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杨贵妃如此受宠,她的哥哥杨国忠也就跟着一步登天当上了宰相,成为李隆基身边有名的奸臣之一。】
【除此之外,她的家族也都跟着鸡犬升天,几个姐姐出门用的车都是'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除了车还有名马,一动就是长长的一串车马队伍。】
【杨贵妃背了那么多罪责,她的家族出了不少力。】
刚听阿苒讲完两汉没多久,粉丝们忍不住讨论起来。
【秦王绕柱:这是外戚吧?】
【挪威的鱼:很有一种王凤的既视感啊】
【说实话,骂她明摆着是拿软柿子捏。如果不是李隆基抢自己儿子的媳妇儿,杨玉环的家族也不至于一步登天,有机会碰到那么多权力和财富。】
【他们不敢说皇帝强抢儿媳,就只好说杨贵妃是祸水。而且古人惯会把罪责推卸到女子身上,大概是看准了女子地位低,没办法法抗吧。】
【不上朝的酒中仙:杨玉环一个什么权力都没有的女人,哪儿有权力去左右一个王朝的兴亡,不过是一群窝囊的男人给自己找的替罪羊,好给自己挽尊。】
【我老朱家:会说你就多说几句~】
作者有话说: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
借用一句迅哥儿的话
杨玉环享受了很多李隆基带给她的福利,不算是全然无辜,但是也绝对达不到那些人给她安排的罪责。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9章
◎老李家的传统爱好◎
【不过这样的杨家加上专权的杨国忠,倒是给了安禄山一个起兵的理由。虽然说没有杨国忠安禄山也会有其他理由起兵,但是以他为名义起兵讨伐,他的妹妹杨玉环可不就成了众矢之的?】
造反?!
李隆基惊疑不定。
他对安禄山是多加信任的,有些不太相信这件事。
【安史之乱,究其根本原因是地方军阀势力和中央之间的矛盾,属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社会矛盾也有,但不是这场动乱的主要矛盾。杨玉环一个后宫的不谙政事的妃嫔何德何能可以激发这种矛盾?】
【能搞出这种矛盾的只可能是掌权的李隆基。】
【开元之后,大唐在边防设置了节度使一职,而且当时将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地方的士兵不再由中央派遣,而是可以由地方自行招募士兵。】
【给地方自行招募士兵的权利的后果我们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经看到了,但是当时的李隆基可能沉溺于享受,已经忘记了这种情况可能带来的威胁。】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边疆兵力渐渐发展,之后变成地方强于中央的情况。】
【安禄山虽然是节度使,但他十分受李隆基信任,以至于他起兵造反的消息传来,李隆基都以为是别人在诋毁安禄山。】
【秦王绕柱:为啥?李隆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信任,为什么要去信任安禄山?】
【不上朝的酒中仙:你还别说,安禄山可不就算是李隆基的干儿子嘛?】
【安禄山能得到李隆基的信任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有些能力,虽然是一个胡人,但是能为大唐维护边疆的和平。】
【另一方面就是这个人很会维护自己的名声。他维护自己名声的方式和王莽不一样,王莽是未得势之前几十年如一日的身体力行,让自己获得好名声,而安禄山选择用钱让朝廷的官员在李隆基面前为他说好话。】
【满朝文武说安禄山是个忠臣良将,李隆基也就相信了这个人是个忠臣。】
【还有一点就是安禄山能屈能伸,他认了小他十六岁的杨贵妃为干妈。杨贵妃是李隆基的妃子,他成了杨贵妃的干儿子,那不就也是李隆基的干儿子了吗?】
这一段话听得李世民是目瞪口呆。
他竟然能收买那么多官员,难道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正直清廉了吗?
他以为这就是结束了,可是阿苒解下来的话更是刷新了他的世界观。
【安禄山认杨贵妃为干妈,或许是因为杨贵妃没有自己的孩子,也或许是觉得可以当自己祖父的人竟然认自己当干妈好玩,所以竟然同意了,还打算给安禄山'洗三'。】
【'洗三'是什么?洗三就是母亲给出生三天的孩子洗清身上的污秽,希望婴儿健康成长,吉祥如意。】
【然后是的,没错,杨贵妃亲自动手了】
【我老朱家:噗】
【秦王绕柱:呆滞.jpg】
【代打刘师傅:啧啧,李隆基这不得气死?】
【那倒没有,李隆基知道这事儿,他还在旁边拍手叫好呢。】
【对了,历史上记载的安禄山有300斤。】
【挪威的鱼:战术后仰】
【暴龙宝宝准备战斗:辣眼睛】
【out曼:这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啊】
【老娘就是浪:贵圈真乱】
【听说吐槽会变帅:古人真会玩儿。】
古人风评被害:不会玩儿的就那么几个而已!!不代表他们全部啊!!!】
【暴龙宝宝准备战斗:早就听说我们现在玩的都是古人玩剩下的,果然名不虚传啊。】
【out曼:这应该是老李家的传统吧,习惯给别人带绿帽子,也喜欢给自己戴绿帽子。】
【李世民:老李家没这种爱好!!!】
【李治:】
【李隆基:】
【李世民:你们两个不要出来丢人现眼!!!】
【成了杨贵妃的'干儿子',又还得到了百官的称赞,安禄山就在李隆基心里站稳了脚跟,李隆基对他信任的不行。】
【安禄山在北方拥兵自重,就连他身边的高力士都看出了问题忧心忡忡,提醒李隆基可能成为祸患,但是这时候的李隆基丝毫没有听进去。】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为名义、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于天宝十五年六月攻破了长安,李隆基只能狼狈逃走,逃到马嵬坡的时候,随行的将士们不走了。】
【我老朱家:来了!马嵬坡杨贵妃的埋骨地。】
【ffff班长:呵,一群男人只知道逼迫一个女孩子,不敢对真正的罪魁祸首发难。】
杨玉环脸色发白,手忽然变得冰凉。
一直握着杨玉环手的李隆基瞬间就感觉到了杨玉环的变化。
他本来气愤于安禄山的反叛,此时全都变成了心疼:爱妃别怕,朕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杨玉环勉强笑笑:臣妾相信陛下
只是心中的郁郁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杨玉环固然聪明,但她的聪明也仅仅只能让她在后宫中保护住自己,再多的局势她是不懂的。但是她很清楚,继续这样下去,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哪怕如今提前得知安禄山未来会做的事情加以制止,可谁又知道未来会不会再出现一个全禄山?
【这些随行将士们群愤难遏,先是杀死了杨国忠,又逼李隆基缢死杨贵妃。】
【李隆基那么宠爱杨贵妃,怎么会愿意呢?可是将士们说了,你要是不杀杨贵妃,那么我们就不走了。】
【这时候安禄山的大军就在后面追赶他们,能保护他的将士们却不愿意走了,无奈之下,李隆基只能忍痛选择了缢死杨贵妃保全自己。】
【out曼:爱你,但更爱我自己~】
【秦王绕柱:呵,男人。】
【挪威的鱼:杨贵妃好惨她倒了八辈子的霉才嫁给李瑁被李隆基看到。】
【达令哒哒哒:话说我竟然看到有人嗑他俩cp,我不理解】
【老娘就是浪:我也不理解,话说他们粉头是白居易吧?竟然还写《长恨歌》,离谱】
【out曼:白居易!!!你要是被威胁了就眨眨眼!!!】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李隆基脸色很难看,有安禄山的造反,有杨玉环可能得死亡,但更多的是恼羞成怒。
毕竟这些弹幕里,多是对杨玉环的同情,和对他的嫌弃。
他堂堂一个在泰山封禅的皇帝,竟然被这么多普通人当面嫌弃,脸色怎么好看得起来?!
不过他还是记得安慰了一下杨玉环:这劳什子天幕所说定然是骗人的!爱妃放心,这样的事绝不会发生,朕现在就下令废了安禄山的职位!
杨玉环表情不变,仍旧惹人怜爱,她仰慕的看着李隆基,有陛下在,臣妾不怕。