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鹅鹅鹅:哈哈哈哈阿苒这话说的好言简意赅,像是一个多余的字都不想说一样~】
【挪威的鱼:笑死了,谁还记得阿苒是个美食播主?】
【我老朱家:笑死了,谁还记得阿苒是个历史播主?】
好吧,阿苒用行动表明了关于地理的东西她不想多说,刘彻也就不再继续追问,反正阿苒说的已经足够多了,稍作思考就能让他明白为什么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也让他明白了这地图到底怎么看。
【我老朱家:阿苒还记得咱们今天是要讲东汉来的吗?】
【秦王绕柱;哈哈哈笑死,都讲到清朝去了。】
【我老朱家:难道今天要讲清朝吗?】
阿苒叹了口气,【谁知道会扯这么远,今天当然是要讲东汉幼儿园的啊】
关于历史的东西阿苒似乎什么都能讲上一点,让嬴政不禁感叹:这后世的女子知识真是渊博。
扶苏被嬴政派去边疆了,如今在他身边的只剩下了几个亲信。
蒙毅道:那些弹幕知晓的东西也不少,说不定是因为后世的教育十分普及?
嬴政沉吟:人人都有这样渊博的知识吗?
【刘秀:东汉幼儿园?为什么要叫东汉幼儿园?】
他从这个称呼里面嗅出一些不太寻常的味道,心里有了不太好的预感。
【这是我们的调侃,因为东汉皇帝继位的时候普遍年龄偏小,有好几个继位的时候都不到十岁,最小的那个刚满月就登基了。】
【刘秀:???!!为何会如此?!】
【东汉皇帝的寿命普遍偏短,得是明朝嘉靖皇帝看到了都觉得自家祖辈活得长了的那种。】
朱厚熜:
说东汉就说东汉,干嘛要随便cue他!
【前面我们讲过明朝的皇帝,他们大多活的时间不长,三四十岁死的都好几个,嘉靖皇帝朱厚熜也是因为这个才沉迷修仙,希望能比他的祖辈活得长点。】
【但是和东汉皇帝比起来,明朝皇帝都还算是活得长的了。】
【东汉皇帝十四个皇帝,活过六十的就一个光武帝刘秀,活过五十的就一个汉献帝,活过四十的就一个汉明帝刘庄,活过三十的也才五个,没活到十岁的也有四个,剩下两个也没活过三十。】
刘秀脸色铁青。
他或许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但是他知道他的这些后代一定不全都是自然死亡!
他倒是要好好听听,东汉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既然是讲黑历史,那我们今天就从最能搞事的汉灵帝刘宏说起吧。】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4章
◎角色扮演鼻祖◎
骤然得知在不久后的将来,自家国门会被其他国家轰开,乾隆就心情不佳。
有人看出乾隆为此担心便说:万岁爷大可不必这么担忧,这天幕说的是真是假还未可知,咱们抢那种子可一次都没抢到,这次放了那么多我们都没能抢到,说不定这天幕说的都是假的。
是啊,万岁爷,这也不知是什么人弄出来骗人的,倒也不必如此认真对待。
乾隆却冷笑一声,你们说这是弄出来骗人的?你倒是说说什么人能做出这天幕来?又什么人能将朕说的话放到天幕上去?
众人哑然。
天幕中所说的东西虽然匪夷所思,却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
是、是!万岁爷说的对,是臣等狭隘了
乾隆瞪了他们一眼道:可还有西洋人在京城,让他们来见朕!他记得之前他把一群传教士赶到两广去了,不知道现在京城还有没有西洋人在。
他要亲自了解一下那些西方国家正在做的事情是否和天幕中所说的一样!
这边阿苒已经开始讲起了汉灵帝刘宏。
【本来呢汉灵帝刘宏应该算是在豪强士大夫们的期待中登基的,毕竟上任皇帝汉桓帝刘宏因为党锢之祸不太受士大夫的待见,他们希望新上任的13岁皇帝刘宏能拨乱反正。可是没想到刘宏不仅没有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清除宦官,反而开启了第二次党锢之祸。】
【这里先说一下什么是党锢之祸,说党锢之祸的话就不得不说一下汉桓帝刘志。】
【汉桓帝刘志前面的几任皇帝没啥好说的,不是短命就是被外戚宦官把持权力,直到刘志登基。他也是少年登基,不同的是,他和前几任皇帝一直受制不太一样。】
【他登基的时候,梁太后临朝称制,梁冀残暴专权,整个朝堂都把持在外戚手中。刘志没有认命,他忍辱负重十三年,熬死了太后和皇后,终于找到机会在厕所和太监密谋,以谋反的名义解决了梁冀。】
听到这里的时候刘秀忍不住道了一声:好!
但是他又想起了阿苒所说的党锢之祸,他尚不知晓这祸又是什么祸。
【几天之中,与梁氏外戚势力有关的官员就被处死了数十人,门客被免官了三百多人,梁氏外戚势力几乎被一锅端,朝堂都空了大半。他隐忍十多年,在弱势的情况下成功反杀外戚,不得不称赞一句果敢。】
【之后梁冀家搜出来的财产合计三十多亿也都全都被充入了国库,同时免除天下一半的赋税。】
刘彻听到这里都忍不住抽口气,这个数字实在是离谱,虽然可能是因为通货膨胀才让数字变得这么大,可是这些财产竟然能抵天下一半的赋税,是真的数量巨大。
【在这场夺权斗争中,可以说整个东汉从上至下都得到了好处。之后当然得论功行赏,帮了刘志大忙的那几个宦官当然是要记一个大功的,刘志将他们五人同时封侯。】
【此时来看,一切都还是欣欣向荣的,但是很快就出了问题。】
【这些宦官们虽然帮了刘志夺权,但也不是什么好人,一朝鸡犬升天,他们都放纵了起来,开始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敛财,享受奢侈生活。士大夫们一方面觉得宦官们都是小人又不干好事,实在不应该给他们实权,一方面又对皇帝重用宦官不给他们实权也不满意,于是双方就起了冲突,士大夫们对宦官发起了攻击。】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汉桓帝亲小人远贤臣,说实话,那会儿贤臣都已经被梁冀有一个算一个全弄死了,剩下的全是圆滑媚上明哲保身的,就算他想用也没得用啊?】
【对皇帝来说宦官不会篡位,可是其他人就说不定了。外戚外戚才刚打倒一个呢,这种经历还不够当做教训吗?这些自诩清流的世族地方豪强呢?他们能用吗?】
【讲西汉的时候我们也聊过豪强这种存在了,更别说东汉就是在豪强的帮助下建立的,刘秀之所以被士大夫们称颂也是因为他给了豪强们想要的权力和地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豪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他们在中央有着位高权重的地位,在地方靠土地兼并有着广布的肥沃土地,把赋税的重担全都堆积在农民身上。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侵占百姓利益的的他们,想要肃清宦官全都为的是国家利益吗?那可未必。】
【秦王绕柱:就是就是,这些人都是想着给自己家族牟利的,哪管百姓死活啊!宦官和世族都是半斤八两,没什么区别!】
【我老朱家:就是东汉末年百姓那么苦,这些世族脱不了干洗,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刽子手!】
【代打刘师傅:这么说的话,刘宏根本就没有人可以用了啊】
【对皇帝来说,用宦官至少安全一点,他们的权力依附于皇帝,想要夺走他们的权力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所以对刘志来说,宦官从某方面来说也代表了他,宦官有错皇帝可以处置,但是士大夫对宦官发难在皇帝看来就是对他发难,皇帝能不发火嘛?】
【之后宦官和士大夫的矛盾越演越烈,发展到李膺杀了一个宦官党羽张成的儿子,宦官怎么可能咽的下这口气,于是宦官就让张成弟子牢修上书说李膺等人结党诬陷朝廷,败坏风俗。】
【汉桓帝刘志相信了这套说辞,勃然大怒,把这群'党人'全都抓了起来,严刑审问。】
【秦王绕柱:重用宦官最大的问题就是觉得宦官的权力来自于自己,他们就会对自己绝对的忠诚。】
【达令哒哒哒:他们也一样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骗人说实话,这还是和皇帝本人有关系。】
【鹅鹅鹅:就算暂时无人可用,但是还是可以约束一下这些宦官的啊】
【之后刘志虽然还是把这些人都放了,但是他们也都被终身罢黜,放归田园去了。】
刘秀看着天幕,烛光洒在他的侧脸,明明暗暗。
他当然知道豪强世族存在的弊端,就连他自己也深受其害。天幕中所说的局面必然会发展为他现在这个大汉的未来,可是就算他想要拔除这些危害又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