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她能感觉到在场众人在侍墨提起武则天后表情明显发生了变化,气氛也莫名有些压抑。不欲深究此事的月月便跟着侍墨赶紧离开了李逸居住的北宫。
  他们在想什么重要对月月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因为她十分清楚,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政治博弈中取得胜利的是武则天,她成功登临帝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
  月月十分清楚自己这只小蝴蝶可以随时扇动翅膀,改变这个世界的历史,但是不好意思,她对阻止武则天登基一事并没有兴趣。
  作为皇后身边的女官,侍墨的敏锐度一点都不比混迹官场的官员差,她拉着月月远离北宫后,忽地冷笑一声道:真是一群没意思的人。
  月月诧异地看向侍墨,不明白她为何发出这种感慨。
  侍墨摇了摇头,并没有为月月解答,只是问她:若是再来一次,姑娘还会冲进去救上官婉儿吗?毕竟就算你未至,王太医也会很快赶来。
  为什么不呢?月月反问她道,我想救就救,为什么要考虑这么多呢?
  这些人因为她年幼,因为她与武则天亲近,而不能以平常心待她,难道她还要顾忌他们的想法吗?
  这些人怎么想月月完全不在意,她要救的是倒霉撞到假山突起处的上官婉儿。
  虽然在李逸居住的北宫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此时时辰尚早,月月依旧随侍墨去了集贤殿,仔细研读+扫描了李唐建立后收集至此的各类藏书。
  宫里的消息瞒不住人,等傍晚月月与武则天共进晚餐时,武则天已从旁人口中得知此事,并柔声询问她当时的情况。
  心理年龄不知是武则天多少倍的月月只得装出一副初出茅庐的少女模样,磕磕巴巴讲述了自己初次行医的心理活动。
  说完之后,成功得到了武则天的赞赏,以及一套适合少女佩戴的精致头面。
  事情到此也就算了,第二日卧病休养的李治也不知从谁口中得知此事,月月不得不重复了一遍昨晚的流程,再次收获了宠爱女儿的李治的一盒东珠,以及珍藏在集贤殿、仅允许太医抄写的张仲景亲笔写下的医书《伤寒杂病论》。
  围观此事的系统一遍扫描,一边感慨道:[宿主你救个人真的很赚啊!]
  第297章 日月曌无字碑4
  经过夏侯坚日日施针调理身体, 李治的风疾逐步开始好转,一个月后恢复得已与常人无异。
  任务完成,志不在此的夏侯坚便向李治提出离宫之请。
  李治既舍不得夏侯坚高超的医术, 又舍不得许久未见的女儿,一时踌躇不决。
  然而他早年因为齿序靠后未得父亲李世民看重,只是名声不显的晋王时, 得夏侯坚倾力相救,曾允诺过他一个要求。
  夏侯坚只道自己惯爱自由,故别无他求,只求闲云野鹤度过余生。
  李治欣然应允,只令他在太医院挂个名头,除非自己病重,绝不召他入宫。
  天子一诺,重若千金。
  即便李治再怎么爱惜夏侯坚的才华,也没有打破自己的承诺强召他进太医院随时待命。
  更何况此时月月本就不甚康健的身体突然变坏,日日呕血,原本还能正常蹦跳的小姑娘瞬间失去了所有活力。
  便是夏侯坚每日用金针吊着她的命, 大把的好药味进她的肚皮, 情况也未见好转。
  武则天恨不得将自己分成两半,一半处理朝政, 一半上香拜佛。
  此时最终还是当年给月月下了批语的法明大师现身,言明她八字极弱,无法承受浩荡皇恩,必须马上离开皇宫方有活命的可能。
  此言一出, 李治和武则天便是再舍不得这个多年未见的乖巧听话的女儿, 也不能不忍痛让夏侯坚带着她离开皇宫。
  模模糊糊听到法明大师批语的月月忍不住询问系统:真有受不住皇恩的八字一说吗?
  这个问题系统也很难回答,要知道这个世界提供身体的宿主可是被阴差引渡魂归地府的, 它也没法违心地说这是一个唯物的世界。
  但是它和月月显然不具备沟通阴阳的本事,来这里十多年,他们什么奇怪的现象都没有遇到。
  一人一系统无声地交流了多日,等月月真正能恢复行动,她人已在感业寺躺了多日。
  这日她觉得自己恢复得差不多,准备尝试起床,房门突然吱呀一声响起,走进来一位女尼。
  女尼端着餐盘慢慢靠近床榻,正睁着眼睛的月月只觉得她瞧着甚是眼熟。
  裴、裴没等月月唤出对方的名字,她就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唇边摇头。
  贫尼优昙,往日俗家姓名,小施主休要再提。头戴一顶青布帽的女尼正是武则天最得力的亲信女官裴琼香。
  优昙师傅,你怎么出家了?月月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几个月,对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可谓一无所知。
  优昙叹了口气道:昨日之事已成过往,没有再提的必要。事情知道得多了,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老话无知是福,真是一点错都没有。
  她说这番话时,眼中有化不开的浓雾。月月已然明白,这是她付出极大代价才得出的结论。
  一个体贴、暖心的人,此时应该选择闭口不问,若是口舌上的本事再强一些,甚至可以考虑多说几句慰藉之语,以抚人心。
  可惜月月并不属于这二者中的一个,她只是继续躺在床上,看着头顶的帷帐,对优昙道:你本可以什么都不告诉我,那我一定什么都不问。可是你似是而非地说了几句话,我的好奇心真真被勾起来了。
  当一个人开始好奇,她必会开始刨根问底式地挖掘真相。这是人之本性,月月作为一个俗人,自然不会免俗。
  优昙师傅觉得你不想我知道的那些事,是你亲口告诉我比较好,还是来日我自己寻出真相比较好?月月将问题抛给优昙,让她替自己做个抉择。
  仅看优昙的态度,月月便知让她选择出家这件事必然与优昙自身有关,也与她有关。
  而且这事绝对小不了,不是有心人有意隐瞒,就能做到密不透风,不让任何人知晓的。
  更何况有些事,绝对不是咽下肚一辈子不言就能自己消化的,有时候把话说出来,才能更好地解脱。
  优昙凝注着月月苍白的脸庞沉默良久,她将从滚烫变得温热适口的白粥递到月月手中,才道:你乖乖吃饭,我就把最近发生的事告诉你。
  月月自然没有异议,接过碗和勺,刚舀了一勺白粥入口,就听见优昙在自己的脑袋上空当了道惊天巨雷。
  你被送出宫一个月后,皇上在几个大臣的鼓动下决定废后,优昙面无表情地说着足以引起四方震动的天家大事,国舅长孙无忌、你先前在北宫救下的女孩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还有我的未婚夫尉迟炯均参与其中。
  这这信息太具有冲击力,月月一时之间都不知该露出什么表情,他们的计划成功了吗?
  优昙垂下眼眸,轻轻摇头:自然是没有的。尉迟炯知道我深受皇后娘娘信重,特意在他们准备实施计划前找上我,希望我能暗中帮助他们。
  月月喝粥的动作一顿,优昙的种种反应表明,尉迟炯他们的计划会失败,绝对和她又逃不开的关系。
  优昙深吸一口气,接着道:我思考了整整一天一夜,决定将此事告知皇后娘娘。于是尉迟炯他们的计划败露,参与此事的三十六家公卿贵族皆落入娘娘特意编织的罗网之中,为首的两位重臣长孙无忌、上官仪如今都已经魂归地府。
  那尉迟炯呢?月月小心翼翼地询问。
  优昙抬眸看着她道:他是神武营的龙骑都尉,家传武功甚是高明,追捕他的人根本拦不住,所以他侥幸逃过此劫。
  优昙闭口不谈她是在武则天面前如何百般祈求这位面不改色心不跳下令诛杀所有反对她的人的政治家饶尉迟炯一命的,只是说出此事的最终结果。
  优昙对尉迟炯能安安稳稳地活下去,不被列在朝廷通缉名单上已是十分满足,再无他求。
  只是她心里清楚,虽然尉迟炯平安无事,但是他们这对青梅竹马的缘分,在她决定向武则天告发他们废后的密谋时,便走到了尽头,再无修复的可能。
  他们之间隔着政治理念的不同、男女观念的差异,以及此次事件中家破人亡的参与者,和他们无辜受害的亲人的血泪,绝没有分毫再续前缘的可能。
  优昙与武则天是在武则天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嫔妃,在他去世后被送入感业寺时相识的,两人一见如故,互相引以为知己。
  后来武则天被李治接回皇宫,优昙带发修行期满,便随她一起入宫,辅佐她成就大事。
  她本打算辅佐武则天到二十五岁就离开皇宫与尉迟炯成亲,谁知还差最后一两年,她便满二十五岁,只是她和尉迟炯再无成亲的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