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母后需要女儿做何事?月月问道。
是去巴州寻你的哥哥李贤,武则天道,几年前他因为意图谋反被我察觉,被你父皇废除太子之位,贬谪之巴州。如今你父皇去世,我想让你接他回来,他作为儿子,在父亲生前没有好好尽孝,至少在父亲去世后应该做到为人子该做的事。
母后对二哥心软了,对吗?月月大胆试探。
武则天笑道:果然瞒不过你。我先前忙于政事,无暇与他促膝长谈,他身边又环绕着许多好事之人,致使我和他母子二人误会颇多。如今有你弟弟继位,我也可放松一下心神,专心与他解开误会。
此事与杀人放火无关,月月自然没有意见,欣然接下了武则天布置的任务。
在你之前,我已派了两波人前去。一个是御史大夫郑温,他已许久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如今是什么情况,故而两日前我又派了左金吾丘神勋带军前往巴州。我怕丘神勋动静过大,令你那胆小兄长惊惶,思来想去,还是由你亲自替我走上这一遭吧。武则天道出她先前的布置。
*
此事宜早不宜迟,翌日清晨,月月便带着武则天写给李贤的书信,以及召他回京的圣旨从长安出发。
沿路月月不敢停止,一路疾行,只为在丘神勋大军到达巴州前追上他们。
这日太阳落山前,一路都没有寻到投宿之处的月月终于到达一座小镇,朝着镇上最大的客店走去。
刚一掀开客店的门帘,月月便听店中的伙计对站在账台前登基的一男一女道:二位客官来的巧,昨天左金吾丘神勋将军的军队正好路过此地,镇上所有的客店全部住满,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1章 日月曌无字碑38
得来全不费工夫1, 这句话说的就是月月现在的状态。
她追了丘神勋的大军追了一路,早以为自己能够追上他们,然而一直得不到大军的消息。
谁知今日随意投宿一家客店, 竟获取了大军的行踪。
武则天在出行上不至于对女儿吝惜,所以月月此番赶路配置的正是大宛国赠送的汗血宝马。
大宛国这次一共赠送了大唐两匹汗血宝马,一匹被武则天送给了月月, 另一匹则送给了她的小女儿太平公主。
李旦作为李唐王朝的正经帝王,连根汗血宝马的马毛都没摸着。
汗血宝马刚被拉至马厩照料,与它同处一室的大青驴霍地停止进食,默默转移到了角落站立。
本与青驴并排站立的一匹瘦马见到身高、体格明显比自己见状许多的汗血宝马,只是略略停了一瞬,便继续咀嚼口中的草料,马蹄子连动都未曾移动。
亲眼看着汗血宝马被牵进马厩好生照料的月月目睹了此景此情,指着瘦马问正在给汗血宝马准备草料的客店伙计:小伙计,你觉得这匹马如何?
伙计偷偷瞅了一眼月月的汗血宝马,笑道:自然是比客官您的马差远了。
月月摇头道:这你可就说错啦,我这马是何等水平我自是心知肚明。寻常马见了它虽然不似那头青驴般退避三舍, 也不至于如这匹瘦马般泰然自若。
伙计若有所思地看着站在汗血宝马旁边, 悠然自得地甩着马尾的瘦马,了悟道: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他指着瘦马对月月道:这匹马的眼睛有亮光, 比昨天那些丘神勋大军的马有精神多啦,大概也就只有丘大将军的那匹马可以和它相比。
是么,月月随意问道,那你知道这匹马的主人是谁吗?
伙计答道:就是比客官先一步投宿的那个背着古琴的穷书生。
说到这里他突然噤声, 因为他意识到能骑这么匹其貌不扬的好马的人, 绝对不可能如他表面展现的那么寻常。
但是这些事悟到不需要点明,他又不是黑店的伙计还要看看哪个投宿的客人是肥羊, 只要接待好走南闯北途经此地的客人便好。
*
月月刚走出马厩,就听见远处传来达达的马蹄声,三人三骑出现在地平线处朝着客店奔来。
待他们疾驰到了近前,才知是两名公差带着一名上京告密的平头百姓。
此人头发凌乱、皮肤黝黑、衣衫破旧,双手布满粗糙的茧子,一看就是常年做活的农户。
伙计,给这位张大爹安排一间上房。其中一位公差下马后吩咐伙计道。
伙计笑着应是,伸手去牵公差口中那位张大爹的马。
他凑到张大爹近前,小声对他道:张老三你这下可以享受几日五品官的滋味了,连骑的马都比那两位大人神骏。
张老三愁苦着一张脸道:我倒希望自己没机会享受这待遇。
伙计拍拍他的肩道:放心吧,到了京城,天后会给你做主的。
张老三诶了一声,轻声道:希望如此吧。
他与伙计寒暄两句,便随着公差进了客店。
*
伙计,晚饭什么时候开始?方才在月月之前投宿的年轻姑娘掀开客店的门帘问伙计道。
刚把三匹马安置好的伙计急急应声道:客官稍等,还有一炷香的功夫。
年轻姑娘听此回答便在大堂坐下,等着客店开饭。
伙计给她上茶的功夫,她轻声问他道:伙计,刚才那位张大爹是何等人物?我看你似乎认识他。
伙计笑道:张老三哪里是什么人物,他和我同村,都是这万源县人,就是个普通种地的。他能享受这待遇,不过是因为他要进行告密。天后早年便下令,凡是进京告密者,皆能享受五品官待遇。
这是为什么?年轻姑娘蹙眉问道。
伙计一时想不起具体政令,正在挠头思索,坐在年轻姑娘隔壁桌的月月接着伙计的话向她解释道: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2。这是天后于上元元年向先皇进献的《建言十二事》中的第六条广言路的具体推行。告密者进京途中的一应花销有朝廷承担,并派人保证他的绝对安全。入京之后,若验出告密者所告之密为假,也不会惩处任何人,还会把告密者安全送回家。若验出告密者所告之密为真,那么告密者便能得到加官进爵等诸多赏赐。
年轻姑娘听后陷入沉思,低喃道:这政令听着倒是不错。
她抬眸看向伙计,忍不住感慨道:想来张老三要告的密,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伙计摇头道:张老三进京要告的密,我倒能猜到几分。不过这事对我们这些寻常百姓而言,大概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对天后来说,应该就不止一提了。
何必绕这些弯子,月月在那年轻姑娘把手伸进袖笼准备掏钱之前,抛给伙计一锭银子,把你知道的都吐出来吧。
伙计动作迅速地将手往前一伸,眯着眼感受着价值五两的银锭,爽快道:这张老三多半是进京告发镇上的恶霸王康的,王康有个做知州的堂叔,背后势力大得很。他见张老三的未婚妻模样不错,便把她抢回家,压着张老三未婚妻她爹改了婚书。张老三拿着原版婚书去县衙告状,结果县令老爷说王康和他未婚妻的婚书才是真的,他那张是赝品,就将他打了一顿棍子撵了出来,连他的婚书都被收走了。我估计张老三进京状告的就是这事。
原来就是这事啊,年轻姑娘有些失望,我还以为是什么大案要案呢。
月月看了她一眼道:怎么不是大案?一个知州治家不严,纵容亲属鱼肉乡里、危害四方,一个堂侄就这般耀武扬威,他的其他亲属还指不定能干出什么事呢。他是该被好好细查一番。这张老三若是真为此事进京,于本地百姓来说都是好事。
年轻姑娘点头道:你说得甚是有理。
她对月月露出真诚地笑容:我叫上官婉儿,敢问姑娘芳名?
上官婉儿刚一道出自己姓名,从头到尾都安静无声坐在墙角的那位书生打扮的瘦马主人突然打翻桌上的碗筷,令两只木筷先后落地,发出脆响。
月月瞥了一眼他的背影,对上官婉儿道:我姓李,名思月。
她的话音刚落,那书生的嵴背登时一僵,但他并未回头,兀自取了摆在桌上的筷笼里的一双干净筷子继续用餐。
月月的晚饭上得比书生和上官婉儿慢了些许,她见伙计端着自己的菜准备摆在桌上,问上官婉儿道:不知上官姑娘可介意和我拼个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