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所以胡适说他是'社会.主义皇帝'。】
【王莽是不是穿越者阿苒也不知道,不过他身上还是有很多时代的局限性存在的,调侃归调侃,可千万不要当真了啊。】
【秦王绕柱:哈哈哈哈很难不把他当穿越者啦!】
【不上朝的酒中仙:只是听一个调侃,没了解过细节的话,真的很容易怀疑是不是谁穿越过去的。】
【鹅鹅鹅:qaq你是不是在说我我就怀疑过。】
【早期的时候王莽的日子过的没有他的兄弟姐妹们那样好,在刘骜等级给众位舅舅封侯的时候,王莽他爸已经死了,没赶上这好机会,他也就没那个机会成为候二代。但他是一个很会为自己造势的人,在王家势力如日中天,人人生活奢靡、犬马声色的时候,他就已经把自己营造成一个道德楷模的形象了。】
【什么给老人让路啦,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啦,疯狂内卷当学霸,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啦,他是没少做的,也因此他当时的风评非常好,基本上都是为人谦恭,勤奋好学,作风严谨什么的。】
【我老朱家:这不就是咱们现在熟悉的造人设吗?】
【鹅鹅鹅:这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说是造势啊,真的有人那么小的时候就知道造势吗?】
【不上朝的酒中仙:你要是了解一下他得到权势之后做的事情,可能也会怀疑他早期这些行为是不是在造势。】
王莽:
王莽已经麻了,若是皇帝立马派人来抓他,他都不奇怪,他之前所作的一切努力可能都泡汤了,可能还会小命不保,就是不知道王凤这位大伯愿不愿意保他了。
不止刘骜时空的王莽担心自己的小命问题,除了篡汉成功建立新朝的王莽,每个都担心自己的小命不保。
只有建立新朝的王莽想知道关于他自己的事,阿苒说他的新朝只存在了十多年。他不相信,他明明是想要建立理想社会,怎么会只存在了十几年?
难道有谁将他推翻了?他开始细数可能的人选。
【不管他当时是出于什么目的和想法促使他去做这些事,我们现在只说一说他已经做过的那些事情。】
【除了以上说过的这些,对王莽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王凤后期卧病在床的时候,他一直在旁侍疾得到了王凤的重视。王莽的举动让王凤觉得贴心,于是他让王政君对王莽多照顾一些,这才让王莽开始踏上青云路。】
【秦王绕柱:王凤是他的大伯吧?应该自己有儿子,他怎么就伺候到跟前去了?带入一下王凤的儿子,已经开始生气了!】
【挪威的鱼:不好说,说不定真是出于孝顺呢?[狗头]】
【王凤死后,已经成为他们家族财产的大司马就一直哥传弟,穿到没有弟弟可以传,成为下一辈淳于长和王莽的争抢对象。前面说过淳于长因为赵飞燕的事情成了刘骜眼前的红人,本来是要比王莽更容易得到这个位置的,奈何收受许废后贿赂还不办事这事儿被王莽抓到了把柄,直接告诉刘骜把他给薅了,大司马这个位置就落在了他手上。】
【不过他运气不太好,大司马没当上多久刘骜就无了,下一个继位的刘欣一上来就打压王氏外戚,傅太后还直接逼得他辞官了。】
【这里要说一下,他是一个非常识时务,能看清局势,还能忍的人。比如说我们之前说到哀帝继位之后开始打压王氏,王莽和王政君就开始收敛,该退就退,一点儿不含糊。】
【前面有宝子说觉得他怎么会被打压到辞官,觉得他应该是威武霸气的。你的感觉没有错,他当然不是那么怂的人,他只是在该选择退让的时候选择了退让而已。等到他得势的时候,这些就都会被他一起清算。】
【刘欣死后,王政君的腰杆子立马就硬了,她直接找上和哀帝死时在一起的董贤,问他要怎么处理刘欣的后事。以刘欣那个喜欢谁就要给谁最好东西的性格,当然不会让董贤只做一个小官,他直接把大司马给他了,所以王政君找上他也不奇怪。】
【但是我们说到过董贤本身没什么能力,只是依靠哀帝的宠爱才能走到这个位置,面对太皇太后的问题,他自知无法处理,所以提出了让有经验的王莽来操作。王政君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欣然同意。】
【没了刘欣做靠山的董贤,大司马之位是肯定留不下来的,王莽回来之后,第一个就收拾他。董贤大概也没料到,自己举荐的人,枪头会直接转向自己。】
【王莽直接一个没有照顾好先帝,对先帝病情知情不报,导致先帝亡故的罪名就丢他身上,他惶恐之下就只能辞了官回家自尽。】
【秦王绕柱:刘欣估计都没想到董贤会这么快下去找他】
【鹅鹅鹅:搞不好以为他是殉情的。】
【紧接着他就盯上了这个空出来的大司马的位置。这个位置本来就是他的,只是因为得罪了傅太后才辞去的官职,现在可以重新回到他的手上了。】
【从这里开始,就和他原本的人设不太一样了,挡了他路的人,基本上都被解决了。】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章
【大司马之位没有了人,当然得赶紧填补上,于是王政君就让众人推举出他们认为合适的人选。本来她以为所有人都会选王莽。这时候的他风评多好啊,都能称得上是圣人了吧?在他卸任期间,他儿子打死了一个奴婢,他都让儿子自尽了,谁能像他一样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可是意外偏偏发生了,当时的两个重臣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他们互相推举了对方,没有推举王莽。】
【这两人当时的想法是,王莽毕竟是王家的人,大司马又是这么重要的职位。惠帝、成帝、哀帝时期外戚专政的情况还不够警醒的吗?两个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度出现,就互相推举了对方。不过嘛,寡不敌众,王政君最后还是选了王莽,他们毕竟是一家人。】
【汉平帝刘箕子登基的时候才九岁,而且本就是个傀儡,没有话语权,王莽也就不需要像汉哀帝时期那样收敛。】
【何武和公孙禄这两个差点儿抢了他大司马位置的人他当然也不会放过,他直接弹劾两人,免了他们的官。】
【接下来他把大司徒孔光当做了他的傀儡,开始清扫反对他的人。当他决定要清除什么人的时候,就告诉孔光,让孔光上书给太后,然后王莽再支持他的意见。汉平帝刘箕子才九岁,不能单独执政,所以由太皇太后辅政,所以由王政君做决定很正常。】
【王莽就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看不惯的人都清理了一遍。】
【王莽的聪明之处在于,我讨厌的人,我不亲自去处理,我想要的东西,也不会明着去抢,那会在舆论上落了下乘。我找人来做我想做的事情,我只用在后面支持或者同意。这样既能名正言顺的解决掉政敌、拿到想要的东西,还能博得一个好名声。】
【从大司马的位置,到加九命之锡,他都是用的这套方法,还在民间获得了很好的声誉。】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加九锡。加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古时候天子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的礼遇1。这个荣誉就连霍光都没有,王莽都给自己安排上了。但是荣誉给到这里,就已经意味着皇帝再也没有更多的荣誉可以给他了。】
想起阿苒之前说的篡汉,刘彻冷笑一声:接下来,他要的就是大汉皇帝的位置了吧!
这时候的刘彻已经佛了,后世的事情他能管的还真的不多,最多就是敲打一下这些世家豪强,再加强自家子孙的教育,剩下的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对下,王莽用这一套畅通无阻,对上,也就是他的姑姑王政君也不是没有办法。他在把能影响王政君判断的王立,也就是王政君的弟弟弄走的时候,王政君是不愿意的。王莽就恐吓王政君,本来现在汉室皇帝就几乎没有子嗣,王政君和汉平帝的关系很像当年的吕后少帝。现在又因为私情就反对大臣的提议,这样是会导致祸乱的。】
【王政君不是吕后那样的人物,也害怕担上这个名头,就让王立回乡了。】
【用这套挟持上下的方法,他把持朝政几乎再无阻碍,将一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体现的淋漓尽致。】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前期韬光养晦,隐忍造势,后期杀伐果决,挟持上下,这一系列作为足以可见他心智手段的高超。】
【不上朝的酒中仙:他是懂得利用舆论这一套的,历史上也没几个利用舆论像他这么顺溜了。】
【鹅鹅鹅:感觉这种方法还挺常见,后面的人是不是都在学他。】
【挪威的鱼:都是向前学习吧,陈胜吴广起义不也是用什么'大楚兴,陈胜王'来造势的吗?刘邦起义不也用了斩白蛇的舆论?只是他们用的没有王莽这么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