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部分古人对天幕都怀着一种感激之情。
比如百姓,得到了高产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种子,减轻了生存的压力,日子更有盼头了。
其他特别提到的人,除了那种黑历史实在太实在的,也都对阿苒的直播十分有好感。
如今的岳飞早就已经打到了金国地界,带回了宋钦宗,又收复了河西地区和燕云十六州。
重新掌握了战马养殖基地的大宋训练出了大量骑兵,冗兵的情况终于得到改变,战斗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也许是受到了阿苒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的影响,主战派开始主张文武平衡。
正值岳飞一路大获全胜,这一想法的实现没有太多阻碍,朝堂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有能力的武官。
赵构本来以为自家哥哥回来之后会和自己争夺皇位,不过没想到赵桓不知道怎么想的,并没有提这件事,而是自动选择了去做太上皇,似乎不想再管朝廷上的事。
这让赵构松了口气。
这时的大宋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明明是年龄差别不大的两兄弟,结果一个是太上皇,一个是皇帝。
为大宋收回大量的失地之后,岳飞终于带着他的军队班师回朝。
他倒是很想让大宋的版图回到唐朝时的样子,只是上面领导是个不喜欢打仗的主,之前倒是师出有名,现在就不行了。
除非未来能出现一位想要开疆扩土的皇帝,恐怕才有恢复前朝版图的可能性。
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宋都已经成了他们理想中的样子。
而霍去病,经过长时间的调养,又因为刘彻的要求改变了作战方式,他虽然身体差了一点,但是人还活着,时刻准备着为刘彻继续征战。
连带着受益的还有卫青。
两人在战场上都积累了大量的暗伤,阿苒虽然没有说卫青死的年纪,可是经过名医一查也能看出他身体的亏空。
这么一调养,倒是意外的延长了他们的寿命。
马援靠着直播间给的资料,艰难的挺过了天花的爆发,成功的没有让天花疫情扩散。
后期东汉政府又全国推广种牛痘,尤其是南方地区,极大程度上的避免了天花在中原土地上的传播。
这技术又由中原大地传到了百越地区,经由百越地区传到了更远的地方,因此获益的人不知凡几。
嬴政的航海计划也没有停止,徐福没在大秦呆多久,就带着新得到的海图出发了,这一次他去的是美洲地区。
那可真是一个落后而又富饶的地方,竟然还没有国家的概念,而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
不过这不影响他完成任务,此行他收获颇丰,料想等他回到大秦,始皇一定很高兴,说不定还会派人来这里教化当地的土著。
毕竟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想要把这些土著变成市场,怕是还有点困难。
刘彻看过东汉的历史之后,痛定思痛制定了一套家训,其中有一项就是禁止外戚专权,不论是哪个皇帝都不可以把大权交给外戚。
只是大汉的皇帝出了名的不听话,所以这究竟可以影响到多少代人,还真的没办法确认。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数百个时空因为阿苒的直播而发生改变,或多或少。
所以天幕的出现就成了他们十分期待的一件事。
而且这一次的直播让他们惊喜异常,商品数量和库存又增加了,运气好的话,他们或许还能集齐所有的农作物。
顺理成章的,20样商品,每样商品500库存,照样是秒没。
抢完了东西,他们才一边看自己抢到的商品,一边听阿苒说历史。
【秦王绕柱:笑死,古代这样的皇帝还不少。】
【达令哒哒哒:我闭着眼睛都能数出好几个,除了李隆基、刘彻,还有李世民、康熙、乾隆!】
【李世民:???】
不难听出阿苒那句话的意思是说李隆基晚年变得昏庸,可是这和他李世民有什么关系,他怎么就昏庸了?
之前脸上还带着的笑意顷刻消失,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刘彻:
知道了知道了,别骂了
一句话波及了五个皇帝,这五个皇帝表情都不太好。
尤其是他们前期都是明君,政绩斐然,怎么接受得了后人评价他们晚年昏庸?
他们不理解,自己早年如此英明神武,怎么可能到了晚年就变了?
【爱新觉罗玄烨:朕倒是想听听,朕的晚年到底怎么昏庸了?】
如今的康熙人正处于晚年时期,有人说他晚年昏庸,岂不就是在骂现在的他?这让他气得不行。
【达令哒哒哒:九龙夺嫡算不算,吏治废弛算不算?】
【挪威的鱼:康熙晚年时期国库亏空的厉害啊,要不是雍正皇帝力挽狂澜,还不知道会变成咋样呢,可惜他好不容易治理好的国家,囤好的钱,就被他的好儿子乾隆这个败家子给霍霍完了。】
雍正:弘历?!
什么??给弘历那小子败完了?!这什么糟心儿子?!
乾隆:
他感觉到了后世之人对他的恶意,绝对不是他的错觉!!
康熙看向朝堂上自己的几个儿子,神色不明。
天幕开始的时候,他的朝会刚刚结束,正打算退朝,几乎所有人都在。康熙就让其他官员先行离去,留了几个大臣和自家儿子一起看。
没想到听了这么一出。
大臣们心里面苦啊,这是他们能听的吗?
皇子心里苦啊,夺嫡被放到明面上能是什么好事儿?
【其实康熙晚年算不上十分昏庸,他被早年的功绩所蒙蔽,觉得天下太平无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玩弄人心玩弄惯了,觉得自己能把所有人玩弄在股掌之中,所以放任了官吏腐败。他什么都没做,却又什么都做了。】
【雍正曾经如此说过:'人心玩偈已久,以至百弊丛生',他确实很有发言权,毕竟康熙晚年吏治腐败,贪污盛行,国库亏空,都是他以一己之力把清朝拉回正轨的。】
康熙眼皮子抖了抖。
【至于乾隆】
阿苒叹了口气。
【他好的不学,坏的尽学一堆,谁让他小时候见到的是晚年的康熙,可能觉得好皇帝就是康熙晚年那样吧】
【我老朱家:笑死,他怎么不学学他爸,他爸才是清朝难得的好皇帝好吗?】
【雍正是个好皇帝,他做了皇帝们不喜欢也不敢做的事情,所以导致朝廷气氛很紧张,乾隆没那么大魄力做这些。而且当时清朝的经济情况已经被雍正拉回来,也不需要乾隆再去做这个黑脸,缓和气氛之后他就浪到飞起。】
【乾隆前期比较值得说的就是将版图扩张到清朝历史之最,巩固了边疆的政治和军事控制能力这些。有人说他穷兵黩武,有人说他为中华版图做出了巨大贡献。前半生,他算不算是一个明君,至今都还有争议。但是后半生,他是昏君无疑。】
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脸上有些挂不住,露出怒意。
【天然呆老六:但是在他执政时期,人口也是增长最快的啊。】
【我老朱家:这功劳可不在他,在他老爸,他就是摘了他爸的桃子。】
【老朱说的没错,清朝人口增长这么快,一个是因为高产量的粮食作物玉米土豆被引入,粮食产量增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按照个人田地来征税。】
【这个举措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赋税压力,本来自古就有多子多福的说法,没有了人头税,税收少了,粮食收获又上去了,老百姓可不就有动力生孩子了?人口立马就蹭蹭蹭往上涨。】
【所以人口增长这个功劳大头还是在他爸身上,乾隆的话就是兴修水利和重视农耕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取消人头税,按照田地数量来收税。皇帝只是一听就明白其中妙处,但就像阿苒说的那样,这种事可不是皇帝们轻易敢做的事情。
推行这个政策的结果就是得罪所有上层阶级,不仅难以推行,还会留下一身骂名。
但是竟然有人做了,还做到了!
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他后半生对咱大中华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大兴文字狱,禁锢百姓思想,当时就算是一品大官都不敢乱说话,一不小心,就是提头来见,科技更是一点发展没有。】
【错估世界形势,选择了全面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咱们之前说过,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的时间正是乾隆年间。这期间欧洲飞快的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而大清依然稳稳的是那个农业社会,在短短时间里成倍数的落后于欧洲。】
【我老朱家:啊啊啊啊!!!他本来还有机会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尾巴!要是赶上了,说不定能逆风翻盘,人家都找到家门口说要合作了,我的天!!!他以天朝上国地大物博为理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