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已经很令人高兴了。
【三嘛,就是他在《佞幸列传》里提到了卫青和霍去病。】
汉武帝皱起眉来,卫青和霍去病哪里佞幸了?要在这里提他们?
【原文是'自是之后,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大概上是说外戚的危害,而卫青霍去病是因为外戚身份被汉武帝宠幸的,但他们也是靠自己的能力才走到最后的位置的。】
【虽然不是说他们是佞幸,但是也将他们归为了靠裙带关系得到显贵和宠幸的人,而且《佞幸列传》里面提到他们,味道有点冲啊。】
李广是刘彻的重臣,他对李广还是了解的,司马迁夸他也不奇怪,就是对卫青霍去病的反感太明显了,就像阿苒说的,味儿太冲了。
【我老朱家:卫青霍去病没得罪他吧?为什么这么讨厌他们他们明明做了好事,把匈奴都赶走了。】
【鹅鹅鹅:就是啊,他们做的是多好的事啊,赶走了匈奴,边疆的百姓就不会再受到骚扰,也不会莫名就被袭击丢了命!】
【不上朝的酒中仙:其实除了边疆的百姓,其他地方的人很难感受到匈奴人带来的威胁,离得太远了。】
人通常无法感同身受,当他们没有亲身感受到危险的时候。
【司马迁对他们的偏见,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一个是身份地位。司马迁出身世家,家族历史可以追溯的历史能到武帝时期,而卫青霍去病呢?生于微尘,如果不是因为卫子夫,他们就算是再有能力也进不了汉武帝的视野。说白了就是对看不起他们的出身,和上位方式。】
【其二就是对战争的厌恶,虽然发起战争的是汉武帝,但卫青霍去病是直接参与者,并在其中获利,所以讨厌他们。不过李广也是直接参与者,并在其中获利却被夸赞了,所以说不定真的只是不喜欢汉武帝,连带着讨厌他偏爱的人呢?】
【其三,为李广一家抱不平。】
汉武帝挑眉,这又和李广有什么关系?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5章
◎吕后与武则天◎
李广并不认识司马迁此人,却也好奇,此人何要为他们抱不平。
【前面咱们说过李广因为迷路导致战果受损,让匈奴单于给逃了的事。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汉武帝就不想让李广参与漠北之战,因为他年纪大了,不适合上战场,但是李广坚持,无奈之下,汉武帝只好让他去了,结果大家也知道了。后面卫青问责的时候,李广羞愤难当,于是选择了自尽。】
又提到这件事李广老脸又是一红。
倘若真的发生那样的事,他说不定真的会做这样的选择。
【《史记》里面说,李敢认为自己的父亲是被卫青逼死的,愤怒之下刺伤了卫青,之后在围猎时被霍去病射杀,而汉武帝则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我老朱家:霍去病没必要这么做吧?李敢是下级,卫青是上级,下级刺伤上级属于是大罪吧?按例处置李敢也讨不了好的,霍去病没有动机啊。】
【挪威的鱼:而且李敢是霍去病的下属一起作战过关系应该不错的吧,不至于因为李敢打了卫青就要动手杀人吧。】
【达令哒哒哒:或许是因为霍去病太重视卫青了?】
【我老朱家:霍去病应该不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吧】
从弹幕中透露的信息看,李敢的事情确实有些蹊跷。
卫青却想,若身为霍去病下属的李敢刺伤了自己,那么霍去病的立场就会变得很尴尬,自己没有处置李敢,或许就是因为霍去病。
至于霍去病,卫青觉得自家孩子不至于做出那么失分寸的事情,他一向很聪明。
而霍去病,他若有所思。
【太史公司马迁只记载他认为的历史真相,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这些隔了两千年的后人更是无从得知。只是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流光溢彩的夸赞来看,他十分欣赏李广,那么反感和他们的死有关的卫青和霍去病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从阿苒说写《史记》的人出身世家,还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的时候,司马迁就意识到她说的就是自己。
一想到自己未来可能会被阉,他的脸就绿了。
他到底是因为什么得罪的皇帝?
【不管卫青霍去病是因为什么进入汉武帝的视野,他们的功绩都无法抹灭,他们为大汉付出了忠诚和生命,与这些相比他们的出身反而是次要的。套用陈胜吴广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元璋能从一个乞丐和尚逆袭成为大明天子,这证明能力在于人而不在于身份。如果因为人的身份地位太低产生偏见,格局就小了。】
【秦王绕柱:说的对,普通人没有身份地位,但是也会出现天才,】
【挪威的鱼:就算不是天才,也有品质高尚,坚韧毅力。】
【不上朝的酒中仙:古代的皇帝里都还有不少没能力的和品行不端的人呢,说明人上人和人下人没什么区别。】
【达令哒哒哒:我们讨厌裙带关系是因为总有一群酒囊饭袋靠裙带关系上去尸位素餐,可是卫青霍去病不一样,就算放开了条件让别人试,又有谁能强得过他们?】
【挪威的鱼:这可是史上最强嫁妆!!】
司马迁看着这些弹幕陷入沉思。
佞幸之所以讨厌,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得到了权力,却不履行相应的义务。
裙带关系的确不好,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人,他们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配得上这样的荣誉。
换一些世家豪强的人上去,难道就能做的比他们更好吗?
恐怕很难。
在卫青霍去病出现之前,那么多世家子弟,又有谁做到了卫青霍去病做成的事呢?
这边卫青霍去病被调侃为嫁妆也没有生气,反而跟着笑了。
刘彻也哈哈大笑起来,说的没错,朕的大汉双壁都是朕的皇后带给朕的,子夫,你可真是朕的福星啊!
卫子夫笑着说:陛下才是福星,若非陛下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也无法为大汉效力。
刘彻听卫子夫这么说,身心更觉舒畅。
【西汉是个神奇的朝代,明君集中在前期,昏君集中在后期。本来讲到这里咱们就可以结束今天的直播了,不过前期有一个人还是很值得讲的,咱们历史上大一统时代的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政治家,让太史公都在《史记》中专门为她开了一篇本纪。】
【秦王绕柱:吕后!】
【鹅鹅鹅:这种时候必须起立以示敬意!】
【不上朝的酒中仙:就是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那个?】
【她确实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这一件事也成为大多数人用来抨击她的手段,将她定义为一个阴险狠毒作恶多端的女人,而忽视了她在政治上的建树。】
吕雉微微挑眉。
自从直播出现之后,她一直都有在关注,只是没有出声。
阿苒在形容她的时候说她是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政治家,也就意味着后来还有其他女性临朝称制。
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她打算先听听后人会说些什么。
【其实以吕后的格局本来是不会和刘邦的宠妃计较的,只不过戚夫人动了她不该动的东西,所以才会得此下场。】
【一般人通常认为吕后此举是后宫女人之间争宠妒忌的行为,但吕后毕竟是一个手段谋略皆有的女性,格局更大,在于整个天下,不太可能只把目光放在一个小小的刘邦后宫里。】
吕雉忍不住勾起唇角,这后世的女子倒是很懂她。
【吕后与其说是刘邦的皇后,是为他管理后宫的人,不如说是刘邦的政治伙伴,汉初的时候甚至帮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巩固汉朝的统一。有这种手段的人,会和刘邦的宠妃在后宫互扯头花?】
【而且早年的时候,刘邦抛妻弃子,这里的抛妻弃子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那个哈,是指两件事。】
【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曾经俘虏了吕后,但是刘邦根本没想过去救人,毕竟项羽抓了他老爸说要煮了的时候,刘邦都说让他随便煮,煮好了分口汤给他喝。所以吕后就在项羽手里呆了四年也没人救她,等到楚汉言和的时候才被放回去。】
【在刘邦老爸和老婆都被抓,他自己忙着逃走的时候曾经嫌弃孩子们拖慢了他逃跑的速度,把人推下车,推了三次,还是夏侯婴给救回来的。】
这些说的都不是好事,但刘邦脸不红心不跳,就好像说的并不是他一样。这些东西说说也就罢了,实际上并不能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倒是他的子子孙孙比较尴尬。
【秦王绕柱:麻了,他可能觉得孩子没了还能再生,他自己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