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吕使君提起这两所学校,是需要我们做什么呢?孙权赧然一笑,江东大事还得家兄清醒后做主,权定当做好转述。
  月月知道自己的要求孙权没有资格一口答应,自然不会因他的话产生意见:我想在江东地区也开办这两所学校,还请应允。
  这孙权怔然,他是如何都没有想到,月月救下大哥、带回小妹的要求竟是这个。
  因为这个要求,对于他们也太过简单了些。
  若是就这么应允,既达不到答谢的本意,还有种占人便宜之感。
  于是孙权主动开口道:我听说吕使君还在各地兴办专供女子读书的学校,若是您看得起江东这片土地,也可在这里兴办几所。这三类学校的建造、运营等支出,都由孙家支付。想来等兄长清醒,也是会大加赞同的。
  女子学校?月月诧异地看了孙权一眼,要知孙家占据江东之地,此地江南士族林立,对女子的要求可比她所辖的西北多多了,未嫁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美名,像孙尚香这般活得自在的,已实属罕见。
  江东这边允许女子外出上学,抛头露面吗?月月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用了老印象看新人了。
  孙权脸颊微红:吕使君不知,从女子学校毕业的女子,可谓是百家难求
  是吗?月月表情倏地变冷,女子嫁人不过是寻常事,没想到上个学还能上出百家难求的效果了这还真是大大超出我的预料。
  孙权以为她不信,便举例道:家兄的妻子大乔与我江东大将周瑜之妻小乔都曾在荆州襄阳的女子学校求学,他们二人也当得一路才貌双全,却也费了老大劲才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没想到竟有如此巧合之事。在后世极有名气的江东双姝也曾在自己办的学校里求学,这件事远远超出了月月的预料。
  这种复杂情绪该如何言说呢?
  就感觉像是错过了两位能干手下的扼腕。
  毕竟大小乔在月月经历过的未去上学的那个世界,也是出了名的贤内助。不可能经过学校的培养,本事还被削弱了。
  月月此时面上不显,但已决定等会去之后一定要调查一下,为什么襄阳的女子学校没有留住这样的优秀毕业生。
  虽然孙二公子你极力邀请,但女子学校因为情况特殊,为防我顾及不到,是不会在陌生环境设立学校的,月月婉拒了孙权的好意,而且我设立女子学校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女将、女官、女吏的,江东这边未设立可供女子任职的官职,她们毕业以后又能去何处呢?
  说到最后,月月的脸色也有些不好:若只是为了嫁人,何苦这么辛苦读书考试?女子学校里也未曾开设女德女训之类的课程。
  咳咳,若是江东愿意归顺使君,你可愿在这里开办女子学校呢?一位中年女子从屏风后面被侍女搀扶出来,温和又庄严的目光落在月月身上。
  她身上的衣料十分华贵,但是纹样却极为简单淡雅,面容保养十分得宜,唯有眼角的纹路和稍显疲惫的目光暴露了她的年龄。
  阁下是吴夫人?早已察觉到屏风后面有人的月月对于她的现身一点都不觉得惊讶,甚至还饶有兴致地在对方自我介绍前猜测她的身份。
  没想到我竟也有幸被传说中的女子典范吕月吕使君知晓。月月的反应完全超出了吴夫人的预料,诧异一闪而过,留在她心中的全是喜悦。
  月月表情古怪地重复吴夫人的话:女子典范?像我这种自己一把年纪不嫁人,还带动一群女子搞事的人,能在江东之地被称为女子典范吗?夫人莫不是在说反话吧?
  像她这种经历过十多个世界,经历十分丰富的人,是不会去在意外人的说辞的。
  但是不在意不代表不知道,别人形容月月的话语,很多都比她刚才说出来的难听多了。
  吴夫人摇头道:我说的话都是出于真心,发自肺腑,绝无半句虚言。
  她长叹一口气,面露怅惘:若非我比你年长几岁,又生在钱塘,说不定现在也是吕月军中一员大将了。
  吴夫人略显苍白的面容绽放笑意,整个人立刻有了神采:你莫要看我现在一副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模样,年轻时也是能文能武,不输我弟弟的。
  月月闻言,顿时遗憾道:早年我也曾去过钱塘,可惜只观了一场钱塘江的大潮,未曾与夫人相遇。
  现在相遇也不晚,吴夫人仗着自己比月月年长几岁,大着胆子拉着她的手道,若使君同意孙家的归顺,我也有机会任使君驱驰。
  夫人,舒舒服服的日子不好吗?这般年纪了还给自己找辛苦,何苦来呢?月月对吴夫人的效忠很心动,但对整个江东真的敬谢不敏了。
  江东林立的士族,不仅在孙家治下彰显了无穷的能量,历史上三分天下的三家全部退场,人家依旧繁花似锦。
  益州、交州的情况与扬州雷同,月月如今也常为他们故意试探搞出来的事情头疼,不过他们到底没有江东士族能折腾,现在倒也还好。
  如果再加上一堆士族,等他们联合起来抵抗自己月月不清楚自己和他们谁先炸。
  月月知道如果接受吴夫人的提议,前路必然会有她不想面对的麻烦,可是送上门来的土地和人口,如果不要又有点像个傻子。
  吴夫人听了月月的话,笑道:吃饱穿暖确实舒服,可我一个人吃饱穿暖又算什么?身为女子,身有余力之时,理应为更多女子考虑才是?
  她瞥了一眼一脸诧异的二儿子,问道:仲谋,你觉得为娘说得可有道理?
  还处于震惊当中的孙权习惯性点头:母亲说的自然有理。
  吴夫人轻呵一声,道:你还是好好想想再回答我的问题吧。
  不再理会思维陷入混乱的孙权,吴夫人对月月行了一礼:请吕使君好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时间不等人。
  --------------------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5章 三国梦飞将在59
  时间不等人, 此话可谓意味深长至极。
  这显然不是孙家乃至江东势力的共同想法,极有可能是吴夫人的个人主张。
  若等孙策醒来,情况极有可能会出现变化。
  吴夫人都已经做到这一步了, 月月觉得自己再不愿往前一步,就有些过分了。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夫人信我。月月上前一步将吴夫人扶起, 言语中已将她之所求应下。
  母亲!一旁的孙权这才反应过来,高声呼唤吴夫人。
  吴夫人端庄微笑:仲谋,你这般大声说话是有何意?
  孙权连连摇头,将声音放轻:儿子没什么要说的。
  孙坚去世时,孙权正和如今的孙尚香差不多年纪,已经知事的他亲眼看着母亲一人辛辛苦苦照顾他们这些幼子幼女,既知她的辛苦,又知她的能耐。
  可以说在孙权眼中光芒万丈的大哥孙策,其权威性是远远不如母亲吴夫人的。
  所以吴夫人的一个简简单单的微笑,在孙权这里才会有如此大的威力。
  孙权十分清楚母亲代兄长向月月表达的这个意思于孙家无益,可是慑于吴夫人长久以来的威严, 以及碍于自己并非江东做主之人的身份, 他竟不敢反驳一句。
  此时的孙权除了在心中祈祷大哥孙策快快醒来,竟无其他办法。
  可惜孙权的祈祷并没有生效, 直到月月和以及与她姐妹相称的吴夫人吴岚依依惜别,离开孙府,他才有机会和母亲说话。
  母亲,不论是大哥, 还是父亲, 他们都不会同意向吕月军低头的。归顺、归顺这个词就不会出现在孙家人口中!孙权本对吕月军没有恶感,但是今日之后, 这想法就极有可能发生变化了。
  吴夫人笑了,她今日笑了很多次,这是自她的丈夫孙坚去世后从未有过的情况。
  所以你们是孙家人,而我从来都姓吴,吴夫人轻嘲道,吴家人和孙家人想法不一样,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
  母亲,您怎么能这样说!您当然是孙家人,是入了家谱的正正经经的孙家人!孙权一脸怒气,是谁又在您面前胡言乱语了?
  吴夫人压根就不回答孙权的这个问题,她只问了一句:孙家的家谱有很长吗?和陆氏、张氏、朱氏、顾氏、鲁氏、周氏的家谱页数差多少?
  孙权跺脚道:母亲,你怎能这样比较?我们家是和你说的那几家存在差距,可他们如今奉我们孙家为主,愿意称臣,不正是说明了孙家比他们几家都要强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