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说实话能做到这一步只能说是属于个人的天赋了,他、霍去病、朱元璋、韩信这类军事才能达到这个地步的人,都只能说是天赋异禀,其他人靠学是追不上的。】
【咱们看看李世民时期唐朝的版图变化。】
阿苒侧身露出身后的幕布,让观众能看清楚两幅唐朝疆域图的对比。
【从疆域上就能看出,在他统治时期版图扩张是非常明显的,这方面成就毋庸置疑,已经很明显了。】
【我们再看看人口方面。】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古代版虎爸◎
【隋末的时候,人口才两百万户,虽然说每朝每代都会存在一些隐户,但是隐户没办法统计,所以我们以历史记载的数量为准。唐朝建立之后,经过李世民时期的治理之后,到李治执政时期,唐朝的人口已经恢复到了380万户,增长了将近一倍。】
【经济方面太复杂听起来也累,我们就以一个简单的指标来看,就是物价。】
【隋朝的时候一斗米的价格是150文,但是到了贞观年间,这个价格就已经降到了3-5文钱一斗。】
【秦王绕柱:卧槽?这降了有三十倍啊】
【达令哒哒哒:古代的粮食有这么便宜?】
【小明同学:话说电视剧上拍的一文钱一个包子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每个时期的粮价都不一样,经济好没有战事的时候,粮价当然就低。要是碰上天灾,粮食变少了,就会涨价。要是碰上战事,就可能会出现征兵,还有提高赋税、把粮草送去打仗,市面上的粮食数量少了,也一样会涨价。】
【只有经济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粮价才会变低,所以说粮价高低就很能说明一个时期的经济情况和百姓生活情况到底好不好。】
【3-5文一斗这个价格,只要不是特别穷的人,都能买的起粮食吃了。】
【咱们继续说说人才方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家应该都听过吧?这可是所有皇帝都想要的名臣良将阵容啊,他们是凭空来的吗?】
【咱们都知道一个道理,皇帝他不必什么都精通,但是他必须得知人善用。千里马只有遇到伯乐才是千里马,否则它就和普通的马没什么区别。】
【这些名臣的出现和李世民本身的能力是分不开的。能人,咱们是从来不少的,只是他们能不能被发觉出来,并且心甘情愿的为那位君主效力才是关键。】
【我老朱家:所以说一般名臣都出现在明君统治时期,昏君统治时期容易出奸臣。】
【秦王绕柱:对应一下,秦始皇时期有李斯、王翦、蒙恬,刘邦时期有张良、萧何、韩信,李世民时期有李靖、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艾玛有点多,数不过来了】
【秦王绕柱:昏君这边,胡亥时期有赵高,赵构时期有秦桧,赵佶时期有蔡京、童贯,乾隆时期有和珅都是教科书式的存在。】
【达令哒哒哒:这么一说还真是,李世民时期能数出来的名臣太多了。】
【臣子有能力,还得君王能驾驭才行。看看李斯,在秦始皇手里他就是一把利剑,秦始皇一死,他就把扶苏算计死了,在胡亥手里他也发挥不出多少才能。】
【至于外交方面,不用我多说了吧,大家都很清楚那时候万国来朝的盛况。】
【他的军事才能我们已经说过了,他'天可汗'的称呼可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他那些战役随便了解一下都会忍不住直接'卧槽',是战神一般的存在。经济文化上面,他能一手开创大唐盛世,就已经不需要我们多加赘述,成果非常直观。】
虽然被后世之人夸是很高兴,李世民脸上的笑几乎止不住,只是他还是很在意阿苒之前说的他晚年被诟病的事。
【李世民:那晚年呢?发生了什么?】
【秦王绕柱:这个我也没怎么听说过,只是以前看电视剧觉得他很心机。】
【达令哒哒哒:我就知道他晚年一点不在意老百姓的死活,还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来着。】
【大兴土木倒是有,他老早就想建行宫了,只不过之前的时候被大臣们劝诫过,大臣们跟他说,你看看秦朝,就是因为大兴土木才导致灭亡的,你也想二世而亡吗?以他就偃旗息鼓了。】
嬴政:
【后来嘛作为皇帝矜矜业业干了那么久,怎么就不能享受享受了?所以晚年的时候他的确开始建行宫了,只不过他大兴土木和行宫狂魔刘彻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只是建行宫这种事必然是劳民伤财的,这个没啥好说的。】
刘彻:
拒绝拉踩从你做起。
【不在意老百姓死活这个也有根据。李世民有两句名言咱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两句话可谓是流传千古。】
【可是他晚年的时候却说出'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样的话,就好像他已经不怕水能覆舟了。】
【我老朱家:这是皇帝当久了的通病吧,不是说屁股决定脑袋吗?】
【暴龙宝宝准备战斗:久居高位远离民众的人都容易这样。】
屁股决定脑袋?
李世民一愣。
一些皇帝也是一愣。
这句话说的很糙,但是道理却不糙。
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思考的角度和范围,这是人的局限性。
事实上李世民本身就是门阀之后,所以要他设身处地的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不可能的,也就只有朱元璋这样从一个乞丐和尚走上九五之尊之位的人,才会在祖训中写下要体恤百姓的话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崇祯帝才会在遗书中还不忘写上让李自成进城之后不要为难百姓。
所以李世民从未想过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怎么为百姓谋福利。那句'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如果不是天幕,他说不定真的会说出这种话来。
他悠悠叹息一声,他或许得去百姓中间看看,才能让他避免成为说出那句话的人。
【还有一点和他的孩子们有关。】
【咱们虽然夸他是个明君楷模,但是他的儿子们就惨了,我想,知道他的教育方式之后,应该没几个人想当他的儿子。】
李世民愣了一下。
【李世民:此话怎讲?】
【咱们现在有个词叫做'鸡娃',先给不懂这个词的宝子们解释一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其实就是指'虎爸''狼妈'们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停的给孩子们安排学习,不停的让孩子们去拼搏,不管孩子的精神压力和承受能力的一种行为。】
【关于这类话题的讨论现在还挺多的,还有不少小孩子被家长逼到崩溃的事情上新闻。我们通常觉得这些家长不可理喻,根本不顾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承受能力。】
【我老朱家:这些小孩子太惨了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心理都会有缺陷,恐怕需要一生去治愈不会吧,忽然提到这个,难道李世民也是这种人?】
【没错,李世民就是这类'虎爸'。】
【李世民想要国祚绵长,所以他想要培养出一个和他一样,可以让大唐盛世继续下去的继承人。这本来没什么问题,毕竟一个王朝能持续多久和执政皇帝的英明程度是有关系的。可是他忘记了自家太子还小,一个小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李世民的确对自己的儿子很好,但是也给了他难以承受的压力,李承乾之所以会谋反一定程度上和李世民的'虎爸'行为脱不了关系。】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7章
◎苦逼鸡娃李承乾◎
李世民愣了。
他儿子谋反?
愣过之后,他先是不解,后是愤怒,最后变成伤心。
朕对他难道不好吗?他至于要谋反?!
他猛地站起身,似乎想要去见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可是又因为自己儿子还那么小,根本不知未来的事而犹豫停住脚步。
跟在身边的房玄龄、魏征也忍不住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赶紧安抚李世民,陛下息怒,天幕还没有将事情说完,说不定其中另有隐情呢?
其实人家也说了,李承乾之所以会谋反,和李世民本人也有关系。
李世民知道可能会有隐情,可是他还是忍不住难受,毕竟他自认为没有哪里对不起李承乾。
【咱们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讲讲,李承乾小时候有多惨。】
惨?李世民气极反笑:朕做什么了,让人觉得太子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