子陵, 与他四目相对:你是真心觉得小仲不行, 还是因为师妃暄告诉你,小仲不如李世民?李世民就算治国理政之能远高于小仲, 你也别忘了他前面还有他爹李渊,和他同父同母的亲哥李建成,等他坐上皇位,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徐子陵皱眉道:可我听说西突厥的颉利可汗正在谋划率兵南下一事, 再这么内讧下去, 万里江山尽入突厥之手该如何?
  那为什么不能是李阀投降呢?月月反问他道,你不能因为和小仲亲近, 就指着他对李世民低头。我其实不在乎你们两个建什么功、立什么业,小仲若是不想做皇帝,我也是一点意见都没有。但我只接受他自己说他不想做皇帝了,而不是你以天下大义劝他放弃。怎么,只有李阀有能力北拒突厥,小仲就没这个本事?
  徐子陵从小就比寇仲乖巧听话,这应该是月月这么多年对他说话最重的一次了。
  月月的话一说完,徐子陵就陷入了沉默。
  徐子陵与师妃暄相处的这段时日,经过她的言传身教,他已全然相信她的说辞。
  他承认师妃暄选择的李世民是一个当皇帝的极佳人选,承认他比寇仲更适合当皇帝,但是他忽略了一点,没有人要求当皇帝的人必须是事事都能尽善尽美的人物。
  李世民同样有不如寇仲的地方,比如他在世的父亲李渊,还有不论立嫡立长都在他之前,能力也没有那般差的大哥李建成,都是他当皇帝必须要跨过的山峰。
  当他跨过这两座山峰时,他能保证原本团结一致的李阀内部不会出现任何裂缝吗?
  这样的裂缝不会影响他抵抗西突厥的进攻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西突厥颉利可汗要带兵南下一事?月月问徐子陵道,我在回来之前与毕玄比了一场,我赢了毕玄之后,他答应西突厥五十年之内不会入侵中原。我回来这一路一直在关注西突厥的动向,毕玄这个国师的承诺对颉利可汗来说还算有用。你这消息也太滞后了。
  西突厥不会南下了?徐子陵睁大眼睛,向月月确认。
  他自打修习《长生诀》后,人便朝着虚无缥缈的修仙路线发展,远比少年时看起来了冷情淡漠得多。
  月月许久没有见过他这么生动的表情了,心不由一软,踮起脚尖,抬手揉了揉他的头发:最大的外患推迟五十年才会发生,你现在可以放弃劝说寇仲,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了吗?
  听到月月轻柔的声音在耳边探寻,徐子陵不自觉眼睛一酸:我明白了,作为好兄弟,我自然尊重小仲的决定,不再干涉他的想法。
  哪怕与师妃暄敌对?月月向他确认。
  哪怕与师妃暄敌对。徐子陵斩钉截铁道。
  说完这句话,他忍不住笑了一声:月姐你不要忘了,我和师妃暄一开始本就是敌对的。
  是吗?月月不可置否道,但你们还是对彼此动了情,还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和她结成同盟,在寇仲和她之间选择了她。
  徐子陵听出了其中的谴责意味,忙低头认错:这件事是我欠考虑了,但我确实是真心不愿西突厥的铁蹄踏入中原。
  你不要同我解释,月月建议徐子陵道,师妃暄这样对你说,未尝不是看出了小仲对你的绝对信任。我想,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之外的任何人劝说小仲在此刻放弃,他都不会考虑的。
  徐子陵闻言忙道:月姐你也可以的。
  月月瞪了他一眼道:但是我不会做这种事。
  徐子陵连连应是,揽着她的胳膊道:我当然知道月姐最厉害,连毕玄都不是你的对手,不得不应下五十年之约,其他人更是没在怕的。
  月月随口应道:我觉得你说得很对。我这么厉害,不如现在就去长安宰了李世民,省得慈航静斋非得执着于辅佐他,省得你在师妃暄面前难做。
  话说着,她就往长安方向走了一步。
  徐子陵连忙拉住她道:姐、姐!我错了还不行吗?我以后不会仗着小仲对我的信任,试图做他的主了。
  他会答应与师妃暄合作,既因为对她的爱慕之心,也因为他相信她的分析,认为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对天下、对寇仲最好的选择。
  徐子陵凭他这么多年对寇仲的了解,认定他是一个静不下来心每日批阅奏折的性子,不如早早放弃,避免以后烦恼。
  但是他忘了人会成长,以寇仲每每做一件事之前,都会将事情的种种情况调查清楚地性子,他怎么会不知道当皇帝后每天会面对什么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