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见月月如此信任自己,花妤连忙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吧,我谁都不说。蛮王说我在外面可以全权代表他,没有我传讯,他是不会把别人的话当真的。
  那就多谢你了。月月抓着花妤的双手,真诚道谢。
  她的面部表情十分感动,心情更是激动无比。
  苍天啊,这两人怎么这么能瞒!她要是提早知道花妤可以全权代表蛮王摆隆,她一定疯狂加派人手,把她里三层外三层保护起来,别说让人伤害她了,就是一点小磕小碰都不得有!
  可是现实情况是,花妤已经随她出来快两个月了。
  平常都是与两三人同行,甚至自己独自出门溜达的花妤身边突然被一群人保护起来,这岂不是更引人注意?
  月月无奈,只能琢磨着选几个既会彝族语言,又武功高强的心腹守护在花妤左右。
  要知蛮王摆隆和花妤虽然别的话都没说,但月月毫不怀疑,如果花妤在她这里出现意外,西南所有蛮族对她的态度都会立刻从友好变为敌对。
  月月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南蛮成为她的一方助力,她只希望他们安安分分地待在原处,不要没事出山给自己找麻烦就行了。
  如果经常与己方进行沟通交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发展就更好了。
  花妤不知自己一句话把月月镇住了,还自顾自地继续道:虽然我相信你,但你还是得带我去见见那位叫荀彧的益州牧。他是你的手下不错,可是如今真正在管理益州的人,还是他啊。他对我们这些蛮族是什么态度,这对我们很重要。
  这点要求月月岂有不应的道理?
  没有任何耽误的必要,月月直接带着花妤去了荀彧的官署,也就是刘焉建造的规模弘大、内里简单的州牧府。
  荀彧上任之后,月月就搬离了州牧府,随便在她位于成都的一处房产住下。
  此时又登州牧府的门,她发现了换了主人之后,州牧府又有了崭新的气象。
  花妤见到荀彧的时候,他正在伏案工作,手持毛笔,批阅文书。
  阳光斜斜地洒在他的脸上,使他深邃的五官显得更加鲜明。
  好帅啊。月月听到花妤用彝族语发出一声感慨。
  月月:???
  沉浸在工作中的荀彧并未听到月月和花妤这两个武艺高强的女子的脚步声,直到花妤发出声音,他方才意识到有人到来。
  使君到来,彧却没有相迎,实在失礼,还望使君原谅。荀彧搁下手中毛笔,起身道歉。
  不必道歉,是我没打招呼就来。月月摆手道。
  荀彧的目光投注到花妤身上,他其实瞧着花妤的打扮、模样就已经猜到了她的身份,却仍旧礼貌地向月月询问了她的身份。
  荀彧的问题并不难理解,如今官话说得也还算可以的花妤不用月月翻译,就听懂了他的话,
  直接回道:我是花妤,蛮王摆隆的手下,代表南蛮一族来这里的!
  荀彧还未来得及向她问好,便听花妤又急急问道:你娶妻了吗?
  荀彧闻言一怔,停顿数秒才回道:多谢姑娘关心,我已娶妻多年了。
  他的嫡子如今也有三岁大小,随妻子及亲人们生活在并州,并未随他涉险,远赴益州。
  这样啊,花妤瞬间对他失了兴趣,对他道,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花妤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月月也不知她风风火火跑这一趟有什么用处。
  你问他娶没娶妻做什么?月月不解道。
  她就不关心下属有没有娶妻,更没兴趣给人做媒。
  如果没人特意告诉她,她连手下娶妻生子的消息都知道。
  花妤回道:这不是蛮王的姐姐两年前死了丈夫,如今正想再嫁,我觉得这荀州牧瞧着于她挺配,还以为能成就一段良缘呢!
  月月:大可不必,还不至于为了双方和平共处,牺牲一个下属的婚姻。
  第458章 三国梦飞将在52
  由朝廷任命的益州牧荀彧成功接手益州后, 出乎众人意料地将兵锋直指邻居荆州牧刘表。
  荀彧自然不会师出无名,他以一篇辞藻华丽、用词严厉的檄文,把刘表趁着他初到益州赴任之际, 派人对自己暗下杀手一事昭告天下,成功将自己放在大义的制高点。
  还没等围观此事之人感叹战事又起,益州与荆州之战便如荀彧毫无征兆地发布檄文一般,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告结束。
  等到所有人反应过来之时,荆州大片土地已落入荀彧之手。
  荀文若啊荀文若,真没看出他这么斯斯文文的一个人,动起手来竟比我们这些行伍之人还要凶残。
  在充州、冀州交界打得极为激烈的曹操与袁绍,听闻此事都忍不住放下正旰的军情,了解具体情况。
  益州这一州,本就是大汉十三州中面积最大的一块,还具备易守难攻的地利,若非他们所辖之州距离益州太过遥远,一时鞭长莫及,他们也想要益州这片土地!
  当曹操听说原本的荆州牧刘表如今挤在江夏郡苟延残喘, 拥有一州之地的人, 如今手中只有一郡之地,这般落差, 真是让他唏嘘无比。
  曹操目前掌控兖州、豫州、徐州,正隔着黄河一线与坐拥冀州、青州,以及幽州部分区域的袁绍争夺周边的土地,试图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豫州虽与荆州接壤, 但因刘表手下黄祖曾一箭射杀目前掌控江东一代的孙策的父亲孙坚, 成功与孙氏一家结成仇怨,双方争斗不休, 他倒是没有心思骚扰北方的曹操。
  更何况豫州文风极盛,是许多文人大家的故乡,极爱重有才学之人的刘表,更不愿因为自己的缘故,让他们的家乡染上战火。
  刘表爱有才之人,这个表现实在方方面面的。
  他任荆州牧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帮助众多逃难至此的饱学之士,使得他们纷纷落户荆州,让荆州文坛出现了不输豫州的繁荣景象。
  在得知刘表准备在江夏郡和自己进行殊死搏斗时,荀彧忍不住冷笑出声,都是千年的狐狸,谁猜不到谁的真实想法。
  刘表爱重文人或许是真,但荀彧一丁点都不相信他收留这么多文人只是一时善心。
  还不是想为自己多赚些美名,等哪天他以汉室宗亲的身份闪亮登场,力挽狂澜汉氏倾颓,必然能到众多支持。
  有时候光是想得美没有任何用处,已经派人手逐步接手荆州诸事的荀彧没看出荆州的文人对刘表多么地不舍,他们反而对益州在此发布的各项政令都十分配合。
  显然这战火延续十多年,很多人都已经被迫习惯颠沛流离,被迫习惯所在之地的一地长官频繁更换。
  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会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想法,慢慢模糊掉人们有关和平时期的生活记忆。
  当然,也有黄巾之乱前后出生的许多孩子已经长大,他们没有安稳度日的经历,只记得被战争肆虐的苦。
  更何况荀彧也是朝廷任命的一方州牧,本次对刘表出手,也是因为刘表主动挑衅,也算出师有名。
  荀氏在士族之中的地位颇高,荀氏家主荀彧来此做一方长官,荆州人绝大多数都没有意见。
  极少部分有意见的那些人,一部分如今正和原荆州牧刘表一起挤在江夏郡,准备随时反攻回去,另一部分则速速离开荆州,前往其他州郡投效新主。
  唔,最出乎月月意料之外的是,她竟然也得了几人投靠,其中一个少年名叫庞统,荆州名士庞德公是他的族叔。
  庞德公隐居荆州,刘表曾多次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可惜都被庞德公婉言谢绝。
  按理说荀彧攻下荆州,严禁士兵打扰荆州百姓,对庞统的生活影响不大,他本不该因此离去。
  但是他此时年纪正轻,本就想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正好借此机会,前往庞德公故交水镜先生司马徽如今所在的并州太原郡。
  此时吕石正在太原郡坐镇,时常去老师水镜先生处拜访,在那里偶遇了辛苦赶来并州的庞统,交谈之后发现他小小年纪已有大才,便极力邀请他加入吕月军。
  吕石从小就在研习为己方挖掘人才之术,上回他与兄长吕布默契合作,直接端走了阳翟县大半人才。
  沉迷工作久矣的他难得再次发力,又有跟在司马徽身边潜心治学的诸葛亮从旁相助,饶是庞统智慧远超常人,最后还是拜倒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下。
  吕石带着庞统离开前,悄悄与诸葛亮击掌:多谢小师弟相助!
  诸葛亮低笑道:他一个初见世面的少年师兄如今都忽悠不来,真是实力大减呐!
  吕石看着少年顽皮的笑意,冷哼一声:师弟既然嘲笑师兄,想来本事比我大得多,我倒要看看你日后能忽悠来几个人。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