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小朱厚照拉住朱佑樘的手,仰头看他,父皇,不用担心,我们比那个成年的我运气好,提前知道了这件事,我们还有希望。
朱佑樘握紧了小朱厚照的手,没错,还有希望。
只是
他看向空中那条弹幕,心中愤懑却越来越强,成年的那一个,也是他的儿子啊,如果按照阿苒讲述历史的时间来算,他那个儿子已经死了,还背负了不知多久的骂名。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改变现状,不要让儿子再陷入同样的绝境。
二十八岁的朱厚照,摸着手底下豹子的毛头,目光流转。
他竟然只活到了三十一岁啊,比他想象的要早呢。
花豹躲过朱厚照的手,把头搁在他腿上,圆溜溜的眼睛瞅着他。
朱厚照嘻嘻一笑,这一回谁赢还不一定呢,看来老天也站朕这边。
杨廷和看着天幕,深深叹息了一声。
这天幕的出现,骤然打破了现在的局面。虽说依旧是他们占了优势,却陷入了被动。
早在天幕出现的时候,他就已经派人去外面查探,这天幕都有谁能看到。他得到的消息是,这个天幕竟然是整个北京城可见。
这还只是北京城的情况,其他地区还来不及传回消息,但他已经隐隐猜到,那些地方或许和北京城一样没什么区别。
经过这么一遭,百姓对正德帝的认知可能会完全改变。
百姓愚昧,恐怕会将天幕里的人当成仙人。
仙人说正德是好皇帝,难道还会是假的?
仙人说他杨廷和不给正德帝换大夫,他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倘若皇帝出了什么事,那一定是天幕中说的那群文官要害陛下。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没法对正德做什么,还得保证好他的安全,否则他们便是有理也要说不清了。
江彬等人却异常欣喜,他们虽然是武将,却也不笨,知道这一次天幕给他们带来的是怎样的机会。文官将会束手束脚,那自然是武将们发展的大好机会!
所以朱厚照才会说,这次老天也站他这边。
朱厚照找来江彬,让他去寻找民间大夫,培养自己人,免得要是不小心生个病,换个大夫都换不了。其次再度筛选了一下负责他安全的人,确保都是自己人,他可不想莫名其妙掉江里。
之后又加强了对豹房的控制,避免有其他势力的人混进来。
南巡要提上日程,这下,他们可再没理由阻拦朕了。
他可是很想知道,另一个自己在南巡的时候到底发现了什么,能让自己一病呜呼。
此时的阿苒还不知道,自己的这一次直播,可能直接改变了某个平行时空里大明的走向。
听完这段关于朱厚照的黑历史,朱元璋久久没有说话。
许久他轻哼了一声,小孩子,还是太急躁了。话虽这么说,他言语之中却带着几分骄傲,这么聪明的孩子,是他的子孙后代。
朱棣闻言松了口气,他想知道这个未来,他父皇或许还会削他,但应该不会削得那么狠了。
他已经很优秀了,只是缺了点沉淀。
朱元璋认同了他的说法,不过现在他们纠结这个事情没有太大意义,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知道。
【朱元璋:文官集团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胆敢对皇帝下手?】
有<a href=https:///tags_nan/so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宋朝的前车之鉴在,为何大明后期还会放任文官势力壮大?
名为朱元璋的账号问出这个问题,看起来是有些怪异的,许多看直播的网友忍不住在弹幕里调侃起来。
【动漫迷:哈哈哈哈虽然莫名有点脚趾抠地啦,但是这种角色扮演还蛮有趣的嘛!】
【我老朱家:阿苒下次直播那个朝代悄悄告诉我哈,我提前改名字!我也要加入进去!】
【挪威的鱼:我就不了,我直接改成我最喜欢的政哥,嘻嘻】
【动漫迷:政哥是谁?】
【挪威的鱼:当然是嬴政啦!】
【嬴政:朕不准。】
【挪威的鱼:过分了,你们这些人手怎么这么快!】
阿苒看了一会儿弹幕的戏才开口回答。
【既然有人问了,那我就简单说一下。文官集团的雏形源于洪武年间,当时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废除了丞相,改由皇帝直接统辖六部。这的确加强了皇帝对六部的控制,但也带来一些问题,皇帝只有一个人,他全权处理非常劳累,所以朱元璋设置了一些类似于秘书处的部门,没有实权,但是可以帮助他处理政务。】
【这也就是内阁的雏形。】
看到这里,朱元璋的那群大学士秘书们慌了,他们可没有那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啊?
朱元璋当然知道这一点,他自己指定的制度还能不清楚这群大学士有没有那个权利吗?
而且阿苒也说了,这只是个雏形,之后必然是经历了什么,才演变成之后的模样。
【永乐年间,咱们judy酷爱自己上马掏刀子嘎人,所以常年在外征战,于是后勤交给了太子朱高炽,政务大都给了这个秘书处,于是内阁制度渐渐形成,逐渐拥有了掌管六部的权利,成为皇帝的决策机构。】
【当时朝廷事物的决策权是在皇帝本人身上的,内阁只拥有参政权,所以制度还是相对稳定和完善的。】
听到又和朱棣有关,朱元璋又飞了一个眼刀给朱棣。
朱棣:
除了这个眼神,朱元璋也没有说什么,他的秘书处会发展到这个样子,其实有一定的必然性,没有朱棣也还会有别人,目前看这个制度的确还算是稳定。
【转折是出在明英宗朱祁镇时期,也是咱堡宗这个外号的由来土木堡之变。】
【这个转折可不是什么小的转折,而是大明由极盛向衰落的转折。】
【明英宗朱祁镇他爸是谁?是朱瞻基,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儿子,满打满算,加上那个不知所踪的建文帝,他前面也就五位皇帝,其中三个都是带着光环的大佬级祖辈,他们带来的是一个极为强盛的大明朝。朱祁镇继承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军事实力都十分强劲的王朝,可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大明在和瓦剌的战争中却一败涂地。朱祁镇被俘,精锐的军队也损失殆尽。瓦剌当时直接攻到了北京城下,如果不是于谦力排众议让朱祁钰顶上皇位,然后守住北京城把瓦剌打回去,要守住北京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在这一时期,大明的军队实力就几乎损失殆尽,而在朱祁镇复位之后,又杀了以于谦为首的一批大臣,彻底导致了军政勋贵的断层,文武之间的差距骤然拉大。】
【这之后,二者的实力就再也没有平等过。此后文官集团成长起来,他们的手就更多更长了,不仅军队的事情他们要管,地方的事情他们要管,连皇宫他们也要管了。】
第9章 (修)
明朝作为华夏历史上倒数第二个王朝,除了清朝及之后的人对他们的历史比较清楚之外,明朝以前的王朝对他们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不过他们可以看戏。
明朝自己的皇帝就没法看戏了,尤其是阿苒上一段话中主要人物的父亲,朱瞻基。
【朱瞻基:他为什么要那么做?】
看到弹幕上飘过的弹幕,朱祁镇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还能说什么?
此时的他已经把天幕中说的那些事都做了一遍了,于谦死了,弟弟也死了,他终于沉稳了下来,努力弥补从前的过失,但好像为时已晚。
看到天幕中说的未来,他有时候会想,如果最初的时候,他没有那么年轻气盛,没有被表象所迷惑,现在的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
他不会和弟弟反目成仇,大明也能在他的治下更进一步。
可是,没有如果。
说不定在天幕上发出弹幕的那个父皇,在看到这样的未来之后,已经厌弃了他。
【我老朱家:可算是说到堡宗了!我就知道他肯定是压轴!】
【挪威的鱼:我大明战神值得压轴!!嘶声力竭.jpg】
【不上朝的酒中仙:我瓦剌留学生难道不值?!】
很多熟悉明朝这段历史的人都不喜欢朱祁镇,主要是因为经历了清末那些治疗低血压的事件,就觉得明朝皇帝的骨气尤为可贵,而朱祁镇是导致了明朝由盛转衰的主要责任人之一,更容易让人扼腕。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说说朱祁镇的黑历史吧。】
【说实话,老朱家的基因还是很好的,在朱棣这一脉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虽然他的子孙性格五花八门,都不带重样的,但他们也是真的聪明,智商很高,包括之前说过的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检,没一个是笨的。】
【理所当然的,朱祁镇也不笨,他还很聪明。】
【按理来说他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本身就聪明,还有个厉害的爹,他爸也是大明一代明君,大名鼎鼎的六边形战士。可是他偏偏成了个梗王,拥有全明朝皇帝最多的外号,包括但不限于堡宗、叫门天子、大明战神、二次皇帝、瓦剌留学生等等,可以说是非常少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